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次别离》第47章


恳黄ò甓寄笾频梅浅II厦娓吒咚柿⒆乓欢园滋於欤浅こさ木逼闯梢桓鲂模路鸪磷碓陟届慌ㄇ橹械那槁隆?br /> 我后来才知道这款蛋糕叫玫瑰物语,在官网售价不下三千。
“这是用委内瑞拉黑巧克力、多米尼加白巧克力、加拿大冰酒、波旁香草条、云南食用玫瑰、新西兰天然淡奶油、美国大杏仁、山核桃做成的,花和天鹅也是纯手工捏制。” 穆文茵介绍说。
我不禁感叹:“这蛋糕连天鹅的羽毛都做得这么精细,会舍不得切呢。”
穆文茵说:“没错,他们家的蛋糕很讲究外观,但口感也不错,天鹅是用法国杏仁膏纯手工捏制的,羽毛应该有一百多根。所以更要尝尝看。”
景之行说:“你知道我不喜欢甜食,你和南江吃吧。”
“那怎么行,你是寿星。”穆文茵平时说话十分利落的一个人,可在他面前竟有些少女的感觉。
我协助她一起把蜡烛点了起来,并把客厅里的灯关了。黑暗中,只有蜡烛暖黄的光映着我们的脸,穆文茵轻轻地唱起了歌,却不是生日歌,而是一首不知名的外语歌。
景之行的表情微微有些动容。
我想,如果不是我夹杂在他们中间,他们本来有一个单独相处的好机会,我来得那么不合时宜。
我一会儿想起小D和我说的那些话,他说景之行真正喜欢的人是我,一会儿想起那天,我问他“你会和穆文茵结婚吗”,他回答说“我们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或许在他心里这些已经过去了,可是穆文茵不这么觉得。
这样一想,我觉得特别难过。
在这个世界上,凡事都有先来后到,相遇也是。
如果我早一点遇到他就好了,可是早一点又怎样,君生我未生。
也许命运早就注定好了,我与他不会成为陌路人,但也不能彼此拥有。
一首歌唱完了,蜡烛被吹灭,灯光又重新亮了起来。
我收拾好自己的情绪,满面笑容地和他们一起吃了一块蛋糕。
穆文茵说:“南江,上次收到你的电影首映仪式的请柬了,由于要开庭,没能到场祝贺,我很抱歉。”
我轻轻地摇头说:“没关系,请不要把它放在心上。”
“你当年离开学校是正确的选择,如今能有现在的成绩,我和你们Professor景都替你高兴。”
我知道她说这话的意思,点点头,说“谢谢”,然后便告别。
临走之前,我把带过来的根雕递给从进屋之后就一直沉默的男人,他的眉头微微蹙着,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来的时候我想了很多的说辞,我想说,这份礼物可能不及你送我的那串金丝老砗渠那么值钱,但它是我用从沙漠里背回来的胡杨树根抱石,并亲手打磨的,是这个世上独一无二的作品。
我想说,你曾经告诉我说树大招风不是树的错。现在我终于明白,一个人只有自己变得真正强大,才能抵御风雨的入侵,像扎根在沙漠里的胡杨树一样,任凭沙暴肆虐,任凭干旱和盐碱的侵蚀,任凭严寒和酷暑的打击都能顽强地生存。
我还想说,小D说你喜欢我,他说的是真的吗?
但最后,这些我都没说,我说出口的是:“Professor景,虽然你越来越老了,但是生日快乐。”
是的,我叫他Professor景。
第十五章
伴你高飞
“因为你,我想开始余生。”
“我们的余生早已开始。”
01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做一遍就会上瘾。
这一生,让我上瘾的事有两件:第一件是关于那人和他的一切,第二件就是旅行。
也许,从我向世界迈开了行走的第一步开始,就注定了我再难停下来。
有个叫保罗·索鲁的美国作家就写过一本叫《旅行上瘾者》的书,他在书里说:我生命中有很长一段时间住在不属于我的地方,我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异乡人。
而我也是个异乡人,不过,我更喜欢他的另外一句话:地球上有一道裂缝从加利利海延伸到莫桑比克海岸,而我就住在裂缝的边缘。
那段时间我回到老家住了几个月,每天什么也不做,帮我爸做做按摩,陪我妈唠唠家常。我能清楚地看到,这几年,在他们的脸上新增的皱纹。
这些年南陆一直想接他们到北京来住,可我妈和我爸都是固执守旧的人,总说北京空气不好,不如老家自在。
不过自在的二老开始操心起我的终身大事,先是旁敲侧击问我之前在医院工作男孩子多不多,又说谁谁谁结婚了。
我说:“妈,如果遇到合适你们审美的青年我会加倍留意,好好把握的。”
我妈:“真的?”
我爸:“什么合适我们的审美,你这孩子,最重要的要合适你自己。”
我插科打诨,说:“好好好,你是我亲爹,你说什么都对。”
那段时间,我暗中计划着再去一次南非,我想去看看保罗的莫桑比克海,这一次没有小D,也没有周缈,我要一个人去。
然而,我的南非之行没有成行,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五日下午两点十一分,尼泊尔发生八点一级地震,珠穆朗玛峰雪崩,西藏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吉隆县等地受强震波及,受灾严重,均有伤亡。
后者是我心中的神圣之地,而尼泊尔亦是个十分美丽的国度,在那里生活的居民非常质朴,孩子们有着大而黑的眼睛,眼神像雪山一样纯净。
我接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是受灾区现在肯定需要各方救援。
我没有多想,改了去南非的行程,四月二十七日,匆匆备了基础医疗物资和一群同样心系灾情的青年志愿者辗转抵达加德满都,这些志愿者很多是从网上招募的,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遍布各行各业,途中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信息交流,得知其中有两位是医疗工作者。
加德满都已经快要成为无政府状态,我们中间有一小部分人留在了那里为落难同胞提供各种消息,或为协助候机乘客送水送粥。
我随着大部队出发前往现场参与挖掘和搜救工作。
这个高原之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古迹被毁,寺庙倒塌,城池化为废墟,满目疮痍。
作为一个曾经亲眼见过这座美好的城市,并为之驻足停留的游客,我来不及为它们感到悲哀,因为在那些被埋在废墟里等待着救援的生命面前,这些似乎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我在加德满都灾区现场,遇见了两位穿着蓝色制服的救援人员,得知他们是来自我们中国的蓝天救援队。
语言不通、没有后续补给以及当地恶劣的环境,都没有影响他们在这次国际救援任务中争分夺秒地展开工作。有时候一忙起来,大家错过饭点,靠一些饼干之类的食物充饥。他们的存在,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在重灾区,最惊心动魄,也最让人难过的还是看到被救援人员用担架抬出来的人,他们不是重伤的伤员就是没有了生命体征的遗体。
生命如此坚强,又如此脆弱。
“帐篷医院”里的病床几乎一直处在满员状态,医生在密闭的帐篷内,穿着白色长大褂,夜以继日地展开着救援工作,可是等待治疗的伤者始终排着长队。我和同来的那名姓高的医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帐外接诊这些可能来不及被救治的人。
也是在这时,我才深刻地体会到“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的含义。
到了夜里,我们依然不敢去睡,心里想着也许自己少睡一会儿,就能多救回一条生命。有时凌晨时分,高医生会好心地催促说:“南医生,你去帐篷睡一会儿,这样下去不行,去吧,这里有我。”
“我没事,你去休息吧。”
“我是男人,我撑得住,你快去。”
我的身体确实已经劳累不堪,眼皮也在往下沉。
四点左右我和衣躺下,不到六点又警醒地爬起来继续开展工作……
02
二十八日下午,一个救援人员把一位受了伤的妇人送到我们面前,说:“她吵着要去找自己的孩子,让我们帮她做个包扎。”他又粗略说了一些救援的情况,表示:“现在大家的目光都聚集在加德满都在内的城市区域,偏远乡村地区的灾情可能更为堪忧。”
“越是偏远的乡村地区,医疗条件越不发达,信息可能根本无法传递出来。”
我想起《一万次别离》拍摄期间,自己曾经和小D他们去过一个叫蓝塘的北部村落,在那里能欣赏壮美的雪山、日出和日落。尤记得当时,我们借住在一户淳朴的村民家,那家的女主人会做好吃的酸乳酪和一种加了黄油不知道名字的煎饼,他们都是那样热情和善良的人。
我一直在试图打听他们的消息,辗转得知地震引发了雪崩,蓝塘村整个村子被吞没,几乎无人幸存时,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
当天,我对高医生说:“我准备去附近的村落看看。”
高医生不同意这样的做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