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男主不能死》第116章


明帝抛下手中的折子,长长地吸了口气按捺住火气:“太子呢?”
小太监慌忙跪在地上,丝毫不敢有所隐瞒:“东宫那边的人先前来禀告,说太子……太子他和慕容姑娘一起出宫了。”
“混帐东西!都什么时候了还跟女人厮混在一起!”明帝勃然大怒,一把抓起桌案上的镇纸狠狠砸在地上,“立刻把他给我找回……不,给我绑回来!”
###
明帝这回还真是错怪了他儿子。
当四名铁卫将完全不明白状况的顾逊从林徹屋里扛出去时,一屋子的人都懵逼了。最后还是慕容玥先反应了过来。
她快走两步揪住顾逊的衣角,气愤地冲着面无表情的铁卫怒斥道:“你们这是做什么!”
“陛下有令,命我们带太子回宫!”
“手谕呢?”
“陛下发的乃是口谕。”
“荒唐!太子不曾犯错,陛下怎会下这样的命令?定是你们包藏祸心意图不轨!”慕容玥愈发觉得此事蹊跷,不依不饶地将人从他们手中抢了下来。
铁卫们自小就被当成明帝的贴身保镖来培养,从没有人敢怀疑他们对圣上的忠心。这会儿被一个丫头劈头盖脑骂了一通,不免有些生气,语气也生硬了几分。
“吾等执行公务,还请姑娘不要妨碍。”
“一派胡言!说!你们究竟是谁派来的!”
“玥儿……”顾逊面色难看地拦住她,“你别冲动,确实是父王寻我,只是不知是因为何事。”别人也许不知,但他却是明白铁卫对于明帝的意义的。
一生忠诚,至死方休。
“我看太子还是跟几位大人一同回去吧,想必陛下是有急事传召。”看够了热闹,林徹似笑非笑地把玩着手中的杯盏,有些无礼地下了逐客令,“林某这几日身体不适,恕不远送。”
“林公子当真不再考虑考虑本王的提议?”顾逊犹是有些不甘心。
“多谢太子的厚爱。”林徹站起身来,微微欠身行了个礼,“只是太子所许诺之物并非林某所求。”
“你所求的究竟是何物?”顾逊捏了捏袖下的拳头,“不妨说出来,看本王给不给得起。”
林徹淡笑着看他,没有答话。
他想要的,谁也给不起。
顾逊也许还不懂,但慕容玥却已明白了七八分。她按捺住心中由攀比之心勾出的酸意,大方得体地拉了拉顾逊的袖子替双方解围:“既然林公子心意已决,我们还是另想办法吧。”
顾逊心中有些不舒坦,但还是勉强应了一声,跟着四名铁卫出了林宅。
送走了两尊大佛,扈城的脑子才算是缓了过来。刚刚的谈判十分激烈,他压根儿跟不上双方的节奏,听得一愣一愣的。但两人的来意他却是听明白了,这是来找自家主子敲竹杠、打秋风呢!
要的少也就罢了,一开口就是一百万两,这也太狮子大张口了!真拿他家主子当摇钱树了?
“咳——”
耳畔响起熟悉的咳嗽声,扈城顿时没心思吐槽了,急忙从怀里掏出一个瓷瓶倒了两粒药丸递给自家主子。
林徹边忍着咳边伸手接了送进嘴里,借着盏中的冷茶吞咽了下去,心肺这才舒坦了些。
“主子……”扈城担忧地替他抚着背,“这药快吃完了,该再配几瓶了。”自打七侠镇那回以后,林主子的身子是一日不如一日了,即便现在是夏季,也脱不得衣服,全靠某张方子上的药养着。
“这事你看着办就好。”林徹似乎有些不以为意,随手将茶盏放在桌上,可他的眼底却藏着焦灼与无奈。
扈城毫不含糊地将此事应下,往茶盏里沏了一杯热的递过去:“太子这回真的有些不像话,竟要这般多的银子!”
林徹冷笑:“不过是瞧见我前些日子捐了二百万两,想再咬一口肥肉下来罢了。”
“呸,真不要脸!”扈城气呼呼地将茶壶往桌上重重一放,“您那银子是替小鹿姑娘捐的,他以为他是谁呢?就算是十个太子,也抵不上半个陆姑娘在您心里的份量!”
林徹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扈城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了话,垂着头认真斟茶。
“一百万两倒是小事。”林徹无视了扈城惊讶的表情,淡淡地说道,“只是他这银子是用来赈灾的,阻了我的财路。”
扈城的嘴巴张得愈发得大。
林徹被他的表情逗笑,难得有耐心跟他猜谜:“你可知这一月我名下的铺子进账几何?”
“十万两?”跟在自家主子身边的时间不短,扈城多少有些了解往日的行情。
林徹似笑非笑地摇摇头。
“十五万?二十万?”扈城有些口干舌燥。
林徹一一否定了他的猜测,淡笑着公布了答案:“五十万。”
“妈呀——”扈城惊得一屁股坐到了椅上。我的乖乖!怪不得主子捐二百万两的时候那么随意呢!按照这速度,小半年就能挣回来了呀!可是……可是怎么会跟平时差那么多呢?
林徹瞧出了他的疑惑,伸手拿起桌上的茶盏抿了一口,眼中迸出精明的光芒:“兵荒马乱的年月,大户们总是要为自己留后路的。”
“谁也猜不到这一仗会打多久,但谁都知道,越往后市面上的物资就越匮乏,物价就越高。不趁此时多屯一些,他们又怎么会心安呢?”
“呀……”扈城低呼一声,“那物价不是涨得更快了吗?”
林徹不置可否地笑笑。
“那咱们的货……”
“先压一压,别流出去得太快。”林徹将茶盏轻轻放回桌上,语气笃定得很,“越到后来,越有人愿意出大价钱!”
☆、第117章 :必胜的光芒
如林徹预言的那般,京城周围的物价水涨船高,尤其是某些本就紧俏的物品,一夜之间价格翻倍也成了常事。
这么一来,饶是那些小门小户也有些吃不消这样的日常开支,更别说是长途跋涉、身无分文的难民们了。
大大小小的暴动虽时有发生,但京城周围的民心还算稳定。因为百姓们心中都明白,这只是难民们向朝廷施压、讨要粮食的途径之一罢了。毕竟谁都不想成为真的亡国奴,只要每人每日能领上一把米、一碗粥,□□自然迎刃而解。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四面受敌使得这个庞大王朝的国库储备骤减。而比起小风小浪的内乱,虎视眈眈的外敌显然更让人头疼。因此,除了武力镇压以外,朝廷没有其他法子来对付这群弱小的“强盗”。
世上的一切总是有两极的。
虽然大部分的商人都选择像林徹那样趁机抬价大发横财,但也有少数忧国忧民的义商决定慷慨解囊,以个人名义来施粥赈灾。只可惜,二者力量太过悬殊。
义商手中的粮总会用尽,难民的饥饿却没有终止的一天。
时间一天天过去,市面上的商品越来越少,人们对饥饿的恐惧越来越深,并最终在东境传来“战神刑战溃败,临东城彻底失守”消息的那日达到了顶峰——
连战神都败了,煌朝还能支撑多久?
消息疯传的那一日,京城周边的城池仿佛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人们纷纷从国泰民安的美梦中惊醒,抱着妻儿痛哭。
有些极度悲观的人亲手点燃了自己的屋舍,选择将自己的生命和过往的美好一同从这个世界上抹去。但更多的人则选择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成群结队地去打劫商铺、夺掠粮食,从最温顺的百姓变成了面目可憎的暴徒。
一夜之间,一切都失去了秩序。煌朝民心散乱,岌岌可危。
###
小院里秋意正浓。
“林主子……”扈城小心翼翼地为躺椅上的锦衣男子添上一盏茶,“咱们的货,还要继续压着吗?”
林徹的视线不曾从手中的账本上移开,转而问起另一回事:“护卫们都雇好了吗?”
扈城一噎,半晌才闷闷答道:“雇好了,全分配到各个货仓镇守了,府上也安排了一些。”
听出他的情绪有异,林徹抽空瞥了他一眼:“怎么了?”
扈城想起今天上街时看到的场景,微微垂头内疚地答道:“百姓们都快疯了。”
“这样啊……”林徹伸手拿起茶盏,语气淡淡的,“那就叫各个铺子散出一成的存货出去。”
“太好了!”扈城大喜过望,但很快又紧张起来:“那……价格呢?”
“唔……”林徹的指尖轻轻扣着椅子的把手,“按市面上价格的一半来算吧。”把兔子逼得太急,也是会咬人的呢。
这个答案显然在扈城的预料之外。许是见惯了自家主子“坑人”的事迹,这个傻大个一时没反应过来,只张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