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朕又亡国了》第63章


袁崇焕,但是我不想重现他私下处决毛文龙的历史。”
在明朝和后金——也就是后来满清的多年战争中,袁崇焕在天启年间曾经率兵取得过多场战役的胜利,后遭魏忠贤嫉恨辞官回乡。这位抗清英雄在历史上有过诸多争议,但是抗清的战绩却是杠杠的,前世的毕夏启用了袁崇焕。可惜袁崇焕尽管没有彻底压制住后金,却也成为了皇太极的一大强敌,用了招离间计就让崇祯后来又亲手把他给处决了。
毕夏回忆起前世,当年袁崇焕被他重新启用后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但是他私下处置了左都督平辽总兵官毛文龙之事让他觉得还是非常不妥当。毛文龙征收辽东多年,为人狂妄,而且每年向朝廷索求军饷过多,毕夏也不喜欢这个人,但是此人对后金却有一定的压制能力。
毕夏不反对袁崇焕杀死毛文龙,但是私下矫诏处死毛文龙,且在处死对方后却没有能力控制住对方的军队那就是大问题了。这些事情全都是他重来一次必须要事先提防住的……他感觉自己有些晕眩。
幸好他还有很多的时间慢慢来,他现在唯一缺的是人手。
“兵部尚书之职,我必须要放到放心的人手上。”毕夏定定地看著伊挚,伊挚会意,只是他看着自己停留在毕夏腰间的手,眼底透出了些些不舍。
他慢慢退后了几步,缓缓闭上了双眼,不过三息之后,他再走到毕夏身边时,那原地又留下了一个伊挚!
毕夏目瞪口呆地看着另一个出现的伊挚,鼻尖嗅到了熟悉的味道,“苏苏苏妲己!”
苏妲己脸色复杂,听到毕夏的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毕夏整个人瞬间就激动了,一把抱住了伊挚,“我忘记你还会分裂啊!你能分出几个来呀!”
伊挚额边滑下了一道冷汗,“……你想干嘛?”
“我缺人手啊!”毕夏振奋起来,“看看,我需要兵部放一个人,军饷这方面我实在不放心。我还需要在魏忠贤那边安插好人,要彻底剥干净他的势力后才能让他为我所用,袁崇焕那边我也得时时刻刻盯着……”
伊挚止住了他的话,“慢慢来。我觉得我们必须启用一些可以掌握的人。”
闻言毕夏稍稍冷静下来,他沉吟一番,“前世我处置了魏忠贤后重启了东林党②,但是如今我不想信任那群空口白话结党营私之徒。魏忠贤是个识时务的,他若是想要保住小命,自然该知道怎么做。”
苏妲己静静地站在一旁没有说话,毕夏过去拍了拍他的肩,“哟,妲己兄,好久不见啊!这次就麻烦你啦,再怎么说你曾经也是权倾朝野的帝王宠后,兵部交给你我能放心的吧?”
苏妲己看着毕夏留在他肩上的手,唇角微微勾了一勾,“敢不从尔?”
毕夏随即下令启用袁崇焕,同时将朝臣的履历翻来覆去折腾了几百遍,试图找出能用的人手。这次毕夏决定采用温和手法,再像前世那般大刀阔斧的改革,硬生生逼得农民造反,给自己折腾出了个李自成起义军那就得不偿失了。
客魏集团必须瓦解,同时毕夏也将目前面临的状况一一捋清。
明末三大祸为阉祸、宗室和军队中,客魏集团他已经在着手处置,军队他也尝试着努力收拢,至于宗室……毕夏冷冷一笑,对宗室他可就没什么好耐心了。
明朝的宗室就是一群庞大的寄生虫集团,毕夏查过宗室玉牒,如今享受国库供养的朱姓子弟已经将近二十万,这简直是千古未有的事情。而在开国时,朱元璋就定下来的宗室禄给标准是亲王禄米10000石,郡王2000石,镇国将军1000石……逐级递减到奉国中尉也有200石,而公主及驸马都有2000石的俸禄,每年光是这些宗室子弟的开支就超过了税粮收入的百分之三十!
不仅如此,这些宗室子弟被分封到全国各地,成为了各州府最大的权贵,勾结着当地的巨富豪绅等垄断盐业等巨利行业,在各地作威作福,俨然已经成了当地的土皇帝!
毕夏看着国库账目上那赤色的字眼,感觉眼都要烧红了!他在这里吃糠咽菜,那群坑祖宗的却在大鱼大肉!简直不可忍啊!
他将宗室名册摆在了面前,大力地挽起了袖子,准备先拿这群人开刀,同时也打算让天下人见识下他大义灭亲的决心!
这厢毕夏已经准备好了迎接即将面临的挑战,着手准备开干了,那厢魏忠贤也收到了来自宫廷的线报。
魏忠贤的府邸之内,魏忠贤站在书房望着窗外的落叶,“他启用了袁崇焕?”
线人声音尖细,“旨令已发往通政司,想必很快便会送达袁崇焕手中了。”
此时的北京城已经进入秋季,气温已经慢慢降了下来。魏忠贤裹紧了外袍,他并不知道此时正处于小冰河期,只知道这几年的寒潮是来得越来越早了。不过九月,窗外的树叶就已落满了一整个庭院,莫名有种萧条之意。
“这几年……年景越发差了。”魏忠贤对如今的国库存银再清楚不过,崇祯还是信王的时候,做事便相当强硬,如今当上了帝王,手段有可能软和下来吗?他想到了自己送出去的银票,“皇上身旁的那个小伊子是什么来路?”
“伊公公本名属下并不知晓,他是前段时间进宫的,听闻是皇上还是信王时府里的亲信,很是得陛下的宠信。客大人出宫后,伊公公便接手了宫中事务,如今宫内至少三分之一的岗位都已换上了新人。”
魏忠贤走回到书桌旁,拾捡起桌上的一对珍玩核桃把玩着,视线却始终停留在窗外的落叶上,良久他挥挥手示意那线人退下,走到书桌前放下了核桃,接着轻轻地研起了墨。
他虽然跟随天启帝多年,但是天启帝本身是个无心朝政的,故而他对于皇权压制的感受并不深。天启帝生前落水重病之时,他便预见到了后来可能出现的局面,故而他拼命地想要挽留住天启帝的性命,未果。
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已经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如今他只求能保住性命而已。
想到崇祯帝提点他的“尾大不掉”,魏忠贤长长地叹了口气,最终还是下定了决心。
魏忠贤提起袖摆,轻轻落笔,“杨维垣大人亲启。”
作者有话要说: ①红丸案:明末三大案之一,就是泰昌帝生重病了上吐下泻,李可灼给他献了颗红丸,他吃了觉得挺舒坦的呀又要了一颗,结果当晚就暴毙了……后头牵扯了一堆后宫争斗和党争私仇……
②东林党:在明末跟其他党派斗了几十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因在东林书院讲学被反对派称为“东林党”。他们主张反腐倡廉,开放言路,反对宦官干政等,主要干的事情就是参与党派斗争、讽刺朝政、干涉皇权继承顺便天天发表下主张喊下口号……【好吧我就是传说中的东林党路人黑【这个评价不是很客观啦,大家有兴趣的话翻翻东林党的资料ORZ————
不好意思本章需要交代的时代背景有点多,万分抱歉!
本章的明史相关都是作者君个人说辞,不是很尊重史实也不是客观评价,小天使们有什么不同意见轻拍呀么么哒~
第61章 明4
“御史大夫杨维垣,这颗棋子倒是好用。”毕夏轻轻地拈起一颗黑子,放到了棋盘的角落。
伊挚执白子,轻放在棋盘中间。“御史行监察百官之职,他让杨维垣弹劾崔呈秀,再恰当不过。”
“杨维垣这些年帮魏忠贤也干了不少事了,自太祖明令言官可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弹劾、纠察朝臣后,两百年来,这群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就放肆得很。”
毕夏想起来就觉得明朝的言官威武霸气,组成言官群体的御史和六科给事中品级都不高,但人家有明朝开国皇帝撑腰,经过大明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言官文化,就没有什么他们不敢说不敢弹劾的。明朝历代皇帝还都不敢跟他们正面杠,毕竟这制度可是老祖宗朱元璋定下定死的。
“这些言官们倒是可以好好利用起来……”这些言官粗粗算起来能有200来人,是非常庞大的一个群体,曾经制造了明史上无数次大规模集体抗议事件。他们之中大部分人都是标准的儒家学子,骨子里崇尚的教条就是忠君爱国,某种程度上算得上都是“迂腐之徒”。
这样反而容易掌控……毕夏又下了一颗棋子,回想起自己之前翻阅的那些朝臣履历,思索着有没有能用上的御史大夫。
他必须要培养出自己的人手出来先。如今宫中已由伊挚掌控,慢慢地往外剔除客氏的人手,而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