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笑道:“哦,我想起来了,是上次那件烧掉人家铺子里的存货的事情吧?那是你咎由自取。”
女子红着脸说道:“那可不怨我,谁让那掌柜不长眼睛,特意在我们‘巾帼社’眼皮子底下卖裹脚布的?没把他的店烧了,算他运气。”
男子咳嗽一声,随后正色道:“国有国法,容不得你们乱来,他若违法,自有国法治他。”
女子顶道:“可是,可是他狡猾的很,他不承认那些东西是卖给裹脚女人的,他说,他说……他说那些东西是给男人用的,呸!无耻!”
男子哑然失笑,犹豫片刻,说道:“那也不能乱来,再说了,人家男人愿意买,那是人家的事,只要不逼女人裹脚就没罪。”
“钻空子!”女子怒道。
男子生怕再这么没完没了的纠缠下去,于是说道:“好了好了,我服了你了,我说不过你,我答应你,今天晚上就替你向父亲说情去,让你跟之宇一同南下南洋。”
女子眉梢舒展开来,俯身一把抱住男子,笑颜如花,说道:“二哥真好,谢谢二哥!”
男子有些不自在,忙分开那女子双臂,说道:“这成何体统?快放开,又不是小孩子了。”
女子站直身子,笑道:“我都不怕你怕什么?什么‘男女受授不清’,那是腐儒的胡言乱语,我才不理它呢!对了,二哥,你也顺便帮‘巾帼社’的人求个情,她们也都想去呢。嘻嘻……”
那女子说完这句话,不待那男子回话,立刻转身溜出房门,只留下一阵欢乐的笑声,还有那淡淡的幽香。
男子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后将那已被他揉成一团的纸张展开,看着那皱皱巴巴的纸张,叹道:“又要重新写了。”
*******************************************************************************
南洋的初夏格外的炎热,虽然众人早有心理准备,不过,当他们真正面对这种炎热的气候时,所有人人都显得那样的痛苦和无奈。
五艘铁甲战舰呈一字纵队,正由北向南行驶,那船身中部的两根巨大烟囱向天空喷出黑黑的浓烟,蒸汽机发出的轰鸣透过那船身厚厚的铁甲,震荡着船身附近的海面。
这五艘铁甲战舰是中国最新锐的蒸汽机战舰,与十几年前的蒸汽机铁甲舰相比,其性能更为先进。首先,其完全取消了船上的桅杆和风帆,仅仅依靠蒸汽机动力航行,这样一来,不仅速度更快,而且炮位更多,炮塔的射界也更大,作战更灵活。其次,其蒸汽机的动力更为强劲,数量更多,能为船只提供更快的速度。第三,螺旋桨由舷侧明轮变为船尾螺旋桨,这样既可以保证高航速,而且也使得船只的操纵更加灵活,受海浪的影响也更小。
这些新式战舰服役以后,那些老式的战舰纷纷改行或者退役,而其所使用的舷号和名字也让给了新一代。
跑在最前面的那艘新式战舰取代了原来的“李白”号,是现在南海舰队的旗舰,就在这艘战舰的甲板上,正站立着一个年轻男子,此人约十七八岁左右,身穿一身细纹薄衫,背着双手,眼睛望向远方,满脸的凝重,仿佛有着许多的心事,神情与其年龄相成较大反差。
“之宇,原来你在这里。”从年轻男子身后传了一个年轻女子的声音。
年轻男子转回身,对那来人呼道:“姐姐。”
女子笑道:“大家都在舱里看烧锅炉,怎么你却一个人站在这里?”
年轻男子道:“舱里闷得很,我出来透透气。”
女子从香囊里拿出块手帕,擦了擦脸上和额头上的汗,说道:“是啊,确实又闷又热,身上完全汗湿了。”
女子擦完汗,对那男子道:“我们快到了吧?”
男子点点头,说道:“刚才舰长说,再过半个小时就到新南安了。”说完这句话,他又转回身,看着那波涛起伏的海面,默默无语。
半个小时的海路很快就走完了,但是由于海上浪大,因此,船只进港就用了整整半个小时,直到太阳偏西,这些由中原赶到的客人才最终上了岸。
新南安的变化很大,由于这里是南洋行政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因此,各方商贾云集于此,在他们的带动下,整个新南安很快的发展起来,现在其规模已经超过了中原地区的南京,仅次于苏州。
岸边的码头上早就站满了迎接东帅特使的人,从他们的服装来看,其中绝大多数应该是西帅麾下的文武官员。
前来迎接林之宇和林凤儿的是西帅的亲信刘国轩与冯锡范,与他们的属下一样,他们均身穿白色孝服,头扎白色孝带。
见码头众人身上的打扮,林之宇心中已然明了,他与林凤儿在部下的协助下也在头上扎起了白色孝带,随后便带领着一众随从,走下了战舰。
待他们上了码头,早已等候于此的刘国轩与冯锡范走上几步,向林之宇行礼,冯锡范道:“四公子来的真是及时,若非昨天马六甲联络官来报信,我等还以为你会晚几天到呢。”
林之宇道:“在马六甲狮城南港加煤时,忽然听到舅父病重不治的消息,小侄心中悲痛万分,只想早些赶到这里,免得让舅父的灵柩久候。”
刘国轩看了看站在林之宇身边的林凤儿,问道:“四公子,这位姑娘是……”
林之宇恭敬的答道:“是我的姐姐。”
“哦?可是凤儿?”刘国轩问道。
“对,就是我!”林凤儿满脸堆笑的说道。
“咳咳!”见林凤儿脸显笑容,林之宇忙咳嗽两声,示意不可失礼。
林凤儿心有灵犀下立刻领会林之宇的意思,于是马上收起笑脸,恭敬的说道:“刘伯伯,我就是林凤儿,刚才我失礼了,还望刘伯伯莫见怪。”
刘国轩呵呵一笑,说道:“不妨事,不妨事。你是第一次到南洋,不象你弟弟,已经来过五次了,呵呵,有些兴奋与好奇也是对的。等事情结束之后,我带你到处走走,说不定你能找到好东西。”
冯锡范比刘国轩要正经的多,他问道:“不知为何三小姐会到这里来?怎么事先没有说?”
见林凤儿张口欲说,林之宇急忙抢上一步,答道:“是父亲临时改变了主意,他老人家说,小侄的三娘怎么说也曾受过西帅的大恩,在福州住的那几年多仗西帅保护,因此,便命姐姐也与小侄一同前来,一为看望舅父,二则是替其母报恩,谁知等到了这里,已经晚了一步。”
“原来如此!”冯锡范叹道,“假如西帅泉下有知的话,定会感动的。”
刘国轩接口道:“事先没得到信儿,因此没有准备三小姐的房间,不过,我们马上命人去收拾个小院子出来,那个院子是夫人以前住过的,虽然不大,却甚雅致。”
林凤儿福了福身子,说道:“谢刘伯伯。要是以后电报也能从海里过,那么就能事先知会你们了。”
刘国轩道:“那是,听说最近东帅就在打这个主意,正派人在马六甲一带勘测呢,要是成功了的话,以后联系就方便多了。”
冯锡范见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向着码头外侧一指,说道:“二位特使请上马车,待先回馆舍休息一晚,明日再去拜祭。”
林之宇说道:“不,我们现在就去拜祭舅父,不能让他老人家久等。”
听了这话,刘国轩感动道:“还是四公子最孝顺,既然四公子想去,那么我等就不便阻拦,就请四公子快些上马,我们这就前往西帅府。”
马车是四轮马车,而且车轮下也安装着最新的减震弹簧,行时起来异常平稳,再加上沿途路况很好,因此,坐在马车车厢中的人一点儿也不觉得颠簸。
林凤儿伸手掀看车窗上的绸帘,向外望去,却见路边熙熙攘攘,沿途一派生意兴隆的气氛。
正当林凤儿还在观赏那沿途的异域风情的时候,却忽然从马车前方穿来一阵叱骂声,紧接着,几声刺耳的鞭子声传进了她的耳朵。
她放眼向前方望去,却见前方护卫部队的左侧,正走来一群人,而其皮肤颜色相当怪异,居然是黑色的,这群人排列成一队,两人一组,被绳子紧紧的捆住双手,而就在这支队伍的旁边,则走着几个五大三粗手挥皮鞭的壮汉,一望便知是监工一类角色。
那队黑人越走越近,终于走到了特使所乘马车的后方,那几名监工站在路边,向着马车鞠躬敬礼,随后又开始抽打那些黑人,皮鞭抽在那黑人的皮肤上,一道一道的伤口格外的让人害怕。
林凤儿打了个冷颤,将头缩回车厢,捂着胸口喘了几口气,随后对坐在对面的林之宇说道:“之宇,那些人就是奴隶吗?”
林之宇点点头,说道:“是的,而且从刚才的那些监工的动作来看,那些监工应该是已经顺服了的倭人,他们正押着那些奴隶前往牢房,或者前往种植园,不过,现在太阳快要落山,大概?
小说推荐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六:安史之乱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ISBN:9787533945534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中国史>隋唐五代十国史编辑推荐安史之乱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华清池没了杨
- 最新章:第29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ISBN:9787533942786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
- 最新章:第2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第一章夏娃造反创世梦中惊醒后,女娲开始造人。说不清那是早晨还是黄昏。天边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同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另一边是月亮,生铁般又白又冷。二者之间,是忽明忽灭的星星,和来历不明的浮云。女娲却并不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
-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武王砍下了纣王的脑袋,不等于拔掉了殷商的根子。生于忧患又偷天换日的周人,必须证明革命的合理性和政权的合法性。第一章生于忧患胜利者的惊悚据说,殷纣王是自焚而死的。据说而已,并无证据[1]没人知道他当时怎么想,也没人解释周武王为什么能在一片火海和焦土中找到纣王的尸身,并把他的脑袋割下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
-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豫让把剑拔出,然后跳起来,跳起来,再跳起来,挥剑击斩襄子的衣服。他一边行刺一边哭:老天爷呀老天爷,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第一章刺客复仇者赵襄子又看了豫让一眼,然后长叹一声说:好吧,拔出你的剑来!1豫让就把剑拔出来了。这是他第二次行刺。为这一天,他吃尽苦头。豫让要杀的这个人名叫赵毋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6:百家争鸣
-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当孔夫子对学生宣讲自己的主张时,当然想不到这将开启一个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第一章 这世界有救吗孔子感慨万千地说:天下如果太平,我又何必东奔西走?天子剑庄子一身剑客装束,大步流星走到了王的面前。赵王按剑以待。王问:先生求见,打算用什么来教导寡人?庄子说:剑。王问:先生之剑如何?庄
- 最新章:第2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作者:易中天内容推荐《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
- 最新章: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