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614章


早上七点半到校,七点就得吃饭,悠悠从小就喜欢睡懒觉,每天睡到六点半才起。爸爸起床做早饭,悠悠上桌吃饭的时候,温度正好合适,吴卫华的爱心早餐可真到位。
中午饭悠悠妈有空就回来做,没空悠悠回家自己做,不用妈妈提前做好了,悠悠在放学的路上捎个热馍,回家炒个菜就可以了。
其实悠悠根本不用动手做,自己的仓储园里,放着数不清的各地名吃,自己怎么都不会亏了嘴,吃过午饭还能休息一个小时。
下午加一节自习课,到六点才放学。悠悠回家后,妈妈大部分都是在厨房里忙活,吴卫华同志每天都是六点半以后才到家。
晚餐比较丰富,妈妈一般都准备四菜一汤,一家人悠闲的吃上一顿。
自从悠悠来了以后,就接过了炒菜的工作。开始妈妈怕影响悠悠的学习,不过她看悠悠不是看电视,就是看课外书,就主动把炒菜权让了出来。
别说吴卫华了,就是她自己都觉得,都是一样的食材,自己做出来,确实没有悠悠做的好吃。
晚饭以后,刷碗收拾厨房,就是吴卫华同志的任务了。每天的晚餐就是,妈妈准备食材悠悠做,爸爸洗碗刷锅打扫卫生。
吃过晚饭,悠悠回房间学习,爸妈两口子出去散步。吴卫华同志说了,自从悠悠来了后,自己每天晚上都吃撑了,即便每天散步体重还是增加了。
第859章 出国
这样的生活持续到10月中旬,京大考古系和美国哈弗大学,互派交流学者,悠悠妈被学校选中,去美国工作一年的时间。
悠悠高兴了,自己终于等到了机会,可以光明正大的提出回韩屯了。
艾婉莹本来就担心悠悠的学习,听到悠悠回韩屯的打算,就打算放弃出国交流的机会。
现在国内的“出国热”都成风了,出国的机会特别难得,妈妈经常在世界性的杂志上发表论文,哈弗大学指名发的邀请函。作为学者出国一趟就算是镀金了,回国后各种待遇嗖嗖的往上升。
看妈妈竟然为了自己想放弃这难得的机会,悠悠也不藏私了,把自己的真本事亮了出来。拿出自己看过的课本,让妈妈给自己出题现场测试。
“妈,我把高一的课本都学完了,真的不想坐教室里受罪。还不如回家帮姥姥,咱们家和大卫的生意,离了我真的不行,姥姥和大卫通电话,有时候真的说不明白。”
艾婉莹不是这么想的:“大卫和你姥姥说不通,不是还有你姑奶奶吗。”
悠悠耍赖:“妈,我想姥姥了,你就让我回家吧。您走了我自己在这里住爸爸也不放心,我留下来还得给爸爸做饭吃。咱们都走了,爸爸就能回艾府住了。
关键是我在这里也学不了东西,你就让我回家呗。”
还好吴卫华同志比较开明,他这次和悠悠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在爷俩的共同努力下,艾婉莹同志终于吐了口。
附中那里的手续好办,不过悠悠必须回来参加每学期的期终考试。每年两次期终考试,半年来一次京都,这完全没有问题。
自己家里有电话,韩屯每天都有到京都的货车,一天的时间就到,悠悠跟货车来回就行。
10月20日,志中和志华一百天,刘冉舅妈出了大满月。她准备和舅姥娘一块回韩屯。她有半年的产假,现在回去能在韩屯住到年后,等年后再和爱民舅舅一块回京都。
悠悠正好可以跟着她们一块回韩屯,行程确定后,悠悠高兴的给姥姥打电话,满嘴里跑火车:“姥娘,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还是姥娘了解自己:“我就知道你呆不长,你妈就是不出国,你也得想办法回来。”
这次回韩屯,还是震宇公司的小张和小李开客车送的,刘冉娘三的东西可真多,照顾她们母子的厨师和保姆,都跟着一块回来了。
10月下旬,就到了霜降季节,最低温度接近零度,还好进口的客车有空调,两个小家伙刚开始还挺高兴,没过半个小时,就都睡着了。
回到韩屯村,自己家所有的别墅,都被悠悠安装了隐形的太阳能空调,房间里保持在20多度的恒温。
看见舅姥娘她们回来了,村里人都高兴的跟过来,大家都是来看龙凤胎的。
村里以前有过三对双胞胎,“大一号”家的双胞胎最大,其次是二爷大女儿桂莲家的,“高高三”家的双胞胎最小。不过他们都是男孩子,还没见过龙凤胎。
别说村里人了,就是自家人,也是在俩孩子十多天的时候,见过这俩孩子一次。现在两个孩子,都长到了二十多斤,面红齿白,像个笑面虎,不论谁逗,就对着人咯咯的笑。
高兴了就手舞足蹈,挥舞着自己的小胖胳膊,嘴里吱呀的喊着,往来人的怀里扑。
村里人看着他俩,都惊奇的不行,别人家俩男孩子长的一样,这龙凤胎咋长的也一样,这咋分出男女来啊。
现在这俩孩子,其实挺好区分,喊他们的名字就能分出来,对名字他俩已经有回应了。听到有人喊自己,俩孩子会“啊啊”的应答了。
悠悠回到家里才知道,老首长过了“十一”就来了,他这次过来,和以前不同,带来了一个勤务班,还有生活秘书和工作秘书,总共跟来了九个人。村里给老首长准备的别墅,终于住上了人。
尽管老人家带来了个勤务班,可他个人还是喜欢和村里人在一块,从来到村里,就一直在食堂里吃饭,跟着他来的人,也跟着他吃食堂,家里的厨房,只是做些宵夜。
他的保健医生,被他给派到村医院里,为病人服务。理发师在肉食厂的对外门市里,开了个理发室,免费给村民服务。
厨师和勤务员,都被他派到村里的食堂里帮工。司机只要老首长不用车,就去了村驾驶队帮忙。
每天跟着他的,就剩下警卫员和生活秘书。工作秘书留在家里,帮着他整理回忆录。
老首长来了以后,在自家的后院里,也养起了猪羊和鸡。现在没有小鸡仔了,老首长就在集市上,买了十几只大鸡,母鸡买回来就有几只下蛋的,把老首长高兴的,每天都吃个自家的鸡下的蛋。
老首长满足的对韩德才说:“老伙计,你就是我命中注定的贵人,我这辈子跟着你,总算是有了个家。”
开始村里人都不知道,老首长这么大的官,咋就单身一人,知道内情的人,也不对外说。直到这次还首长回来,还是他自己告诉村民的。
原来,在解放战争胜利的前夕,国民党丧心病狂,把老首长全家都杀害了,而且是连坐,沾亲带故的一共六十多口人。
老首长怀念自己的亲人,解放后也没再娶,把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部队。
村里的一百多名退伍兵,起初看到老首长,大家都不敢相信,自己能在韩屯村,看到战绩卓著的老将军。
他们对老首长,是发自内心的尊敬,每次看到老首长,“啪”的一个军礼,特别的标准。接着就是一句:“老首长好!”
村里的孩子都跟着他们学会了,见了老首长也敬礼,不过他们的问候变成了:“首长爷爷好。”
老首长让警务员推着韩德财,俩人经常去村前的护村林里,和来韩屯卖东西的农民拉呱,调查了解现在农民的生活情况。
碰到他感兴趣的问题,就让工作秘书写成材料,直接上报到中央领导机构,作为参考材料。
第860章 婚礼
农历的九月十六日,是冬梅和志明结婚的日子。他俩的婚礼,算是把农村的结婚仪式,给推向了最高潮。
悠悠回家后,光忙活俩人的婚礼了。现在农村结婚,大部分用牛车娶亲,结婚前去县城买趟东西,照张二寸的合影。结婚证还是手写的,连贴照片的地方都没有。
悠悠在电子商城里,给冬梅订了一套婚纱和喜服,就连伴郎伴娘和花童的服饰,都是配套的。结婚的时候不能穿,结婚前拍套婚纱照,总可以吧。
室内在自己的别墅拍照,想咋布置咋布置,室外韩屯村到处都是美丽的背景,各家的院子都是花园。
村台上的依然盛开的铁蔷薇花,地毯似的葛八根,不知名的美丽野花,都是非常漂亮的外景。
村里的大广场上,音乐喷泉打开,漂亮的水花跳跃,又是一组照片。
冬梅穿着洁白的婚纱,让兰芝的四个孩子当花童,别说照片了,所有的看见的人,都说好看。
其他的喜服,一种一个风格,穿旗袍的时候,冬梅羞得不敢迈腿,悠悠只好给她找了件长外套披上,摆好造型再拿掉外套。
现在的女孩子真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