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达人秀》第483章


毕竟,虽然是叫作“童试”,有一个“童”字,却并不代表参加考试者都是稚子或十几岁的少年,其中并不乏斑斑白发的老翁。
因此,崇祯的意思也就很明显了,这是想将郡学的门槛降低,使得儒学失去这一敲门砖的作用。
尽管猜到了对方的心思,习惯使然,亦或是为臣者的一种觉悟,周道登还是佯装不知的问道:“皇上,那您的意思是。。。。?”
“意思很简单,从明年开始,童试也纳入科举微调的范围之内,并也采取分数制,但明算和明法的考题,要更加的浅显易懂,更加的基础,不仅如此,还要由原来的三年两次童试,改为一年一次童试。。。。。。”
这一刻,周道登早就惊讶地嘴巴张的大大的,一副难以置信之色,震惊的不只是崇祯将科举微调和分数制推广到童试,还有着将明算与明法的考题难度降低,只要总分达到三百六十分,就获得了生员资格,可以进入相应省份儿的府学、州学和县学。
因此,这也就意味着,最多三年,大明的生员将会泛滥成灾,俗称的秀才,将会变得一文不值,成为大街货。
毕竟,总分有六百分,明法和明算就占了一半,皇上又是这样的命令要求,虽不是送分题,但也相差不多,考个二百六十分以上的成绩,还不是多大的问题。
说白一点,像明法和明算,考得都是基础题,几乎等同于死记硬背,只要背下来了,没有疏忽和大意,考个满分都有可能,与送分何异?
至于剩下的儒学考题,虽然独占着半壁江山,依旧决定着读书人能否通过童试,然而,考试采取分数制,不再像以前那般分一等、二等、三等之类的,只录取前两者。
简而言之,也就是说,就算阅卷官再如何的严苛,三百分的考题,又细分若干个小题,也不可能给考生零分,当然,也不排除有这种可能,只是几率要低得多。
周道登能够想象,最迟从大后年开始,大明的生员将会持续增多,逐年上涨。
谈及童试,就不得不涉及到到,童试的三个阶段,县试、府试和院试,参加每一个阶段的童试,就有着不同的标准,必须有相应的保人,保证考生身家的清白。
也就是说,就算是大明的子民,并不是什么人想参加童试就可以参加的,而是有着相当严苛的要求和标准。
在童试之中,就有着那么一个硬性的规定,有那么四类人不可以参加童试,不仅如此,他们的子孙也不可以参加童试,这种规定,伴随了整个明清历史。
“那个——皇上,老臣还有一事启奏——”
“哦~何事?”
崇祯露出淡淡的疑惑之色,还以为周道登在转移话题,却不曾想,对方的心思依旧在科举方面,只是侧重点不同,随着周道登接下来的话语,解开了这个疑惑。
“皇上,是这样的,根据朝廷的规定,有那么四类人倡、优、皂、吏,也就是娼ji、戏子、差役和衙役,不仅是他们本能,就算是他们的子孙,也不可以参加童试。”
“前两者暂且不论,单单是差役和衙役,以前之时,虽然为人们所诟病,为百姓所厌恶,身负恶名,但现在却不一样了,他们即将拥有朝廷的编制,就算他们不能参加童试,这还能理解,但他们的子孙,是不是可以有所放松啊?”
“毕竟,这四类人的社会地位虽然低贱,为人所看不起,但并不是犯下了什么不饶恕之罪,他们的子孙也不该受到累及啊。”
。。。。。。
听着周道登这番情恳意切,感动之余,崇祯不禁也想起了关于这方面的历史记载,正如周道登所言,尤其是有着后世的灵魂印记,那种思维,崇祯并不是很喜欢那种株连的处置方式。
隐隐间,心里还有一些排斥!
毕竟,不管怎么变,身体虽然不一样了,但灵魂还是后世的,深受后世的一些法制和所谓的mín zhǔ影响,不可能换了一个身份,换了一个身体,而灵魂未变,人就变成了一个冷血无情的帝王。
尤其还是这种情况,对方并未犯错,只是社会地位低贱,所处的行业让人鄙视,却要牵连到他们的后人,这委实歧视地有一些过头了。
第六百五十章 沸沸扬扬
若是犯了十恶不赦的重罪,祸及到子孙,祸及到全族,崇祯这还能够理解,毕竟,不管是皇权,还是官权,亦或是国家利益,有时候都需要一些铁血无情的手段去捍卫,去维持。
因此,之所以存在着株连的律法,不仅是为了惩处那些犯罪之人,更是一种威慑,一种血腥的警告,一种杀鸡儆猴的手段,残酷而无情,乃是必须拥有的属性。
渐渐地,随着深入的交谈,如此这般的开诚布公,周道登解开了心中的所有疑惑,想通了一切,所有的事情都说得通了,扳倒魏忠贤,将清算魏党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再到之后的皇家军事学院的建立,军人地位的不断攀升,隐隐压过文官一头。。。。。。
这一切的一切,周道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忍不住地有一种心悸的感觉,从即位之初,恐怕皇上就在布一个惊天之局,想要改变现有诸多社会弊病的局,确切的来讲,是想逐渐地削弱儒家地位,改变现有的学派架构体系。
当然,若是深究的话,对儒家产生质疑,并不是崇祯首创。
从阳明学说出现的那一刻起,泰山学派兴起的时候,隐隐就已经有了那么一个声音,现有诸多的社会弊病,诸多的矛盾,究其根源,就是在于儒家的身上,地位太过超然,没有任何学派可以望其项背。
如此直接的后果就是,不管是儒家,还是其他学派,都在畸形发展,因此,也使得这个社会处于一种病态之中。
毕竟,儒家学说并不是万能的,他并不能治病救人,也无法让百姓丰收,更不能疏浚河道。。。。。。
尽管中间有过几次休息,但一天谈论这么多的事情,莫说周道登已经是年逾六旬的老者,就算是一个年轻人,也受不了如此密集而精神高度集中的交流。
很快,周道登就觉得阵阵的倦意袭来,自己有一些精神不济,身心很是疲惫,坐在椅子上的身体愈发的佝偻了,而崇祯也觉得精神很累,脑袋发胀,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处理什么事情。
“哈——好了,周阁老,今天就聊到这里吧~”
崇祯先是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整个人已经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边走还不忘边补充道:“说了这么久,谈了这么多,就是朕这个年轻人,身体委实也有一些吃不消,精神受不了。”
显然,周道登真得是累坏了,莫说是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整个人是那么的有气无力,就连开口回话的气力也不多,刚要开口回应,却被崇祯紧随其后的话语给打断了。
“晓磊,安排几个人,送周阁老回家~”
“是,皇上,末将领旨。”
在这个时候,回应之时,冷晓磊也看出来了,周道登这个上了年纪的内阁首辅,谈论了这么久,确实是累的够呛,现在没有倒下,已经是很不错了。
不到两天的时间,崇祯与众内阁的谈论内容,就有不少的信息,流传了出去,在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林林总总,有真有假,好不热闹。
“听说了没有?皇宫里传出消息,朝廷真得准备废除两京制,裁撤掉南京的都城资格,也将废除那里的朝廷机构,降格为地方的衙门。”
“嘿嘿。。。。还不止呢~朝廷也要准备重新划分行政区,恢复行省制度,将大明的疆域划分为二十个行省,多出来的七个行省,就是用于安置那些官员。”
“真的假的,如果是真的话,南京朝廷的那些官员,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挂了那么久的虚职,几乎没有什么实权可言,更像是拥有高官阶的言官,现在总算有大展拳脚的机会了。”
。。。。。。
然而,相比于文人墨客和权贵们的议论,个中带着羡慕嫉妒与期待,酸味很浓,老百姓的神情却没有多少的喜悦,茶摊、凉棚等犄角旮旯的地方,响起了不一样的声音,长吁短叹中,话里话外都带着担心之意。
“唉~真是想不明白,生活好好的,越来越好,皇上怎么就要重新划分行政区了呢?而且,还恢复了那个不知名的什么行省?”
“日子刚刚好了一些,朝廷却又要弄出这么多的官员和武将,俸禄还那么的高,恐怕咱们老百姓的好日子就快要到头了,朝廷又要加赋加税了?”
“谁说不是呢?废除两京制也好,恢复什么行省也罢,都和咱们老百姓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