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华低头看着他,说道:“你倒是说说,这次你又想要什么奖品了?”
男孩伸手摸了摸林清华挂在腰间的指挥刀,随后说道:“我要这个!”
“不行!”林清华赶紧捂住指挥刀的刀柄,说道:“小孩子玩儿什么刀?再说这把刀已经跟了我这么些年了,是我地位、权利的象征,怎能随便给你?换个奖品。”
男孩低下头去,得意的笑笑,随即又抬起头来,一脸严肃的说道:“那好,我不要刀了,你就给我只手枪吧,要骑兵和卫兵的那种匣子枪。”
少妇“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她转过头,看着那一脸奇怪神色的林清华,说道:“怎么样?还是被他耍了吧?其实他就是想要枪。”
林清华摸了摸自己下巴上的胡子,随即说道:“你年纪还小,真枪太危险,万一走火,那就不好了。”
“我不怕!”男孩双手插腰,努力做出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你不怕,我怕!”林清华哼道,“万一子弹打到了你的弟弟、妹妹,那如何是好?”
男孩眼珠子一转,说道:“那好,我退一步,我只要枪,不要子弹。”
“小孩子不听话!”林清华怒道。
男孩反诘道:“我已经快九岁了!已经不是小孩了!”他将头一扭,气哼哼的说道:“你不给我枪,我就不学了!”
“混帐!不学?打得你学!”林清华将小孩一把提了起来,夹在掖下,隔着裤子便扇了几巴掌。
小孩并未哭泣,而是倔强的喊道:“就不学!就不学!”
“放下武儿!”一个声音从林清华身后传来,又一名少妇出现在了花园门口。
林清华没有回头,只是说道:“我教训孩子,你少管!”
那少妇走上前,从林清华手中夺过小孩,将小孩放下,伸手摸了摸小孩的屁股,随后站起身,对林清华说道:“下手这么重,你就不怕把孩子打坏吗?”
林清华翻翻眼,说道:“都是你惯的!”
少妇也不与林清华继续争论,只是白了林清华一眼,又转头瞪了眼另外那名少妇,随后拉着小孩,径直走出花园。
站在林清华身边的少妇轻声说道:“芳儿姐姐又生气了,相公,你确实待孩子严厉了点儿。”
林清华哼道:“不听话就是要打,我小时候可没少挨过打!”
少妇抿嘴一笑,说道:“怪不得你要打回来呢!”
见那少妇脸显娇容,林清华顿时心猿意马起来,他搂住少妇就亲,但却被少妇推开,少妇说道:“相公怎么今日这么早就回来了?”
林清华道:“今天没什么事,所以回来的早些,一回来我就到处找你,结果就听到了你的声音,我就赶来了,嘿嘿,终于让我抓住了。婷儿,不如咱们现在就去东书房,那里有暖气。”
婷儿嗔道:“真是的,那里是孩子们读书的地方,你刚才不还叫他们去读书吗?”
林清华急道:“那就给他们放假!休息半天。”
林清华正要在婷儿脸上亲吻,婷儿却又推开他,并说道:“忽然想起一事,有两个和尚在客厅等你,玉姬姐姐在那里陪他们说话。”
“和尚?”林清华有些纳闷,“为什么不叫他们到咨议府见我?”
婷儿道:“我说让他们去,可是他们却怕耽误你的正事,因此便在这里等你了。谁知你却……”
林清华伸手抓了抓后脑勺,嘟囔道:“来的还真是时候!”
虽然并不太高兴,不过林清华还是马上前往客厅,去见那两个和尚。
林清华原以为这两个和尚应该是少林寺前来辞行的和尚,但却没想到眼前的这两个和尚面生的很,他一个也不认得。
待全玉姬离开之后,林清华请那两名站起行礼的和尚重新就坐,随后问道:“二位大师来我这里,不知有何贵干?你们应该不是少林寺的吧?”
那胡须花白的和尚说道:“我们不是少林寺的,我们是游方僧人,这位是贫僧的师父,法号‘空智’,贫僧法号‘离尘’。此次我们前来拜访元帅,其实是为了向元帅求情。”
“求情?”林清华更糊涂了,“给谁求情?”
“阿弥陀佛————”那空智和尚忽然出声道,“我们是替缅甸北部的黎民向元帅求情来的,就请元帅大发慈悲,饶了他们吧。”
林清华心中渐渐明了,但他并不清楚和尚到底要说什么,遂问道:“大师的意思有些让我摸不着头脑,还望大师细说。”
空智和尚叹道:“世人皆苦,众生皆苦。去年我师徒二人云游云南,听闻缅甸佛寺众多,于是便前往缅甸,想去那里看看,一直到了缅甸南部,我们才停下来,在那里住了些日子。今年夏天,我们离开那里,准备返回云南,但途经缅甸北部一带时,却见那里残垣断壁,满野白骨,由于通译未与我们同行,因此我们不知道详情,以为是缅甸国的内战而已,于是在那里焚香超度了亡魂之后,便马上回到云南。又过了些日子,我们才得知,原来那些残垣断壁都是元帅部下的军队做的‘好事’,而那领军的将军正是郑山河,因此,我们师徒便又连忙返回缅甸,找到郑山河将军驻地,苦苦规劝,希望他能尽量少杀无辜,但他却不听,没有办法,我们只好又连夜北上,来到南京,希望元帅能够给郑山河将军下命令,让他放下屠刀,多做善事。”
“原来如此!”林清华叹道,他看了看空智和尚那雪白的胡须,问道:“二位大师见谅,打仗之事凶险万分,来不得半点儿仁慈的。那缅甸叛军多次打劫我中国商队,忍无可忍下,我军便深入缅甸,协助缅甸王平息叛乱,只不过由于大军人数众多,良莠不齐,致使当地百姓跟着受累,我早就给郑山河下了命令,不许他再纵容部下胡来。”
空智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事情不是这样的,大概元帅也蒙在鼓里。实际上,我与离尘亲眼看见那郑山河滥杀无辜,他为了防止叛军从村庄招募到兵丁和弄到补给,便将整个村庄屠戮一空,凡是年轻力壮的男子无一幸免,这已不是作战,而是屠杀了!”
离尘跟着叹道:“唉,说来说去都怨贫僧,若是贫僧当年不收这个徒弟,也不会弄成今天这个样子!”
林清华大感惊讶,问道:“你……你是郑山河的师父?我怎么没听他说起过?”
离尘点点头,答道:“不错,郑山河是我的徒弟,当年我云游北方,一日游山,恰好在山脚遇到他,我见他骨骼健壮,是个练武的好坯子,再加上他家祖上是从福建迁到直隶去的,家传的拳法就是南拳,与我的拳法一致,因此我便留在他家附近的寺里,一直教了他整整七年,他的南拳尽得我真传。唉,后来他又得了个什么‘南拳王’的称号,当时我就应该阻止他的,因为这已经不是清心寡欲之人应该干的事情了!贫僧走眼了!”
林清华摇头道:“郑山河的性子确实已经大变,这也是有原因的,他的全家被杀,而且其本人又受辱于街市……”
“林施主,世间一切皆有因果,郑山河之所以受此磨难,全因其前世作孽所致,若其今世还不改悔的话,恐怕下一世更要受尽人间磨难,比之今世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见林清华好象在为郑山河的残暴寻找原因,空智和尚马上打断了他的话,并说了一番因果循环的大道理。
林清华无奈的晃了晃脑袋,说道:“你们向我求情,可是郑山河远在数千里之外,我的命令传去,谁又能保证郑山河能够改变策略呢?要知道,在派他去之前,一个将军用了半年时间也没有将当地的叛乱平息下去,而郑山河去了仅仅一个月,就扫平了与我国接壤地区的缅甸叛军,又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便在缅甸的群山丛林间站稳了脚跟,所以说,此人相当懂得战术。”
空智说道:“林施主的意思是,你不会阻止他滥杀无辜?”
林清华摇头道:“我的意思是说,缅甸离南京太远,我不可能亲自指挥,只有当地的驻军才知道什么样的战术才是正确的,正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了尽快稳定缅甸的局势,我必须放手让郑山河全权指挥那里的一切,包括军事、民政,我不能捆住他的手脚。”
林清华见空智的脸色很是难看,于是接着说道:“你们放心,现在缅甸局势渐渐明了,叛军大势已去,用不了多久,缅甸的战火就可以熄灭了,当地百姓又可以过上自己的正常日子了。所谓‘长痛不如短痛’,出家人慈悲为怀,我相信空智大师也不愿意看到缅甸百姓处于长久的战乱之中吧?前些年中原大乱,军阀混战不休,百姓们受到的磨难也是凄惨的很,想必空智大师也亲眼见过吧?”
“阿弥陀佛————”空智双手合十,闭着眼默念了一段经文,随后睁开眼睛,说道:“如此看来,此事是
小说推荐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六:安史之乱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ISBN:9787533945534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中国史>隋唐五代十国史编辑推荐安史之乱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华清池没了杨
- 最新章:第29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ISBN:9787533942786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
- 最新章:第2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第一章夏娃造反创世梦中惊醒后,女娲开始造人。说不清那是早晨还是黄昏。天边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同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另一边是月亮,生铁般又白又冷。二者之间,是忽明忽灭的星星,和来历不明的浮云。女娲却并不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
-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武王砍下了纣王的脑袋,不等于拔掉了殷商的根子。生于忧患又偷天换日的周人,必须证明革命的合理性和政权的合法性。第一章生于忧患胜利者的惊悚据说,殷纣王是自焚而死的。据说而已,并无证据[1]没人知道他当时怎么想,也没人解释周武王为什么能在一片火海和焦土中找到纣王的尸身,并把他的脑袋割下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
-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豫让把剑拔出,然后跳起来,跳起来,再跳起来,挥剑击斩襄子的衣服。他一边行刺一边哭:老天爷呀老天爷,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第一章刺客复仇者赵襄子又看了豫让一眼,然后长叹一声说:好吧,拔出你的剑来!1豫让就把剑拔出来了。这是他第二次行刺。为这一天,他吃尽苦头。豫让要杀的这个人名叫赵毋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6:百家争鸣
-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当孔夫子对学生宣讲自己的主张时,当然想不到这将开启一个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第一章 这世界有救吗孔子感慨万千地说:天下如果太平,我又何必东奔西走?天子剑庄子一身剑客装束,大步流星走到了王的面前。赵王按剑以待。王问:先生求见,打算用什么来教导寡人?庄子说:剑。王问:先生之剑如何?庄
- 最新章:第2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作者:易中天内容推荐《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
- 最新章: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