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家教智慧》第5章


持旨灏荆浅2话病K惺焙蛴行┎蝗绦模牵幌氲教郯⒆右膊荒芏院⒆拥拇砦笥兴貌剑图绦聊拧V沼谟幸惶欤×心吹剿媲埃糇叛劾岣盖自颈窘擦俗约旱墓恚詈笏蚯蟮厮担骸奥杪瑁嵩挛衣穑磕够岚衣穑俊甭昀鲅歉咝说厮担骸昂⒆樱杪杈偷茸耪庖惶炷兀灰阒雷约捍砹耍胰ッ娑运院蟛辉俜福杪柙趺椿岵辉履隳兀柯杪韬鸵郧耙谎匕悖 ?br /> 孩子有时候出于各种原因难免会撒谎。对于这个坏习惯怎样纠正呢?列宁的母亲意识到最重要的是让儿子自己从心灵上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因为自己的不诚实而感到难为情,从而产生诚实的良知。在儿子的思想斗争中,诚实的良知最终取得了胜利。你的孩子撒过谎吗?你又是怎样对待的呢?大声斥责?严厉批评?还是和列宁的母亲一样用沉默来“折磨”他?其实,用什么方法,要根据孩子的特点而定。对于一个自觉性差、不很懂事的孩子,如果用列宁母亲的方法,可能就不奏效了。但是,撒谎的习性却是无论如何不能纵容的,它可以发展成欺骗、虚伪、狡诈等等不良品性,会毁掉一个好端端的孩子。用对孩子最奏效的方法,坚决地阻止他撒谎吧,为了让他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学做饭的未来总统
第9节:学做饭的未来总统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1890…1969),美国第34任总统,生于德克萨斯州。艾森豪威尔靠自己的努力考入西点军校,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在部队中艾森豪威尔的军事天才受到赏识而步步高升,从1941年的上校,一直升到1945年的五星上将。1945年凯旋后,杜鲁门总统任命他为陆军总长。1948年退役,任哥伦比亚校长。1952年参加总统竞选获胜,1956年连任。
父亲戴维·雅科布·艾森豪威尔半生艰难,后任一家煤气公司经理。母亲艾达·伊丽莎白·斯托弗是个虔诚的教徒。
艾森豪威尔童年时,父母曾经因为受骗蒙受经济损失,家里经济情况很困顿。也正是在这种艰苦的条件下,父母教会了小爱森豪威尔百折不挠、奋勇向前的可贵品质。
艾森豪威尔的父母从不会溺爱孩子,他们注意从小就培养孩子做家务,即使是男孩子也不例外。在学习之余,家里的孩子还要做饭、打扫卫生等等。他们家制定了非常严格的家规,用此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孩子们早晨六点必须准时起床,晚上九点就必须停止嬉戏,上床睡觉。父母还创造出很多条件让他们参加劳动。艾森豪威尔家旁边有一块空地,春天的时候,父母带着孩子们在那儿种上了很多蔬菜。等到秋天收获的时候,几个孩子就负责把菜运到城里去卖,然后用卖的钱买他们需要的衣服和学习用品等等。
有一年,艾森豪威尔的弟弟染上了猩红热,家里的事情更加忙乱起来。妈妈把艾森豪威尔叫到跟前,郑重地把家里的一件“大事”郑重地委托给了他。这件事就是给全家人做饭。小艾森豪威尔此前根本不会做饭,但是,他想,很多本领就是给形势逼出来的,于是下定决心把饭做好。那个时候,医生要求他家里人和生病的弟弟隔离开,于是父亲便和几个儿子挤着住在楼下,妈妈则和邻居一位大妈一起照看弟弟。两个哥哥在外面帮工,所以烧水做饭的事情当然就落在了艾森豪威尔头上。开始,是母亲手把手地教他,怎样切菜怎样生火,每天吩咐好做什么饭,安排好了,他就在厨房里忙活一阵,还真的能行!因为从来没有做过饭,所以他感到还有几分新鲜有趣,做得极其认真仔细。刚开始手艺不精,常常饭菜做好了,家里人吃得皱眉头,叫嚷着难以下咽。后来,越做越熟练,还练就了一个拿手好菜,就是一种菜汤,家里人都非常喜欢喝。艾森豪威尔高兴极了。
后来,艾森豪威尔上了中学,遇上和同学一起出去郊游的事儿。他和另外一个面包师的儿子负责给大家烧饭。他凭着自己童年时的手艺,不但会烤土豆,还会烧牛排,尤其是做的馅饼令大家赞不绝口。大家诧异极了,这个毛手毛脚的小伙子还有这两下子!
直到了晚年,艾森豪威尔还对自己少年时期的这段经历记忆犹新。他常常津津乐道地给别人讲起这件事。要知道,父母在艰苦岁月中教会他的,又岂止是做饭呢?
艾森豪威尔的“硬汉”形象使人很难把他和做饭这样“婆婆妈妈”的琐碎事情联系起来。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父母在他年幼时培养起的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终身受益。娇生惯养的生活难以培养出英雄人物和杰出人才,早一天让孩子学会吃苦、学会独立,就是早一天修炼他们身上成功的潜质。对于中国大多数家庭的独生子女来说,这一点尤其重要。你的孩子几岁开始会自己穿衣、自己吃饭?几岁可以自己去寄信、取钱、买东西?几岁可以上学不用家长接送?但愿那种上了大学还不会自己剥鸡蛋的夸张事情不会发生在你的孩子身上。当你的孩子凡事都嚷嚷着让你帮他(她)时,不妨告诉他们:美国总统小时候都会给全家人做饭呢!
第10节: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独立须尽早
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英国前首相。1925年生于英格兰林肯郡的格兰瑟姆市。1983年6月,她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975年2月,她竞选保守党领袖获胜,成为英国政党史上的第一位女领导人。1979年5月,保守党在大选中获胜,她遂成为英国第一位女首相。1983年6月,保守党再次在大选中获胜,她连任首相。她任职期间工作勤恳,政绩卓著,被称为“铁娘子”。
撒切尔夫人的父亲罗伯茨是英国格兰文森小城的一家杂货店主。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5岁生日那天,父亲把她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要记住……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啊。这就是爸爸赠给你的人生箴言,就是爸爸给你的最重要的生日礼物,它比那些漂亮衣服和玩具对你有用得多了!”从此,罗伯茨着意把女儿培养成一个坚强独立的孩子,下定决心要塑造她“严谨、准确、注重细节、对正确与错误严格区分”的独立人格。有了父亲这样一个“人生导师”,玛格丽特坚实地成长着。
罗伯茨其实并不穷,但是家里生活却很清淡艰苦,没有洗澡间、自来热水和室内厕所,更没有值钱的东西,玛格丽特有一阵子迷上了电影和戏剧,她几乎每周都去一次电影院或剧院,玩得不亦乐乎。有一天当她的零用钱不够而向父亲“借”的时候,父亲坚决地拒绝了。因为父亲特意要为女儿营造一种节俭朴素、拼搏向上的氛围。从小父亲就要求她帮忙做家务,10岁时就在杂货店站柜台。在父亲看来他给孩子安排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所以不允许女儿说“我干不了”或“太难了”的话,借此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后来玛格丽特入学后,她才惊讶地发现她的同学有着比自己更为自由和丰富的生活,劳动、学习和礼拜之外的天地竟然如此广阔和多彩。他们一起在街上游玩,可以做游戏、骑自行车。星期天,他们又去春意盎然的山坡上野餐,一切都是多么诱人啊。幼小的玛格丽特心里痒痒的,她幻想能有机会与同学们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一天,她回家鼓起勇气跟充满威严感的父亲说:“爸爸,我也想去玩。”罗伯茨脸色一沉,说:“你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不能因为你的朋友在做某件事情,你就也得去。你要自己决定你该怎么办,不要随波逐流。”见孩子不说话,罗伯茨缓和了语气,继续劝导玛格丽特:“孩子,不是爸爸限制你的自由。而是你应该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有自己的思想。现在是你学习知识的大好时光,如果你想和一般人一样,沉迷于游乐,那样一定会一事无成。我相信你有自己的判断力,你自己做决定吧。”听罢父亲的话,小玛格丽特再也不吱声了。父亲的一席话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脑海里。她想:“是啊,为什么我要学别人呢?我有很多自己的事要做呢。刚买回来的书我还没看完呢。”
罗伯茨经常这样教育女儿,要她拥有自己的主见和理想。特立独行、与众不同最能显示一个人的个性。随波逐流只能使个性的光辉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
正是罗伯茨对女儿独立人格的目标明确、悉心全面的培养,才使撒切尔夫人从一个普通的女孩,最终成为一位连任三届的英国首相、执政十二年、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