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挽红楼》第160章


听了这几句话,元妃脸上的神色如火苗一跳,似乎黯淡下去,须臾却又抬起头来,清凌凌地道:“皇后说这话,是在劝臣妾认命了,臣妾实难从命,无论如何,臣妾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白死!”
眼波拂过黛玉的脸,眸光幽深冰寒,仿佛深不见底的潭水一般,旋即一字字地道:“你害我失去皇嗣,让我一无所有,我要你以命偿还。”
见她如此情态,言语又狠毒至极,房中之人俱是一惊,水溶暗自忖度,元妃说完了话,下一刻必定会亲自起身,同黛玉厮打拼命,当下身形一动,已经不动声色地拦在黛玉面前。
不想元妃却拉住身侧的探春,右手轻扬之间,迅速从探春发髻上抽出一枚金钗。
这一下变故突然,众人怔忡之际,元妃已经将金钗比在自己喉咙间,歇斯底里地道:“争辩了这么久,依旧没有结论,我索性替太后、皇后做个决断,今天我与林郡主两人,只能活一个,不是她死,就是我亡!”
见元妃情绪激动,突然以死相逼,太后眼睛圆睁,吃惊得不知所措,皇后那边,却因元妃入彀,眼底漫过一点惊喜,却是一闪而过,注视着元妃,敛声道:“你先放下金钗,别伤着自己,你心里的苦楚,本宫与母后都知道的,自会查明真相,就算皇上回来,也断不会让你受半点委屈的。”
元妃唇角微牵,渺漫如烟云,凄声道:“真相显而易见,何必再查?等皇上回来,真凶必定逍遥法外,臣妾不能冒险。”
略微抬头,一字一句道:“臣妾有句话想问太后、皇后,在你们心中,是臣妾的孩子更重要,还是林郡主?”
“元妃何必有此一问?”话音刚落,皇后便动唇启音,轻言细语道,“如林郡主所言,你腹中的孩子,不止属于你,更是皇上的孩子,无论林郡主是什么身份,都越不过皇嗣。
太后望着神态如狂的元妃,静默半晌,也点了点头,答道:“自然是皇嗣更珍贵一些。”
元妃听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如释重负地道:“有太后、皇后这句话,臣妾也能安心了。”
眸光微转,一一扫视阁中诸人,最后定在黛玉身上,冷冷笑道:“我已失宠,又没了皇嗣,绝无翻身之望,不过,你也不必得意,我拼着自己这条命不要,也要将你置于死地。”
听得元妃信誓旦旦,房中之人瞠目结舌,震惊之余,竟不知该如何应对。
一片静寂中,探春蓦然上前两步,盈盈拜倒,哭泣道:“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容禀,元妃姐姐有此举动,实因伤心过度,但她这些话,其实无可厚非,林郡主害死元姐姐的孩子,如今一命还一命,公平得很。”她语意冰凉森冷,似小蛇吐出的信子,“咝咝”地逼向黛玉,“更何况,那孩子还是皇嗣,身份矜贵,非林郡主所能及,探春恳求太后、皇后,应允元姐姐之情,还她一个公道。”
水溶已经从震惊中醒过神来,听了探春的话,唇角露出一抹冷笑,声音亦寒彻入骨:“旁的暂且不论,贾姑娘站出来,说了这么多话,实在可笑至极,元妃落胎,贾姑娘自己脱不了干系,有什么立场来求太后?本王知道,林姑娘住在贾家时,曾经受尽白眼,尝遍委屈,想来你没少欺负林姑娘,本王说这些,并不是想追究前事,只是你应该有自知之明,这里并不是贾家,林郡主也绝非孤独无援。”
探春一时无言,面有呐呐之色,半晌方道:“北王爷出言指责,探春也不敢辩,不过,探春为人如何,元姐姐是最清楚的,只要元姐姐相信探春,探春便没什么好担心的。”
水溶连声冷笑,拂袖道:“说来说去,你也只有这么几句罢了,哼,你以为,单凭元妃娘娘几句话,便能置身事外吗?”
转首望向元妃,目光中透出几丝悲悯,旋即叹了一口气,轩眉道:“娘娘失去皇嗣,心中难受,小王能够理解,只是如今真相不明,娘娘何必以死相逼?还请娘娘将心放宽些,候查明一切来龙去脉,再作决断,如此,不但不会冤枉无辜之人,便是娘娘自己,也能心安理得一些,小王言尽于此,不知娘娘意下如何?”
元妃眼波如冰,缓缓从众人身上流转而过,半晌死死咬住唇,仿佛终于拿定了主意一般,咬牙切齿道:“北王爷、林郡主一定要将三妹妹牵扯进来,我无话好说,也罢,当时只有三人在场,也就是说,凶手只在林郡主、三妹妹之间,既然争辩不出结果,索性让她们两个都给皇嗣陪葬,也就是了。”
这番话从她唇边吐出,说得波澜不惊,带着理所当然的意味,探春目光中透出无法置信之意,惊得忘记哭泣,慌慌张张看向元妃,委屈唤道:“元姐姐,你……”
元妃神色冷淡,不为所动:“事情牵扯不清,我只能想出这个法子,你别怪我。”
见元妃如此,水溶心中惊怒交加,哼了一声,一脸的不以为然,拂袖道:“小王好心相劝,娘娘执意不听,倒也没什么,只是,事情尚且悬而未决,娘娘便一意孤行,要将在场之人全部置于死地,这样的想法,实在荒唐无稽,叫人不敢恭维。”
元妃目光中流转出深沉的狠绝,语意亦森冷冰寒,落入耳中,叫人不寒而栗:“北王爷名重天下,见识一向高人一等,这是我早就知道的,我不听王爷之言,有我自己的道理,太后、皇后已经说了,皇嗣的身份,是极矜贵的,既是这样,对于凶手,自然是宁可错杀,也绝不能放过。”
她说到这里,右手一动,掌心的金钗越发逼近自己的颈项,几乎要刺进皮肤里,眸光却投向太后、皇后,以凄凉的语气道:“臣妾并无逼迫太后、皇后之心,只是失去皇嗣,臣妾生无所恋,倘若两位不肯答允臣妾之请,臣妾何必再苟延残喘?”
“元妃千万别冲动,”皇后大惊失色,连忙止道,“你刚刚没了皇嗣,若是再伤及自身,叫本宫如何能心安?倘若消息传出去,只怕全天下的人都会说本宫没有照顾好你,到时候,众口攸攸,本宫如何自清?”
一面说,一面转首看向太后,声音沉痛无比:“元妃为皇室孕育子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据目前的形势看,她是绝不肯回心转意的,儿媳心乱如麻,实在不知该怎么处理,还是请母后决断罢。”
太后一脸为难,踌躇许久,连开口都十分艰难:“你心中没有主意,哀家何尝不是一样?”
见元妃紧紧相逼,皇后言语隐讳,却分明有维护元妃之意,太后又态度不明,水溶不由脸色大变,方寸大乱之下,也顾不得多想,径直向元妃道:“小王劝娘娘三思而行,不要一意孤行,皇上有多看重林姑娘,娘娘心知肚明,即便此时娘娘能稍占上风,又怎么样?只要皇上归来,必定过问此事,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实在耐人寻味。依小王之见,娘娘还是尽快收手,念在娘娘痛失子嗣的份上,皇上自会加以怜惜,恢复昔日宠爱,自然指日可待。”
淡淡一笑,声音逐渐镇定下来:“两相对比,不啻天壤之别,娘娘是聪明人,自然知道该怎么选。”
元妃却不为所动,冷冷道:“我既走到这一步,就没想过要后退,有林郡主在一日,皇上只会疏远我、厌恶我,绝不会再有半点恩宠,我已经受够门庭冷落的日子,对皇上也没有什么奢求了,如今的我,只想为无辜死去的皇嗣讨一个公道,至于皇上回来之后的雷霆之怒,我根本就不在乎。”
她说得肯定而坚决,没有半点迟疑、踌躇之色,水溶始料不及,听得瞠目结舌,心情震荡之余,竟是无话可说。
一时之间,殿内声音俱消,唯听得窗外风声细细,有树影透过薄如蝉翼的窗纱,映入室中,投在地上,枝叶纵横交错,光影斑驳不定,仿佛波云诡谲、幽幽难测的人生。
黛玉看在眼里,心中落下深深一叹,人生在世,原是这样的出乎意料,越向往平静,便越不可得;越不喜纷争,便越避不开。
可笑、可叹、可怜。
第39章:撺掇
见元妃言语决绝、神态如狂,在场之人都瞠目结舌,无人说话,也无人移动,连呼吸都轻了起来。
房中气氛凝滞,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元妃目光轻转,徐徐落向太后,见太后依旧一脸踌躇之色,沉默了一会儿,蓦然心念一动,开口道:“臣妾知道,今日的举止甚是失态,不过,相信太后定会体谅的,臣妾另有几句话,想与太后单独倾谈,还望太后答允。”
闻言太后更是一脸错愕,然而沉吟须臾,无法拒绝,便点了点头,旋即四下一望,开口道:“哀家与元妃有话要说,其余的人,都暂且退下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