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良四福晋[清穿]》第138章


胤禛说不出自己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但或许,他对自己听信了宝珠的建议,最后却弄得自己得意的继承人惹来了皇阿玛的不喜而后悔吧。
胤禛抬手捏了捏自己的眉心,心情十分烦躁。
这么些年手把手地教导弘晖,他是个什么性子,胤禛比谁都要更清楚。弘晖虽然年纪不大,但见识却不俗,而且性格与自己与福晋都有一定的相似点,是个再让人满意不过的继承人。
当然,胤禛最满意的还是弘晖心怀天下,干实事。
可这样的弘晖,皇阿玛却不满意,他还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地方让皇阿玛不满意了。
宝珠听完后,有些惊讶,却并不觉得失望或后悔:“这不是正常吗?弘晖是您按照自己的要求亲手培养出来的继承人,皇上也许会满意,但不满意也并不值得意外啊。不管怎么说,弘晖都是你的下一代,下一代需要什么样的继承人皇上可不能决定。四爷,皇上对弘晖满意不满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皇上会不会觉得您后继有人,会不会觉得您的孩子足够优秀。”
但显然,无论是弘晖,还是胤禛带去的及其他孩子都十分优秀。
胤禛怔了怔,语气有些迟疑:“皇阿玛全程注意力都在和弘晖说话,偶尔才会考较其他孩子一两句,我无法确定……”
他竟难得生出了几分不自信。
整个宴会过程中,皇阿玛除了同自己说话外,便总是喜欢借机考较弘晖,与弘晖话家常。这个表现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他定然毫不犹豫地认为皇阿玛是喜欢弘晖,并觉得他足够优秀的,可现在他却不能确定了。占据了皇阿玛几乎一半注意力的弘晖,最后却并不能让皇阿玛满意,其他几个根本没怎么引起皇阿玛注意的孩子,又如何会让皇阿玛觉得优秀?
宝珠听了这话后,却十分惊讶:“皇上一直在同弘晖聊天?”她不解,“若真是如此,四爷为何这般消极?这难道不是应该高兴的事吗?若皇上真对弘晖一点儿也不满意,他怎可能一直关注弘晖?他后来会对弘晖不满,也许只是觉得弘晖身上有那么一两点特质并不符合他对‘四爷的继承人’这个身份的要求,可这如何能代表皇上不喜欢弘晖,觉得他不优秀呢?”
一个人的优秀与否,又不会因为一两点缺点就被全盘否定了。
胤禛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也不过是对康熙能否满意弘晖一事太过看重,以至于转了牛角尖,没能想通其中关窍而已。
再者说,康熙喜欢不喜欢弘晖,弘晖自己难道没感觉?
当然是喜欢的。
康熙想到弘晖那双清凌凌的眼睛,心情都要好上一两分——
当上皇帝这么久,他已经很久没有见到过如弘晖那般清澈的双眼了,前一次见到,还是之前面见四福晋的时候,再往前,就要推到几十年前,胤礽……还未曾长大的时候了。
弘晖那双眼睛,与老四家的真的是如出一辙。
一样的清澈干净,一样的温柔包容,一样的阔达平和,只是老四家的眼底更加坚韧,而弘晖的眼底则多了一股一往无前的锋锐意气,因为胤禛的教导,又多了一丝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悲悯。
第一眼的时候,康熙就难以掩饰自己对弘晖的喜欢。
闲聊之后,弘晖那种发自心底地对他的亲近,更是让康熙觉得像是上瘾了一般的喜欢,简直恨不得将其带在身边时时教导,时时说话。
而考较之后,他对弘晖那远比一些成年皇子都要卓绝的眼光与见识愈发满意,有那么一两刻,他甚至产生了将皇位越过这群儿子,直接交给弘晖也很不错的想法。
但聊的越深,康熙对弘晖身上的温柔包容也就体会得越深,然后……
弘晖不适合当皇帝。
康熙思考后,脑海中难以抑制地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大清如今是何种境况,再没有人比他这个做皇帝的更清楚了——
因为连连征战以及自己的多次巡游,还有晚年对大臣们不自觉的宽容,朝廷已经千疮百孔,到了不得不改变的地步,否则稍有天灾,就可能引发兵变,最后威胁到大清的统治。
可是他已经老了,没几年好活了,实在没精力去管这些东西。康熙甚至完全想象得到,等他驾崩之后,这些问题只会更严重更突出。
而这些,都是需要下一任帝王来解决的。
可他这些皇子当中,包括已经被幽禁的胤礽与胤禔,甚至是被他厌弃的胤禩,别看他们夺嫡的时候斗得厉害,也可以对自己的兄弟下狠手,可等他们登基后面对那些“劳苦功高”的大臣,恐怕也没办法下定决心下手整改。
其中又尤其以胤禩为最,因为他唯一的倚仗就是朝臣的拥护,那么他若真能登基,必然也是受这些大臣辖制最深的一个。
所以思来想去,除了下手果断,不卖朝臣面子的老四,这些个呼声最高的皇子,哪一个都无法达到自己的要求。
因为这个,康熙难免会忍不住将胤禛放在太子的位置上,考察他是否合格。有时候他甚至会将四福晋与太子妃放到一处比较,偶尔也会让人将弘晖在上书房的表现告诉自己。
都很好。
作为自己亲赐的“大清第一贤良福晋”,老四家的若真能做皇后,定然是可以尽到皇后的种种义务与要求,能否做到母仪天下也完全不必怀疑。
弘晖在上书房内的表现也很不错,因为没有经常接触,所以他是否适合当皇帝康熙无法确定,但他肯定适合做雍亲王世子。
可这次见面,却让康熙一时拿不定了主意了。
弘晖很优秀,可作为帝王来说,却太软了,自己留下来的烂摊子,他真不一定可以收拾好。
可除了这点儿,弘晖真的是哪哪儿都好。
太好了。
康熙整个人都有些焦躁,开始坐立不安起来。
一旁伺候的梁九功见状担忧地询问:“皇上,您这是怎么了?可是哪儿不舒服?”
康熙顿了顿,叹气:“朕竟有些后悔近些年对大臣太过放纵了,若不然,也不至于面对弘晖这样好的继承人,反倒开始担心他坐不稳朕这把椅子。”
梁九功悚然一惊,但很快将心中惊惧按捺下来,而后故作不解地开口:“皇上说笑了,您可是要长命百岁的。再者说,弘晖世子不是您的孙子吗?”
康熙愣了下,旋即哈哈大笑:“朕竟糊涂了!”
第105章 
虽说康熙同意了让胤禛那些个到了娶亲年纪的儿子提前参加考封; 但消息传出之后; 京城众人对此却以看笑话的态度居多。
十三四岁的少年; 就算再有本事; 难道臂力还能比得上及冠的成人?
可宝珠又怎会真的让人看了这些孩子的笑话?
十三四岁的年纪,最是敏感多思的时候,稍微有些不合心意就能闹得天翻地覆; 弘昀倒是还好; 因为小时候的经历性子比较沉稳,也不爱表现; 但这并不代表他被人看了笑话后不会生气,不会生出其他想法。
何况距离参加考封最近的一个孩子,还是与她有些龃龉的弘昀?
宝珠以前看的时候,最不耐烦的就是看书中角色因为一两句话没说通; 或是一些打着“为你好”的旗子弄出许多本不必要的误会; 最后导致感情不和,虐恋情深的情节。如今面对弘昀,她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被误会。
而且,她是从来不会对雍亲王府的人避讳府上窘迫之处的。
宝珠想了想,将弘昀叫到自己房中:“弘昀; 这件事我必须提前同你说清楚,我让你阿玛去向皇上讨来这个恩典,并非是为了看你出丑,抑或是想将你提前赶出雍亲王府。”
弘昀站在宝珠下首,睫毛颤了颤; 不语。
宝珠也不介意,解释道,“我会提出这样的想法,一来是因为你们兄弟年龄都紧挨着,你倒是比下头的兄弟大了三四岁,可你下头的那些弟弟妹妹的年龄却都是紧挨着的,年龄相差长的不过三四个月,短的更是同一天,相差不过几个时辰,等你的婚事办妥,雍亲王府接下来估计有好些年里一整年都要在办喜事当中度过。”
“忙碌是其次,你那些妹妹的亲事也不会带来太多麻烦,但府上这许多儿郎娶亲,一个完全属于新婚夫妻的院子却是必须腾出来的,但府中情况你应该有一二分了解,府中确实没有足够的院子。”
倒不是雍亲王府真的没钱——
以前为了建造托儿所与学校,倒确实穷过好些年,但后来有镜子水泥这样的暴利生意,又有国色天香楼这般让人趋之若鹜的去处,雍亲王府的财政情况早已得到了缓解不说,还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