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生指南》第296章


群臣一见,都是咋咋赞叹,很多人还是初次如此直观地了解了大齐的周边情况。果然,在地图之上,青州位于辽东、朝鲜、关雒、扬州、交州等地的中心。考虑到海上运输,临淄确是另一种天下之中了。
不过,有少数人见了这幅地图,暗中却是惊疑不定。
地图是什么?
那是战略资源!不是随便测绘的,它往往代表了一种觊觎。没有觊觎之心,也没人会花费巨大地代价去测绘地图的。难道……
这些人自动停止了想象,远渡万里重洋前去征讨,实在太令人难以置信了。
随即,群臣反应过来,张涵这是表明倾向了。太和殿里一下子起了阵骚动,支持定临淄的,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有识者都笑称“异想天开”。临诣在战略上地意义,远不能与另两城相提并论。就是雒阳,也要强上许多。
……
张涵说完之后才发现,此时人们缺乏海权意识,这样一来理由便很不充分了,当然不能说服群臣。在群起反对声里,张涵只好连声说:“再议!再议!”算是暂时把此事搪塞了过去。
前景堪忧啊!
张涵扫了眼他的大臣们,忍不住暗暗叹息。可想而知,有不少大臣正憋着劲,在大腹稿,准备上书劝他“不要行此荒谬之举”了。这就是先知地烦恼了!
无声无息地又长叹息了着,朝臣已开始了下一个议题。户部尚书项奉开始汇报迁移豪强世家一事的进展。
“启奏陛下,根据地方官吏的禀报,鲁国孔氏、许县陈氏、襄城李氏、汉中李氏、颍阴芶氏、弘农杨氏……等300氏族应诏迁移之人都已经启程了……”
众朝臣多是出身于大家,难免有兔死狐悲之感。然而,这事是张涵亲自指定的,其险恶用心人所共知,没人会傻到出头反对。太和殿内鸦雀无声,只有项奉地声音在回响。
听见这个消息。张涵长出了口气,甚感欣慰。
这一次,张涵强迁天下豪强大姓,以削弱地方豪强势力。迁移地这些人都是天下闻名的世家大族,或者边郡之地的豪强,没有一个是善茬。不过,在至高无上地皇权面前,这些人却又不算什么了。各地的官员都把这当成了第一要务,软硬兼施,坐家催逼,务必在指定期限以前,让指定人等上路。
同时,军队集结,严阵以待,随时随地准备镇压可能发生叛乱。在天下归于一统,民心思安的时候,造反岂是易事。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既然叛乱不行,又拖延不下去,那就只有乖乖上路了。随即,早有准备的地方官吏,悄然填补了这些家族离开后的权力真空。
其实,张涵想要迁移的,可不止三百。根据麻雀提供的资料,张涵一共圈定近二千要迁移的氏族和豪强。这些人多是家大业大,人口众多。在剔除了支系旁枝等不重要的人物后,需要迁移者也接近二十万众。再算上奴仆之流,恐怕百万也止不住。张涵看看影响实在太大,便将之分成了几批迁移。
反正,张涵才四十出头,有的是时间,宁肯多花上几年,也要保证平稳进行。
正文 第四卷 第七章 皇帝陛下的一天(3)
更新时间:2009…8…21 0:29:50 本章字数:8140
正午的阳光透过郁郁葱葱的枝叶洒下来,把树叶照的碧绿通透,晶莹有如翠玉。稀疏的几缕阳光照得人暖洋洋的。张涵挟宰相及六位军部部尚书,行在树荫里,安步当车。早朝一直进行到了中午,张涵便留这九位重臣用饭了。
鸟雀清脆的鸣叫声,带来几许闲适,让人不由放松下来。在众人的说笑声里,张涵却走神了一一定都之事一直萦绕在张涵脑海里,久久不曾消散。屈指一算,要完成海权论,必须先具备日心学、比较详细的世界地图、自转和公转……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理论知识的普及。稍为想想,张涵就知道此事不可行。他身上隐隐有神仙的光环闪烁,再折腾下去,非搞成神仙下凡不可。这样一想,张涵也就敬谢不敏了。
况且,海军初具规模,远不如陆军受重视,时人了解海洋的也相对较少。无有凭据的,即便完成了《海权论》,多半也不能说服众人。
思来想去,张涵也觉得,此事还须从长计……
早朝上商议的事情杂七杂八的不少,但对张涵而言,重要的事情只有寥寥几件。
一件是关于蜀道的:
由于巴蜀便是群山环绕中的一盆地,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故被称之为“天下四角之一”。一旦天下变乱,便常有人割剧蜀中,所以,巴蜀一定,张涵就立刻命令工部修缮蜀道,以改善巴蜀的交通。
出蜀还可以顺长江三峡而下,入蜀就唯有从关中穿越秦岭了。秦岭山体雄伟。势如屏壁,横埂在关中和巴蜀之间,被司马迁称为“天下之大阻”。所有的通道多是沿着秦岭间南北向深切河谷地自然走向来形成的,自然免不了蜿蜒曲折幽深险峻难于通行了。目前的主要通道子午道、傥骆道和褒斜道莫不如是。
不过,蜀道难行,却也不至于象后来李白所言那样“难于上青天”,只不过宽畅的栈道是官吏专用驰道。一般人不能用罢了。以褒斜道这条最重要的栈道为倒。
褒斜道是长安到巴蜀的最重要的通道。自战国起,就有人在谷中凿石架木,修筑栈道,历代踵继多次增修,至汉武帝大加修凿后,更是“栈道千里,无所不通”。约四步宽地栈道之上。为了防止落石,沿途修了无数栈阁防护,又有人在其中广设店铺、旅社和集市,褒斜道的繁华通畅可见一斑。
张鲁受命占据汉中后,就焚烧了栈道。来截断褒斜道,以断绝来自大汉朝廷的诏命。故而,齐军进入汉中,走的却是古陈仓道。益州一复,工部首先修复的就是褒斜栈道。这项工程很顺利,栈洞都是现成的,在栈洞中插上横梁,下面立好立柱支撑,上面再铺设厚木板和土石。当年。褒斜道就修复通行了。至于栈阁,则是后来修复的。
不过,四步宽地栈道和木头栈道都还不能让张涵满意。按照张涵的说法,应该从悬崖绝壁上破石开山开出条路来,并在盘旋曲折处以混凝土结构悬桥飞架。换言之,张涵是想建几条高速公路。显而易见。如此设想,自然是难以实现的。
在参谋部的大力配合下,数百勘测人员历经一年零八个月,将秦岭和益州东部的群山都测了一遍。确定了栈道地走向——即傥骆道、褒斜道和连云道。目前,岑涛带领着工部众官吏几经琢磨。最终提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如同张涵说的那样——在悬崖绝壁上炸出条路来,能开隧洞的,就开隧洞,尽量减少栈道的曲折回旋;另一种则是效仿栈道,只是使用钢筋混凝土预制件来取代木材。自然而然,工部是倾向于后者的。毕竟,后者有成熟的技术,只是材料上的改变,实施更为容易些。
不过,这两种施工方案的具体效果如何,未经过实际的检验,工部也不能确定。所以,工部准备在三峡试修一条栈道,两种方案各修半条路,以观察效果。这条栈道倒不长,也就一百二十里左右。预计需要劳力三万二,七个月时间,以及十万万钱左右。另外,需要大量地黑火药。
黑火药是绝密的军需物资,只有后勤部下设的几个作坊在生产,是千里迢迢运送,还是在附近建作坊生产,都需要张涵的诏旨。而精通爆破作业的,也不在武备部矿山之中,便在军中,要调人的话,也得要张涵下旨。
工部尚书岑涛地要求都是合情合理的,张涵自然准了。至于火药的问题,张涵犹豫了下,还是决定长途运输。反正,万一出了问题,也是死道友不死贫道。
除此之外,岑涛还顺便说了另一件事——碎石沥青路。在炼焦过程中,生产出了大量的煤焦油,熘化过后便剩下了许多沥青。这些年来,沥青越积越多。前不久,工部在张涵地建议下修了条沥青路。发现沥青路面受天气影响很大,承重能力有限,不适合能作驰道,但它使用人工少,防水性能极好。整体而言,远胜过乡间土路。岑涛要求推广,不休说,张涵也准了。
※ ※ ※ ※
“陛下,倭女王谴使者难米升晋见!”
鸿胪正卿段瑕出列躬身言道。
“不见!”
※ ※ ※ ※
一件是关于倭使来朝的;
由于商船往来众多,倭岛与大齐联系紧密多了。大齐立国以来,倭使难米升几乎年年来朝。然而,倭人地恭谨并不招人待见,张涵初时接见了两次,近来便不肯再见了。此中原由倒也不复杂,无非是奴隶贸易,众臣人人皆知,不少人心中腹诽,却没人会公开说出来。
当然。众臣反对的,不是奴隶贸易——奴隶贸易当然不怎么符合圣人之道,不过,此时却是正当贸易。大汉国富有四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