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新传》第267章


顺理成章的事。到时老师利用您在朝中的威望振臂高呼,岂不是闻者风从!”
牛金星回头望向吴间道,不由暗自叹了一口气,感叹吴间道人虽已成年,但想问题还是有些稚嫩,距他的父皇可差的太远太远了。当下道:“唐王,你实在是太高估老朽了,如今老朽只是个挂了名的武英殿大学士而已,并没有任何实职。虽然在朝中略有些声望,但老朽当年毕竟不是陛下的嫡系出身,在这方面与徐过强相比远远不如。况且朝中与老朽熟识之人都没有在军中担任要职的,这方面更是无法与徐过强相比。而唐王您要想顺利的继任太子之位,必须要拥有军队的支持方能稳操胜券。否则……”说到这里不由无奈的摇了摇头。
吴间道听了不禁面色转白,紧张万分的伸手拉住牛金星的衣袖,语气哀婉的道:“如果事情真像老师分析的那么严重,那本王该怎么办?老师,这么多年来您一直都是本王的老师,无论如何您都要帮本王想想办法,看如何才能够夺得太子之位!”
牛金星看着吴间道可怜兮兮的神情,苦笑道:“老朽自从辅佐唐王以来就一直把您当作自己的主子,而且多年以来为了您能够长大**、继任太子,进而登基为帝费尽了心机,可以说付出了老朽全部的心血。别说是现在这种时刻,就算形势再恶劣,老朽也会尽全力辅佐唐王,哪怕付出老朽的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
吴间道听了不由露出感动的神色,刚要说些表示感谢的话语。这时牛金星伸手制止了他的话,而是脸色凝重的道:“唐王若想如愿以偿继任太子之位,无外乎有以下这么两条捷径可走:首先的一条就是要取得陛下充分的信任;另一条就是要尽力得到多数军队的支持与拥护。而第二条其实也是建立在第一条的基础之上,因此归根结底还是要想方设法取得陛下的信任与关爱。只要有了陛下的金口玉言,那您继任太子将不费吹灰之力!”接着叹了口气,感叹道:“只可惜您的母后去世的太早,否则以陛下对她的宠爱,您继任太子将是轻而易举的事!”
吴间道听了也赞同道:“是啊,想当年父皇为了母后曾经冲冠一怒为红颜,为了她甚至不惜和自己的父亲翻脸。只可惜母后却那么早便离我而去了,要不然我哪会像今日这般无助!”说到这里,吴间道的语气有些伤感。
牛金星献计道:“虽然我们不能利用这一优势,但我们可以将之转化。”说到这里见吴间道一副不解的样子,接着道:“今后您可以多去陛下那边走动走动,并找准时机多向他有意无意的提一些当年有关你母后的事。这样一来必定会勾起陛下的同感和深深的思念,从而爱屋及乌,对你另眼相看。而你必定还是大殿下,继任太子也是无可厚非。而且你还可以找机会向陛下提出出京去军队历练一番,一来可以增强陛下对你的好感,二来还可以借机与军中的实权人物攀上,从而得到军队的支持。那对你将来大大有益,希望唐王能够考虑清楚。这可是目前为止唯一行之有效的法子。”
吴间道听了立时陷入深深的思索中,良久之后,吴间道终于抬起头来,以一种异常坚定的语气对牛金星道:“老师,您分析的非常透彻!我也认为这是一个好法子,您放心吧,我一定会遵照您的主意来行事!”
几日后的一个晚间,武英殿大学士许良昌偷偷摸摸的进入了二殿下宋王吴间庙的府内。
还未待屁股坐热,许良昌便神色凝重的对吴间庙道:“宋王,适才老夫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前几日那牛金星曾到唐王府内与大殿下一直密谈至深夜才匆匆返回家,虽然还未探出他们有什么密谋,但老夫敢断言,这肯定与陛下册立太子一事有关。我们不可不防啊!”
吴间庙闻言立时动容道:“竟有此事!”随后脸色一阵阴晴不定,紧接着对许良昌急问道:“老师,这可怎办是好?”
许良昌见了吴间庙一副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暗自感叹此子镇定力太弱。当下连忙轻拍他的肩膀,安慰道:“放心吧,一时三刻他们还掀不起什么风浪来。毕竟他们最具实力的死党徐过强已经过世,现今实力大损,可以说独臂难支,在短时期内还不可能有什么大的作为!”
吴间庙这才缓缓出了一口气,旋又皱了皱眉,道:“既是如此,那他们还在一起密谋良久究竟用意何在呢?莫非他们还有另外的招数不成?”
许良昌冷笑道:“他们还能有什么招数?自从徐过强一死,他们在军中便已失去了根基,而朝中也仅有为数不多的官员与唐王、牛金星相交紧密,但份量却远远不够。因此老夫猜测他们接下来定然会从陛下入手,手段无非是利用各种花言巧语来蒙蔽陛下,让陛下生出恻隐之心,借以骗得太子之位!”
吴间庙不由“哼”了一声,道:“他们想得倒美,以父皇的英明神武,怎会轻易被他们所蒙骗!不过万一他们要是施展什么阴谋诡计的话,我们倒是防不胜防啊!”说完愁容满面的摇了摇头。
许良昌双目微眯,缓缓点头道:“嗯,这倒的确不能不防!不过正如方才殿下所言,以陛下的英明神武,算无遗策,谅他们也不敢对陛下耍什么手段,否则更会撞得头破血流。而我们,只需对他们多加防范便不能对我们奈何。至于太子之位,虽然殿下您是二皇子,但您的母后却是陛下御封的正统皇后,再加上前明公主的皇室血统,比起大殿下的亲生母亲陈圆圆只是一个歌姬身份不知要强上多少倍。哪是他们所能够比拟的!”
吴间庙听到这里不由暗自为自己所拥有的高贵血统而骄傲,他微笑着对许良昌道:“老师,照您这么说,那我们对大哥他们的所作所为就不闻不问、静观其变了?”
许良昌连忙摇头摆手道:“不,为了确保万一,殿下您还需要亲自出京一趟?”
吴间庙奇道:“出京?老师您要我出京作甚?”
许良昌老谋深算的缓缓道:“众所周知,当年大殿下的亲生母亲陈圆圆最得陛下宠爱,可惜她芳华早逝,否则大殿下必定会有所倚靠,而殿下您的母后也不会这么容易便获封贤通皇后之位。可是皇后她却厌倦尘世,非要出家为尼,如此一来就远离了皇宫,也就是远离了陛下。如果殿下您能够出京一趟,利用母子之情好言好语让皇后回心转意,并将之迎回皇宫,那不但陛下龙颜大悦,对您愈发喜爱,而且皇后一旦回来后,有她为您撑腰,那您无论是在陛下的心目中还是整个朝中的地位都将大幅度的直线上升。到那个时候,太子之位对您来说只是唾手可得、十拿九稳的事。相比您现在只是比大殿下略占上风来说绝对要好的多得多,殿下您认为呢?”
吴间庙听得双目放光,连连点头,兴奋莫名的道:“对对对,老师您说的太对了!只要我把母后顺利接回宫中,父皇定会欣喜万分,那太子之位肯定非我莫属!老师您这个主意实在是高明!事不迟疑,明日我就出京去接母后回宫!”
正文 第一二零章 帝王大寿 上
更新时间:2009…5…8 17:24:28 本章字数:3275
九难师太静静地听着自己的亲子、二殿下宋王吴间庙喋喋不休的不断絮叨自己这么多年是如何的想念母后,如何在皇宫孤独的度过没有母爱的生活滋味,希望母后能够回宫与他和父皇一家团聚的煽情话语。一直说了大半个时辰,直到吴间庙终于住了口,九难师太也没有丝毫的反应,古井无波的脸上依旧是平静似水。
吴间庙有些忍不住了,他走到九难身前,跪伏在地上,仰望着自己的母亲略显苍老的面容,再次动情道:“母后,孩儿说了这么半天,难道您一句也听不进去么?我早已过够了这种没有母亲的生活,况且母亲您也日渐苍老,您如果搬回宫去,孩儿还可以一直在您身边照料啊!难道您就真的忍心永远抛下儿子不管么?”
九难师太终于有所反应,她平静的声音响起道:“你不要说了,贫尼早已不问世事多年,这尘世间的事无论是凶是祸、是苦是难,早已与我不相干。你还是尽早下山去吧!”说完又微微合上了双目。
吴间庙见自己费尽了半天唇舌依然劝不动母后半分,不禁大感失望,心情也失落到极点。原先出宫来时的美好愿望此刻全部落空,他岂能就此甘心?只见他眼珠转了转,又一个主意从心底冒了上来。
吴间庙跪伏在九难师太身前,声泪俱下的道:“母后,您可知如今孩儿的处境有多么艰难?大哥吴间道虽说与我是同父异母,但为了争得太子之位,不惜处处对我刁难、排挤,甚至打压、陷害。在宫中及朝内外也没?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