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女捕头》第204章


杖责?蒋熙元心里一紧,立时便想到了咏薇身上去,忍不住探道:“皇后娘娘年纪尚轻,入宫时间也不长,安公公还得多帮衬着些才是。”
“娘娘人好的很,阖宫都赞娘娘宽仁、端庄,我是要指着娘娘照应的,说帮衬可真是折煞我这做奴才的了。”
听安良这样一说,蒋熙元才放了点心,思及夏初,不禁回头远远地看了一眼御书房,很想冲回去问苏缜个究竟。
他有些想不明白,何故安良会说苏缜心情不好?若是因为朝中之事的话,那还岂有心情好的时候,况且这些事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又或者是因为夏初?夏初现在已经入宫,苏缜得偿所愿了,还哪里不好?难道夏初对苏缜与对自己一个德性,话说急了也吵架打架不成?这刺儿头不至于胆子这么大吧。
蒋熙元满脑子念头,还不等理出个所以然来,安良便唤他回了神,低声道:“刚才大人一过来,我就差人去知会娘娘了。”他往外看了一眼,“这会儿大人出去走得慢点,要是碰上了还能说几句话。从蒋尚书和您离了京,娘娘可一直担心着呢。”
蒋熙元对安良感激地点了点头,“安公公费心了。”安良摆了摆手,转身走了。
蒋熙元刚走出御书房的宫门,远远地就听有人叫了一声四少爷,他停下脚步顺声音看过去,见咏薇正往这边走过来,虽然拢着袖走得很稳,但那脚步却有几分急切。
他负手站定,目光锁在咏薇的身上,看着她越走越近不禁笑了起来,“别急。”他扬声说。
待到近前,蒋熙元才拱手欠身笑道:“臣见过皇后娘娘。”
“哥……”咏薇喊了他一声,抿抿嘴,眼眶便已经泛了红,“我听说你进宫来了,紧赶慢赶的过来,生怕赶不上。哥,你都好吗?爹爹好吗?可都平安吗?”
“这不是好好的吗?”蒋熙元展开手臂,示意自己一切安好,“爹也很好,只是青城郡那边还有些善后的事情要处理,所以我先回来了。”
咏薇仔细地看着他,点头笑了笑,却又抬手捂住了眼睛。蒋熙元心头微酸,手指轻点了下她的额头,笑道:“傻丫头,担心了是不是?”
咏薇嗯了一声,从芊芊手里接过帕子,擦了擦眼泪才绽开个笑容,“好端端的,哥哥你跑去青城郡做什么,你又没打过仗,我可不是要担心么。”
“在京里呆着闷得慌。”蒋熙元轻笑着叹了口气,犹豫了一下问道:“你可还好吗?皇上他……,待你还好吗?”
“皇上待我挺好。”咏薇笑道,垂眸像是有些羞赧,掩去了眼里的几分黯淡,“我就是……,就是想家。”
蒋熙元笑眼看着咏薇,揉了揉有些发酸的鼻子,“家里都好,你安心就是。有拿不定主意的就差人给家里递个消息,万事莫要落了莽撞。”
“哥哥放心。”咏薇说着眼里又蓄了泪,忙眨了眨眼,忍了回去。
蒋熙元沉吟了一下,想到安良刚才所说的,大约咏薇也已看出苏缜待夏初的不同,便索性直言道:“咏薇,关于夏初,上次的家信里有些事不便言明,也说来话长。你只记得莫要与她冲突就是,皇上对她……”
“她与皇上之前便认识,对不对?”咏薇的眼泪实在是忍不住了,眨落后仰头苦笑了一下,“这些天想来想去,也只有这种可能了。以皇上那样清淡的性子,几天的工夫,远不至于如此上心。”
“是。”蒋熙元想像以前那样替她抹抹眼泪,如今却又隔了身份,只得作罢,“我怕你莽撞了,不可收拾。”
“如今不会了。”咏薇把眼泪擦了去,仰起头道:“若没有哥哥那封信在先,我也不会与她相熟,若不相熟,怕真会觉得她是那种狐媚钻营之人了,也不知道自己会如何。”她沉默了一下,“我对她讨厌不起来,可是,也喜欢不起来了。”
“这样也好。”蒋熙元叹了口气,神情有些苦涩。忆及自己与夏初的过往种种,半是感慨半是劝慰道:“情爱一事往往也不是争来的,该是你的迟早会来,不是你的……,任做什么也是徒劳。”
“道理我懂……,可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心。”
聊了这一会儿的工夫,见远处有小黄门捧了折子往这边来,蒋熙元身为外臣与皇后说话说的久了怕又无故惹出是非,又叮嘱了两句,这才出宫去了。
咏薇看着蒋熙元远走的背影,思忖了半晌才低声对芊芊道:“芊芊,我怎么觉得……”
“娘娘觉得什么?”
咏薇缓缓地摇了摇头,“没什么,许是我想多了。回去吧。”
蒋熙元回京了,带来了更为详尽的关于青城郡一事的奏报,被苏缜按在了自己的书案上。转过天来便着中书省拟了旨意,封了蒋悯正三品上护军的勋官,擢升蒋熙元入尚书省任左丞,军中有功者待回朝后皆有封赏。
左丞这个位置虽是正四品,却可掌吏部、户部及礼部之仪,纠正省内,刻御史。景国开国以来,还没有以蒋熙元这个年纪入尚书省,坐到此处的。
一时间蒋熙元又炙手可热了起来,朝中那些当初主怀柔政策的人像是得了失忆症,闭口不提当初,只道皇上英明万岁,蒋大人年轻有为,栋梁之才。
苏缜在上朝时拿了蒋熙元带回来的奏报,痛陈了此次青城郡之乱的教训,将吏部尚书以失察渎职之罪免了官。又指言路不畅之弊,把尚书令刘大人批了一通,下旨广纳除弊清疴之谏。
京中官员嗅到了风向,很快便开始有折子递了上来,谏言的不多,弹劾的不少。这里有政治投机的,有真看不过去的,当然更多是蒋熙元和苏缜私下里授意的。因着蒋熙元被安在了尚书省,这些折子倒是没人敢再压着了,十之**都到了苏缜的龙书案上。
弹劾的对象从青城郡的郡守郡尉,继而牵扯道京中户部吏部侍郎尚书,然后便到了三省中的那些实权大臣。这里有贪墨受贿的,有渎职卖官的,有圈地欺民的,在苏缜的鼓励下,连停妻另娶,宠妾灭妻这类的事也都来了。
那些老臣人人自危,亦是四处搜罗积极反击,官场被搅的十分兴奋。
苏缜把折子扔给了尚书省,责令三省并吏部刑部详查,凡被弹劾者一概避嫌,不得染指。经此一排除下去,这事儿最后就落到了蒋熙元的手里。
弹劾蒋熙元的不是没有,但蒋熙元做官时间不长,又没娶个媳妇,说来说去也总是他在府衙任职时的那次骚乱,苏缜一句此事已有惩戒,不必再提,便过去了。
这一系列的动作十分之快,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罢了,实际的证据一早已经备好。还未等那些被弹劾的官员开始处理自己的一屁股烂账,旨意便已经下来了,罪责轻些的降职或者免官,窟窿大的,包括了尚书令、中书令等几个位高权重之人,都被拿进了刑部大狱,只等着问罪了。
空缺下来的职位很快便被补了上去,到处都是上任的三把火,三省六部一改旧日里的拖沓推诿,官场中连说话的腔调都变了。侥幸还留在任上的老臣都夹了尾巴做事,而新人自然知道谁是老板,苏缜的权力回收的十分见成效。
然而就在这一切向着预想中的结果推进时,有一封奏报被送了上来。奏报中说,青城郡郡守孙尤梁在押解入京的路上被杀了,凶手未能抓到。
青城郡的郡守和郡尉都是重罪,郡尉自知逃不过去便自裁了,这孙尤梁没这个胆子和魄力,逃往外郡时被蒋悯擒了,派了一个军校和六个士兵押送回京。
原本进京也是个死,但死在押送的途中却是另一回事。苏缜捏不准这是怎么一回事,便让京兆尹姚致远派人去查看一下。
姚致远那边刚派人动了身,便有人报案到了府衙,新任的户部左侍郎被杀了。府衙这还没开始着手查案,转天,便又有吏部员外郎和工部侍郎死于街巷。
一个或许还可能是个刑事案件,但接连死了三个京官,这事情可就大了。官场中一股恐怖的气氛蔓延开来,把刚整饬一新的气象蒙上了一层阴影。
☆、219。 府衙接案
西京这么大个都城,命案不鲜见,但几天之内多起命案,而且死的都是官员,这明显是针对朝廷的一种挑衅。
苏缜震怒不已,把姚致远拎到御书房让他限期破案。姚致远头都大了,刻板的脸上藏不住的忧惧,一是这几桩案子除了死的都是官员外,眼下找不到其它的关联,根本不知道这作案的人倒底是有目的性的杀人,还是随机见着官员就杀。
二来,他怕下一个会是负责案子的自己。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