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乱》第255章


张辽轻轻一挑大指:“子龙,你这招高啊,跟谁学的?”
赵云又是微微一笑:“贾先生。”
呼厨泉现在已经拼了老命了,这一万人的队伍现在只剩下四千多人了,再不拼命,就被包圆了。硃俊也很着急,他知道只要呼厨泉冲出去了,这四千人能留下的肯定不会超过两千,所以他拼命的叫喊着,让堵住路口的那一千精兵拼死抵挡。
硃俊一边喊着,一边率领山上的部队往下冲,各种箭弩更是不停的发射。随着匈奴骑兵不断的落马,硃俊的感觉越来越好,看来把这些人全都留住还是有希望的。但是事与愿违,呼厨泉的眼睛已经红了,爆发出了连他自己都不相信的力量,居然一刀砍倒了硃俊手下带兵的曲长。
就在刚才那几分钟的阻击战里,这支阻击队伍的两个屯长已经先后付出了自己的生命,现在作为最高指挥官的曲长也被杀了,整支队伍一下就陷入了崩溃,纷纷向道路两旁闪去。这时候的呼厨泉就像那在黑夜中迷失了方向的小鸟,突然看见了曙光,纵马疾驰,率领着那些逃出生天的匈奴人向着天龙山方向奔了下去。
硃俊恨得牙痒痒,可是没有办法,人数少也就罢了,步兵拦截骑兵确实是难度太大了。不过,硃俊并不打算就此罢休,他从后续人员那里找到了几匹马,带着仅有的三百名骑兵追了上去,他现在唯一的相思法就是,能杀几个算几个。
第四百五十章 陷阱
赵云很能忍,不少匈奴人上岸后就冲着青州的队伍冲了过来,不过赵云根本不可能让他们得逞,前排的弓弩手一起射箭,那些准备冲阵的匈奴人很快的就倒在了滩涂上。但是你只要不冲过来,赵云就要求士兵们隐忍不发。
不过匈奴人还真是不知死,一个个过了河就往过冲,根本没有什么集体意识。不过匈奴人这种看似凶猛的攻势,对严阵以待的青州军是没有用的,攻击点单一不说,没有保护更他们的致命弱点。匈奴人也喜欢用兽皮当铠甲,这种翻毛的兽甲对刀砍有很大的防御力,但是对弓箭和长枪的抵御能力就差远了。
再加上他们的弓弩本就不如青州军强劲,所以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死的肯定是匈奴人,而且往往是身中数箭而亡。不过前排的青州军也有受伤或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倒霉的秋天刮的是西北风,匈奴人的箭支有的时候会接着风力废除超过它们能够达到的距离。
不过匈奴人的箭支杀伤力并不大,基本都是铁质箭头,而青州军的制式盔甲是全钢的,对铁质箭头的抵抗能力非常强,所以我们这边伤亡的数字还不到匈奴人的五十分之一呢。
于夫罗也看到了这种情况,他当然不是傻子了,很明显这样下去匈奴人有败无胜。自认为聪明的他立刻想到了破解的办法,下令全军渡河,而且渡过河去不得擅自冲击汉人的军队,尽量得保持队形。
本来这样做是不错的,但是赵云给他留下那块地方就是个陷阱,等的就是他全军压上。黑压压的匈奴兵马一层层的跃进水里,跟蚂蚁过河一样,几乎是打着滚的往前游。人马少的时候出事的人还不多,但是现在下河的人马太多了,彼此之间的干扰很容易造成浮力下降,而且马在水里控制方向的能力明显不如在岸上,所以挤撞之下落水身亡的事故不断发生。不过,这些损失对庞大的匈奴军队来讲,虽然不能用九牛一毛来形容,但是也不算什么。
一会儿时间,就有不少的匈奴人上了岸,不过经过水中挣扎的匈奴人虽然上岸了,却因为单于的命令,不能攻击我们。而且他们明显已经忘记自己应该呆在什么地方了,只能四处转悠,寻找属于自己的位置。
他们已经很混乱了,后面却还不断有新的匈奴骑兵上岸,造成更大的混乱。由于青州军里匈奴人的距离并不是很远,所以匈奴人为了保证安全距离,自觉地把阵地压缩成了一个狭长地带。但是这种阵型是在是不适合骑兵,随着匈奴人不断的上暗,现在这种展不开队形的阵地,明显限制了匈奴人的活动。本来就已经混乱不堪的匈奴人的队形更是散乱的不成样子。要么挤成一团,谁也不让谁,要么孤孤单单的茫然四顾,完全没有方向感,就连于夫罗现在也控制不了这支庞大的军队了。
赵云和张辽看着狼狈的匈奴人忍不住相视一笑,看来今天这场仗,想不赢都困难。
看着匈奴人过河的他人员接近一半了,赵云突然一挥大枪,那些憋了半天的青州军现在就跟下山的猛虎一样勇猛,一边射箭,一边冲向还在混乱的敌人。于夫罗临机应变的本领实在是太差了,那些岸上的匈奴人立刻就被打晕了,无数人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射到了马下。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于夫罗根本来不及更改命令,只能眼见着那蝗虫一般的羽箭啃噬着庄稼一样的匈奴人,一阵箭雨之后匈奴的战士就到下一片。
本来这已经很可怕了,但是更可怕的还在后边。匈奴人本来就是善战的民族,别看打击来得快,但是,劫后余生的匈奴人很快反应了过来。虽然没有统一的指挥,但是自动的调整目标,组织反冲锋。掉转马头,冲着汉人阵地冲杀。
赵云的陷阱在这个时候充分发挥出了它的作用,狭窄的地形正是骑兵最忌讳的地形,没有速度的骑兵,能力并不比步兵强多少。面对着已经冲起来了的青州军,匈奴人在仅有的一点距离上根本跑不了几步就会遇上狂奔过来的青州骑兵。势能上的差异,直接造成了力量上的巨大差别,巨大的冲击力根本不是那些翻毛皮甲可以抵抗得了的,很多匈奴战士与其说是被砍死的,还不如说是被巨大的冲击力砸死的。
最前排的青州将士被挡住的时候,还在马上骑跨着的匈奴人已经不足四分之一了。可是这时候青州军的第二排骑兵已经冲上来了,他们飞快地冲向那些残余的匈奴战士。看那样子,不把上岸的匈奴人斩尽杀绝,他们是停不下来的。
第四百五十一章 喘气
并不是掉下马的匈奴人就一定死掉,但是存活的概率小了不知道多少。匈奴人现在有一半人以上已经被汉人同化了,他们也在从事农业耕种,而并不是只知道坐在马背上来回奔驰,驱赶牛羊。
匈奴人从游牧生活向农业文明转化过程十分缓慢。他们的血液里依然带着游牧民族的天性,骑马是他们的本能,即使抡起了锄头,也不能让他们放下马鞭。所以哪怕是未成年的匈奴人,也早早的就掌握了马背上的作战技巧。可是到了地上,他们却没有汉人那样有效的步兵攻击手段,比任人宰割强不到哪里去。
汉人是不会同情匈奴人的,就像是待宰的羔羊几乎不可能得到恶狼的同情一样,他们掉落战马的同时几乎就宣布了他们的死亡。那些铆足了劲的青州士兵,就像屠夫面对捆好的猪罗一样屠杀着这些乱作一团的匈奴人,眼睛里充满了对血的渴望。
一时间血肉横飞,战场上的血腥味刺鼻,狭长的死亡走廊上到处都奔涌着血水,粘稠而又充满热度,把那些刚刚冻结的土壤融化了开来。远远的望去,血红色的河滩上,竟然弥漫着一股雾气,缓缓的向天际飘去,只不过这层雾气的颜色显得是那么诡异,带着浅浅的粉色却又那么沉重。
赵云深深的呼吸了一口呛人的空气,两只手微微有些抖动,这是他第一次在这样血腥的方式下指挥战斗,那刺鼻的血腥气让他的精神略微有些失控,瞳孔不断的放大缩小,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刺激。但是他明白,他是一个统帅,已经不再适合在前面冲锋陷阵了,所以他一次次的压抑着自己的冲动,发出一道道合理的指令,看着在人群中冲杀得不亦乐乎的张辽,他真切的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遗憾。
随着血色的晚霞映红了天边,岸上能够站着的匈奴人已经不存在了,能够活下来的不是躺倒在血泊中发出奇怪的呢喃,等待汉人的宽恕,就是跪在同族的血肉上祈求汉人能够让他们有一个活下去的机会。
河里漂着不知道多少具尸体,无数插着各种箭支的尸身挤作一团。这时候已经没有什么人兽之分了,马匹和人类都只能称之为血肉。它们拥挤不堪的聚在一起,好像非常的害怕寒冷,想要借助彼此最后的一点儿体温来对抗那冰冷的河水,但是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他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堵塞河道,下了马的战士甚至能够踩着他们渡过这条红色的大河,到达胜利的彼岸。
河里的鱼儿这个时候不知道在想什么,为什么它们在不断的吐着泡泡浮出水面呢?难道它们也受不了这血腥的味道,想要看看那自由的蓝天。不过就算是它们露出了它们的双眼,看到的也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