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人格》第2章


性也并不是不可改变的,它是随着现实的多样性和多变性或多或少地变化着。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东西,如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随着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的变化而缓慢地变化,生活情景、个人一时的心理状态、人的身体的自然特点、年龄和健康状况也影响个性的某些特点。”
不同的人格具有对环境的不同反应,具有对生活的不同应对,让人有不同的活法。人格既然有相当的稳定性,我们就能由此看清自己“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惯性;人格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由此又可以把握改造自己人格的可能性。
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格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影响及决定的,最主要的有:
一,遗传因素。
这是生来就有的因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个人血管中流有他家族父母的血液”。遗传因素对于一个人的人格起着或大或小的决定作用。
二,社会文化。
一个人的人格无疑和他所处的历史时代、民族区域文化有着极为相关的联系,和他在社会中所处的阶级、阶层、地位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三,家庭环境。
一个人得以诞生和从小成长的家庭不仅具体地凝缩了社会文化,而且还有十分具体的子女与父母、与全部家庭成员的人际关系,它十分直接地、有力地铸造着一个人从诞生之日起逐步形成的人格。
四,学习。
一个人从出生起,就在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惩罚与奖赏机制下学习着正确的言语法则和行动法则,学着如何说话,如何行为。而在他学习言语和行为的过程中,也便学习了一整套思维乃至心理素质。学习的过程就是建立习惯的过程,就是建立心理反应模式的过程,就是接受社会文化与家庭环境影响和铸造的过程。
五,潜意识的机制。
在这方面,弗洛伊德为代表的深层心理学关于人格有过最值得探究的论述。无论是弗洛伊德本人,还是荣格或阿德勒等人,都对人格的潜意识机制作过种种注释。
如果不停留于过分学术化的心理学理论中,我们就可以说,中国的一句古话“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极为深刻地道出了人格形成的重要规律──童年的经历带有决定性的意义。
童年的经历在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史中占有一等重要的位置。

当我们怀着要认请自己人格的目的直视遥远的童年时,绝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踌躇。童年,特别是一两岁时的童年,朦胧地隐蔽在记忆力难以照亮的地平线下。无论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有意遗忘,还是岁月的无意遗忘,绝大多数童年的经历都是难以回忆的。
即使在记忆可及的地方,我们也还会感到自己有不愿意全盘回忆的躲闪。浮现在眼前的大多是些自己愿意回忆的故事;而那些隐蔽起来躲闪自己目光的故事,可能更重要。因为那里含着道德伦理的禁忌,含着羞耻和屈辱,含着创伤和疼痛,含着歉疚和罪恶感,就像不愿触及的伤疤一样。
至于童年的夜梦和昼梦,更是飘飘渺渺地躲在我们搜寻的视野之外。
搜寻童年是困难的;然而,认识自我人格又必须进入童年。现在,我们找到了一个触及童年回忆的方法,就是从人所共知的童话故事(与神话故事)入手。
那些流传广泛的童话故事(与神话故事)是整个人类的故事,是一切儿童的梦。
童话故事之所以深受儿童喜爱,引起他们心灵的共鸣,是因为它道出了儿童心灵的梦;童话故事之所以也被成年人喜爱,是因为即使已经成年,但其人格心理中还深刻着儿童时代的一切。
本书对童话故事的解析试图触动读者的心灵,激活童年的记忆,在似乎已被遗忘的遥远地平线亮起一片天光,照亮童年时代曾纷纷扰扰经历过的一切。
第3节:狼来了
当一个人将自己今天的所思所为与童年的经历和梦想贯通在一起,就会看清楚自己从生命之初的地平线骑着怎样的一匹马逶迤走来的轨迹。你也便看到了自己人格形成的历史。
人格的形成是一个人能力、气质、性格、动机、兴趣、理想、信念的成长过程。探究这个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一个普通人,无疑过于浩瀚。除了真正有志于探究心理学的人,一般来说,并不需要穷尽自己人格形成过程的方方面面。对于繁忙的当今人们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人格中那些自己必须有所知的最重要的方面。
这样,在探究人格的过程中,我们就要特别引入心理学的“情结”概念:“情结(complex)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即无意识的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能吸附许多经验,使当事者的思想行为及情绪易受这种情结的影响而遵循一定的方式进行,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情结是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个基本概念。精神分析学者以古希腊神话中伊谛普斯国王由于‘命运注定,在无意中犯杀父娶母罪’的典故,把男孩们‘爱母憎父’的本能叫做‘伊谛普斯情结’(Oedipuscomplex)。他们还把小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想把母亲作为多余的而置诸一边,并取代她的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做‘伊赖克辍情结’(Electracomplex)。他们又把人在潜意识里时常无缘无故地有被切除性器官的恐惧称为‘阉割情结’(castrationcomplex)。弗洛伊德认为恋亲情结是精神神经症的根源。情结往往是由个人情绪经验中的一个重大伤害而产生的。这种伤害被埋进潜意识里,会在人的意识里固着于一个特殊的观念形式上。这种观念变得充满情绪色彩,并总是影响他的思想、感觉和生活。”(《心理学大词典》,朱智贤主编)
关于弗洛伊德讲的“伊谛普斯情结”(又译为俄狄普斯情结)和“伊赖克辍情结”(又译为埃勒克特拉情结),我们在本书正文中还将讲到。这里使用“情结”,既有精神分析学派的本来意思,讲的是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心理现象”,同时可能比它们应用得更宽泛一些,辟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海外华人有“落叶归根情结”,中国作家有“诺贝尔奖情结”等等。
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心灵深处发现那些对自己有着强烈支配和影响的情结,这是认识自我人格的先决条件。
情结是一种能量,是一种动力模式,是心理运动的一个潮流,是人对外界事物应对的一个程序,是一个根深蒂固的心理存在,是一生都在左右人的神秘力量,是连绵不绝的梦境,是驱动一个人行为的动力源泉。
明了自己心灵深处隐藏的主要情结,知道这些情结的由来,才能对自己人格的最重要特征有清醒的认识。
第一章狼来了

让我们从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开始,它就是《狼来了》。
这个故事多少年来大多以口头的方式流传,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是大多数人在童年时期接触最早又印象最深的故事之一,其情节简单到似乎可以一眼看到底,没有任何隐蔽的秘密值得分析。而我们正是要在一个看来像白纸一样简单的故事中,看到深藏在人格中的某些情结。
《狼来了》的故事确实再简单不过。
一个孩子在山顶上放羊。一天他觉得很无聊,便突发奇想,站在山顶上向山下高呼:“狼来了!狼来了!”山下村子里正在忙碌的人们听到呼喊纷纷扛着锄头扁担跑上山来。但山上哪里有狼,这只是放羊娃的一个恶作剧。大人们便下山了,这个孩子继续日复一日地放羊。
又一天,他又一次在山顶上高呼:“狼来了!狼来了!”山下的人们听到他一声比一声高的呼救,想必是经过多多少少的犹豫,还是拿着扁担锄头赶上山来。这一次,大人们依然上了当,狼的影子都没有,放羊娃和羊群安然无恙。大人们只好又纷纷下山了。
这一天,狼真的来了。放羊娃在山顶上高声呼救,但任凭他喊破了嗓子,再没有一个大人赶上山来。放羊娃与羊群被狼吃掉了。
这无疑是一个实施戒谎教育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广泛,人们往往从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来解释。然而我们说,这个故事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原因绝非如此简单。它所蕴含的触动灵魂的力量,几乎使所有的儿童听到以后都产生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年轻的父母在对两三岁的子女讲述这个故事时引起的强烈反应。孩子们往往会睁大了眼睛,用掺杂着遐想的惊骇目光仰望着家长。这时的父母就会充分意识到故事震慑儿童心灵的效果。家长威严矗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