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终南)》第559章


屑负趺挥卸嗌俳睿跤莼故抢乱徽爬狭掣V萘醣砣バ牛罅醣砭】煜蚵逖籼峁┮慌浮?br />
都是老刘家的子孙后代,刘表别人的面子可以不给,可刘虞的面子必须得给。他在接到刘虞的书信之后,立即让人筹集了粮食五十万石,钱一百万贯,然后委派侄子霍峻担负护送的任务,向洛阳运输这批钱粮。
吕布见朝廷难得的支持自己一回,心中激动之余,干劲更足,他又派人前往邺城向刘和哭穷,希望刘和送一批幽州战马给自己,以便他能扩充骑兵的数量,为今后对付李傕和马腾做准备。
刘和见准岳丈如此积极,而且还将田丰和袁熙当成见面礼送到了邺城,也不好打消他的进取心,因此大笔一挥,同意送给吕布白山马场饲养的战马两千匹。
送走吕布派来的使者之后,刘和赶紧派人将田丰请到自己的书房。
“元皓先生,这些年你可是把我折腾的不浅啊!”甫一见面,刘和便感慨地对田丰说道。
田丰苦笑,自嘲说道:“公子言重了,田某的些微伎俩不值一哂,倒是公子身边能人辈出,每次出谋划策都是大手笔,田某连勉强招架都做不到。”
“呵呵,元皓先生何必自谦。并非你的智计谋略比别人差,也不是你的眼界见识比别人低,关键还是袁本初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所以不论谁来辅助他,失败也是难免的。”
田丰点头,同意刘和这个论断。“公子说的不错,幸而袁公在彻底失败之前便撒手人寰,不然以目前的形势,不出三年,袁公就要亲眼看着所有的地盘失去,所有的将士败亡和投降。”
“不谈这些事情了,今日我请元皓先生来叙话,想必你能猜到我的心思吧?”刘和不再绕弯子,单刀直入。
“公子礼贤下士之名天下闻名,田某若说不知道,那就是矫情了。只是,田某已经厌倦了这种勾心斗角的日子,无意再为人出谋划策,还请公子网开一面,准许我回乡隐居。”
“我完全可以理解元皓先生的心情,只是就此让你这样一位品德高洁的贤士归隐乡里,实在是一种罪过。不瞒元皓先生,早在数年之前,我便开始琢磨如何将你招揽过来,后来您被袁绍关进大牢之中后,我还派人秘密潜入牢中随时关注着你的状况。我在幽州的时候,曾经极力建议父亲创设了一个叫做监察署的机构,主要职责便是监察州郡官员和军中将领,防止他们贪赃枉法、中饱私囊、欺压百姓。元皓先生曾经担任过御史,为人刚正不阿,又善于分辨是非曲直,正是在监察署任职的上佳人选,我想让您接替李文忧,还请元皓先生不要推辞。”
刘和说这些话的时候,态度很诚恳,丝毫没有逼迫的意思。
田丰得知刘和居然如此重视自己,宁可秘密派人在暗中关注自己,却从不派人暗中来收买和招揽,顿时对刘和的好感提高了不少。按照刘和的说法,监察署的任务并不需要每天出谋划策,而是按照法规命令巡查和审核违法官员,这样的差事虽然会得罪人,但却正好对上了田丰宁折不弯敢于直言的脾气。
“既然公子如此器重,田某不敢推辞,只是田某对于监察署的事务毫无经验,还需李文忧带上一段时间。”
刘和见田丰同意效力,顿时大喜过望,高兴地说道:“这个还请元皓先生放心,监察署有着详细完整的办事条规,还有一群能力出众、品性端正的属官,以元皓先生的能力,足以胜任!”
第五一七章首届农博会
就在各路势力忙着勾心斗角的时候,刘和却已懒得关心他们这些狗屁倒灶的事情,他觉得近期各地不会再有什么大事发生,便将手头上的一些事情交待给了留守邺城的鲜于辅和田畴,然后带着一群属下返回邺城,准备参加在邺城举办的首届“农博会”。
农博会的全称叫做大汉农业博览展示会,是刘和亲自敲定的,整个会展的时间长达三个月,足够一些偏远地方的行商和慕名而来的展客抵达蓟城。当然了,这个偏远也是有限度的,目前而言也就是指东到乐浪,北到扶余,西到临戎,南到徐州的范围。如果想让西域诸国的商人或者是交州的旅客参加这场别开生面的展示会,没有半年以上的时间,赶路的时间都不够。
没办法,大汉的疆域实在是太广袤了,而蓟城的位置又不在腹心之处,所以最西边和最南边的人要是想赶过来,光是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和财物就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之所以将会展的地点放在邺城,刘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邺城目前处于自己实际掌控的地盘中心位置,无论从辽东、从九原、还是从邺城前往蓟城,距离基本上差不多,因为蓟城正好处于y字形的中心位置。二是邺城经过这些年不停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具备了窗口示范的作用,可以为其他地方提供一个建设和发展的思路。
按照刘和的规划,农博会今后每四年举办一次,具体地点则仿照后世的城市申办制,在大汉境内各地轮流举行,主要目的就是展示各种优质农产品和籽种,以及各种新式的农具和农业水利建设模型,促进各地农业的融合发展,推广良种和高效农具的使用。
经过去年的那场大饥荒。让刘和更加坚定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心,他在心中暗暗发誓有生之年一定要让大汉的粮食产量达到种一年可以吃三年的水平,类似人吃人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
刘和返回邺城时,距离农博会的正式召开还有十天时间。此时幽州各地的春耕已经全部结束,农民们正好可以利用接下来的一段空闲时间前来参观。如今幽州各郡县之间都通上了平坦宽阔的灰泥马道,来往于各地的马车随处可见,大大地方便了普通百姓的出行,缩短了路途上耗费的时间。
幽州牧刘惠对于举办这场盛会十分重视,不仅亲自担任了筹备组的组长,而且还把蔡邕、郑玄、邴原、管宁、华佗、张机、徐岳等远近闻名的人物全都拉近了评判组。由他们来裁定各地送来参展的农品等级高低优劣。按照筹备会提前半年就在大汉时报上刊载的告示所说,这次各种参展的品类都要评出奖项,获奖的县乡和送展人的名字不仅会出现在大汉时报上,而且还能获得一笔可观的奖励。
刘惠听说刘和返回蓟城,急忙从主会场也就是燕京大学农学院的大操场上赶回公子府向刘和汇报准备的情况。
“我不在幽州的这段时间,辛苦子惠了!”
“公子言重了,能在幽州这样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地方施展一番,此生无悔矣。”
“各地收到邀请的行商和豪族大户到了多少?”
“幽州、辽州、冀州、宁州的全部到齐,青州和并州因为还有其他势力盘踞。到了一半。”
“嗯,还不错,大家伙还算给我面子。”刘和打趣说道。
“主要还是前期的宣传做的好,通过《大汉时报》的宣传。不仅是各地的行商和种粮大户对这场盛会抱以极高的期待,就连普通的小户人家也听说了此事,如今正从各地赶往蓟城想来开一开眼界。”
刘和听说农博会的参观人数有可能失去控制时,皱起了眉头。“想来参观的人多是件好事。说明农博会已经引起了农户们足够的重视,只是上百万人全都涌向蓟城的话,不仅安全保卫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蓟城内可以提供吃住的客栈、酒楼、驿馆也无法容纳这么的人。”
“公子,既然《大汉时报》的影响力如此深远,不如由筹备组撰文提醒各地百姓,让他们避开开幕式前后这段最为拥挤的时段,反正农博会要持续三个月的时间,也不必如此赶时间。”程秉提议说道。
“程曹掾的提议很好,我看筹备组可以抓紧时间印制一批入场劵,然后分批派发给各郡,再由各郡下发给各县,农博会开展之后,凡是想入场参观的,必须手持入场劵,这样就可以调节和控制前来参观的人流数量。另外,考虑到外州外郡的百姓前来参展和参观不容易,因此农博会开幕之后,有限照顾他们,幽州本地的百姓可以适当靠后一些。对于这些调节措施和手段,一定要在报纸上向百姓们解释清楚,免得引起误读和误解。”
已经开始接受监察事务的田丰插话说道:“对于入场劵的分配和下发,须防止有人从中渔利。比如,入场劵分发到县乡之后,具体操办这些事务的地方小吏以此劵为质,从百姓手中勒索钱财。又比如,地方小吏按照亲疏远近分发入场劵,将一些没有依靠和裙带关系的普通民众隔绝在外。”
刘和对田丰能如此进入角色投以赞许的目光,然后征询大家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