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穿越七零年代》第626章


对于韩屯食堂的饭菜,这些退伍兵特别的满意,以前在祖国的最北方守边疆,一年有五个月是冰天雪地的寒冷季节,别说青菜了,就是萝卜白菜都难得,一日三餐啃咸菜。
韩屯村的寒冬腊月,每顿都是两个菜,一荤一素,别说萝卜白菜了,反季节的青菜,也经常上桌。
韩屯村今年的温室大棚,增加到一百个,产量大增。每天挑捡出来的品相差的蔬菜,供应村里的食堂。
韩屯村的大棚菜,今年可是出了名,以前的老客户找过来,看到韩屯的温室,从去年的三十个,增加到了一百五个,大喜过望,为了能保证长期的合作,好多客户主动给村里签订了供货合同。
第876章 救人
石庙村的五十个大棚,为了便于管理,基本上也集中在一起,特别是和韩屯村的蔬菜大棚,离的比较近,外来客商以为都是韩屯村的。
这些人可不仅是临水地区的,他们来自临水附近的好几个地区,远的里韩屯几百里路。蔬菜装上车后,未了不耽误凌晨的早市,通常都是连夜赶路。
车棚里的新鲜蔬菜,用棉被捂的结结实实,连夜运到几百里以外,到了地方还是水灵灵的,特别的新鲜。在寒冬腊月里,特别的收欢迎。
这两年人们的收入高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平时可能舍不得买反季节的蔬菜吃,可在重要的节日,就舍得花钱了。
特别是一些公务接待,水平越来越高,大鱼大肉不能少,可反季节的黄瓜西红柿,必不可少。豆角菜椒西葫芦,更加的受欢迎。
温室大棚投资较高,玻璃的温室大棚一亩的造价高达万元,超过的农民的承受能力。所以,尽管温室大棚的收益高,可是每年增加的量却很少,大城市的郊区,政府投资建设了一部分,中小城市就很少。洪城和平城县,至今没有温室大棚。
石庙村种温室大棚,虽说是头一年,可他们离韩屯村近,一天不知道往韩屯的大棚里跑多少趟。一步一个脚印的跟着干,竟然不比韩屯村种的差。
毕竟他们的人手足,一家人建一个大棚,由于投资大,特别的精心,一家人都守在大棚里。个别的人家,干脆搬到大棚入口的缓冲房里居住。
他们大棚里的蔬菜,随着韩屯村的销售渠道,不用出村就卖了出去,每天都有收入,这些人数着钱,高兴的合不拢嘴。
石庙村的其他人见了,都非常的后悔,打算明年也跟着种大棚菜。于是,韩屯村的温室大棚里,每天都有几十个义务帮工,他们都是石庙村明年准备种大棚的,今年先来韩屯村这里学技术。
两个村挨着,他们可是知道,韩玉峰就是这样,在农大的温室大棚里边干边学,一连干了半年,才学来的本领。
韩屯村白天人来人往,可过了夜里十点,四门落锁村里就安静了。村后的温室大棚,拉蔬菜的货车,夜间发车的只能绕道生产堤。
过了腊月初八,年味越来越浓,代销点里忙的不可开交,就是这样,姥姥除非补货,轻易不让悠悠去代销点了。临近期终考试,她老人家催促着悠悠赶紧复习功课。
腊月十二的夜里三点多,凄厉的呼救声从村后传来,打破了村子的宁静,村里大部分人家人都出来了。
悠悠家就靠着村里的南北公路,她和迪迪跟着姥姥出来的时候,看到退伍兵架着一名挺着大肚子的妇女,艰难的往医院走。
这名妇女穿着一件大棉袄,下身就穿了一条秋裤,光脚穿着一双棉鞋,冻的哆哆嗦嗦,来回的就说一句话:“救救我!救救我!”
“老骡子”过来后,一看这情况就说:“这是要生了,赶紧去医院。”
进了医院躺倒病床上,喝下一碗红糖水,这名妇女缓了过来,下床跪在几名退伍兵的面前:“解放军同志,求求你们了,小李村有十几个被拐卖的妇女,你们马上去救救她们吧,晚了她们就被转移走了。”
她的话刚说完,老首长正好进了门。看到老首长,这名妇女痛哭失声,爬着扑向老首长。
老首长一愣,看她抬起头来,惊讶的把她脸上的头发拔开,颤声问道:“孩子,你是莹莹吗?”
“爷爷,是我。”
“老首长”蹲下来问她:“孩子,你咋在这里啊?这都快一年了,一大家人找你都找疯了。”
这名妇女急切的对老首长说:“爷爷,您快带兵去李村救人,那个村里有十几个被拐卖的妇女,晚了就来不及了,她们都被关在地窖里。”
“老首长”这才反应过来:“孩子,你这是被拐卖了。”
“爷爷,我是在火车上被他们给迷晕,架到这里来的。爷爷,您赶紧去救人啊。”
说完,这名叫莹莹的姑娘,就昏了过去。
“老首长”一把搂住她,宝景手拿银针,就地施救。好在医院里有暖气,温度在二十度以上,地上也不算冷。
“老首长”转头吩咐自己的秘书:“你去组织退伍兵,紧急集合,把李村给我围起来,仔细的搜,一个人也不能放出去。”
接着对韩玉林说:“韩支书,你去打电话报警,让县里把中队派过来。”
在宝景的施救下,莹莹醒了过来,她醒过来看着“老首长”还是那句话:“爷爷,您赶紧去就她们,晚了就来不及了。我逃出来,被村里人发现了,肯定得往外送人。”
“老首长”安慰她:“孩子,你放心,爷爷保证她们一个也跑不出去。”
转头就下命令:“出发!”
退伍兵的警惕性高,他们听到呼救声,都已经起来了,“老首长”一声令下,沿着黄河岸,向小李村跑步前进。
“老首长”的司机,已经把吉普车开了过来,“老首长”弯腰上车,也没走公路,跟在部队的后面,向小李村摸了过去。
悠悠回家把自家的吉普车开了出来,拉上舅姥爷和二爷,跟在后面就出发了,迪迪在家配着姥爷,姥姥也跟着上了车。
到了车上,舅姥爷才说:“县公安局和中队全部出发,他们和平城县的公安打了招呼,估计也得全体出动。这才两年的时间,小李村咋又惹出这么大的乱子来。”
二爷也说:“咱们俩个村离的这么近,就没听到一点风声,他们瞒的可够严实的。”
悠悠疑惑的说:“年后县公安局去他们村抓赌,就没发现他们村有拐卖的媳妇。”
悠悠姥姥说:“没有外人指点,还真不好发现。他们可真丧良心,竟然把人给关到地窖里。这次小李村算是完了,这个莹莹和‘老首长’这么熟,肯定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
第877章 打拐
到了小李村,悠悠跟着“老首长”的吉普,把车停在村子的外围,看到四百名退伍兵,把村庄给围了个严严实实,倒是没进村搜查。
这些人毕竟是退伍兵,没有执法的资格。老首长正式考虑到这一点,才没采取进一步的行动。韩玉林已经打电话报警,估计公安干警很快就能来到。
悠悠可是见识过公安干警的速度,五分钟的时间,近百人的队伍,就能整队出发。
那还是八三年秋季,韩屯村去京都买家具,回村的路上遇到劫匪,找到市公安局报警,门岗一个电话打进去,五分钟百余干警火速出警。
小李村被惊动了,好多人家都透出灯光。他们村里还没有通电,点的都是煤油灯。各家虽然有灯光,可没有一家有人出来。
小李村自八三年严打,村干部全部被判刑,村里的领导班子就散了,这两年处于无组织状态。
八二年黄河泛滥,他们村的土地,大部分都被淹没到河底,人均土地只剩下半亩,种的粮食还不够自己吃的,根本没能力交公粮。
八三年严打,村里的男劳力好多被判刑,剩下的人大部分都是妇幼老弱,再选村干部也难。加上他们村的人口少,滩区外就剩了这一个村庄。
小李村和别的村庄离得远不说,还隔着黄河大堤,合成一个行政村,管理也不方便。再说了,和小李村相邻的村庄,也都不愿意接受他们。
没有村干部,村里有事大家都不出头。再说了,现在夜半三更天,外面的气温又低,大家都缩在家里,不想出门惹是生非,只有村里的狗狂吠不止。
很快,村外就传来汽车的轰鸣声,洪城县和平城两个县的公安局和县中队,几乎是全员出动,十几辆解放牌大卡车,相继开进了村。
两个县公安局的领导,也跟着一块来了。他们到来后,一块拜见了老首长,了解情况后,这些人就开始了行动,韩屯村的退伍兵,还是负责村外的警戒。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