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盛唐》第155章


“多…多…多少?”庞氏惊讶了:“三万份?大郎没有跟婶子开玩笑?”
杨钊让雨桐帮忙正了正三品官服的前襟道:“婶子看本官这个样子,像是开玩笑吗??”
“不像!”庞氏被半个月三万份的定额给震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杨钊的甜枣威力颇大:“只要大郎有需要,庞氏书坊全力赶印,三万份虽然不少,但是在大郎发明的活字之下,还是没有问题的。”
见到庞氏斩钉截铁的说完,杨钊笑着道:“如此,那便就这样定下了……”
第207章:忽悠老男人
第207章:忽悠老男人
做好了准备,有着庞氏书坊作为后盾。杨钊的计划又前进了一步。从开始杨钊就是按照大唐印刷的能力,办报纸是根本不可能的行为。
但是办一个月刊却很简单。活字印刷相较于雕版而言,成本差不太多。但活字有一个优点,那就是从校对到排版等等的,所用的时间比较短。完全可以满足杨钊的要求,要是雕版就不行。它的周期太长。
可以说在欧洲,信息的激增导致了从中国传出的印刷术的变革。杨钊相信,等到他的刊物出来以后,别人也一定能看到这其中的好处,然后会竞相参与进来,只要引导得当,未必形成不了良性竞争,有需求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进步。活字印刷的这门技术绝对会随着东风而有长足的发展。他要做的,不过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已。
准备好了以后,杨钊留下雨桐和王衡在庞氏书坊。便坐上马车,带着陈到,直奔大明宫而去。刊物这种东西,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掌握在国家的手里。李隆基不可能放任杨钊瞎搞,天下舆论的执掌者要是会自作主张。那大唐也就多半不姓李了。原则问题,没有商量的余地。
大明宫巍峨的内城门庄严宏大,似乎整个宫殿的每一处都必须代表皇家威严似的,就连御花园都有一种区别于民俗的大雅之风。
在太监的带领之下,杨钊来到值房,然后将代表身份的牌子递上去,等待皇帝的接见。事情办的很爽快。太监们没有丝毫怠慢的意思。甚至还优待着给杨钊上了一碗很地道的茶汤。
内侍将杨钊进宫求见明皇的消息,报给高力士的时候,高力士正伺候着老男人在御花园饮酒赏花。武惠妃小鸟依人般,坐在老男人的一侧。温婉的笑容让任何人都看不出她的心底到底在想着什么。
高力士不想打扰皇帝,但求见的人却是皇帝所看重的杨钊。谁都知道这个新科的状元会折腾事儿,而且折腾的都是大事。所以只能通知皇帝。政务上的事儿,就算是武惠妃再不愿意,御花园的游玩也只能停下来。
走到皇帝旁边,高力士低着头道:“陛下,刚才内侍前来禀报,说是国子监祭酒杨子午前来求见,不知陛下?”
“哦?”老男人稍稍让开身体,对旁边的武惠妃道:“今日就到这儿,爱妃先回去吧,朕晚上再去看你。”
武惠妃也是分得清主次的人,闻言,温婉一笑道:“陛下政务繁忙,但也要注意龙体才是,臣妾这便告退。”说着盈盈行了一礼,便转身带着贴身宫女退下了。
这时老男人才转过身来,望了御花园一眼道:“杨钊递了奏章没有?”
高力士弯着腰道:“回陛下。递是递了,可是臣却有些看不懂。”说着,将内侍递上来杨钊的求见奏章呈给了老男人。作为老男人的心腹中的心腹,高力士很清楚自己的位置,同时也很忠心。杨钊的奏章他没有看懂,面对老男人的时候,高力士有些羞愧。毕竟他是皇帝身边帮忙批阅奏章的人。
“你竟然没有看懂?”老男人觉得很有意思,能让高力士看不懂的奏章,这十几年还是第一次:“那朕来看看,这杨爱卿到底说些什么。”
老男人接过奏章,翻开来,一目十行的看来起来。字全部都认识,句子也大致理解。但是总体上是什么意思,就有些为难了。老男人是越看越皱眉头,堂堂皇帝竟然也没有看明白,这说出去,丢人就丢大发了。
老男人浏览的目光越看越慢,最后只得一句一句的仔细看。除了只得杨钊想要让朝廷对于一个新鲜事物,叫做月刊的立法,并且建立朝廷审查制度之外,其余的全部没有看懂。就连月刊是什么玩意。老男人都有些疑惑。
良久也没有看明白,老男人无可不可的放下的手里的奏章,道:“你看这个杨子午,这是又出了什么主意?”
隐约明白这个所谓的月刊,可能跟朝廷的抵报差不多的高力士,只得硬着头皮答道:“回陛下,臣也不甚了了,只是大致知道杨子午是想以国子监的名义,建立一份类似于官府抵报的东西。至于朝廷立法和建立审核机制等等的,还望陛下恕老奴无能,看不出所以然来。”
闻言老男篮悠然一笑道:“也罢,杨子午就在偏殿,将他叫来吧。朕倒要看看杨子午这次如何舌绽莲花,让朕同意这些事情。”
老男人心里隐约觉得杨钊要弄的是个好东西。但是东西再好,没人明白也不成。
高力士转身对着伺候在旁的一个内侍卫说了两句之后,内侍便倒退着离开了。
不大会,杨钊便穿着厚重的官服,跟在内侍身后,来到了御花园。入目的正是高力士和老男人一派悠闲的样子在等着他。
“微臣杨钊杨子午,参见陛下,陛下万寿。”
“爱卿平身,上前回话。”
坐在凉亭中的老男人招了招手道:“爱卿过来,坐吧。”
杨钊本来还想禀报的,一看老男人这架势,迟疑了一下道:“这?于陛下同桌,怕是有些不合适吧?”
高力士十分了解皇帝的脾气,轻轻的推了杨钊一下道:“陛下让杨大人坐,哪有什么合适不合适的,子午无需紧张但坐便是。”
让坐?杨钊脑子一转。便走到了老男人的对面,很实在的坐了下来。把高力士看的眼睛直瞪,这杨钊,还真一点都不谦虚,人家阁老一类的人物,也都只敢坐小半个屁股,蹲马步似的,杨钊却大大咧咧的顺着杆子就爬。
“子午的奏章,朕已经看过了。不过朕有些疑惑,爱卿所谓月刊,不知到底是何物?于朝廷抵报有何关系?”老男人身形随和,静静的看着杨钊,眼神中带着鼓励的色彩。自家儿子不争气,还时不时的暗斗一下,因此对于懂事孝顺的且才华无双的杨钊,有一种出于本能的爱护。
“这个也不是三言两语所能说明白的。这么着吧,臣先斗胆问陛下几个问题,不知……”
自己问的没有得到答案,杨钊反而要问自己,老男人好奇了:“爱卿如此,倒也有些意思,问吧,朕答你就是。”
“陛下知道国子监可以影响天下清流文人的舆论。但是这个影响,到底有多大,陛下可知之?”
“这……”老男人有点不好回答了,谁都知道杨钊说的是名义上的。依靠斗争起家的李隆基自然知道所谓的名义上,这三个字在事情发生之后,到底有多大作用。诗人文人,写一些东西骂朝廷也不是没有的事儿,只不过大唐不以言论获罪。没有办法,只能任由那些人发牢骚。如果国子监真的管事的话,早他**天下太平了。
“陛下,大唐那么多州县。朝廷的法令行文,除了那些地方官吏,又有多少人真的知道,理解?陛下的旨意,那些官吏到底如何执行,只靠那些个暗访使,真的有用吗?”
李隆基沉默了,他不知道该怎么答,这些问题都是实实在在不容忽视的,但是诺大的一个朝廷,又怎么可能事事俱到。杨钊说的不错,这些事情皇帝都不可能详细的知道,什么地方官只要能编织成一张大网,欺上瞒下都是常事。二十多个暗访使也不过是聊表寸心杯水车薪而已。
宋璟张说已老了,牛仙客中庸明哲保身无所作为,李林甫用着称心可惜却结党营私。王维好佛,做事无为。整个大唐竟然找不出一个可以挑大梁的人物了。李隆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因此他才不得不破格提拔没有任何背景且才华无双的杨钊。不管是他自己,还是给续任者打基础,都必须培养出这样一个人来。
“陛下,您再想想,天下万民皆知大唐为李家天下,可是有几个人见过陛下?比如臣建议修建长安洛阳两大粮仓,于丰年收百姓余粮,于荒年出粮赈济。但地方官吏阳奉阴违,欺上瞒下,百姓不解陛下苦心又该当如何?”
老男人的脸色难看了,这些问题历朝历代都有,但也都没有好的办法。说到底这天下并非是一个人能控制的,即便那个人是皇帝。人心难测,世事无常,至少他李隆基没有办法。
“子午是不是想说,只要朕同意你所谓的月刊,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看着老男人平静异常的目光,杨钊很想点点头说,就是这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