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匪事》第356章


性子急》等50多部,并且培养了一批男女青年新秀,将这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多次参加省、地、县的文艺汇演,使这一古老曲种大放异彩。孔垅文化站站长韩宗愈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三十余年,对黄梅旱龙船可谓情有独钟,多次深入黄梅蔡山、新开、孔垅、分路、小池、停前、苦竹、柳林等地,遍访老艺人,对旱龙船的传承谱系如数家珍,了如指掌,至今还保留着30年前三代老艺人现场表演和参加汇演的录音、录像、照片等弥足珍贵的资料。 
第198章结局后记(长篇连载詹
第198章结局后记(长篇连载詹玮著)
鄂东,即指我国湖北的东部,它拥有一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具体说,是指大别山之间的鄂、皖、赣三省。这里是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有连绵的青山,有悠长的绿水,有丰富的矿产和粮食,有勤劳朴实的人们,还有鄂东三宝“戏曲、挑花、禅宗”。
由于“万恶的旧社会”战祸连年不断,官府**、水患虫灾、散兵溃勇等天灾**,掺杂在一起,使得无数的家庭妻离子散,老百姓简直无路可走,贫穷和饥饿笼罩着鄂东大地。
俗话说:久旱必雨,久雨必旱!人急上房,狗急跳墙!“世乱”加“战乱”,楞是在丰饶秀美、民风淳朴的鄂东挤兑出个胡子来!忠厚朴实的鄂东民众摇身一变,竟然变成了厚颜无耻、残暴嗜杀的胡子。
胡子(又叫刀客、棒子手、土匪)来了!
胡子带来的是残酷和血腥,嗜血是他们这一行的本色。常言道:“乱世英雄起四方,有枪就是草头王”,这是旧社会里一个立竿见影的真理,尤其是在鄂东这片充满野性的土地上。胡子们身挂刀剑,骑着马,挎着枪,头戴狗皮帽子,脚蹬欤由钌健⒉莸樽印⒔摺⑵皆谐迳背隼础B硖阏笳筇さ枚醵蟮胤⒉僚美茄趟钠稹T谒堑纳砗蟪涑庾疟货艴镎叩牟彝春脱取U饩褪呛樱桓鋈俣嗄炅疃醵颂富⑸涞男幸担桓鲆亍⒋忠啊⒉斜┑男幸担桓鲈臼恰叭酥酰员旧啤钡纳缁崛禾濉?br /> 考究大多数胡子的起因,不是走投无路的百姓聚众上山,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便是些游手好闲之辈,他们铤而走险为害一方。作为一个男人,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作为一个女人,受到侮辱与摧残,作为别人的牺牲品和替罪羊而在心理上所受的打击,因战争带来的破坏,因缺少家庭温暖及不堪忍受农村单调乏味的生活方式,所有这些都构成了二十世纪鄂东土匪的复杂成因。鄂东胡子从明末清初到二十世纪中叶,有近三百年历史。据钱大昌《鄂东小记》:明将王文龙镇守鄂东,后被袁崇焕设计诱杀。其部下大部分“既不降清,亦不服明,啸聚山林,落草为寇”,这些人应当被称作鄂东第一代土匪。
简单说起来,人们当胡子的内外动力不外乎有:
-、谋生:俗话说,“穷则思变”。人被逼急了杀人,狗被逼急了咬人。人首先为生存而忙碌和奋斗着。
二、图财:人常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话当属真理。
三、为官:常言道,“乱世出枭雄”、“当兵不带长,放屁也不响”。最终导致了“鄂东土匪千千万,杀人放火受招安”。
四、行义:老百姓讲话: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有首民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当胡子,不用愁。
吃好菜,喝大酒,
满嘴油,骑大马,
搂着妞,花钱就象江水流。
在鄂东胡子中,除极少数是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好汉外,大多数没有信仰,只是为了活而活着。在刀头舔血,有今儿没有明儿的阴影中,胡子们过着花天酒地、肉欲横流的糜烂生活……畸形的社会、畸形的秩序最大限度地刺激了他们的畸形心态。当打家劫舍、奸淫掳掠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成为个人施展才干,跻身官场的手段,并因此得到社会的重视和承认时,当胡子的诱惑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在胡子中,传统的“升官发财”被赋予了更新的含义:
如果想当官,先成胡子头。
如果想坐轿,先去绑人票。
胡子的生活就是杀人如麻,纵火烧房;就是奸淫妇女,打家劫舍;就是惊恐不安,度日如年;就是喜从天降,祸起萧墙;就是寡廉鲜耻,寻衅滋事。不是死于饥寒交迫,就是死于暴饮暴食。不是为人唾弃,就是自绝于人。因此,他们对死亡有深刻的顿悟,因此,他们活得热情,活得潇洒,活得血气方刚,活得轰轰烈烈,他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称分金,把脑袋掖在裤腰带里,打出一片自己生存的天地。他们热衷于谋杀、强奸和伤害无辜。也因此,他们“今日有酒今日醉,明日有愁明日说。”他们的口头禅是“不嫖不赌,愧对父母”。凶残邪恶,是胡子们心态和人性的一个突出侧面。这就使胡子在**、礼俗、信仰和娱乐等方面都异于常人。于是,变态的人性便造出了一群被扭曲了心灵的胡子。
“除了身上那把枪,啥你也别信!当胡子就得心狠,看别人有掂量(鄂北方言,琢磨)你的意思,你就得先下手归拢(鄂北方言,收拾)了他。要不非崴脚不可!”这是一个活下来的胡子,在总结血腥的土匪生涯时得出的结论。
胡子似乎既是所有人的敌人,又是被压迫者的朋友。人们说他既冷酷无情、嗜血成性又乐善好施;既残暴勇敢又胆怯脆弱;既狂妄放肆、淫荡堕落又慷慨大方、直率真诚。
绝大多数胡子都把加入绺子,当做暂时行为。条件紧迫时就投奔胡子,等生活略有所好转时再洗手不干。不过,对于少数人来说,胡子的生活已成为长久之计,这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骄横、放纵的狂想欲,也是获取“生命保障”的可靠方式。
因匪患而变得黑暗和混沌的鄂东大地,到处都是“昼不敢远行、夜不能成眠;有钱有物担忧,有儿有女发愁。”“有钱的怕抢,有姑娘的怕绑,走路的怕劫,出门的怕攘。”“兵荒马乱、妻离子散;遍地土匪、百姓受难”这些民间谣谚,便是当时鄂东大地的真实写照。
鄂东胡子的产生和消亡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它的结局却是多种多样,不尽相同:
第一种,投降日本人。如:著名土匪卢自朝等人。
第二种,接受政府招安。如:王焕庭等人。
第三种,参加抗日,如:湛人杰、许达和费正卿等人。
第四种,土匪间的火并。
第五种,被官府剿灭消亡。
法国人巴尔扎克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世上有两部历史,一部是满纸假话的历史,是给皇太子看的;一部是大胆揭露的历史,它才能还历史的本来面目。”也有名士言道:“历史是什么?历史是个婊子,谁有权势都可以弄一下!”
历史告诉我们,土匪的产生往往是政治**的结果。换句话说,贫穷永远是持久不断的土匪现象的潜在因素,饥饿为为非作歹、啸聚山林提供了有力的借口。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这句名言,正是几千年来中国历代的变迁史的写照。胡子们在这血与火、泪与恨的环境中,有的悲悲壮壮,有的苟苟且且;正如著名学者臧克家所说:“有的人活着却早已死去,有的人死去却还活着。”
时间是一只神奇的筛子,有多少惊天地泣鬼神的逸闻趣事,经过它的筛选,漏去一些伪装和假象,遗留下来的核心却更加清晰明了,令人们永不忘记!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小说,真实性从来没有百分之百的。时代的压力、环境的干扰、客观的局限、主观的偏见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它的真实程度。我把这部拙著献给读者,希望起一点“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作用。
愿我们对鄂东胡子有一个更具体,更真实,更贴切的了解!诗经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真实可信是文学作品得以仰首挺胸的脊梁。书中人物无论有无原型,都是作者虚拟的形象。他们脱胎于生活的土壤,来源于社会的演示。通过描绘大别山一带上自抗日英雄、爱国志士,下至豪绅、官员、胡子、地痞、无赖、窑姐等人的众生百态,他们的恩与怨,情与仇,爱与欲,智慧与阴谋的纠葛与矛盾,来体现着作者的意念、思维以及对新社会的呼唤与追求,来涤浊扬清,弘扬正气,崇拜英雄,鄙视腐朽堕落。
用小说写实,虽然可以少一些顾虑,多一些联想,但也要有枝才能添叶,绝不可无中生有,想当然地展开想象的翅膀,纵情畅写无虞。
胜利者渴望用鲜血来滋养自己,失败者渴望用毁灭来证实自己。自然界的进步与退化,总是要用血来诠释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