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此生谁主》第72章


是在听到他的上奏之后,铁青着的脸,更是难看 。那些大臣也是纷纷议论了起来,唯有康熙同另外两个人的目光是穿过人海一直盯着他,康熙的眸间是满满的怒意,更多的或许是失望,而那两个人却是可用复杂来形容。
终究是在康熙的一声怒吼之下,这些人才停止了议论,纷纷低下了头,而康熙却依旧只是冷冷的看着太子,而他却只是一副不卑不亢的样子。康熙手中那副折子都快被他给捏碎了,才咬着牙吼了句:“退朝。”转身便走人了。
康熙走了,那群大臣也是陆续的退了出去,唯有胤祉和胤禛是一直盯着他的,朝着他的方向走去,却是在不远处,共同停了下来,不过是看到梁九功匆匆的跑到太子身边。他们便知道,是康熙找他,前进的步伐都是停了下来,却是不约而同的 发现了对方,两个人只是对视了一会,胤祉只是朝他笑了笑,胤禛却是十分不给面子的直接走了。
“你到底想干什么。”乾清宫内,康熙疲惫的揉着额间,冷冷的询问着跪在下首的太子。
“我想出征。”太子只是冷漠的回道。
“够了,朕不同意。”康熙睁开了眼,怒瞪着他。
“儿臣会跪到皇阿玛同意的一天。”他的眼中全是决意。
康熙却是跟吃了火药一般,瞬间便爆发了,将眼前的折子全部都扫落在地“你敢威胁朕。”
“儿臣不敢。”太子只是死命的朝那青砖地上磕着头,好似感觉不到疼痛。他这副样子,康熙却是心疼了,更多的却是气恼。
“滚,给朕滚。”又气又恼的康熙,只是冲着他怒吼着。
他倒是一脸平静的起身,便朝着外面走了,康熙这才颓败的坐了下去,皱起的眉间,似是格外痛苦。他也不明白,怎么就成了如今这副局面,哪怕他想挽救,都已然无从下手。
梁九功却是急匆匆的冲了进来,康熙似是找到发泄的出口,一通的责骂。直到他骂痛快了,梁九功这才着急的道:“太,太子,跪在乾清宫外,不肯起来。”
康熙闻言,也是呆了片刻,这才跑到窗边,看着一脸执著跪在那里的人,脸色更是铁青,转身便是将那殿内一通狂砸,才一拳敲在了桌上,“朕到要看看他到底有多倔,由他去。”
梁九功一听康熙这话,也知他是气得不行了,还是犹豫的道了句:“皇上,这天要下雨了。”
“谁敢去管他,就给朕滚去辛者库去。”康熙冷冷的指着门外道,眼中是满满的怒火。
凌乱的宫殿,焦躁的康熙,不多时,便下起了雨,康熙只是靠在窗边,满是烦躁。面对如此倔强的太子,他也是迷茫了。
终究还是看不下去了,轻叹了口气,才缓缓的步出了宫殿,替他撑起了伞,居高临下的看着他,眼中是满满的复杂 。而太子也只是抬头,平静的唤了句:“皇阿玛。”
康熙伏在身后握成拳的手,可见他那刻的犹豫,却还是在最后那刻松了开来,淡淡的开了口:“朕准奏了。”
康熙说完,转身便走了,不曾有过一句安慰,更不曾扶起过他,他眼中全是失望之色。他赢了,却是赢的如此心酸 ,他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乐,只是欲哭无泪。
康熙转身的那一刻意味着一切的结束。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小瑄的手榴弹!!!
☆、晋江独家发表
自从上朝回来之后;胤祉的浑身上下便散发着一股冷气;那阴霾的脸色,见谁都是带着一股子杀气;沉溺于浩瀚书中的他;一向给人的印象便是温润的;却是都忘记了他骨子里也是有着满人嗜血的狠绝;那股书生意气当真发作之时,身上所散发 的气势,丝毫不输于太子。
一旁候着的小太监,也是被他那副样子吓得不轻,莫名的被他吓出了一身的冷汗;慌乱的唤了句:“爷……”
胤祉那一直低垂着的头;突然便抬了起来;气势凌人的盯着他,那小太监似乎在他的眼眸中看到了一丝血色,更是吓得不轻,赶忙便跪了下来 ,慌忙的磕着头。
那磕在青石砖上,一下比一下响的声音,混着窗外淅淅沥沥下着的雨,甚是可怕。他却全然是
无动于衷,只是嘴角露出了一丝骇人的笑容。直到那小太监都磕出了血,脸上苍白的抬起头,颇有些晕头转向的向他求饶着。一道惊雷瞬间闪过,那道映入进来的白光,同小太监那沿着额间散落下来的血渍,加上他那苍白的脸色,像极了一个活鬼。
良久的无声,胤祉只是一直盯着小太监看,他那深邃的目光中,让人看不透他到底想干什么,却是忽然大笑了起来,直把那小太监最后一根神经也给压倒了,惊恐的看了一眼他,大叫了一声,便倒在了地上,睁着的眼眸,是满满的惧怕,不知是被吓得,还是磕头磕的。
胤祉嘴角的笑意却是更甚,他就像个 疯子一般看着这场闹剧。门外的人,在听到内里的向东便是冲了进来,恰逢一道白光闪光,映照在他的脸上,合上他嘴角那一丝骇人的笑容。加上看见地上躺着一个满脸是血的人,愣是把那些拿着刀进来护驾的侍卫,都给吓到了,只觉背后阴风阵阵。良久,才反应过来,为首的侍卫,咽了咽口水 ,强装镇定的向他请示着:“爷,这 ……”
胤祉却只是冷冰冰的道了句:“拖出去……”
那群侍卫也只是相视看了一眼,便依照他的意思。一瞬间,这吵闹便安静了下来,只有窗外那原本淅淅沥沥的小雨已然便成了倾盆大雨,不似刚才的温柔,如今的雨更好像是发泄着自己的怒气,是一滴一滴的砸下来,同眼前的胤祉如出一辙。
青石砖上亦只是留下了那小太监长长的一道的血迹,却像是刺到了他的眼。刚刚还是一脸笑着的胤祉,却是忽然像头怒吼的豹子,到处乱踢乱翻着,一把掀翻了眼前的桌案。直到最后卷缩在了椅子上,双手抱膝,那无声留下的泪水,可见他那刻的痛苦。
他亦不知道,自己这到底是因为康熙的偏心难过,还是因为自己的举动,让太子做出了如此抉择的开心。
他是矛盾的,他羡慕康熙对太子的疼宠,越是羡慕,他便越是痛恨。康熙居然可以如此对待他,哪怕他将一切的“证据”指向了太子,更有他移花接木,苦心制作的太子笔迹,呈现在他的眼见,他却依然是无动于衷。宫中没有康熙盛怒的消息传出,一度让他以为 那信并没有送达康熙手中,他也曾焦虑过,直到传出康熙去了毓庆宫,他才露出了淡然的一笑,却是在那之后,在无任何消息传去,只是康熙病了,待他病愈之后,有关十八阿哥的事,突然便成为了宫中的禁忌,如有议论着,一律格杀勿论。
那刻,他便已然明白,康熙还是选择了为太子保驾护航,他亦知道自己终其一生,在康熙的心中都是达不到太子的地位,却始终还是不甘,最初是因为 他的额娘,那个如迷般的女人,为何在康熙初期一度荣宠胜过当时的皇后,几乎年年都有所出,却在后来,同康熙形同陌路。这其中的苦涩,所有人都只是把它看成了习以为常,后宫佳丽三千,帝王无情,向来如此。
唯有,他自己清楚,这一切的源头,只是因为当初的太子,点燃了康熙的怒火。他是应该恨他的,恨他让自己不仅没有了父亲,更是没有了母亲,一个人在那冷冰冰的阿哥所长大,受尽白眼。也是从那天起,他在他的额娘脸上在也没有看到过半点笑容。只是年少时,在某个深夜,抵不过想念额娘的心,一个人偷溜出了阿哥所,磕磕巴巴的走到了他额娘的寝殿,却是看到她一个人在默默的哭泣着。从那刻开始,他的心里便埋下了仇恨的种子,纲常伦理,让他无法把仇恨的目标对向康熙,便只能把那一切的源头归向于太子 。
可他无论如何努力,终究换不来康熙的半点的怜意,反倒是他恨着的那个人,对他却是格外的好,他有着那么多的兄弟,却唯独对他是另眼相看。这让他是起了小小的犹豫之心。
康熙最后的不追究,他虽然失落,却终究是习以为常,若是康熙发作了,或许他才会觉得不正常,自己疼宠了几十载的人,一朝让他放弃,任谁也是无法接受的,皇帝在怎么样也不过是个平凡人而已。他只知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