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第16章


的人流当中都可以相视一笑,然后默默地为心中那个理想的世界再添上一种色彩,再增加一件风景和一个可以真心相守的人。于是世界变得简单了,纷乱芜杂的事物在激情的磁场中都有序地排列起来,而我们就是那磁场的中心。
“有一对夫妇,”我记起有一次对她讲的一个故事,“他们生活得很快乐。妻子为了让丈夫永远都不会厌烦自己,她就每天在丈夫下班回来时戴上一个不同的面具,这样丈夫在回家之前永远都不会知道她今天会以一个什么样子出现在他面前。开始的时候,丈夫觉得很有趣,但时间一久他就无法忍受每次回家之前提心吊胆的感觉,终于提出了离婚。”
她听完了这个故事就默默地想了一会。
“也许有一天你也会这样觉得我。”她说。
“不,我不会。”我说,“每个人都只看见你变化的那个部分,但是我却看见了你不变的部分。”
当我的眼睛终于适应了她那闪烁不定的色彩,终于在她独具魅力的性格面前静下心来,我就渐渐地感到在那一片飘忽不定的云团当中终于有了什么静止的、可以称之为核心的东西,就像水汽之所以凝聚的尘埃一样。但是当我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正是石涛对我说你最好回家住一段时间的时候。那段时间我常常到石涛那里去。我把一半时间花在了激情的想像和运动当中,然后另一半时间就花在了脑力的磨练当中。我常常觉得石涛是个和刘云一样的人,一样具有无比旺盛的精力和对生命的孜孜追求,一样具有某种飘忽不定的特点,只不过一个是表现在外在,一个是表现于内心的精神。石涛是我所见过的最独特的一个人,他一开始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他个子高大健壮,每天无论怎样忙都会抽出一个小时来进行体育运动,他说运动是思想最好的净化剂。他的日常生活安排得非常有规则,他根本就不是一个贪图享乐、毫无计划而盲目的人。但是他曾有一次和我讲起他大学里的一段放荡生活。他说他那时候真的是像个花花公子,穿着时髦,花钱大手大脚,把污言秽语当作时尚,把保护女人当成自己的责任。他在说这些的时候态度很严肃,他说每一个人在他年轻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段放荡时期,它会使他尝尽各种各样的生活,使他接触各式各样的人,以便他能了解这个社会,了解自己的为人,然后他才能知道他自己究竟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但是当他一旦明白了这一点的时候,他就必须振作起来努力奋斗而不应再沉迷于奢侈和享受。所以他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印上了这种严于律己的痕迹,这种严于律己在外表上显现出来就是整齐而富有秩序。他的书房布置得就非常严整,书架、书桌、椅子、烟灰缸、电脑、书籍都放在固定的位置,每次使用完一定要把它们归回原位。他的书都是分门别类按照字母的索引放在一起的。他曾向我提到了他的这种读书习惯,他说这可以使他感到他可以随时地知道每一本书、每一个知识所在的位置而使他的思想保持条理和清晰。我们在最开始谈话的时候,谈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知识的分门别类。他说世界上所有的知识并不是杂乱无章地毫无联系地存在着,每门知识既存在于整个知识的体系中,又具有自己独立的内容,它们相互包含与络属。他说这就像是一个大房间,房间里有许许多多的柜子,所有的知识就放在这些不同的柜子的不同抽屉当中,你必须把它们按照一定的次序放好以便你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准确无误地找到它们。这是一个建筑大厦的工程。但是我那时候不要说去将知识分门别类,就是已掌握的知识也是少而又少的。当我把这个大屋子清理好,把所有的柜子都整齐地排列起来,我就羞愧的发现我几乎所有的抽屉都是空的。这让我觉得非常懊丧。他当是只是笑一笑,然后就推荐我去读《马丁?伊登》,并且要我有时间就到图书馆去看看那里书籍的排列和类别的设置。我就是从那时候起开始疯狂地读书,心中只有一个欲望那就是要把那些抽屉填满,因为它们让我觉得羞涩。但更重要的原因却是我一下子发现了一个无限而广阔的世界,我渴望着去了解这个世界的一切,去掌握所有的知识,去发现一切事物背后隐秘的真相。这些就是我一开始从他身上学到的。他生活中的每一处细节似乎都是在力求保持思维的清晰,这样一来他的某些生活习惯在旁人看来就显得有些苛刻。但他决不是一个严厉、克欲而不懂生活享受的人,只是他知道如何掌握好分寸,并且总是在恰到好处的时候知道应该放弃。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慢慢地弄清楚他的这些特点,而在此之前我几乎被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观点迷住了,任何一个无知却又有着求知欲望的年轻人不被他吸引那是不可能的。我那时唯一的欲望就是要在谈话中胜过他,所以我总是急不可耐地去读书,去弄清他的每一个思想去想要驳倒他。我们第一次谈的就是叔本华。他把他那本厚厚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介绍给我看,可是我那时蒙昧的未经过任何训练的大脑在那些艰涩的概念和严谨但繁杂的逻辑面前实在是无能为力,我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勉勉强强地把它通读完,而其中还有很多章节我都跳过未读。
《色即是空》第二章4(2)
“这很正常,”他说,“但即使是这样就已经足够了。对于他我们不需要去弄清楚每一个思想的来源,我们只需要知道他的主要观点就可以了。”
然后他问我对他究竟怎么看。
“我很不愿意去接受他的观点,”我说,“但我又发现他说的很正确。他说的关于意志是世界的本质和思维是欲望的工具那一部分,让我觉得很泄气。”
“很泄气是什么意思?”他笑着问。
我想了一会,考虑该怎样用词。
“他让我看到了很多我以前也看到了但又不愿面对的东西。”我说。
然后我开始说我自己是觉得多么的沮丧,生命的一切都是意志,不再有什么善与美,也不再有什么道德或是诸如品质之类的东西,一切都变得赤裸裸的,显露出无所不在的欲望的斗争与挣扎。他坐在一边静静地听我讲。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说的并不全是真理?”他说。
他说了这样一句话然后我们对叔本华的讨论就结束了。我直到一个月后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才明白我当时是完全被叔本华的学说迷惑了而看不到其它的东西。但是他对此却并不在意。
“你慢慢的就会做得很好,”他说,“不过一个人陷得越深,他跳出来时也会把以前的东西看得越透彻。”
接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就开始谈现代派的各种艺术。他推荐我去看梵高、毕加索的作品,去读卡夫卡、福克纳、尤金?奥尼尔、左拉、波德莱尔、叶芝、T?S?艾略特……但是当我读这些作品的时候,我的心却完全叫各种阴暗、痛苦和绝望的形象充满了,一切的一切都开始幻化、变形,变成一个个古怪的样子,一个个痛苦淋淋的象征。世界成了一个囚笼,一部机器,充满了无数个压抑而萎缩的灵魂,听见他们无时不在无声地嚎叫,疯狂的追求和在一个黑暗角落里的蜷缩与瑟瑟发抖。我在那时候才明白一个人可以痛苦到什么程度,才明白精神的世界充满了怎样的分裂、恐惧、梦想与绝望。可是我却迷惑了,因为在我的周围我所看到的却只是每日忙碌而喧哗的生活,只是每一个人仿佛从不知道痛苦的面孔,我开始疑惑了,我所读到的是什么,是毫无意义的幻想和疯狂的虚构,还是真的事实只是我没有能力去认识和判别?但若生活真的是如此,那为什么我们又可以若无其事地生活?如果真的是如此,那出路又在哪里?我的内心被这一个个问题搅乱在一起,时时刻刻处在失望与希望的波动当中。我突然感到这个世界是这样的虚空与毫无凭依,我们每个人是这样的孤立无助却又无力挣脱。孤独、焦虑、恐惧、怀疑仿佛是跟在人身后的幽灵,摧毁了我们一切生命的幸福与快乐,把美酒偷换成毒药,把生活变成痛苦的折磨与煎熬。所以,当石涛问我对这一切的看法时,我怎么也回答不上来。我忧郁着脸,被这一切阴暗的景象弄得痛苦不堪,过了好久,我才说了两个字:“混乱!”
“好了,你终于说出来了,”他笑着说,“这就是我让你读这些书的目的。生活就是一场混乱。祝贺你这一堂课毕业了!”
然后他请我在他家里大大地吃了一顿。事情的发展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