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自己也听得津津有味,对小~变成青蛙的事非常好奇,细细问了其中缘由,听到小猫钓鱼不专心受到猫妈妈的教育,猴子水中捞月一场空,倒是低头想了一会儿,最后点头道:“都是些不错地故事。好,旭日啊,你这法子好,皇子六岁起至上书房学习,要是用了你这法子,寓教于乐,早早的就能让四阿哥懂得许多道理。好,好,不愧是天神为四阿哥择定的人,到底有些好法子,脑子里的故事也新奇。”
陈旭日得了夸奖,面上做出十分欢喜地神色,道:“道理是现成的,只编成一个个小故事费些心思。小臣前年……昏睡那几天,梦里的老爷爷倒是讲了一些故事,也看到一些,嗯,很陌生的从来都没有看过的景象。小臣还琢磨着把那些东西编进一个个小故事里,要是能对太子爷有用,就是大善了。”
“难得你对四阿哥肯如此尽心,好好干,旭日啊,将来朕和四阿哥不会亏负你。”
顺治一脸嘉许,沉吟片刻,又道:“讲给四阿哥听的小故事,不可粗心,回头朕让傅以惭挑些书给你,唔,朕得给你找个好老师,平时有个人商量商量,多给四阿哥讲一些有趣又有用地东西。四阿哥是太子,将来要做皇帝的,他要学地是治国要术……”
陈旭日恭身应下,心下有点不以为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不假,也没这么抓的吧?还讲什么治国要术,想拔苗助长啊?
顺治指着书案前地凳子道:“坐,听你说话挺有趣的,再陪朕聊聊天。”批不完地奏折看的他头晕脑胀,一径的坏消息让他情绪烦燥,有这少年陪着说说话,心情慢慢放松下来,甚好。
陈旭日谢过,不远不近在下首拣了张凳子坐下。
顺治往后靠了靠,有些头疼似的揉了揉脑侧的太阳穴附近,用闲聊的口气道:“最近都在读什么书?”
“听金大人的指点,侧重读了些史书。宫里边藏书丰富,那些记载历朝历代的史书,读来一点也不觉得枯燥。”
“好,读史书好啊,都说读史使人明智,朕觉得这话一点也不假。
自古以来,治国也好,治家也罢,遇到的问题,归纳起来,大同小异,多看看别人的处事方法,取长补短,自己也会大有收获……”
顺治笑着肯定了几句,又换了庄重的脸色问:“朕最近在想,尧舜是上古明君,留下千古不朽的佳话,哪朝哪代都视作为君的榜样,固然是谁也比不上,那历代帝王呢?旭日,你认为,谁能算得是贤君明主?”
这一问,倒使得陈旭日想起后世的一段炙人口的著名诗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逊,成吉思汗,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
短短数句,概括了古往今来,最为出色的几位君王。虽则每朝每代都有数不尽的风流人物,但是大浪掏沙,最后留下来的,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后人耳熟能详的,不过就是那么几位。
于是稍做沉思,便道:“小臣以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各有所长,俱属明君。”
顺治点头,复又摇头:“其实,朕最佩服的,是明太祖。”
“明太祖?”
朱元璋吗?陈旭日对这个人倒谈不上好恶。朱元璋能从一个贫家乞儿,最后赶走蒙古人,做了一代开国君主,自是有其非凡之处,也绝对不可能是平庸之辈。只不过,每每想到他坐稳江山后大杀功臣的所作所为,就很难对这个人对多么高的评价。“狡兔死,走狗烹”,这般人品,实当不得一个好字,不说比不过“杯酒释兵权”的宋太祖,比之知人善用地唐太宗李世民,更是差之远矣,那些不世出的名将,如秦叔宝
敬德、程咬金等人,得亏是遇到了唐太宗,得以安享如果赶上明太祖当政,纵是不被一杯毒酒赐死,也必会被寻个由子,落得个合家遭难。
“明太祖是开国之君,他所订定的条例章程,规划周详,样样都考虑地十分缜密,为明朝的治国方针立下了不错的基础。你看,虽然明朝诸帝大多昏庸,而且内忧外患不断,甚至有皇帝几年不上朝,朝政大权要么把持在权臣手里,要么被阉人把持,可是帝祚竟然还能长达近三百年,这都要归功于开国之初,典章制度地完善。你说明太祖是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自大清坐了江山,今年是第十六个年头,当年关外那种老旧观念,根本不是长治久安之计,实在需要改革!有些人呢,开口祖宗家法,闭口祖宗旧制,无视环境的变化,一味以小国寡民地思路治国……顺治左手握拳,以手背敲了额头,“朕读史书,尤其喜欢读明史,你看,这历朝历代的典章制度,可以说是一代比一代更完善,到了明代,正是集历朝历代治国章程之大成,只要略加修改,去芜存精,便能成为大清治理天下的基础。”
“陛下说的极是,不过小臣以为,那明成祖永乐帝朱棣,也是位让人佩服地君王。”
“朱~?”顺治眉头皱了起来,“那个夺了侄儿江山的明成祖?”
陈旭日心里打了个突,突然想起来,朱元璋当初是将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明成祖时为燕王,是起兵造反从侄儿手中抢到了皇位……
这等谋逆一事,向来犯为君者的忌讳,尤其是,顺治直到今天,对多尔'心结未解,不久前又掀起一轮清算多尔'的风波,许多宗室勋臣或多或少受到牵连,就连巽亲王常阿亦未幸免,以其父满达海曾党附多尔衮为名,夺了他巽亲王的爵,降为贝勒。这多尔衮与顺治,朱~与朱允,能干的对皇位有非份之想地叔叔和弱势的少小为君地侄儿……
不由暗恼自己一时失口,面上仍旧做出讨论问题的正常表情,不着痕迹地圆场道:“皇上说的是,明朝是据今最近地朝代,朝廷上下的章程制订时,正该以此为参考。小臣读明史,单以明代的皇帝论,觉得明太祖做为开国君主,是个了不起的,他的子子孙孙里,除了英年早逝的明仁宗,这明成祖也算能守成的,比后来几个不喜欢理事贪图享乐的子孙要强多了。”
“是啊,明朝覆亡之因,正是大清今天和未来之戒啊!”
顺治手指在桌上敲了敲,“来,你说说,这明成祖哪些地方值得后人佩服?”
“小臣最近读的书,正巧是讲明成祖的,所以皇上适才一问,顺口就说了出来。小臣看到书上写着,明成祖是马上皇帝,一生五次漠北伐蒙,南征安南,修订了著名的《永乐大典》,六次谴郑和出使西洋,使天朝大国的泱泱气度扬名海外,疏通大运河,迁都北京……”
除此之外,最让陈旭日叹服的,是他勇于掌握命运,当命运没有偏爱他的时候,就用自己的双手去赢得,并且做的更多,更好!
对比成吉思汗,后世的人们尚能够在欧亚大陆,甚至北美听到成吉思汗铁骑的彪悍无敌,是蒙古人引以为豪的骄傲。那的确是大英雄,最大化了中国的版图,然而武力留给人们的震慑在武力孱弱以后是被驱逐的下场。再看看同样的马上皇帝朱棣,五十五岁还在杀场一线斩敌,六十五岁使敌人闻讯望风而逃,他没有主动侵略一次,却赢来八方朝拜、主动称臣的无数邦交,不战而屈人兵的威名远扬,是他眼光独到,敢于启用郑和六下西洋,赢得邦交无数,是他开启了德仁四海的大明朝!
站在一个男人的立场上,陈旭日佩服这个人,佩服他敢于掌握命运,单单是他六次派谴郑和下西洋这件事,就证明这个男人的眼光,说明这个男人胸怀天下,绝对不是有清一朝,得后人盛赞的康熙乾隆之流可比。后者好比是家雀,眼睛里只盯着家门口,前者却是雄鹰,高高飞入云层,俯视无数山川,和大江大河之外的世界。
有些话得滥在肚子里,没法跟顺治说,陈旭日只拣了些能说的,跟顺治说道了一番,技巧的激起顺治励精图治的雄心,感叹做君主当做一个有为明君,方不负站在这俯瞰天下的至尊之位。
末了,顺治赞许的冲他点头:“你长大了,比朕强,朕在你这般大,可不如你。”
陈旭日敢紧低头道:“陛下,可不敢当您这话。要是被别人听见,知道的说皇上这是在夸奖小臣呢,不知道的不定以为小臣该多么狂妄,在圣驾前有多放肆多么自以为是……”
“朕可没夸张,朕像你这么大时候……”唔,十一岁时,自个儿已经晓事了,身边已经有了女人……想到这个,顺治心里一动。
“朝中这阵子忙着选秀的事,这样吧,朕帮你留意一下,趁着这回选秀,顺带把你的婚姻大事给解决掉。”
“啊……”
首发
正文 第四十四章 婚事风波(二)
更新时间:2009…11…15 0:13:33 本章字数:3665
刚擦黑,弯月初升,疏朗的?
小说推荐
- 法医生涯四十年
- 作者:K.辛普逊(英)译者:伍新尧 郭朱明译者的话辛普逊,是一位世界有名的英国法医学教授,我国法医学界也很熟悉他。他从事法医学工作四十多年,除了长期担任法医学教学工作外,还作了几万宗刑事案件的法医学鉴定。他在法医牙科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他编写的《法医学》教科书,由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好,享有盛誉。这本自
- 最新章:第66章
- 四十重生
- 作者:江湖闲人【由文】重回四岁85年夏,j市碧泉村,低矮的泥坯房中,一群鸭子正嘎嘎叫着围着黑乎乎的幼儿,徐超现在很郁闷,她只是睡了一觉醒来就缩水成了一个小豆丁,而且还被一群鸭子围攻,但是当她借着月光看清周围,眼泪一下涌了出来,这里是她小时候住的老房子,虽然七岁的时候家里就盖了楼房可是她对这几间老房子
- 最新章:第97章
- 重生之儿子十四岁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及出版图书,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重生之儿子十四岁》作者:诗尧文案前世在表彰教育界优秀工作者的颁奖台上,程婧娆被自己少时未婚先孕并没承认过的儿子一刀刺死,可谓悲催讽刺无以言表,死后重生回五年前,程婧娆第一件事就是去少管所认儿子,她要让这个前世以杀死自己亲妈为人生目
- 最新章:第223章
- 十四福晋重生不嫁
- 《十四福晋重生不嫁》芒果叮叮十四福晋,完颜洛佳,作为上一世因夫妻感情不合郁结而死的怨妇,这一世的重生,是立志一生一世一双人,绝不再嫁入帝王豪门。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祯,风华绝代傲娇绝伦,上一世这一世统统对她一见钟情,发誓有他存在的一天就不会容许她嫁给别人!格格不嫁但情深,阿哥要娶又深情,你追我赶,请
- 最新章:第83章
- 顺治之路
- ]文案:一个普通人穿越成痴情皇帝怎么办?学着做皇帝,学着不痴情,学着去发展国家吧。总之,这就是一个普通人成长为皇帝并努力求发展的故事另,此乃男主视角言情文,不许歧视(虽然此文大部分是参考《明史《清史《贰臣传》之类的资料,但也绝非纯考据,并且有一些《孝庄秘史》以及《少年天子》的情节,所以定位为同人。请
- 最新章:第153章
- 顺治皇帝
- 顺治皇帝作者:杨立平 顺治皇帝,在大清一代十二帝中,创下了不少“第一,算得上是一位有“特色”的人物。他是第一个在紫禁城里称帝的满人,尽管他的祖、父都有过这种入主中原的宏志,但直到他这一辈才把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是第一个以幼主身份登基的清帝,六岁的天子,不得不把政事交给了野心勃勃的摄政王多尔衮,而后者,
- 最新章:第170章
- 王阳明全集之四(顺生录)
- ,顺生录之一 别录一-1 陈言边务疏弘治十二年,时进士。迩者窃见皇上以彗星之变,警戒修省,又以虏寇猖獗,命将出师,宵旰忧勤,不遑宁处。此诚圣主遇灾能警,临事而惧之盛心也。当兹多故,主忧臣辱,孰敢爱其死!况有一二之见而忍不以上闻耶?臣愚以为今之大患,在于为大臣者外托慎重老成之名,而内为固禄希宠之计;为
- 最新章:第80章
- [清]顺治之路
- 作者:徐小溪【由文】第一章崇德三年正月三十夜,盛京永福宫内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床榻上的j□j浑身被汗湿透了,有气无力的道“把孩子抱来给我看看“是个漂亮的小阿哥”接生嬷嬷将孩子擦洗干净后包在襁褓里,送去了少妇的身边。少妇微微侧了侧头,看了孩子一眼,便因为体力不支而昏昏欲睡。她强忍这疲累,对身边一个
- 最新章:第149章
- 七十年代之嫁给老男人[治愈]
- 作者:火树银花v 文案【本文正文已完结,年龄差13岁,披着年代文外衣的小甜文,有些不符合年代背景的小BUG,介意者慎入哦【文案一:当尤铭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为华国物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某电视台想采访他的生平 其中一家电视台的记者问道“尤教授,请问,您这一生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 镜头前的男
- 最新章:第7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