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萧后》第68章


五个弟弟和母亲被赶到洛河边,追述大禹的告诫而作。苏威这是在影射陛下啊!”皇上大怒,“啪!”一声把书扔在了前面的书案上,这正是皇上现在的心病啊!怎么都摆脱不了的烦恼。
到了和宇文述、苏威等人一起议政的时候皇上的气稍平了些,一眼看到苏威,便问道:“朕要再次东征,你认为应该如何用兵?”
苏威说:“以现在的状况,臣以为不必调动正规军,只要赦免天下盗匪,便可凑齐数十万人。派关内奴贼及山东历城张金称等头别为一军,出辽西道;河南贼王薄、孟让等十余头分给作战舟船出海道,兵分两路征辽东,这些人必喜于免罪,争先立功,高丽自可在一年之间平定。”
皇上不以为然的说:“朕亲自带兵尚且不能攻克,这些鼠辈岂能攻克?”也懒得听他再说了。苏威见皇上没在意,便以头疼之名告退了。裴蕴连忙说:“苏威此言大为不逊,天下哪有那么多盗贼,明明是在糊弄皇上。”
皇上幡然醒悟,想到自己这一向为反贼的事寝食难安,恨恨的说:“这老东西素来奸诈,拿反贼来吓唬朕,真恨不得杀了他。”想想又说:“为这么点儿小事又不值什么,只好自己忍了,却又有些咽不下去这口气。”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旁边的裴蕴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他对苏威一直是欲除之而后快,难得遇到这样的机会怎能放弃。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十七节 苏威之罪
夜半,皇上再次被噩梦惊醒,却迟迟不能入睡,不由的有些发脾气的说:“都说了是苏威吓唬朕的,怎么还是摆脱不了这个噩梦?”说着狠狠地捶了几下子床。几个听到动静的宫女早立到床前,见皇上在发脾气都不敢说话。萧后静静地看了皇上一会儿,突然把皇上拥在怀里,像哄南阳公主小时候一样一边摇晃着一边轻轻拍着他的身上。皇上的情绪渐渐平息下去,闭了眼,睡着了。萧后示意宫女退下,慢慢的想要把皇上放下。皇上的手在空中划拉了两下,似乎又要醒来,萧后又连忙抱紧了他,皇上平静了。
萧后就这样晃着,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皇上睁眼一看,萧后黑着眼圈,一脸的疲倦,在看这情形,知她是一宿未眠,内疚的说:“这几天辛苦你了,以后朕到景华宫去住几天,你也好休息休息。”
萧后也明白这样下去自己支持不了多长时间,也不推辞什么,点点头说:“也好。”皇上更衣沐洗完毕上朝去了,萧后想再睡一会儿,却因走了困,怎么也睡不着,只是闭了眼养养精神。起床后想想皇上住在景华宫还是不放心,便叫来陈公公说:“你去叫人把景华宫的床换一张大的,能睡好几个人的。皇上现在睡觉需要有人不停的摇晃才睡的着,一个人侍奉不了,以后安排众夫人分成几班,每晚四个人换着来。”陈公公答应着下去了,萧后这才感觉到自己浑身都是酸痛的。
这时的皇上正在看奏折,喝了一口袁宝儿递上来的参茶,又拿起一本来看,是张行本上的本。皇上好奇的想他又是上奏的什么事情?想着打开了折子,不看则已,一看火冒三丈,摔了奏折,站起来一边来回的走一边说:“又是苏威,这个苏威还有多少事情朕不知道?”说完站定了对下面的人说道:“去!速去宣裴蕴来见!”
裴蕴一接到皇上的旨意,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这张行本本来就是他授的意才上的弹劾苏威的奏折,若没有他的指使,那张行本再有胆量也不敢轻易去撼动苏威这棵大树,连弹劾的内容都是裴蕴教的。
裴蕴来见皇上,行过跪拜礼以后,还没等他开口,皇上已经命公公把张行本的奏折递到他面前。皇上说:“你看看,这弹劾苏威的奏章。”
裴蕴装模作样看了一番说:“这苏大人也是,高祖在时就因为他和主持选举的吏部官员结为朋党,任用私人,遂被免除官爵。这回在高阳选官怎么又故病重犯呢?他明明知道陛下让他去选拔官员是希望他唯才是举的。还有这第二条,说他在雁门关回来时请求圣驾回西都长安是因为他惧怕突厥,以现在他对高句丽的态度来看,恐怕也是真的。这是臣的愚见,不知陛下怎样认为?”
皇上一听更生气了,也不仔细推敲,“哼——!”一声说:“你速去查验一下此事的真伪,若是属实,立刻逮捕入狱,再看他有没有别的罪状,一并查来!”
裴蕴阴阴一笑,说:“臣——遵旨!”退下。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十八节 苏威之罪2
裴蕴捧着皇上的圣旨,做事更有了底气。“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很快裴蕴就把累累罪状摆在了苏威面前。苏威看看旁边摆着的阴森刑具,还没施加身上的冷汗就已经开始滴答,知道自己这把老骨头是经不起它们的摧残;再看看裴蕴那张略带冷笑的阴险表情,很快就明白自己的结局是什么,他是要自己置于死地。这个多年共事的御史大夫,绝不会给自己讲什么同僚之情的。如果自己拒不认罪,今天很可能就死在这大堂之上;如果认下了罪名,留下一命,说不定还能有一次面见圣上的机会,到时候没准皇上一念旧情还有转机。想罢,苏威抬起头来对裴蕴说:“我认罪。”
裴蕴当初本是南陈官员,历直阁将军、兴宁令,为人干练而有辩才,在隋伐陈之前偷偷联系上隋文帝做内应于伐陈有功,在平定南陈以后入隋便官运亨通。杨广即位后,因善于看其脸色行事,日渐得宠,与裴矩、虞世基等参掌机密政事。裴蕴口才极好,又剖析明敏,当时的人没有能说的过他的,也有功绩,在隋大业五年(609年)提出再度貌阅,使“进民户口皆从实”,对当时普查人口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很得杨广的赏识。这次排挤苏威,他干练的作风再次得到发挥。当他把苏威的“罪行”放在皇上面前后,皇上大惊,别的也就算了,他没想到他一向极为信任的大臣居然在暗地里私通突厥,孰可忍,孰不可忍?裴蕴看皇上的脸色说:“以这罪行,以律当斩。可他毕竟是朝廷重臣,所以请皇上定夺。”皇上没有说话。
第二天在朝堂上,皇上宣苏威上殿。这短短的上朝之路,苏威的每一步都是沉重的,如果他不抓住这最后的机会,明年的今天就是他的忌日。他多么想痛斥裴蕴一顿,可那是绝对不行的,那样只会让自己更早的步进死亡之路。快意恩仇,那是心机不深的豪爽之士才会去做的事情,而他不是。他是个有谋略有城府的政客,只做利于自己的事;不利于自己的,就是心里再想做,也要忍下去。
苏威很有才能,历任要职,曾与高颎参掌朝政,齐心协力辅佐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被任为尚书右仆射。政刑大小,均参与筹划。文帝修订隋代典制,律令格式多为苏威所定。十二年(公元592年),有人告发他和主持选举的吏部官员结为朋党,任用私人,遂被免除官爵。此后,屡次起用,屡被免官。几经宦海沉浮的他,洞明了官场上一切世事,早养成了一种苏式为官之道和处事哲学,懂得如何在皇上喜好和自己取向之间求得平衡,也确实很有效果。可是这一次,他没想到他会摔的这么惨,因为他的对手是裴蕴,比他更懂得讨皇上的欢心,心比他更狠。他,当然只能趋于下风。处于下风自然有处于下风该有的态度,现在一切的证据都对自己不利,自己又没有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清白,因此在皇上面前对这些只能一字不提。苏威在这上朝的短短几百步之间,心里已铁定了面见皇上扳回自己死棋的方法——置于死地而后生。
第六章 痛失山河 第十九节 苏威之罪3
苏威近乎蹒跚的来到朝堂,先看看皇上的表情,只需一眼,他就明白自己求生的希望有了几成。苏威对皇上行跪拜礼:“罪臣——苏威拜见皇上!”皇上面沉似水,说:“苏威你可知罪?”
苏威此时已是老泪纵横,哽咽着说:“老臣死罪,罪不可赦!老臣死不足惜,只是辜负了皇上对臣的一片信任。这些年臣身居高位,不但没有为皇上排忧,为民解难,反而做出这么多对不起皇上的事情。臣现在不敢奢求皇上宽恕老臣,只求一死以报多年以来皇上对老臣的厚爱和信任!”说完以头扣地,响声整个朝殿都听得清楚,头上立刻流出血来,和鼻涕眼泪汇到一起,整个老脸都变了形。如果不是众臣们和他共事多年一直与他朝夕相处,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他被带上朝殿,谁会把眼前这个可怜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