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鄂氏终于被丈夫说服了,家族的前途,女儿的幸福,不管从哪一面论,把女儿嫁给陈旭日,都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爷,我听你的,明儿我就进宫去找皇贵妃商量这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正文 第四十五章 婚事风波(三)
更新时间:2009…11…17 1:06:03 本章字数:3806
月里,发生了一件大事。
顺治一直视偏居云贵的南明小朝廷为心腹大患,为此数年秣马厉兵,务求一击得手,把辖下统治区推及到整个中原地区。
当朝廷的注意力几乎完全集中在大西南一隅,为不断传来的捷报欢欣鼓舞之际,为牵制清军,挽救南明危局,东南沿海的南明延平王郑成功于四月末自浙江起兵,率军溯江而上,一路上连战连胜,其势不可挡,使得清军几望风而溃。
因东南战事不利,这年夏天,顺治甚至无心迁往城外避暑。
六月末,承载着坏消息的折子,雪片般飞往顺治的案前:镇江献城投诚,抚湖递上降书,郑成功前锋直抵金陵,另一路人马兵分四路:一军出溧阳,窥广德;一军镇池州,截上游;一军攻克和州以巩固采石;一军入宁国以图徽州,并传檄各府州县抗清复国。于是大江南北相率投款,太平、宁国、池州、徽州四府;广德、和、无为三州;当涂、芜湖、繁昌、宣城等二十四县皆降……
到了七月十二日,形势对清廷愈发严峻:郑成功大军十余万自海上登岸,遣诸将分别屯兵,守住金陵城外各险要地形,连营八十三处,将金陵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顺治心焦气燥:金陵城内统只有三千守军,强弱对比一目了然,事败已成定局,失陷就在早晚间,速派救兵是挽救危亡地惟一办法。可是,八旗大军远征云贵,回援不及,正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近处的增援清军,不是大败而逃就是望风而降……没一个好消息,他就没接到一个可以振奋人心的打胜仗的好消息。
金陵是朝廷控制长江、控制整个江南的军事重镇,倘使金陵失守,等于大半个江南地区完全落入郑成功手里,而江南是朝廷地财赋重地,国库赋税几乎一半都来自江南,一旦失守,国库必然空虚,往后必是举步唯艰之局。更可怕的是,江南一失,淮北、山东必定像长江两岸一样,一呼百应、一呼千应,必定势如燎原;再蔓延到山西、直隶,郑成功的大军就可以顺势而下,直逼北京城,将京师团团包围……
顺治陷入一种恐慌情绪中,并且越来越被这种恐慌的情绪左右,心情渐渐浮燥,甚至在孝庄跟前,脱口而出:他想要退出京城,回到关外!
这种不理智的失常,立刻招来孝庄的痛责,顺治羞惭之下,当众宣布要御驾亲征!
御驾亲征是非常鲁莽地下策。况且此时金陵形势危急。断不是使性子地时候。皇帝一旦亲征失败甚至阵亡。等于自绝后路。此消彼涨。到时候局面才真地是没办法挽回。
然而头脑极度不冷静地顺治。这种时候听不进任何人地劝告。朝中大臣地陈情劝阻。直惹得他更为狂怒。当场便拔剑砍了身后地座椅。孝庄地话他是半个字也听不进去。孝庄专门使人找来了他向来敬之如生母地乳母。也吃他暴怒痛责吓了回去……
亲王。显贵。朝臣们各抒已见。纷纷寻找能劝服皇帝收回成命地人。有人提到了钦天监地汤若望。但是。更多人提到了另一个名字——陈旭日!
这时候。孝庄也想起了陈旭日。
天神垂青。十日东来。此事传地天下皆知。他地使命不是辅佐中兴之君吗?人力有时穷。天命不可违……
陈旭日痛快地接受了这个请求。
此时北京城内外人心惶惶,金陵失陷的谣言已经在京城中传扬蔓延开来。而上位者的不冷静,使得本就不稳地人心更加惊惶,各城门贴出的“御驾亲征”地布告,仿佛让人觉得一场大战已经迫在眉睫,说不得明天后天就会从天而降。不多久,闭门落市,市面上一片萧条,已经有人家在收拾细软准备逃难了,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里边。
陈旭日却是毫不慌张,他笃定这是一次雷声大雨点小的冲突。郑成功来势汹汹,如雷霆万钧,摧枯拉朽一般,但是,他地落败,也将以一种突如其来的姿态,兵败如山倒,匆匆谢幕。
就像江南一年一度地钱塘江大潮,来得急,去的快。
陈旭日现在还是局外人,他对这场战争成和败的个中因果,既插不得手,此时也搞不清楚首尾,他知道的只是结局,而结局早已经注定。
之前他只是冷眼旁观,一边从人们的讨论和反应里,尽可能多的了解当下形势,暗自猜测牵涉此事中的臣属们,哪哪几位大臣将得到提升重用,哪哪几位大臣将遭弃落马,试图从中分析个人的脾气禀性,为人才干,为自己日后入仕做参考用。
之所以没有过早涉入此事,没有就此事发表自己的任何意见,一者审时度势使然,越是这等微妙时候,越是要谨言慎行,不然说不得事后就被人
妄参朝议的大帽子,他得防着被人卸磨杀驴;一者自终究不比被人求到门上显得份量更重。
陈旭日是笃定自己一定会被想起来的。比起原先历史上,朝臣们走投无路求助一个洋人,他这位响当当的“神棍”,咳咳,还是挺能唬人的,伴在顺治身边的日子也不短了,几乎每天都能见上一面,说说话,这待遇放之朝中,再找不出第二个了。怎么说在皇帝跟前,他也混了个脸熟,尤其是皇帝明显透出栽培他的意思,可见他的话,皇帝多少还听得入耳。况且吧,这急病乱投医的,不把他拱出来才见鬼了呢。
这等趁机表忠心的机会可遇不可求。陈旭日慨然表示自己一定不辜负皇太后的期望,虽九死而不悔,宁可让盛怒中的皇帝一刀砍了,也决意要说出铮铮忠言,云云。几句恰到好处的表白,直把他自己也恶心了一番,倒是顺利赢得孝庄和一众亲王显贵们的好感,当然,也没忘借机会再小小“神棍”一把——这是护身符,说不得将来什么时候得罪了上面,要保命全靠它了。
陈旭日“勇敢”的去直面顺治的怒火了。
那个啥,发怒的顺治还真是挺可怕的,且不提他手里明晃晃的宝剑,一句话不对路子,惹得他性起一剑劈下来,可能性可是非常大的,毕竟他已经提前放了话出去,顶风作案,纵是死了也属自找。
不过,陈旭日自认对顺治心理拿捏的不说有十分,六分七分超过一半总是有的。
这人聪明好学、励精图治,有审时度势的能力,敢于突破陈规旧习,进行一系列顺应历史潮流的变革。但同时,他的缺点十分鲜明,他缺乏钢一样的坚强意志、铁一样的无情手腕,他多情善感,心理脆弱,性子一起容易偏激暴怒,他身上存在着太多的人性弱点和人情味儿,并且丝毫不会或不屑于像很多政治家那样巧妙而有效地掩饰自己以维护形象和声望,反而**裸地暴露自己,每每引起朝野大哗、天下大哗却不思改悔,比如他固执地废皇后,比如他无所顾忌偏宠董鄂妃,再比如这次他喜怒无常地闹“御驾亲征”。
在陈旭日来看,“御驾亲征”,其实是顺治的一时冲动,一个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在这个年龄容易被一时的热血冲昏了头脑,做出不冷静的行为,不计后果。但是,顺治是个聪明人,盛怒一过,当他冷静下来,就明白自己的错误了。孝庄和大臣们的劝说他不是听不进去,恰恰相反,亲政已经八年多了,他对大局有相当的把握能力,一旦恢复冷静,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自会衡量。他现在之所以表示出十二分的固执和不妥协,说明白了,固然是恢复理智需要时间,另一方面也是是面子在作崇:圣旨传了,布告发了,御座也劈了,怎么收回?怎么下台?
陈旭日抬出了“天意”为幌子,大意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总之就是要经受比一般人更多的折磨,把毛给他捋顺了,先护了自身安全,然后开始谎报“天机”……
陈旭日救四阿哥,发明种痘以预防天花是两宗大事,仅仅发生在去年,到现在民间传说方兴未艾,若说前者只施恩于个人,后者可是惠及了千家万户。
这几年正是痘潮泛滥成灾的年头,今年年初尚且不免,朝廷因此加大了推广种牛痘的力度,他的名气传的只比去年更远更响,在民间的威望一时间无人能及。
顺治就着他的手下台再合适不过,不仅不失体面,还可以博得“上体天心,下合民意”的从谏如流的美名……
于是被所有人想像得十分严重的进谏
小说推荐
- 法医生涯四十年
- 作者:K.辛普逊(英)译者:伍新尧 郭朱明译者的话辛普逊,是一位世界有名的英国法医学教授,我国法医学界也很熟悉他。他从事法医学工作四十多年,除了长期担任法医学教学工作外,还作了几万宗刑事案件的法医学鉴定。他在法医牙科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他编写的《法医学》教科书,由于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好,享有盛誉。这本自
- 最新章:第66章
- 四十重生
- 作者:江湖闲人【由文】重回四岁85年夏,j市碧泉村,低矮的泥坯房中,一群鸭子正嘎嘎叫着围着黑乎乎的幼儿,徐超现在很郁闷,她只是睡了一觉醒来就缩水成了一个小豆丁,而且还被一群鸭子围攻,但是当她借着月光看清周围,眼泪一下涌了出来,这里是她小时候住的老房子,虽然七岁的时候家里就盖了楼房可是她对这几间老房子
- 最新章:第97章
- 重生之儿子十四岁
-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及出版图书,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重生之儿子十四岁》作者:诗尧文案前世在表彰教育界优秀工作者的颁奖台上,程婧娆被自己少时未婚先孕并没承认过的儿子一刀刺死,可谓悲催讽刺无以言表,死后重生回五年前,程婧娆第一件事就是去少管所认儿子,她要让这个前世以杀死自己亲妈为人生目
- 最新章:第223章
- 十四福晋重生不嫁
- 《十四福晋重生不嫁》芒果叮叮十四福晋,完颜洛佳,作为上一世因夫妻感情不合郁结而死的怨妇,这一世的重生,是立志一生一世一双人,绝不再嫁入帝王豪门。十四阿哥,爱新觉罗胤祯,风华绝代傲娇绝伦,上一世这一世统统对她一见钟情,发誓有他存在的一天就不会容许她嫁给别人!格格不嫁但情深,阿哥要娶又深情,你追我赶,请
- 最新章:第83章
- 顺治之路
- ]文案:一个普通人穿越成痴情皇帝怎么办?学着做皇帝,学着不痴情,学着去发展国家吧。总之,这就是一个普通人成长为皇帝并努力求发展的故事另,此乃男主视角言情文,不许歧视(虽然此文大部分是参考《明史《清史《贰臣传》之类的资料,但也绝非纯考据,并且有一些《孝庄秘史》以及《少年天子》的情节,所以定位为同人。请
- 最新章:第153章
- 顺治皇帝
- 顺治皇帝作者:杨立平 顺治皇帝,在大清一代十二帝中,创下了不少“第一,算得上是一位有“特色”的人物。他是第一个在紫禁城里称帝的满人,尽管他的祖、父都有过这种入主中原的宏志,但直到他这一辈才把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是第一个以幼主身份登基的清帝,六岁的天子,不得不把政事交给了野心勃勃的摄政王多尔衮,而后者,
- 最新章:第170章
- 王阳明全集之四(顺生录)
- ,顺生录之一 别录一-1 陈言边务疏弘治十二年,时进士。迩者窃见皇上以彗星之变,警戒修省,又以虏寇猖獗,命将出师,宵旰忧勤,不遑宁处。此诚圣主遇灾能警,临事而惧之盛心也。当兹多故,主忧臣辱,孰敢爱其死!况有一二之见而忍不以上闻耶?臣愚以为今之大患,在于为大臣者外托慎重老成之名,而内为固禄希宠之计;为
- 最新章:第80章
- [清]顺治之路
- 作者:徐小溪【由文】第一章崇德三年正月三十夜,盛京永福宫内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床榻上的j□j浑身被汗湿透了,有气无力的道“把孩子抱来给我看看“是个漂亮的小阿哥”接生嬷嬷将孩子擦洗干净后包在襁褓里,送去了少妇的身边。少妇微微侧了侧头,看了孩子一眼,便因为体力不支而昏昏欲睡。她强忍这疲累,对身边一个
- 最新章:第149章
- 七十年代之嫁给老男人[治愈]
- 作者:火树银花v 文案【本文正文已完结,年龄差13岁,披着年代文外衣的小甜文,有些不符合年代背景的小BUG,介意者慎入哦【文案一:当尤铭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为华国物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某电视台想采访他的生平 其中一家电视台的记者问道“尤教授,请问,您这一生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 镜头前的男
- 最新章:第7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