马林极力解释说:“它没有任何天线。”
科格兰皱了一下眉头,改正她的话说。“不能,那是不可能的。它一定有一根天线的。这些线头必然是有用的。”
马林非常动人地耸了耸肩膀。
他说:“战争刚刚结束之后你完全没有办法收到丹伯里的信号。这我完全同意。当时到处都是裂变产物,对吗?可是现在它的数量已经完全微不足道了。丹伯里的信号应该可以非常清晰地收到。”
马林说:“不是这样的,还在那以后。啊,过去我常和一个名叫蒂米·霍兰的小伙子出去玩,他是干这一行的,我是说他是专门修理电视的。战后两年,我还是一个孩子,他们有时候还能收到外边的图象。可是后来,他们通过了一项法律,科格兰先生。”
“一项法律?”他的面容马上显得非常严峻。
“是呀,我想是的。不管怎样,蒂米曾经到处跑着去把所有电视机上的天线都给拆下来。他的确那么干过。然后他们就用一些电视录像带来蒙骗观众,好象是那样的。”她仔细想了一想。“他没有告诉我为什么。”她自己又补充说。
“我知道为什么。”他毫无表情地说。
“所以科格兰先生,他们永远只放一些旧的录像带。可是如果你想看任何东西,管磁带的人都会给你找来。他们那里磁带可多了。黛娜·肖尔斯的影片,杰基·格利森斯的影片,还有什么医药常识等等全都有。噢,还有西部故事。你只要告诉他你要看什么就行了。”
科格兰站在那里想了一会儿说,“我明白了。”接着他完全是对他自己而不是对她说:“难怪我们总也接不上头。行了,让咱们来试试。”
“怎么,科格兰先生?”
“不要去管它了,格罗肖克小姐。这情况我现在完全明白了。可这情况并不怎么妙。”
他又走回到电视机前面去。
他不是一个电视工人,他不是,可是他对他现在干的这个工作肯定还是比较懂行的,因为他很快就把所有的零件又都安装回去了。懊,还不能那么说。并不是把它完全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他把它改进了。这一点连马林也能看得出来。也许并不是改进了,而是装得和原来不一样了;总之他在上面使了一个什么把儿。
“好一些吧?”他看着她问道。
“你是说?”
“我想知道,看到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想吗?”
“我很抱歉,科格兰先生,可是我的确很不喜欢看第一台的节目。你知道吗,它常让我要绞尽脑汁去思索?”
但是她仍然顺从地看着电视。
他已经把电视机的旋扭转到专放旧的录像磁带的那个频道,那是彭家角所有的电视机都能收到的。我想你不准知道我们当时是怎么弄的,有一个中央电台给那些不愿意自己放录像的人整天放着一些影片。那当然都是些旧东西。差不多所有的人都早已全部看过了。
但马林仍然看着,更有趣的是过了一会儿,她开始格格地笑起来。
“嘿,科格兰先生,”她说,虽然他坐在那里一动也没动。
“好些了。”他说,他感到很满意了。
他完全有理由感到满意。
“不管怎样,”科格兰先生说,“该先办的事儿就得先办。我要你帮我一点忙。”
“没问题,科格兰先生,”马林用一种非常清脆的声音说。
“我是说工作方面的问题。我要雇用一些人。我要你帮我去找一些人,并且把所有的情况都记录清楚。然后我还需要买一些材料。我需要一个办公室,也许还需要一些进行轻工业生产的厂房等等。”
“那得花好多好多钱吧?”
科格兰格格地笑了几声。
“那,好吧,”马林满意地说,“科格兰先生,我就算是你的人了。我是说从工作方面讲。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干的是个什么买卖?”
“我打算让彭家角重新繁荣起来。”
“哦,那当然,科格兰先生。可是,我想知道怎么个搞法呢?”
“做广告,”科格兰老人带着魔鬼的微笑用一种妖魔的声音说。
沉默、片刻的沉默。马林有气无力地说:“我不相信他们会喜欢这个。”
“谁?”
“那些大老儿们。他们不会喜欢这个的。你知道,他们不会做广告的。我是说我当然赞成你的意见。我赞成做广告。我喜欢它。可是——”
“这不是什么喜欢不喜欢的问题!”科格兰用一种可怕的声音说。“我们的国家所以变得如此伟大;就完全靠了它!它使我们能够进行一场伟大的战争,在战争过去之后,它又让我们大家团结在一块儿了!”
“这我全明白,科格兰先生,”她说。“但是——”
“格罗肖克小姐,我不要听你对我讲什么‘但是’。”他不耐烦地说,“这是没有问题的。想一想战后的美国,嗯?也许你不记得了。他们不让你知道那些情况。可你知道所有的城市都完全被毁灭了。原来的建筑都变成了废墟。完全是靠了做广告我们把它又修建起来了——做广告,还依靠进行研究的力量,我愿意告诉你一位伟人曾经讲过的一句话:‘我们进行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使消费者随时有理由对他们已有的东西感到不满。’”
科格兰停了一会儿,显然心情有些激动。“那是通用汽车公司的查理·F·凯特林说的。”他说,“而最妙的是,格罗肖克小姐,他说这话的时候是在二十年代!请你想一想吧!他把科学对我们的全部意义如此明确地概括出来了。他把美国的发明创造的全部意义如此深刻的进行了概括!”
马林结结巴巴地说:“这真是太妙了。”
科格兰点了点头。“当然。所以你瞧,你的那些大老儿对于这事儿是没有什么办法的,不管他们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们美国人——我们真正的美国人——知道没有广告就没有工业,因此我们把广告变成了一种对我们非常有用的工具。嘿,你瞧,你瞧这电视!”
马林转过脸去瞧,过了一会儿她又格格地笑起来。她无限深情地说:“科格兰先生!”
“你瞧见了吗?如果那还不够,你瞧,我们后面永远还有法律做后盾。让我们看看,彭家角的大老儿们有什么办法和整个美国陆军的全部力量抗衡!”
“我真希望千万可别再打仗,科格兰先生。”
“那我想是不会的,”他态度诚恳地说。“现在让我们开始工作,好吗?要不——”他看了看自己的手表,点点头——“要说,今天下午倒没有什么必须马上忙着于的事儿。咱们先要来一顿晚餐,怎么样,就咱们俩一块儿吃。还要一点酒?还要一点——”
“当然,科格兰先生。”
马林开始朝电话走去,但是科格兰先生拦住了她。“格罗肖克小姐,我刚才又想了想,”他说,呼吸开始显得有些紧迫了,“还是我自己来开电话吧。你坐在那里,休息一会儿。看看电视,嗯?”
4
现在我得告诉你们,关于杰克·太伊的故事。
是的,就是他。杰克·太伊。那个第二共和国之父。请好好地坐着听,不要打岔,因为我要对你们讲的和你们在学校里学的并不完全一样。
那棵苹果树?不,那纯粹是编的故事。你瞧,那种事儿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在上麦狄逊大街,那里根本就不生长苹果树,而杰克·太伊小时候却是在那里度过的。因为那时杰克·太伊并不是第二共和国的总统。有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干着别的工作,他领导着属于尤斯特和鲁米伦特广告公司的S·L·军团,人家都叫他V.P。
真是这样。给人做广告。
不要乱吵。就是这样的。你瞧,那之前很久——噢,很久以前——甚至在大战结束以前,他就已经放弃了那个工作;放弃了工作来到彭家角,在这儿退休了。
杰克·太伊住的地方就在特拉华河河湾的一块沼泽地边。那地方不是很卫生。彭家角所有的高地上的水都流到那个地区的小河沟里去,许多放射性物质也跟着流了下来。可是杰克·太伊完全不管那一套,因为他已经太老了。
他和科格兰老人一样的老。不仅这样,他们过去在公司的时候彼此还认识。
杰克·太伊个子也很高,没有科格兰那样高,可是也超过了六英尺。从某方面说,他的样子也很象科格兰。你看见过他的照片的。同样的眼睛,走起路来同样的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神态,而且说话也一样粗里粗气。他完全有可能在彭家角变成一位大人物。他们什么时候都可以让他作市长。可是他说他到这儿是退休来了,那他就一定得退休;他说,除非出现了什么重大的动乱,他是不会东山再起的。
结果
小说推荐
- 雷·布雷德伯里中短篇科幻小说集
- 作者:雷·布雷德伯里华氏451°译者:竹苏敏前言让我们的思想在《华氏451》丰富而瑰丽的想象中自由驰骋。第一部壁炉和火蜥蜴第一章烧东西乐趣无穷看着东西被火苗吞噬、烧焦变形,会给人一种特殊的乐趣。手里紧握着黄铜制的喷嘴—这条巨蟒向全世界喷吐着毒液般的煤油,头脑里血脉膨胀,双手仿佛技术精湛的指挥家一般指
- 最新章:第56章
-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短篇科幻小说集
- 作者:罗伯特·西尔弗伯格《宝藏》这里有宝库和它的卫士,遍野全是企图攫取宝藏的冒险者留下的森森白骨和宇宙服。阳光下那些腐骨残骸并不狰狞可怖,因为奇珍异宝使周围一切都显得熠熠生辉。宝藏位于深红的瓦萨星一颗小行星的洞穴里。这里空气稀薄,寂寥荒凉,行星环绕接近冷却的瓦萨星运转。古时有人来过这里,他究竟是谁,
- 最新章:第29章
- 赫伯特·乔治·威尔斯短篇科幻小说集
- 作者: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作者简介《时间机器》运用了某种近乎恐怖的手法和错综复杂的情节,展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感人故事。时间旅行家是对科学有所藐视的威尔斯式的英雄(凡尔纳式的英雄比较推崇科学技术,具有极强的能力,却无法改变现实。整个作品给人以某种荒凉的感觉。后来威尔斯一发不可收拾,相继创作了《摩若博士
- 最新章:第20章
- 尼尔·盖曼中短篇科幻作品集
- 作者:尼尔·盖曼《卡萝兰》段跣 译童话其实最真实不过:不是因为它告诉我们恶魔是存在的,而是因为它告诉我们恶魔是可以战胜的—G·K·切斯特顿第一章搬进宅子没多久,卡萝兰就发现了那扇门。这是一幢很老很老的宅子。屋顶有个阁楼,地底下有个地窖,还有个长满杂草灌木的园子,园子里有几株很老很老的大树。这幢宅子不
- 最新章:第32章
- 史蒂芬·巴克斯特中短篇科幻作品集
- 作者:史蒂芬·巴克斯特蛛丝1飞船颠簸了一下。娜娃从她的资料台上抬起头来,大吃了一惊。在飞船半透明的船身外面,充满在虫洞里的那此致兰白色的光线向她快速冲来,以一种她感觉是巨大的和无法控制的速度“我们出问题了”戈比说。这个飞行员弯下腰看着她自己的资料台,瘦削的脸上眉头紧锁。娜娃一直在听她的资料台上关于氮
- 最新章:第21章
- 刘慈欣中短篇小说全集
- 作者:刘慈欣【第一卷 流浪地球 上篇 刹车时代 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我出生在刹车时代结束的时候,那时地球刚刚停止转动 地球自转刹车用了四十二年,比联合政府的计划长了三年。妈妈给我讲过我们全家看最后一个日落的情景,太阳落得很慢,仿佛在地平线上停住了,用了三天三夜才落下
- 最新章:第194章
- 罗伯特·海因来因短篇科幻小说
- 作者:罗伯特·海因来因作者简介罗伯特·安森·海因莱因(RobertAnsonHeinlein)1907年7月7日生于密苏里州的巴特拉市,曾就读于密苏里大学和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并以海军军官身份服役五年,1934年因病复员。他一度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物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费城海军航空
- 最新章:第22章
- 经典短篇小说集(港台篇)
- ,黄碧云:她是女子,我也是女子?小|说网─我原以为我可以与之行厮守终生的。她叫做许之行。我初见她的时候,我们还是一年级生。我上那“思考的艺术”导修课,那是一年级生必修的科目,我便遇见了她。她是我知道唯一穿旗袍绣花鞋上课的女学生,真造作,但很醒目。我记得那是一双极艳红的绣花鞋。她剪着齐耳短发,经常垂着
- 最新章:第34章
- 经典短篇小说集(国外篇)
- ,约翰·麦克纳尔蒂:这两个流浪汉要不是穷,就会花钱大方,谁都不晓得对走进来的人,这间酒馆的老板怎么那么快就能做出判断,但是他的确能,比如对那两个流浪汉,他们是在一个星期天下午从第三大道拐进来的。当时是星期天下午的一段时间,老顾客称之为“祷告时间,是在四点钟左右,星期六晚上喝醉又醒酒迟的人一个接一个进
- 最新章:第15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