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奶娘的奋斗》第179章


唐婆子又去乡下了。她觉得京城里的贵人多,出门见到谁都要行礼避让的。还不如去庄子上,过她官家小老太的生活,然后在那些不如她的老妇人面前,回忆一下过去,再展望一下未来。
这种老年人的通病,唐朝一般不去管她。反正现在家里有钱了,侍候的下人也多。唐婆子出门去庄子上小住,自然会带着一直侍候她的下人。饮食起居,自然不会差了什么。
所以此时,打发走儿媳妇去薛家,能接待贾芸娘的就只有唐朝一个人了。
“五嫂子,我没听错吧。您是我让帮着去邢家提亲?”因着荣国府里的辈分乱得很,所以唐朝也只是随口唤贾芸娘‘五嫂子’。
贾芸娘笑着点头,“是呢,我在认识的人里扒拉了个遍,唯有你是个最有福气的。那邢家的姑娘,真真是好。我想着这已经出了国孝,我们芸儿也老大不小了。早点把婚事办了,也好早点让他爹在九泉之下安心。”
贾芸娘最开始便很是相中邢岫烟,只是邢家就只有这么一个闺女,将来二老的养老,就都要压在儿子肩上了。对于大半年前的贾芸家,实在是一份不小的压力。
但是现在,她家贾芸既然已经盘下了个店面。虽然只是个杂货铺子,但却是足够他们两家人生活了。这还不提她儿子在其他地方出工得的工钱。
她想着,有了这个杂货铺子,再加上平时绣个绣品,也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准,而且杂货铺子虽小,却是需要有人看店和整理货物的。这样一来,亲家公亲家母就都能帮着搭把手。也省得去外面雇人了。
生活有了着落,那些细枝末节的事情,就可以忽略不记了。这才想着请唐朝帮着去提了亲。说个媒。
谁让她认识的贵妇里面,就只有唐朝最接地气,人最和气呢。
唐朝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小红和薛蝌这对被抢了对象的小男女,哪还想到要去给人说亲呢。
“五嫂子,不是我推脱。只是这事,我出面不太好。”想了想唐朝还是回绝了。
“怎么会?可是其中有什么缘故不成?”一听唐朝这么说,贾芸娘有些个不解,这样的事情,不太像是唐朝会拒绝的。而且能找人说亲,一般情况下都已经是男女双方私下里互相通了气。此时不过是想要婚礼更好看一些罢了。
“五嫂子也应该知道我和荣国府的二太太关系不睦。邢家姑娘此番进京,便是那二太太极力赞成的。只是因着邢家疼闺女,这才搬出府去的。”
“好几年前的事情了。我倒是有所耳闻,难不成真是大家传的那样?”贾芸娘是听说过荣国府的二太太先是想要侄女进宫,后又想要让侄女嫁个残废。只是后来没成。也就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今天听到唐朝提起,她才恍惚想了起来。
唐朝点头,“你也听说了吧。就是那样。邢家老两口就这么一个闺女,怎么可能让人这般算计。就为了这事,二太太和邢大爷都闹翻了,谁也不肯低头,现在还僵着呢。”顿了顿,“因着宝二爷和宫里娘娘的关系,二太太一直看我不顺眼,我们家姑娘还嫁了过去,虽然是隔着房的,但那也是长辈。若是让她知道这事,我怕闺女受委屈呢。”
唐朝这话就有些个睁眼说瞎话了。自家闺女什么样子,她能不知道。不欺负别人就不错了,还怕被人欺负。
李凝自来就不是好性子,贾琮又护着媳妇。再加上老太太偏疼她和黛玉,一般人还真的不敢给李凝排头吃。
而正经的婆婆张氏,自小便是李凝抱着胳膊撒娇着长大的。疼李凝的心一点不掺假。三个儿媳妇里,张氏最器重的便是大儿媳妇水氏,而最疼的便是小儿媳妇李凝了。
别说邢氏有没有那个能力让李凝吃亏,就算是有,也要看看李凝那口牙,同不同意咽下去了。
所以说唐朝怕的自然不是这一点,她是真的无法面对拆了cp的贾芸和邢岫烟。
你可以拆,想怎么拆,就怎么拆。但是不能借她的手去拆。这一点唐朝非常坚持。
贾芸娘:“…到是我思虑不周了。”人家都这么‘实在’的把担心说了出来,贾芸娘也不好再强人所难了。
唐朝看着贾芸娘有些失望的脸,心中升起一抹坏笑,“不过我倒是有个好人选。”
☆、第116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唐朝自己不能接受帮着贾芸去邢家说亲。但并不妨碍她暗戳戳的让邢氏不舒服。
上个月她可是听说了邢氏给她闺女摆脸色看了。这回不让她受点气,那她就不是亲妈了。
“他婶子说的是谁?”
“珠大奶奶。”凤姐儿呗。那人的性子,决定是不会错过任何一个让自家婆婆不高兴的机会。
“珠大奶奶?这,…能成吗?”那可是儿媳妇呀,虽然整个京城的贾氏族人就没有一个不知道这对婆媳关系不好的。
可这么明目张胆的跟自家婆婆作对,也不怕将来婆婆给她穿小鞋。
唐朝看出贾芸娘的疑惑,笑着说道,“二太太将来是要跟着环三爷一起过的。珠大奶奶便是有心孝敬,也不能不听娘娘的口谕。现在二太太的亲侄女遇到了好婚事,做为表嫂,珠大奶奶又怎么可能不尽心帮衬呢。
再一个,这也是亲上加亲的大喜事。二太太虽有些个糊涂想头,但是自已的亲侄女,又怎么不心疼呢。咱们芸哥儿,可是贾氏旁系里顶有出息的哥儿了,便是那宁府的蔷哥,跟咱们芸哥都比不得。这样的女婿上哪找去。”
贾芸娘眼睛一亮,确实是这样呢,她还真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于是两人又简单地说了两句,贾芸娘就迫不及待的去了荣国府。
那一边贾芸娘见到了凤姐,把来意说了,凤姐的单凤眼便笑得迷成了一条缝,拍着胸脯保证这事一定办得热热闹闹。
凤姐一顿神忽悠,成功地将贾芸娘送走了,然后换了身衣服,喜滋滋地去了史氏的院子。
她得去报喜去。她便宜表妹有了身家,这样的事情,怎么也要让府里都乐呵乐呵。
至于她的那位便宜婆婆,早晚都要知道的,也不急在这一时。
凤姐之前还听说她婆婆正等着邢家低头呢。虽然嫁不到薛家去。不是还可以进宫吗。哼!真把他们邢家的姑娘当成宝儿啦,也不是照照镜子看看德行。凤姐也明白,她这是把侄女当成最后的一颗救命稻草,唯一的翻身机会了。
可惜呀!这稻草就要成为别人家的了。
。……
这边唐朝将人送了送,一抹有些坏的笑容慢慢的浮现。
不过转念一想,那个在自家闺女院中工作的小红,唐朝又有些个牙疼。这乱七八遭的事情,怎么都赶到了一起呢。
幸好张氏管家够严,没有让外男进了内院。小红应该是没有看到过贾芸才对。不然再撩起了一池春水,那还了得。
小红是没有看到过贾芸,但她却是看到了一表人才,满身儒雅气息的商人薛蝌。小红是见过薛蟠和薛宝钗的,今天再一看薛蝌,小戏是真的觉得薛蝌才是宝钗的亲兄弟。
这样的气质,这样的容貌。真真是把薛蟠比到了泥地里去。
两人是在一次小红休假,跟着林之孝出去采买物件的时候遇见的。小红机灵,又没有像原著中怡。红院被各色娇花打压的低调。
明媚张扬,聪慧乐观。只是一个眼神,便能让人不知不觉间被吸引。更别提那整齐亮丽的五官了。
一个是国公府管家的独女,一个是普通的商户之子。论财力,林家可能有所不及,但论起社会地位来,却是半斤八两。
薛蝌上心了,小红也有了心思。所以,两人的婚事,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而这些唐朝却是不知道的。
若是她知道,一定会找个地方好好地静一静的。因为相较于享得了富贵,守得住清贫的邢岫烟,张扬聪慧的小红更适应薛蝌这位走南闯北的生意人。
无论是什么时候,无论是怎么变化,小红这妮子对于如何找一只绩优股,下手还是那么的快准狠。
当唐朝听到儿媳妇傅秋芳说起要不要随份礼时,唐朝的心情就有些个低落。都是家生子出身,她怎么就找了个马夫,而人家小红的目标就从来都是那么合眼缘呢。
出孝这一年,京城到处都是成亲的,订婚的。唐朝,张云姬,带着傅秋芳没少去随礼。想到今年过后,还要有不少的新生贺礼,唐朝就觉得京城居,大不易。
这花销真的好大呀。
今年宝玉十四岁,黛玉和探春同年,也都十三岁了。虽然年纪不大,但探春的婚事却是交给了贾珍来处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