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在古代》第93章


“听说,你把酱料带出宅子了。”
“是的夫人,就是我偷拿的,不干魏妈妈的事。”胡巧珍低着头半蹲着,一动也不敢动。
“呵呵。”
林氏嘲讽的轻笑出声,其实一罐酱料自己根本就不在乎,不过女儿哭着说,李颉文那孩子居然认识珍珍,还叫得那般亲热,就是因为那罐酱料。
第110章 
林氏嘲讽的轻笑出声,其实一罐酱料自己根本就不在乎,不过女儿哭着说,李颉文那孩子居然认识珍珍,还叫得那般亲热,就是因为那罐酱料。
“你,每日去外头做什么?”
总不会如女儿说的那般,时刻想着怎么勾引未婚男子吧。
“夫人,我没做什么,就是在集市里闲逛呢。”胡巧珍可不敢说自己与螺蛳他们在一块。
林氏听了,许久没说话,审视着胡巧珍,在集市里闲逛?难道真的是在找合适的人下手吗?那可真是小看她了,小小年纪心思这般重,还真是豁得出去呢,抛头露面都不觉得羞耻,这种人可一定要攥紧了,谁知道她什么时候搞出事来。
“不管你以前出门干什么,今后便不用出去了罢。”
林氏说完,闭上眼睛享受着阿红的按摩。
“什么?!”
胡巧珍惊诧的抬起头,看林氏一副高高在上,对自己不屑一顾的模样,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双膝一软跪了下来,哀求道:
“夫人,我只是带了罐酱料出去以后再也不带了,求您了夫人!还有魏妈妈,她是不知道的,你放过她吧,夫人!我知道错了,再不敢了夫人……”
林氏皱起眉,斜着眼看着匍匐在身前的胡巧珍,在这后宅里,谁会质疑反驳自己?还敢要求多多!老爷都不敢多说一句,有些不耐烦的呵道:
“阿橙,将她带到家祠去,今天不用吃饭了。”
“是,夫人!”阿橙有些兴奋的进来拖胡巧珍,叫你刚才瞪我!
“不要啊!夫人,我知道错了,你放了魏妈妈吧,她不知道的,我不敢了……”胡巧珍慌乱的挣扎着,跪行到了林氏脚跟前,阿橙又怎拖得动她?一个整日在外奔跑,一个在后宅缺少锻炼。
阿橙急得满头大汗,林氏烦躁的瞪了她一眼,真没用!挥挥手,身后的阿红退了下去,去了屋内,很快的,阿红身后跟着出来了一名身穿黄色丫鬟服的女子,阿红又站到了林氏身后揉捏起来。
“夫人,你罚我就罚我,放了魏妈妈吧,她年纪大了……”
……
胡巧珍红着眼圈哀求着。
林氏却是嗤笑起来,呵!还懂得收买人心了,转头温和的对着阿黄说道:
“阿黄,针线不急的,你同阿橙一起将人送去家祠吧,让董瞎子看好了可别徇私啊!“
“是,夫人。”
阿黄福了福走到胡巧珍身旁,竟是一伸手将在地上哭求着的胡巧珍,一把拎了起来。
胡巧珍拼命挣扎,哭求着:“夫人,求你,求你,夫人!……”
阿黄将她往腋下一夹,一手捂住胡巧珍的嘴,拖曳着给带了出去,阿橙紧跟在身后,一脸钦佩。
胡巧珍一路被带着出了主院,廊下的魏妈妈跪行着追了几步,却也无能为力,孤女!寄人篱下的孤女又能如何呢?久病床前还无孝子呢,更何况日日在家吃白食的孤女!再大的恩情久了也是会被消磨掉了。
阿黄带着胡巧珍,越走越偏,在胡宅的一角树木森森的地方就是胡宅的家祠了,还没到家祠就听到木鱼的咚咚声,阿橙走近那座清幽的家祠,吱吖一声推开门,阿黄将胡巧珍掼了进去,木鱼声停了
“董婆婆,珍小姐犯了错,夫人罚她不得食晚食,你可得看好了。”
阿黄对着背朝门,满头银发,微微,身着灰色粗布衣的背影说道。
木鱼声又响起。
胡巧珍从地上慢慢坐了起来,阿黄同阿橙两人转身出了门,门吖的一声被关上了。
也是太阳落山了,家祠内昏暗昏暗的,些许的光从窗棂照进来,还没得比家祠里的油灯光亮。
胡巧珍站在祠中央,看着供桌上放着的一排灵牌,忍不住上前去看,也是因为最想看到的原因吧,一眼便看到了靠边一些的牌位上写着:
弟 胡必兴之灵位,
旁边一个写着:弟媳胡董氏之灵位。
对着灵牌,胡巧珍又忍不住落下泪来。不想哭的,不想流泪,自觉还算坚强,怎么老是哭泣呢?胡巧珍胡乱的抹着眼睛,却怎么也控制不住,反而是抽泣声越来越大,过了许久
“唉!”
木鱼声不知什么时候停了,董婆婆站在胡巧珍身旁,小心的伸手触摸胡巧珍。
“莫哭了罢,看看我这老婆子,哭有什么用?只会瞎了双眼。”
人悲伤的时候,怎么会因为别人的几句话而停止哭泣呢?
董婆婆将胡巧珍拉到蒲团前一坐下来,伸手小心摸索着为她擦去泪水:
“莫哭了,莫哭了,是二小姐吧,记得董妈妈吗?莫哭了。”
“董妈妈?”胡巧珍那时五六岁,自是记得,边抽泣着边问道:
“董妈妈不是早就回乡了么?”
母亲去世时后,祖母便告诉自己董妈妈回乡了。
董婆婆停住手坐正,过了好一会儿:
“没有,那年我一时不查,叫你母亲落水去世,我是悔恨难过也无用,便请求老夫人让我来看牌位,当是陪夫人了。”
胡巧珍听完沉默了,不知该说什么。
不过董婆也不需她说什么,自顾自的说着:“这么多年,直到眼睛哭瞎了,我才明白,夫人打击太大了,不愿面对,谁能强迫她呢,而我却一直生活在愧疚自责中,呵呵,也是庸人自扰了。”
“那,妈妈没想过离开吗?”既然已经想通了,为何还待在这呢?
董婆婆笑了笑:
“习惯了呢,再说我一个瞎子又能去哪?在这养老也不错。”
说到养老,董婆婆话音一转问道:
“对了,二小姐你晚饭没吃吗?”
“董妈妈不用担心,我有在外面吃过了,还有,别再叫二小姐了,就叫珍珍吧。”胡巧珍提醒。
“嗯?”
董婆婆愣了一下,结合胡巧珍现在的处境也能知道她过得并不好,忍不住感叹:
“果然是人走茶凉啊,即便是……唉,竟还关家祠!”
“董妈妈,不是的,这次,这次是我偷拿东西出去,夫人生气了。”
胡巧珍珍连忙解释道,又有些不好意思。
“偷拿东西吗?”
“嗯,厨房魏妈妈做的酱料,只是害了魏妈妈也跟着受罚。”
说到这些,胡巧珍情绪很是低落。
“魏妈妈呀,她是你爹爹找来的。当年你爹比大爷贪玩乐些,没事就往宅子外头跑,就认识了魏妈妈,她照顾照顾你也是应该,别担心连累了她,……”
董婆婆絮絮叨叨着,也是一个人久了寂寞了吧,有人听她说话,啰嗦起来。
第111章 
安德楼门外车水马龙,李颉文同吴维序两人相携走了出来。站在安德楼门口,李颉文笑着拍了拍吴维序:
“明日就看你的了,还望吴兄旗开得胜呐!”
吴维序斜着眼,咧开嘴嘿嘿笑道:
“呵呵,李兄果然不同一般人呐,亏得我以前还当你……”
“吴兄!”李颉文打断吴维序,正色道:
“出之我口入之你耳,还是等明日吴兄的好消息吧。”
“好好好!李兄说的是,说的是啊。”
吴维序被打断了也不以为意,笑嘻嘻的冲李颉文抱抱拳。
“那好,吴兄,明日你我还须科考,便就此别过吧。”
李颉文也冲吴维序拱拱手,转身登上了等在一旁的马车,那赶车人一声吆喝,一甩鞭子,马车便动了起来,车帘微动,李颉文坐在马车上,冲吴维序点点头。
吴维序站在安德楼门口,看着绝尘而去的马车,果然还是小看了李兄呢,想想李家那般复杂的人际,而这位却能游刃有余,就该知道此人不简单了。
呼!幸好自己未曾得罪过他,吴维序长舒口气,一甩袖子,随口同身旁的小厮说了句:
“咱们也走吧。”便踏上了早就摆好的车凳,登上了马车。
才将入夜,加之科举期间,街上马车、行人甚少,不时有巡逻的捕快们走动。李颉文坐在马车里,耳边是隆隆的车辙声,明日便是考琴试了,偏自己俗事缠身,要应付一大家子,还得提防上头的三位庶兄。
唉!李颉文揉了揉额角,若是能得娟妹的先生点拨点拨就好了,只可惜那位君夫人寡居,不好见外男。还有吴维序那边,骑射二科,那刘永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