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微沉思片刻,方冲又说道:“不过,这些人的存在已经影响了我国与欧洲君主国的友好关系,特别是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这四国,由于新大陆的反君主运动越来越猛烈,这四国的新大陆赋税已经不可能正常征收了,他们对元帅似乎有很大怨言,尤其是荷兰,他们的执政和议会甚至怀疑是我国暗中捣鬼,以报复当年其入侵扬子江之行为。”他停顿片刻,随即又道:“去年,结束了第五次莱茵河会战之后,‘欧洲、新大陆与加勒彼新教联合长老会’与天主教教廷的代表在古巴岛上召开会议,虽然详细情况没人知道,不过,据猜测,应该是商议新大陆的事情,也许他们已经在做打算了,据说两万欧洲联合军队已经集结在爱尔兰,准备渡海前往新大陆,消灭那里的反叛者。”
林清华笑笑,说道:“摩擦与猜疑是正常的,但他们想给我脸色看却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的敌人还没有被彻底消灭,他们还指望我的援助呢!再说了,历史洪流滚滚向前,君主制度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了,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必然的。欧洲君主们在美洲征收苛捐杂税,禁止移民私自改变信仰,搞的天怒人怨,当地的移民不反他们才怪!”
林清华停下话语,转过头去,望着窗外那依然未停的秋雨,幽然道:“也许,等邪恶势力被最终消灭以后,一场新的较量就会到来,或许五十年,或许一百五十年,以后的世界将会完全变样,而鲜血浇灌的自由之花也必将在全世界盛开……”
第三十七节 萌(终章)第三十七节
鸡鸣声早早的响了起来,而此时,天刚蒙蒙亮。
虽然林清华并没有闻鸡起舞的习惯,可是,现在的他已经没有什么懒觉可睡了,老年人的睡眠总是不大好,即使是身体健康的他也不例外。
薄薄的晨雾笼罩着小小的院子,四周一片寂静,除了偶尔还远远的传来一两声鸡鸣声外,再也听不到别的什么声音了。
在两名卫兵的陪同下,穿着厚厚呢子大衣的林清华拄着条木制拐棍,从温暖的卧室来到了寒气未散的院子中。
剧烈的运动是不可能的了,因此,他只能是沿着那院子四周的长长的走廊,缓步行走,走走停停,不时的与那两名年轻人交谈一番,但又总谈不到一块儿去。
晨练只持续了半个小时就结束了,林清华由卫兵陪同,一同到餐厅吃早饭。
当他们吃完早饭,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那暖暖的阳光驱走了早春的严寒与晨雾,小小的院子里终于出现了些许的生机。
现在的林清华,所处身的天地不过就是这个小小的院子,偶尔他会到别处转转,或者去常设国民大会看看,或者去军官、士官学校视察一番,其它的大多数时候,他就一直呆在院子里或旁边的书房里,静静的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
儿女们常常来到这个位于城郊的小宅院看望他们的父亲,可是,林清华却不许他们留在这里,因为他不愿意让他的儿女们更多的看到他那苍老不堪的一面。
在卫兵的陪同下,林清华从餐厅走回小院子,并径直来到了那个院子中间的小花坛边。
前几天刚刚下过雨,花坛里的泥土是湿的。
自从入春以来,林清华每天早上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到花坛边看看,看看那花坛里的花草发芽了没有。
去年冬天很冷,将花坛里的大部分花都冻死,这让林清华很是伤心了一段时间,因为这个花坛里的花草都是他亲手种下去的,而这个习惯是他跟全玉姬学的。
“咦,发芽了。”林清华忽然喊道,并转过头,望着身边的两个卫兵,伸出手,指着那花坛里,说道:“真的发芽了。”
两名卫兵顺着他的手指向那花坛里望去,果然看见那一片湿润的泥土上,隐隐的萌发了几片新绿,看起来似乎应该是一种杂草。
林清华认真的盯着那几个草芽,嘴里啧啧称赞道:“冬天没过去几天,就开始发芽了,真是性急。”
“元帅,许子敬求见。”一名守卫在院子门口的卫兵走过来,小声的在林清华的耳边说道。
林清华点点头,随后转回头去,继续观察着那花坛里的几片新绿。
一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跟随着卫兵来到林清华跟前,恭敬的行礼道:“元帅,晚辈许子敬前来问安。”
林清华抬头望着他,笑道:“怎么?今日怎么想起到我这里来了?不会又遇到什么难题了吧?”
许子敬答道:“国民大会昨日通过了几个决议,晚辈拿来请元帅过目。”说着,便将手中拿着的几份公文呈到林清华眼前。
林清华并未接过那公文,而是说道:“我不是说过了吗?以后你们常设国民大会的事情我不过问,你们自己处理好了,所谓‘人多势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你们中能人不少,能够将事情处理好的。”
许子敬有些尴尬,他收回公文,随后说道:“但还是要给元帅知会一声的,不然的话,岂不是太过目中无人?就算别人不骂我,我自己就要狠恨责骂自己一番。”
林清华呵呵一笑,随即伸出左手,向走廊里一指,说道:“还记得那天我在那里跟你说过的话吗?尊敬长辈是应该的,但不能事事请教长辈,毕竟人的年纪一大,脑子就有些糊涂了,有些事情反而不如年轻人看的深远,我之所以放心的让你们去干,就是信得过你们。”他见许子敬的尴尬神情仍未消失,遂微微一笑,问道:“说吧,你们都通过了什么决议?”
许子敬的表情渐渐恢复正常,他清了清嗓子,随后说道:“教廷任命的新的亚洲主教的人选被常设国民大会给否决了,这样一来,又要等几个月才能任命新的主教。”
“哦?否决了?”对于这个消息,林清华并不太意外,只是问道:“这个是怎么一回事?还是跟上次的那个一样吗?”
“不是的,上次那个连汉字都不会写,自然是不能通过的了。”许子敬神色有些古怪的说道,“但这一个却会写汉字,而且本来就是江南人氏,只不过从小入了教,有些事情就懂的不多了。国民大会只出了一个题目,让他以《春晓》为题,做一首咏物颂景诗,他却做不出来,因此便否决了。”
“原来如此。”林清华微笑道,“确实有些难,要是我来做的话,我肯定也做不出来。”
许子敬面色如常,就象是从来没有听到林清华说过这句话一样,并且立即转移话题,说道:“另外,经过五年的统计,中原人口的统计数据已经由独立审计署正式公布,除开边疆区的话,中原行省的人口为一亿七千万,其中包括土著人口。还有一件事,南洋的西帅仍未在新南安设立常设国民大会,因此一些咨议员便联名上书,准备共同提案,想催促他尽快设立。”
林清华沉默片刻,问道:“这些人都是在南洋有产业的商人吧?与上回的那些人有什么联系?”
许子敬答道:“就是那些人,他们认为西帅独断专行,南洋的赋税过高,又滥施刑罚,不利于民生。”
林清华摇摇头,说道:“这个事情已经有了成议,西帅自行决定何时开议会,我们是管不了的。”说到这里,他忽然想起一事,遂问道:“对了,镇虏军在南洋的清剿行动进行的怎么样了?那些南洋叛军消灭了吗?”
许子敬道:“没有,不过详细情况我不知道,不如我这就去将总参谋长请来,向他一问便知。”
林清华点点头,道:“去吧。”
待许子敬离开,林清华便吩咐卫兵搬出躺椅,在花坛边半躺下,继续观察着那花坛里的草芽。
二十多分钟后,远处传来了发动机的轰鸣声,一听便知是军队中装备着的内燃机车。
在许子敬的带领下,一身戎装的总参谋长也来到了林清华跟前。
总参谋长向林清华敬了个军礼,口中说道:“元帅好!”
见那总参谋长标准的站姿,林清华满意的点点头,并道:“你的新军礼敬的相当标准,怎么样?军队中的这种新军礼全部推广开了没有?”
总参谋长答道:“已于上个月全部推行,旧式军礼也已经废除,另外,新式军服的生产也招标完成。”
“哪个厂中标了?”林清华问道。
总参谋长答道:“是南洋的十家联号共同中标,南洋的人工便宜,而且澳洲的羊毛和棉花也比较便宜,再加上两地关税相同,因此其击败了中原商号。”
林清华在卫兵的帮助下直起身子,问道:“南洋的战争进行的怎么样了?”
总参谋长答道:“回元帅,叛军很狡猾,经常是我军刚刚出动,他们便逃进了森林之中,很难找到他们的营地。不过,最近国防部正在制订一个新的清剿计划,准备在今年适当的时候,发动一次更大规模的清剿行动,到时候
小说推荐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六:安史之乱
- ︱田︱田田╬版 权 归 原 作 者【春风拂槛露华浓】整理附】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6:安史之乱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年6月ISBN:9787533945534所属分类:图书>历史>中国史>隋唐五代十国史编辑推荐安史之乱后,只能梦回盛世大唐。华清池没了杨
- 最新章:第29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日期:2015-1-1ISBN:9787533941437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第十一卷《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三国归晋,儒家受冷遇、新思潮激荡;唯美的时代里,真实、自由而漂亮地活着成了风尚标,中华文明
- 最新章:第23章
- 易中天中华史:隋唐定局
- 书名:易中天中华史13:隋唐定局作者:易中天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0月ISBN:9787533942786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普及读物>中国古代史编辑推荐: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动荡和分裂之后,中华大地在隋唐两代重归一统。从此,中华帝国进入鼎盛期和成熟期,一气呵成而为唐宋元明清
- 最新章:第28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1:祖先
- 易中天中华史:祖先人之初,性本性。夏娃骑上剑齿虎闲庭信步,完成与神的合谋。第一章夏娃造反创世梦中惊醒后,女娲开始造人。说不清那是早晨还是黄昏。天边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同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另一边是月亮,生铁般又白又冷。二者之间,是忽明忽灭的星星,和来历不明的浮云。女娲却并不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2:国家
-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文明是人类自己上演的节目,它的初潮很晚,前戏很长。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国。国家,是文明与史前的分水岭。第一章国家与人上帝敲了回车键公元1650年,也就是大清朝摄政王多尔衮去世那年,有一位名叫阿歇尔的爱尔兰大主教经过精心研究和精密计算,向世人宣布了上帝创造世界的时间—耶稣诞生前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3:奠基者
-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武王砍下了纣王的脑袋,不等于拔掉了殷商的根子。生于忧患又偷天换日的周人,必须证明革命的合理性和政权的合法性。第一章生于忧患胜利者的惊悚据说,殷纣王是自焚而死的。据说而已,并无证据[1]没人知道他当时怎么想,也没人解释周武王为什么能在一片火海和焦土中找到纣王的尸身,并把他的脑袋割下
- 最新章:第19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4:青春志
- 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豫让把剑拔出,然后跳起来,跳起来,再跳起来,挥剑击斩襄子的衣服。他一边行刺一边哭:老天爷呀老天爷,我终于可以报答智伯了!第一章刺客复仇者赵襄子又看了豫让一眼,然后长叹一声说:好吧,拔出你的剑来!1豫让就把剑拔出来了。这是他第二次行刺。为这一天,他吃尽苦头。豫让要杀的这个人名叫赵毋
- 最新章:第21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6:百家争鸣
- 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当孔夫子对学生宣讲自己的主张时,当然想不到这将开启一个思想文化的黄金时代。第一章 这世界有救吗孔子感慨万千地说:天下如果太平,我又何必东奔西走?天子剑庄子一身剑客装束,大步流星走到了王的面前。赵王按剑以待。王问:先生求见,打算用什么来教导寡人?庄子说:剑。王问:先生之剑如何?庄
- 最新章:第2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八:汉武的帝国
-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作者:易中天内容推荐《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他礼遇知识分子,用法律震慑豪强,厌恶贵族,偏爱草根 他定下的官吏制度沿用上千年,皇权达到巅峰 他的军队攻无不克,匈奴人丢盔弃甲逃亡大漠 他的政府制霸西域诸国,丝绸之路畅通无阻 他最开放,也极霸道 他说,犯我
- 最新章:第2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