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工》第278章


这些事情处理起来也比较快,而且朱由校不管事,李彦又实际控制了皇宫内外,只要他们几个人商议通过,就能用印直接发下去。
李彦这时候又发现一个问题,基本上大事小事,很多事情都需要用到皇帝的大印才算有效,由此可见皇帝手中的权力是如何的巨大,也就能理解为何魏忠贤得到皇帝地宠信,就能将曾经众正盈朝的东林打到绝境。
如今,只要李彦他们这几个人达成一致,就能直接用印发布,也等于大权在握。
李彦、内阁大学士朱延禧、大学士孙承宗、吏部尚书崔景荣、兵部尚书赵彦,这五个人组成了临时内阁。
一道道的指令发出去,消息也不断反馈过来,包有才搜集信息的才华毋庸置疑,李彦也不瞒着孙承宗他们,直接给他们看了,其精细程度,让孙承宗他们惊讶不已,也意识到李彦对于京城的控制,已然非常严密。
事实上,因为李彦手上拿了玉玺,临时内阁所作出的决定,都需要取得他地同意,当然,因为在稳定局势这一点上,大家的态度相同,所以并没有出现太大分歧,即便有,也给暂时搁置起来。
“诸位大人,虽然说行文已经下去,现今局势,却不能不使百官惊惧,还是尽早确定阁部人选为好,”吏部尚书崔景荣抬头看了李彦一眼,这句话虽然是对大家说地,但他心里也清楚,此事乃当下头等大事,甚至要比清算阉党更加重要。
———————
PS:字数已经到了,说些题外话,算是这个月的总结,以及下个月地展望。
首先是感谢众多书友的支持,九月、十月期间,请了个假,本来只是想请两天地,结果差点就是两个月,在这里,还是要向大家说声抱歉,至于原因,简单来说,就是生计,一直看草根书的肯定能够理解,感谢大家的理解,还有支持。
十一月重新开始写,中间有个跳跃、过渡,战争、朝堂,都不是这本书的重点,但也是要点之一,草根想表达一种观点,技术的进步对战争和政治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写了战争,也写了朝堂。
当然,不管是战争也好,政治也,可能很多朋友都要说草根写得太过理想化,确实是,其实写书就是想把自己理想中的东西写出来,故事,似乎从来不是草根所擅长的。
能够坚持更新一个月,草根自己也觉得挺不容易的,每天都憋着一股劲,今天特别轻松,因为一个月又坚持下来了,终于可以放松了。
当然,下个月还要继续,也就是明天,其实还是跟平常一样,一天都断不得,十二月份,草根还会坚持,如果没有特别大的意外,还是准备继续全勤,喜欢看书的可以放心。
这本书的朝堂,不会写太多,即便是写,也主要是理清脉络,回到京城这些章,与其说是在写斗阉党,不如说是整合内部,草根想写一个政治观念是如何团结一批人的。下个月的主要内容,就是新政如何展开,草根只写新旧观念与势力的碰撞,淡化权谋,那不属于本书的范畴,所以故事性可能不会太强。
喜欢的朋友请继续关注,花钱订阅的朋友,草根真的非常感激,如果看得满意,大家看帖子也没有问题,说实话,草根很想多赚钱。但如果大家有能力而不想花钱,那就是草根的水平问题,或者是不对大家口味,还在“看看可以,花钱不行”的层次,草根表示理解,并继续努力。
还有投月票的朋友,打赏的朋友:天方乱谭、九斤老太、行者2852500书友C90909210135582、书友18092718526,非常感谢你们,不过看书就好了,觉得好看订阅就行,打赏就不要了,留个书评吧,月票也给更需要的朋友好了。
说到书评,今天看到一位朋友的帖子,实在汗颜,这个月实在太忙,下个月吧,草根一定做到有贴就回,感谢大家。
下个月,让我们一起辞旧迎新,祝大家开开心心每一天、每一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三一回 立宪
更新时间:2009…12…1 21:29:07 本章字数:3825
彦虽然考虑到政变以后政局重组的复杂性,此刻还力交瘁,最重要的是身边人手太少,又缺乏必要的资历,虽然掌控着京城的局势,安插一些自己的官员不是问题,但也要拿得出手,不然孙承宗等人势必难以接受。
临时内阁除李彦外的四个人,政治态度相对比较温和,其中包括带有东林色彩的孙承宗,其他三个人既非东林,也未阿附阉党,至少也没有在魏忠贤掌权的时候,做出激烈的举动。
当然,他们也最终因为没有符合魏阉的一些做法,而遭到罢斥。
这样的局面,对李彦来说,还是比较理想的。
明代的内阁起初只是类似于秘书性质的机构,后来才逐渐权重,成为文官之首,只不过内阁的票拟还需要司礼监披红,形成内外制衡,甚至就连大明最为强势的首辅之一张居正,也不得不取得冯保的支持,才能够独揽朝政。
李彦对这个问题早有考虑,当下微微一笑:“诸位大人,本官曾经听过一言,说是历史总在不断的重复,就以我大明来说,前有汪直、刘瑾,如今又出了个魏忠贤,诸位大人有没有想过,这其中的原因?”
孙承宗等人一阵沉默,朱延禧轻咳一声:“此乃小人当道,德行不修的缘故。”
“既如此,朱大人可以办法让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李彦不等朱延禧细说,就开口打断他的话,朱延禧想说的,无非还是过往的那一套,而在李彦看来,那些东西显然是不够地。
“过去这一两年,阉党横行无忌,不管是内阁也好,六部也罢,包括科道言官,尽皆给魏忠贤控制,阉党目无法纪,根源何在?”李彦笑了笑,说出一句他在辽东时候经常会说的话:“没有制约的权力,终究是要失控的,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化。”
孙承宗等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大臣,能够坐到今天地位置绝非侥幸,李彦说的这个道理,他们一听就能够明白,明白是一回事,能不能接受则是另外一回事。
儒家讲求道德修养。所谓内圣外王。而以这个为理论基础。才形成了封建王朝地权力结构。其核心是一个“德”字。至少表面上是这样标榜地。
他们并不认为李彦这句话是正确地。在他们看来。一个道德修养比较好地人。就不会轻易腐化。但是在现实面前。又不得不承认大部分人无法做到这一点。
李彦提出“制衡”这一点。孙承宗等人以为这样会相互牵制。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大明王朝地政治权力也处处充满牵制。说内阁票拟。需要司礼监批红。皇帝用印。此外最重要地就是科道官员地存在。可以风闻言事。
李彦觉得不管是内阁制度。还是科道官地风闻言事。都充满着人治地色彩。其中最核心地问题就是皇帝拥有最终地决断权。其实。这才是太监专权不停出现地根本原因。
当然。李彦也没有和孙承宗等人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他提出这个问题。只是一个由头。让众人明白自己地想法。这才提出了几个经过深思熟虑地方案。
其一就是彻底废除司礼监地批红权。相应地。内阁地权限就变得更大。按照李彦地设想。日常事务。内阁就有决断权。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一定要内阁票拟之后。由司礼监批红。再交给皇帝决断、用印。
对于拿掉司礼监,孙承宗等人也愿意,却不得不考虑此法是否可行,皇帝那边会不会同意,毕竟,传统上一直是这么做的,皇帝会以为他们是揽权。不过看到李彦在坚持,他们也就没有在这件事情继续争论,毕竟,这也是他们想做的事情,李彦既然愿意出头,那么尝试一下也可以。
敲定这件事以后,李彦就顺势提出内阁中的议事规则,实行首辅负责,其他人分理,重大事项“票决制”。
李彦就以刚才这个动议为例,说明“票决制”地具体做法,如果大家一致同意,那么这个动议就算敲定了,如果有分歧,那就以人数的多寡来决定,说支持地有四个人,只有一个人反对,那么这个议案就要被否决。
当然,如果有争议的话,也可以提出暂时搁置地动议,如果“票决”认可搁置,即可搁置,如果票决需要表决,那就立即表决。
总之,所谓的“票决制”就是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地原则实行集体决策。
孙承宗和朱延禧等人对视一眼,应该说李彦这个提议并不算出格,事实上之前他们最担心的就是李彦仗着武力乱来,或者说直接强势擅权,毕竟他费了这么大的力气颠覆阉党,于私来说肯定抱有更大的目的;于公来说这样的功劳也要加以封赏。
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