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绝黛倾城》第45章


城半步,视同软禁。这下,连去万梅山庄都不行。幸而陆公子有心,先从西门庄主那里讨要了解药过来,若想根治,只能待九王爷的风波平息后,送爹爹出城去塞北了。
雪雁走近炭火炉子,哈了哈手,又搓了搓,挡在炭火前边烤着,边对黛玉道:“姑娘今儿没出去不知道,就这么会子功夫,西街那边已经拉了十个人了。”黛玉一愣,“十个?什么十个人?”
“十个死人呗!都是冻死的。”云裳在一旁插嘴道。
黛玉不由地瞪大了眼睛,“什么?十个人都是被活活冻死的?”
雪雁道:“那可不是。唉,有时候想想,其实在大户人家当丫头也挺好的,最起码吃得饱、穿得暖,只要不遇上个恶主子就行了。比比外头那些冻死的人,不知道要强上多少。”
各人说得热火朝天,门帘子被谁一掀开,风刮着雪粒子猛地吹了进来。雪雁刚要嗔是哪个不懂规矩的小丫头,却见花盈晗抱着几支新开的腊梅,笑盈盈地走了进来。还喘息着,呵着白气。
黛玉笑道:“真真是暗香浮动月黄昏了。你这一身湿意,怎好意思进我的屋?”
花盈晗抱着梅花枝,“林姐姐,我听陆哥哥说,那雪哥哥的万梅山庄才是好看呢,漫山遍野都是梅花。怪着叫万梅山庄。”
黛玉叹了口气,“也不知道爹爹什么时候才能出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总会有法子去。”只听得外头一个清朗的声音,黛玉好奇一瞧,竟是花玉楼。
“六哥,你怎么来了?”花盈晗顿时惊喜道,“你不是在查绣花大盗的案子吗?”
花玉楼道:“本我是刑部,只这大盗太嚣张,竟然盗了平南王府。皇上便着我同金捕头一起。林姑娘,前些日子听说,府上舅老爷的公子宝玉,似是出了些事。”
黛玉一惊,“宝玉怎么了?”
“说是带着小厮出去,险些吃了有毒的栗子。后又为人所掳走,回来后竟如中了癔症一般。请了道士来做法,才缓过来。说是些个貌美的姐姐,还有什么断手断脚。”
“红鞋子!”花玉楼正说着,只听得外头一声接话,陆小凤同花满楼走了进来。
花玉楼一皱眉,“你知道?”
陆小凤点了点头,摸了摸两撇胡子,“掳走宝二爷的定是红鞋子组织。是不是绣花大盗我不敢肯定,只是,上回我问贾老爷,府里丢了什么,贾老爷说只丢了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这倒不像绣花大盗的一贯的手法,会不会不是绣花大盗,而是家贼?”
花玉楼冷笑一声,“你想的未免简单了些。”
陆小凤道:“昨儿我去平南王府,路上偶见了白云城主。没想到他现下也在京城。”黛玉心里不由一阵莫名的怅然,他果然在京城,离着咫尺,竟跟十万八千里似的。
花满楼听得黛玉似乎不做声了,于是便道:“莫要在林妹妹跟前说这个了,明儿若雪晴,不如青梅煮酒,莫要辜负了好景。”
黛玉笑道:“青梅煮酒没有,扬州的琼花露我带了。”
花玉楼道:“我倒知道一个好去处,离这里不远,有山有水,有桥有亭子,那儿的雪景美的不得了。不若一起,晗儿、玉儿一起,咱们几个男子一起。”
作者有话要说:接下来的章节就都是城主和妹妹的互动了。然后关于林如海的事情,我不解释,大家看到结尾便知晓啦。
☆、第三十五回
花玉楼说的这个地方临近京郊;却并未出城。天色因着白雪,本就苍白如纸,现下更加苍白。雪住了;似是不会再下。马车上坐着两个姑娘家;一并雪雁、云裳。三个男子皆骑着马;缓缓在前头带着路。
黛玉穿了身蜜荷色偏襟菱袄;外头系着件雪青棉披风。雪雁将暖手小炉套上;“姑娘,可手冷?快暖一暖;京郊外头可不比府里。姑娘大冬天的,怕是还未出过门吧?”
黛玉接过暖炉,笑道:“说的是了,我竟真是冬令里从未出过门。原别说是这个时令;便是旁的时令,我也甚少出门。只认得了你们之后,今儿竟是头一回。大冷天的也不知是着了什么魔怔,竟应了同你们一起踏雪寻梅来了。怎的叶青姐姐呢?怎么不见她?”
云裳笑道:“叶青姐姐自幼生在南疆,怕了这北方的冷。前些日子便受了些寒。”
黛玉点头,道:“也是了,本她就是来护我的。有这几个人在,还怕谁护不得我?”
花盈晗悄悄掀起马车前的帘,正瞧见前头骑马那三人的身影。黛玉笑道:“莫让寒风卷了雪粒子迷了眼,你在瞧什么?”花盈晗不由放下来,嗔道:“六哥骑马最英气,七哥最俊逸,只陆小凤最恣意。我若是男儿该多好,女儿家便只能坐轿、乘马车。”
雪雁笑道:“八姑娘若想托得个男儿身,便只能下世了。”
四人一路说笑,虽也不是冰封千里,却也银装素裹,一望无际。同南方的冬日相差甚远,带着京郊的广阔与苍凉。
地上的积雪并不厚,正是因为不厚却很滑。
“姑娘,留神。”雪雁扶着黛玉走了下去;花盈晗早已快步走着,黛玉忙唤了一声云裳,“你快跟上晗儿,莫要她乱走。”
云裳从马车上取了花盈晗的披风,方一从马车上下来,不觉暗叫不好:怎会是来这个地方?
“云裳?”黛玉又唤了一声。
云裳咬了咬唇,怔了怔,“姑娘……这……”
“怎么了?”黛玉不解道。
云裳忙道:“无事。”
黛玉笑道:“那你莫要管我,快去追晗儿,我有雪雁便是。”
身后陆小凤下了马,牵着马,用鞭子指指花盈晗,对花满楼道:“你可不知你这妹妹,真是了不得。”
花满楼无奈又怜爱地笑笑,“只怕一个云裳也护不得她,还是你我过去罢。”
不知何时,竟又飘起了小雪,“姑娘,我回马车去取把伞来。”雪雁对黛玉道。黛玉点了点头,缓缓向前走着。
花盈晗已然一个人过了玉溪,上了一座长桥,那桥上刻着四个字:孤鹤临仙。两岸杨柳残枝,冰封的湖已如明镜一般,晶莹剔透,停泊在湖边的一只孤舟,配着芦苇,仿佛是山水墨画。树上结着冰凌,桥边不远处一户庄园人家隐在雪中倒真的是银霄月宫了。细小的冰粒打在身上,顺着光滑的锦缎落下或浸透。黛玉不由赞道:孤鹤临仙,只缺一人独钓寒江雪了。
忽然她感到脚下一滑,还未来得及反应,便被稳稳扶住,头上一方晴空,一把伞遮住了微雪。
黛玉忙松了手,出了那伞,微红了脸,垂首谢道:“谢六公子。”
花玉楼擎着伞,望着伞外那一抹雪青色,“终于不是六叔,而是六公子了。只你还是对我言谢,若得有一日,你能不再对我言谢,我便真是有幸了。连伞都要避,我是真的那么连帮都帮不得你?”
黛玉怔了怔,后抬起头来,淡然一笑道:“玉儿多谢六公子,谢六公子方才所助;谢六公子为玉儿外祖母家查寻遗失家财;谢六公子替玉儿在圣上跟前救玉儿于水火。爹爹常对玉儿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玉儿无以为报,却时时铭记六公子之恩,只能对六公子多加言谢。爹爹如今困在京城,玉儿同爹爹相依为命。雪大,路难行,可水明知月上,木落见梅尊。玉儿若是每一步皆要人搀扶,那何人来帮玉儿搀扶爹爹?玉儿……多谢六公子擎伞之美意,只这雪并不大,玉儿一个人也可以行。”
“姑娘。”雪雁走了过来,瞧见花玉楼,不由一愣。
黛玉接过雪雁手中的伞,浅笑着对花玉楼欠了欠身,“雪雁,瞧,晗儿在那里,咱们也瞧瞧去。”
“姑娘,快来,那里有好几处梅花,老远便闻着香味了。”黛玉顺着雪雁所指,不由笑道:“果真是个看雪景的好去处。那儿好像还有户人家。怎会有人住在这里?竟真是个世外桃源,神仙所居了。”
过了孤鹤临仙,一处九曲木桥,为雪所遮盖。园子掩映在细细雪竹中。雪雁擎着伞,同黛玉缓缓行去。只见“晏园”二字映入眼帘。
黛玉心下顿生趣,晏园?这是个什么去处?雪雁见黛玉瞧着那匾,微微笑着,于是便道:“姑娘,这上头写着什么?”
黛玉笑而不语,只又瞧了瞧门旁所刻: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藩篱半开,里头似是有人,又似是无人。黛玉不觉好奇了。
雪雁朝里头张望了望,“这么一处地方,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