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泪》第668章


信心越来越强的艾尼亚人,他们落于下风,一点也不奇怪。再加上上级不顾实际情况、一再要求他们前进,令当地的奥军损失惨重。现在,前线的部队不能再光听上级的命令了,三个军的司令官:勃洛赫、雷哈格尔和菲特曼,现在都已经无计可施。虽然他们所率领的部队,一个在桑代克山区东北面、一个在南面、一个在中部,可是情况都是大同小异——陷于艾军的包围圈,难以动弹,而且随时都有灭顶之灾。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首相的命令,三军也顾不上了。在反攻无望、前进已经奢想之际,菲特曼等人好不容易才与后方取得联系,要求撤退。然而他并没有等到最高统帅部的命令下达到来,便命令全军后撤。在通告全军的电文中,菲特曼上将表示:帝国还需要他们,所以任何人都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回到帝国的本土去!而那些受伤的士兵们,虽然不可能再跟上大部队的步伐后撤,但依然在用着自己手中的武器为部队进行着掩护,争取更多的时间。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这支反攻中再进行反攻的部队,没能从艾尼亚人那儿得到什么好处,就被迫掉头向东、努力向帝国的边境而来。和它一样,勃洛赫和雷哈格尔的军队也是取胜无望,只好作出撤退的选择。这些司令官都相当清楚,现在在桑代克这儿,“雾光”计划已经名存实亡,但为了日后帝国极有可能发生的本土作战,他们必须活下来。因此这一次哪怕会受到首相愤怒的惩罚,他们都要将更多的兵力保存下来。
在得知“雾光计划”如今竟遭到如此下场的时候,卡尔。海因茨的第一反应是不敢相信。因为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计划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又被敌人提早得知,所以如此大胜对艾尼亚来说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对于帝国来说,是又一次致命打击。
仅仅在东面的路军发起反攻之后不到五天,桑代克山区处又出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一幕。在敌人战机的追击下,奥登尼亚的主力部队极力摆拖后方的敌人,希望返回到帝国的本土。他们再也不想什么胜利了,而只是想着回到自己的国家、保存性命。有许多人因为患上战壕足或是受伤而难以行走,但是他们哪怕是用爬的也要努力跟上部队。撤退的凄惨状况,无须多说,只要看一看雪地上那斑斑的血痕和各种各样冻得奇形怪状的奥军尸体,就可见一斑。除此之外,一路上撤退的奥军除了必要的装备武器外,都将多余的物资能扔就扔,所以这条撤退之路上同样也布满着奥军废弃的东西。
面对着自己寄予厚望的作战惨遭失败、另一边又迎来了敌军猛烈的进攻,奥军统帅部好像突然被打傻了似的,竟然不知如何是好。尤其是它的统帅,这段时间内一直密切关注着西面的作战情况,一个劲儿地说:
“这不可能,这不可能!”
好像拒绝相信前线的失利。可是他就算再抗拒,也不可能改变现实。“雾光”计划已经被打回原形,而且伴随着它的,是奥军惨痛的损失。至于东线?卡尔。海因茨也不知该作何反应,他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和身边的人:
“东线不会有事的,那些高地人只是吓唬吓唬我们,他们在我军的防线面前,将会毫无作为!”
现实与他的说法刚好相反,虽然在开战头一天,由于天气恶劣的缘故,路军没能将空中力量投入到与地面部队协同进攻中,但路军的攻势依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尤其是在这样一条漫长的战线上,路德尼亚人多达三百万——比西线的艾军数量还要多——的大部队像一头饥渴的猛兽,用力撕扯着奥军防线。在这种敌我双方优劣如此明显的情形下,奥军真是苦不堪言。看起来,突破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新年,并没有像卡尔。海因茨或是奥登尼亚人所想像的那样,为他们带来好运。相反,噩梦在一步步向他们逼近,如狼似虎的敌国军队,距离他们帝国的领土,已经一天比一天接近了。帝国的命运,也像燃烧在凛冽寒风中的蜡烛一样,光芒越来越微弱、越来越微弱……
创世历1090年1月18日,奥登尼亚神圣帝国在东西两面的失利,都已成定局。
对于自己的计划不能取得理想中的效果,帝国的首相没有片言只语责怪于自己。在他看来,前线之所以会惨遭失利,是由于前线的将领没有充分理解自己的意图、按照作战计划行事所导致的。换言之,他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有错。以前是这样,现在是这样,恐怕以后也不会有什么改变。
从外表上看,虽然弯腰驼背、听力不佳,但是首相的态度还是很镇静。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没一个能看出他内心是不是有着恐慌之情或焦虑,他们所看到的首相,除了身体的健康情况每况愈下之外,其他并没有什么区别。
虽然依kao着可卡因注射而换来了每天可以强行支撑着工作下去的精神,但是有的时候,首相也开始体现出对医生和注射的不耐烦(也许这就是前线的战败对于他的影响?)。
最终卷 第六章 黄金集团军(1)
他身边的侍从,有一次甚至看到首相对着他十分信赖的私人医生莫里昂吼起来:
“你到底想干什么?难道你没看到我的病情没有一点好转吗?这些药……不,它们都是毒品,我不能用这种东西来支持自己!您对于我的照顾我非常感激,可是我不需要它们,不需要!您要明白我的苦处呀,现在我连做恶梦的机会也没有了,因为根本睡都睡不着。”
从他种种自相矛盾的话来看,他现在自身都已经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与慌乱当中。这在以前曾经发生过一次,就是他当得知“7。20”行刺中竟有那么从帝国高级将领支持此次行动的时候,当时的卡尔。海因茨也一度显得焦虑无比并且怀疑这个那个。但是,那一次他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用一贯的热诚和固执来继续自己的工作和指挥。可是随着帝国的情势再也无力回天,首相的情绪也显lou出了崩溃的迹象。
对此,他的医生只能尽量向他保证,自己一定会尽心尽力照顾他的身体健康,而且这种药物是经过人体试验,不存在问题。当莫里昂花费了不少唇舌来说服首相后,对方又很快平息了怒气,向医生说:
“哦,我当然相信您,我的医生。你是为了我好,这点我知道。你不像那些家伙,整天只知道在我耳朵边叫嚣。我都快被他们烦死了!”
“那些家伙”指的就是军方的大多数将领。他们不是提醒首相关于“雾光”的失败、提早撤军以保全实力,就是对于东面的路德尼亚人忧心忡忡。对此,卡尔。海因茨哪怕曾经有过自己的担忧和考虑,但在病痛和心灵焦虑的双重折磨下,现在他想什么都想不进去,因此也对这些提意见的声音越发恼火。他当然不知道,在深得他信任的私人医生看来,这是狂躁症,而且首相发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越来越难以控制。不过同样不敢对首相说出半点意见的莫里昂,只能采用用药物和注射同时治疗的方式来抑制首相的病情。有时那些高官们看到首相时而愤怒、时而平静的样子,都以为是前线的情报弄得首相坐立不安,却没几个人敢往更严重的方向去考虑的。他们的首相,正如目前的帝国一样,脆弱得令人难以置信。
在这一天,由最高统帅部主导的军事会议即将召开。像上次那样,同样是将外地的各军方主要部门领导召回奥登来、在首相面前商讨对策。这对于往返于奥登和外地的众将领来说,无异于一种折磨。因为奥登此时几乎每天都受到轰炸,而且路面情况相当恶劣。他们不得不在敌机的肚皮底下从自己原本所在的司令部或工作部门来到奥登、再进入那个深埋于地下的地堡。而对于有些人来说,会议本身倒不那么令人难受,只是主持会议的人根本不理会他们的迫切要求,最后散会时也像没开会之前一样、得不到任何有效的成果,这才是最令他们感到郁闷的。现在,这份郁闷的名单上,除了关注东线的陆军总参谋长等人之外,还加上了一批对“雾光”计划已经没有一点希望的将领。这样两股人马汇合起来,再加上首相那难以预料的性情,如此情况下召开的会议,气氛如何自然可想而知。
像上次一样,首相滔滔不绝地谈起了自己关于“雾光”的见解——他之所以那么有精神,除了药剂的作用,精神上的兴奋也是主要原因。他承认,这个作战计划没能像预期的那样取得伟大的成果,但是它的作用仍然不可低估。他对众人说:
“正是因为帝国的这重重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