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朕又亡国了》第62章


“陛下!”魏忠贤作为先帝宠宦,对帝王性格的琢磨本事向来精准,只是如今龙椅上的人换了一位,他这下却是不敢多做揣测了,只得惴惴不安地开口,“臣近来身体染恙,实在无法再为陛下效劳,故而前来请求辞去东厂职务。”
果然是来辞职的。毕夏挑了挑眉,想要起身去扶起魏忠贤以表自己对他其实还是信任的,但是过度劳累的身体实在无法轻易完成这个动作。一旁的伊挚立即会意地上前,轻轻地搀扶起了魏忠贤。
毕夏顺势开口,“爱卿这话是何意?朕观爱卿气色甚好,着实不像染病之人。莫非爱卿是不愿助朕共建这大好河山?”
“臣绝非此意!”魏忠贤刚被伊挚扶起来呢,听毕夏这话又打算跪下去表忠心了。伊挚却牢牢地箍住他,让他好好地站在那里,直视着毕夏。
魏忠贤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了,感受到伊挚的武力值不像他那张斯文脸表现出来的那般弱,立即收回了其他想法,一门心思就想着和崇祯表忠心。“陛下,臣自然想要能再辅佐陛下啊!”
“爱卿能这般,自然再好不过。”毕夏表示熨帖地点点头,然后忽然像是想到了什么,向他问道,“王兄的乳娘客氏如今年事已高,听闻她是爱卿的内室。朕想王兄也是想让她能早日好好歇息的,朕今日便允了客氏出宫休养吧!”
魏忠贤身体猛地一震,也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是要清扫内廷了。客氏虽只是一介奴婢,但仗着是天启帝最为尊崇的乳娘,牢牢把持着大内后宫已经多年。崇祯帝这话明显是要拿客氏开刀,但如今话中之意是还愿意留着客氏性命,已经算是不错。
他深深地行了一个大礼,“谢陛下隆恩!”
“你等二人侍奉王兄多年,劳苦功高,自当得起朕的厚爱。”毕夏微微一笑,“若无事,便退下吧。”
魏忠贤本想以辞职之说以退为进,同时试探一下崇祯帝的态度,如今看崇祯竟然不愿放他走,但同时又清走了客氏……他心中不由一沉,想着是该找好后路了。
这时毕夏却再补上了一句话,“爱卿啊,你要知道,尾大不掉可是为官忌讳啊……朕希望你能看清楚这件事情,否则,朕想保也保不了你。”他悠悠地叹了一声,“朕与王兄兄弟情深,王兄的旧臣,朕也不想轻易动弹。”
魏忠贤的眼中微微一亮,成功地接收到了毕夏传递出来的信息——新皇并不打算处置他!
尾大不掉……他轻轻地握了握拳,思考着这几个字,向毕夏行了一礼后准备退下。
毕夏叫停了他,“让小伊子送爱卿一程吧!”
“小伊子”淡淡地勾了毕夏一眼,眼底深处带着些些笑意,一个转身后脸上又恢复了原本的恭谨神情,“魏大人,请。”
魏忠贤朝毕夏行礼后,随着伊挚往外离去。
伊挚带着魏忠贤离开了御书房往宫门去,刚拐过弯到了人迹罕至的处儿后,魏忠贤就开始和伊挚搭话,“小伊子公公如今在御前当差,倒是体面得很啊!公公您之前是在哪儿当值的呀?看着有些面生。”
“回大人,小的是随着陛下从信王府进宫的。”伊挚的嗓子变尖,姿态上已经带上了伴龙之臣的骄傲姿态,同时却还做出了已经在收敛的状态,将一个随着主人的登基瞬间跟着飞黄腾达的奴才样儿假扮得惟妙惟肖。
魏忠贤闻言自然是心中百念转动,他不动声色地将一张银票往在前头带路的伊挚袖中塞了过去。伊挚微微一顿,但还是若无其事地收了进去,魏忠贤立即意识到有戏了。
“那公公伴驾多年,定是很受陛下恩宠吧?”对着这位新皇面前的红角儿,魏忠贤态度也客气许多。尽管他风光多年,但刻在骨子里的审时度势让他能屈能伸,自不会看不起一个御前红人。
说白了明朝是一个高度皇权至上的朝代,帝王有着绝对的强势,魏忠贤虽敢自称九千岁,却还是不敢挑战皇权的行使力,他清楚地知道,一天没有摸清新皇崇祯的脾性,他一天就完全无法睡上一个好觉。
收了银票,“小伊子”看起来面上的轮廓都软乎了一些,声音也带上了些温和,“好说,小的陪着王……皇上也就十来年,还算是熟悉陛下吧。”
十来年!朱由检也不过二十二岁!这位果然是皇帝身旁的老人了!魏忠贤心中的念头转了千百个轮回,尝试着打探起来,“那陛下可曾提过本厂……伊公公想必也清楚,东厂做事可是向来只听陛下之意的,一饮一啄皆要仰赖陛下鼻息呀!”
伊挚的脚步停下,带着些审视的眼光绕了魏忠贤一圈,“啧啧”了两声后才悠悠开口,“这个嘛……”
魏忠贤忙又塞出了一张银票。
“哎呀,大人怎么这般客气!”伊挚的脸瞬间就变得热情了,他轻笑了一声,“大人放心吧!陛下向来都认为东厂办事最为牢靠,效率绝对是朝中那些庸庸碌碌之徒可比拟的!陛下还……”
“还怎么了?”魏忠贤着急。
伊挚摸了摸手中的银票,魏忠贤会意地再次递银票后,他才慢悠悠地开口,“陛下还曾开口称赞过大人您呢!说您办事利索,又惯来善解人意,最是忠臣不过了!”
魏忠贤脸上的表情终于微微松了,脚下的步子也轻松不少。他叫止了伊挚送他,表示自己出宫就好了。两人在御花园分开,告辞之后,一丛树林隔开了两个人。
几乎是同时,两人方才还言笑晏晏的神情瞬间变得一片冷静。魏忠贤朝着身后的方向冷笑了一声,脚步加快离开了王宫。
伊挚却是摸着那几张银票,眸色深沉。
第60章 明3
“魏忠贤给你塞了三张银票?”毕夏摸了摸下巴,“看来他还挺识时务的嘛!”
伊挚将银票放在了桌面上,“每张面额都是一百两。”
加起来就是三百两银子,算得上一笔不少的财富了,魏忠贤这些年揽金不少,区区三百两用来当做新皇的敲门砖一点都不心疼。毕夏捏着那几张银票,面不改色地揣进了怀里,“下次他再贿赂你,可劲儿多抠点。”
伊挚微笑着帮毕夏揉着腰,“现在你打算怎么样?”
“我查了一下朝廷现在的财务状况。”
明廷如今的财务状况称得上非常糟糕,他老哥当皇帝的这几年里,每年国库岁入最高不到七百万,一般也就三百万白银的收入;但与此相比较,每年的军费支出却是一个大数目,动不动就上千万,天启三年的军费支出甚至达到了两千八百多万白银。
庞大的军费支出让国库一直处于赤字状态。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啊!后世人皆说“明实亡于万历”,崇祯他爷爷万历帝创造了三十年不上朝的记录,而且在其当政期间党派争斗激烈,但是靠着内阁首辅张居正实行的一系列税改政策,万历时期出现了中兴局面,国库大丰。可惜的是诸多社会隐患也就此埋下。
后来毕夏老爹泰昌帝登基,可是在位仅仅一个月,就因为下头人献上的一丸丹药暴毙而亡,紧接着崇祯酷爱木匠活的老哥朱由校就被推上了帝位。频繁的帝位更替让政治局面一直无法稳固,尤其是怀有雄心壮志的泰昌帝还没来得及一展雄图,就因红丸一案①英年早逝了,换上了无心国事的天启帝。
毕夏想到明朝的一摊烂账就觉得脑袋都大了。有着完善的社会制度,高度发展的经济社会的明朝到后期政治**成如今这个模样,他心中也是酸涩不已。
“我打算留着魏忠贤。”毕夏看着眼前的一摊烂账,“但是必须先翦除他的羽翼。前世我的手段还是太过着急了,如今的明朝根本经不起丝毫的政局动荡了。”
崇祯在位十七年就砍掉了十四个兵部尚书,换了五十四个内阁,这种操之过急的用人手段只会让朝臣们更加离心而已。毕夏看向伊挚,“我需要你的帮助。”
伊挚看着堆在毕夏面前成了一座小山的奏折,有些心疼地揉了揉毕夏的太阳穴,看着皱紧了眉的毕夏,仿佛两人的时光回到了几百年前,崇祯无力地坐在这里,看着大明江山分崩离析,而他却不知该如何劝说崇祯放下这个江山。
“你想要我做什么?”
毕夏在奏折上轻轻落笔,拥有了前世记忆的他不再是一个文盲级别的帝王了。“我会酌量处理掉魏忠贤在军队中的党羽,崔呈秀不能留。”兵部尚书的位置太过重要,决不能握在他人手中。“另外,我决定启用袁崇焕,但是我不想重现他私下处决毛文龙的历史。”
在明朝和后金——也就是后来满清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