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第1808章


好像很有道理,万峰没有表示反对。
就这样霸虎上路进行测试去了,先在黑礁试车场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适应性试验,然后开赴南方去进行热带雨林试验。
二零零六年又一个世界杯年,在全世界的球迷忘了自己姓什么而忘情庆祝的时候,万峰则成了本届世界杯一个纯粹的局外人。
他没有看其中的一场比赛也没有下一分钱的注去赌球。
因为这个时候南湾集团有一件重要的科研成果宣布成功,他根本没时间去理会世界杯。
去年年底,阿斯麦的首台商用浸液式光刻机TWINSCAN XT:1900i问世。
说实在的这台光刻机的出现速度稍微晚了一点,上一世这台光刻机是二零零七年成功的,而现在它只比原来提前了一年多一点出现确实是晚了一点。
虽然XT:1900i的问世速度晚了一些,但是接下来的NXE:3100系统却是推出的非常迅速,在世界杯进行到淘汰赛阶段,这款系统成功地推出了。
3100的出现使光刻机能够使用更短波长的光,制造更小规格的产品,在同一块芯片上集成更多的晶体管。
让芯片工艺从微米规格一步跨入了纳米级别,可以生产90纳米以上级别工艺的芯片。
有了这种光刻机,华光芯片可以说就屹立于芯片制造的巅峰状态,可以设计和制造出领先潮流的芯片。
但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一年后华光竟然被米国的芯片行业制裁了。
你没听错,华光确实是被人家制裁了。
这真是哗了狗了。
第2450章 用力过猛
在华光浸液式光刻机问世的时候,国外的光刻机也终于从单工件台光刻机迈进了双工件台光刻机的行列。
国外电子芯片行业一片欢呼,好像进行了一场工业革命,并且根据瓦森纳协议不卖给华国的企业。
他们不知道的是华光已经有了浸液式光刻机,正准备淘汰这种双工件台的光刻机。
虽然新一代的光刻机问世了,但华光像上一代光刻机一样并没有把它宣扬出去,而是加紧用它来适应新芯片的设计和制造。
双工件台光刻机不卖给华国?
万峰呵呵了一声。
一旦新光刻机可以进行生产了,华光将正式淘汰双工件台光刻机的运用,把它推进市场通过低价销售一举打垮外国的光刻机研发企业。
不是不卖给华国吗,那就别活着了,统统去死吧。
于公于私,外国这些造光刻机的企业还是早点死了好。
到了八月份,于正东设计的用外国芯片替代自己家芯片的手机也进市场了。
通过比对,用来替代国产芯片的音特尔那款一串字母的芯片算是勉强能达到H5555的需求。
如果这款手机要升级的话它的性能就有点不够用了。
而且它的成本远远高于华光自己芯片的造价,这就是实在没办法才用对方作为暂时的替代。
考虑到自己企业扩大产能需要一年的时间,华光就先下了一百万片的订单。
当华国去年退出伽利略研发项目要自己搞导航系统的时候,整个欧洲人的下巴都笑到脚面子上去了。
他们用嘲笑地口吻说华国想自己研究成功卫星导航系统保守估计得二一零零年,直接就给弄到下辈子去了。
这不是他们空口说白话而是有科学依据的。
华国和他们合作搞伽利略项目,华国人出了十多亿但是全部核心部门却不让华国科学家接触。
华国科学家没接触到卫星导航的核心技术,凭什么能弄出卫星导航来?
因此华国人自己要搞卫星导航全世界都没人相信。
米国有GPS,作为米国的盟友其实欧洲人完全不必费心劳力地去弄什么伽利略。
他们跟着做GPS的车也就行了。
欧洲人之所以要搞伽利略从侧面说明他们对米国并不放心,再隐晦地说明双方也不同心。
但是你和米国不同心不放心可以,你和华国人也玩这种手段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他们觉得他们聪明,能玩点阴谋诡计什么的。
但是他们就从来没想过华国的祖先们玩阴谋诡计的时候,他们这些白皮还在树上摘果子吃呢。
欧洲人自大地相信华国人根本不可能研究成功北斗,但是万峰相信。
虽然时间只有短短的二十个月,但万峰相信华国是一定能研究成功北斗的。
从去年立项到今年九月,北斗项目已经开展了快一年了。
秦光辉团队和许美琳团队作为国内系统方面实力最强的两个团队通力合作,到现在已经把北斗导航的所有系统都完善了。
他们也光荣地凯旋归故里。
这样重要的事情万峰当然要亲自迎接。
八辆崭新的旅行大客车把这两个团队的人全部都拉了回来。
随后秦光辉和许美琳就向万峰汇报了他们这十个月在南嘴子的工作情况。
排除一些不能说的内容外,万峰多少也了解了北斗系统的进度。
秦光辉和许美琳团队负责的系统方面的工程已经设计了百分之九十左右,最重要的部分已经设计完成,计划非常的完美。
剩下的一些工程出于保密的考虑就移交给国家队了。
系统方面没有问题后,下面就是根据系统的需求设计硬件了,然后用卫星发射到太空去。
北斗导航到了这一步似乎进程也就超过一半了,下一步只要把硬件造出来和软件系统整合好发射到太空上,那么占住这个频段就没什么悬念了。
二零零六年的秋天,华光还有一个重大的科研像重磅炸弹一样的爆响了。
由薛凤琴领导的化学材料组研究成功了一种耐高温的材料。
原本薛凤琴的这个团队最初是研发锂电池的保护材料而成立的,这种材料研发成功是准备作为锂电池的载体,主要就是为了解决锂电池爱发热起火这一问题。
将来南湾集团推电动汽车的时候,万峰可不想看到电动汽车今天起火明天起火的。
不知道是因为歪打正着还是用力过猛的原因,她的团队和杨丽的团队合作对锂电池的保护材料没弄出来,却鬼使神差地捅咕出了一种可以耐三千度高温的材料。
一种高级的陶瓷混合技术。
当这个成果报到万峰面前的时候,他足足傻眼了有十多分钟。
耐三千度高温!
我的天爷呀!这些家伙到底都干什么了?
薛凤琴团队也是成立了N多年了,每年的科研费用都是以亿元为计算单位的。
万峰从来没过问过她们团队都在研究什么,想不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呀!
给她们个棍子她们还真的撬动了地球。
这个时期貌似国内在耐热材料方面怕是连耐千度高温的材料都没整明白,否则飞机的发动机技术为毛总不过关。
薛凤琴和杨丽竟然鼓捣出耐三千度的耐热材料了。
在确认这个材料确实是成功了以后,万峰打了个电话给诸国雄。
正在家里撸猫的诸国雄一听从椅子上差点飞起来,一个电话就打到了申阳黎明发动机厂。
黎明发动机厂连夜就来了有一个排的人。
这些人在南湾集团很低调地待了三四天,无声地来又无声地走了。
旁人没人注意南湾集团这些天发生过什么,好像又什么也没发生。
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山是那座山河也还是那条河。
唯一有一点变化的就是,这一年的年底,新闻媒体上有一条很不起眼的新闻飘过。
国内军工某企业解决了困扰我国多年的飞机电动机技术,让我国的发动机使用寿命从XXX小时延长到了XXXX小时。
就这么云山雾罩的一句话。
第2451章 电动汽车
不论什么交通工具,发动机都是心脏,没了它就失去了动力也就没了前进的方向。
飞机发动机更是发动机里的明珠,它的好坏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航空事业。
可惜,华国在飞机发动机方面短板明显,不论是军用还是民用都处于落后水平。
军用飞机关系到一个国家领空的防御,战争时期没有制空权的国家就只能眼睁睁地挨打。
在这一领域,虽然华国现在有J10和J11这两款三代机里的佼佼者,但是发动机却全部是毛发。
华国的军用飞机发动机技术师承毛子。
毛子认为:战争时期,一架战斗机从参战到被击落不会超过四百小时,因此,毛子的战斗机都是按照这一标准设计的。
一台发动机四五百小时寿命就到头了。
这个想法在战争年代无可厚非,但是和平时期就是暴殄珍物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