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愚配》第101章


“沙女婿听说了。便出门去买。可他跑遍了附近地所有商店。就是没有人卖随你地。眼看天都快黑了。还是没有买到。他低着头十分焦急地往家里赶。心想:买不到随你。我咋给媳妇交代?明天我老丈人要吃随你。我没有买到。媳妇一定又要骂我。
“正当他愁得不敢回家的时候,忽然听到有人在说随你。他顺着声音过去一看,原来有两个少年在池塘里玩冰凌块。有一个小一点的少年正拿着一方块冰凌想扔掉,但又怕那个大一点的少年不同意。就问到:“哥哥,扔了吧?”。那大的少年看了看说到:随你。
“傻女婿一听便大声叫到:小兄弟,别扔!我到处买没有找到,原来是你们拿着,你们说多少钱?我要了。
“两个少年先是一愣,那大的少年看出他是个呆子,随口说道:你就给两元钱吧!“傻女婿掏了两元钱就买下了那个少年手中的随你。
“傻女婿回到家里找了张黄麻纸,将随你包好,装进媳妇早已准备好地礼包里,这才放心的吃晚饭睡觉。
“第二天。他们来到老岳丈家。老岳丈有一尊佛像,每年年前请出来摆在堂屋里供奉,过了年十五再收起来。
“老岳丈有三个闺女,三个女婿拿来的东西都放在了佛像前地那张供桌上。这天的天气特别的寒冷,老岳丈便把炉火生的旺旺的,生怕冻着女儿女婿们。
“吃过午饭,老丈母娘说:女婿们,你们都拿来了什么东西?拿出来大伙儿尝尝。
“傻女婿闻听,争先说道:我拿了最好的稀奇东西——随你。
说完起身去给大伙拿。他打开包一看。惊叫道:啊!咋没有了?他左找右找。发现包里和供桌上湿了一大片,就嚷嚷道:老丈人你瞧瞧!你家的佛爷多不规矩。偷吃了我的随你不说,还尿了我的包,这供桌上也尿湿了一大片。”
王仕峰说得声情并茂,梅兰花听得目瞪口呆:这样地事情曾经发生在他的身上,虽然有所不同,但也大同小异。现在由他亲自当故事讲了出来。是他在勇于面对自己的过去,还是把过去忘得一干二净?
“你讲得真好!”梅兰花出于真心地鼓励他。并没有把真相点破。
“我越来越觉得,给人讲故事也能愉悦自己的身心。在讲述的过程中享受着快乐。”王仕峰高兴得手舞足蹈。
梅兰花点头笑笑,说:“你故事讲的很好,再说个歌谣吧。我很想听。”她想试探试探王仕峰的根底,看他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王仕峰用手摸摸头顶,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倒是给大嫂的孩子们说过。给你说,说个什么呢?”
“随便什么都行了,只要是你说的,我都喜欢。”
“那,就说个《胡诌段》吧。”王仕峰说着,便一本正经地说起来:
“说胡诌。道胡诌,
大年初一立了秋。
五月单五上了冻,
八月十五龙抬头。
一颗高粱打了八石五,
三根秫秸盖了座楼。
种了棵扁豆爬根蔓,
曲里拐弯到苏州。
三岁姑娘去摘豆角。
一去一回白了头。”
王仕峰说完,很自信地望着梅兰花。好像在说:怎么样?比你说地不差吧!
梅兰花兴奋得一张俊脸笑成了一朵花。然而,心里却又有一丝儿不安:她忽然觉得,王仕峰的变化太大了。变得她都无法理解他了。
当王仕峰把自己在街上给人写春联挣的第一笔钱交给梅兰花的时候,她竟没有喜悦的感觉。
“当你们俩地智商转让到相等的时候,你要把这道符撤掉。这样,你们就可以做一对旗鼓相当的恩爱夫妻。圆圆满满地度过这一生。”
“如果不撤呢?”她问。
“当他的智商超过你地智商以后,你就失去了决策地权利。他会无情地掠夺你地智商武装他自己。当然,我说地这是冥冥之中的事,不是他的意志所能左右的。到了那个时候。这道符也就失去了作用。你将一点点变成一个笨女人。”
与奇典大神在梦中的那段对话又响在耳边。
“难道我们俩的智商已经达到了相等的地步?”梅兰花在心里问着自己。脑子里做起了激烈的思想斗争:
是地!他的智商在一天天提高,而且快得惊人。是不是把符撤出来,我们就这样平平静静安于现状地做一对恩爱夫妻。相伴到老?这个结局不正是自己所企盼的吗?
然而,如果爱仅仅是为了占有,为了朝夕相处形影相随而去阻止他地发展,毁掉他的前程,那这种爱是不是太自私、太狭隘了!
可是,如果不撤掉那个符,自己将会“一点点变成一个笨女人。”
“笨女人又是什么样儿呢?”梅兰花在心里想象着,想起了前世曾经整理过的一个关于笨女人的故事:
说有两个媳妇,一个很聪明。一个很笨。聪明媳妇的丈夫是个卖油的,聪明媳妇很有心计,每天偷偷舀出一勺油,装在坛子里。到年底丈夫没钱还债,无法过年。聪明媳妇拿出积攒的油,解决了困难。
这事被笨媳妇的丈夫听说了。笨媳妇的丈夫是个卖历书地,回家把聪明媳妇的故事告诉给了自己的笨媳妇。十分夸奖那个媳妇。笨媳妇牢记在心,学样每天藏起一本历书。到年底丈夫为还债犯愁,笨媳妇便将积攒的历书拿了出来。丈夫见了,哭笑不得。
“难道自己会像这个笨媳妇一样笨吗?”梅兰花不寒而栗。
“卖字挣到钱是我的能耐、荣耀。我高兴还来不及呢!”王仕峰的话又响在了耳边。她清楚地回忆起了王仕峰把卖字的钱递到她手里时的表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眼神里透露出坚毅和雄心,举着攥紧地拳头对她说:“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以后我会挣很多很多的钱,让你过上荣华富贵的日子!”
只要爱他,就应该全身心地去帮助他,支持他。把他的成长看成自己的成长,把他的荣誉看成自己的荣誉……总之。把他的一切看成是自己的一切。哪怕……牺牲自己……只要他好了。自己就是笨了,傻了……也值得!
梅兰花拿起针线。把那道符牢牢地缝进了王仕峰地枕头里,并在心里暗暗发誓:今生绝不再动它!
194 第五卷 第十三章 撰联
大凡在街上写联卖字,都是把一些名联佳句抄在本子上,视求联人的用项,一一推荐给顾客。而春联,多是一些招财进宝、喜庆祝福的对子。
王仕峰刚开张,在卖字的行列里还属新人。一开始,买卖很不景气。
离王仕峰不远处,还摆着一张卖字的桌子,写字的是一个没落秀才。因其卖字多年,好多顾客都是熟识的。没落秀才一边写字,一边给人们打招呼。把**联的人们都吸引到他那边去了。
望着同行写字桌前人头攒动的情景,王仕峰动起了脑子。
有顾客来了,王仕峰热情地让他坐在写字桌前的凳子上。不首先向他推荐名联佳句,而是和他拉家常,询问他的生意和家庭情况。然后根据这个顾客的实际情况,自己撰写对子。
他了解到来人是个木匠,便写了一幅:曲尺能成方圆器,直线可调栋梁材。
顾客一看对联与自己的手艺挂上了沟,而且还极尽赞美之词。高兴得直冲着他竖大拇哥;
来者是个剃头掌柜的,他写了一幅:进门来苍头秀士,出户去白面书生。
顾客“哈哈”地笑道:“我给人剃了大半辈子头,还没人这样夸过我呢。你算把我们剃头的这个行业写绝了”。有一个药店的老板向他求联,他写了幅: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药店老板高兴得手舞足蹈。拍着王仕峰的肩膀说:“小兄弟,你可把俺的心里话给写出来了。都说药店发的病人财——光盼着病的人多;棺材铺发的死人财——光盼着死的人多。这真是冤枉啊!人病了就得请医生拿药,没有卖药的哪能行?我们这也是一个正当行业呀!我心里老想着给人们解释解释,就是找不着合适的词。你这一幅对联可给我帮了大忙了!往后啊,我可就坦坦然然地买我的药喽!”
这三家自从贴上对联后,由于心情舒畅,待人比以前和气了很多。生意越做越兴隆。
经过这三家地现身说法大力宣传。王仕峰地卖字生意也红火了起来。
一天。上任刚一年地县官下来体察民情。县官来到一个村庄。见家家门上贴着春联。心想:今年五谷丰登。老百姓囤里有余粮。钱柜里有银子。家家喜气洋洋地准备着过春节。这也是我治理有方地具体象征啊!县官心里高兴。不由得仔细观看起春联上地内容来。一心企盼着赞美自己地词句出现。
县官边走边看。见一农户大门上地对联很特别:上联是“家有万金不算富”;下联是“五个儿子是绝户”。横批是“寡人在此”。
县官看了很生气。心想: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好了还想好!家有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