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今天也想辞职》第10章


本王很难去向别人形容林轩,本王能想到一些评价优秀之人的词,但用在他身上本王却总觉得形容得不够详尽。不过,他待本王是极尽了“义”之一字的。 
林轩总是对本王超越时代的想法抱着极大的赞赏与支持,而且并非是浮于表面的符合,而是从精神层面感到认同,并且极尽全力支持。他让初到这个世界而迷茫不安的本王感到了极大的安慰,并有了将自己所知运用到这个国家的勇气。
或许这般比喻有些自抬身价,但林轩于本王的意义,的确如同恩格斯之于马克思。 
林轩为了本王勾画的前景披甲上阵,一去三年。而本王允诺他坚守后方。
那天本王又驳回了主和派的进言。但是本王下了朝看着汇报军费开销的奏章,又不禁愁得皱起了眉头。全国都在勒紧裤腰带打一场他们不理解的仗,他们有资格抗议的。 
而这些抗议本王必须扛下来。
本王万万没想到,主和派那群人居然敢在物资粮饷上动手脚。等本王发现粮饷未按时到达时,林轩已经在毫无补给的情况下坚守了雁城三月。
那天本王亲自带着援兵与粮饷赶到,而林轩看到本王的第一眼便笑了,没有对于本王悖诺的埋怨,只有全心全意的信任和喜悦:“我就知道你回来。”
林轩这样说了过去,然后晕厥过去。
本王那次前去一是为了保证粮饷送到,而是为了鼓舞因没有补给而跌落的士气。颍都事务繁杂,本王稍微视察了一遍军营便不得不打道回府。而才醒来不久的林轩,披上铠甲,执意要送本王。 
本王没想到,这一送送掉了林轩的性命。 
本王在回都的途中遭遇了行刺,对方似乎对本王的性命有着很深的执念,下手极尽凶狠,好几次刀剑刺到了本王眼前,但幸有林轩相护本王安然无恙。
最后刺客被尽数斩杀,本王下马欲探查刺客身份,林轩与本王剩余的侍卫也伴在本王身侧。本王一一查探刺客的尸体,却没有什么收获。
就在本王转身打算回马上的时候,跟在本王身边的侍卫突然暴起,拔出一把匕首向本王刺来。而明明隔本王数步之远的林轩不知何时冲到了本王身边,击开侍卫,并几招打落了侍卫的匕首,制服了那个行刺的侍卫。只是林轩因为太过匆忙,他的左臂上部不慎被匕首划了一道口子。
本王问林轩有无大碍,林轩捂着手臂摇了摇头。若是本王当时能细心一下,发现林轩伤口流出的血颜色的异样结果是否会不一样?
林轩,中毒了。毒从他左臂根部的伤口迅速蔓延到心脏,而那时本王的队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带着的懂一点医术的随从看后也连连摇头。
本王用他的脑袋威胁他,让他将林轩治好,却也只是无济于事。在一座边城的小院中林轩的气息渐渐微弱。他没了征伐战场时的熠熠生辉,他也不会死在战场上,马革裹尸。
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救本王这个无用之人。
最后一晚,他拉着的本王的手问:“殷鉴,你说的,都会变成真的,是吗?”
本王哽咽,本王自己都在动摇的理想,他却始终坚信不疑。本王说不出话,只能连连点头。那晚,林轩抓着本王的手,阖上了双眼。
本王扶着林轩的棺木回了颍都,林太妃三次哭晕在林轩的灵前。而那时还年幼的皇帝站在灵堂中红着双眼无措地四望,最后在祭拜时间到后被宫人带走。 
本王依旧没有停止战争,明明已经到了最后的总攻,本王不愿意放弃。本王派了赵子轩接替林轩统帅的位置。他持枪一跃上马的时候,本王似乎又看到了林轩。
自从林轩离去后本王发现有些事情发生了变化,最明显的便是本王学会了一个政客该有的素质——面善心硬。
然后,本王成了今天的样子。
所有的往事涌上心头,本王坐在皇帝的对面,渐渐红了眼眶。 
“秦王与朕讲讲你与舅舅的事吧,朕不知道的那些。”本王听到皇帝这样说,他说得很艰难,这一句似乎用了他很大的力气。 
可惜,皇帝有勇气过问过去,本王却没有说出来的力量。
“他错认了知己,枉送了性命。如此,而已。”本王这般回应着皇帝。本王永远也不想提那年的事,那年秋天本王失去了最好的朋友;那年秋后,本王杀了朝堂上五分之一的大臣。说来皇帝应该也记得那场几乎称得上屠杀的审判。 
皇帝沉默下来,他垂下眼不再看本王。片刻之后,皇帝缓缓开口,此刻他的声音又恢复了沉稳的帝王气度,威严无情:“朕知道要如何处置秦王了。”
作者有话要说: 林轩对皇帝和秦王都是很重要的人,但是无关情爱。
秦王苦,皇帝也苦。秦王想治好国家,皇帝也想做明君。
做明君是有很多牺牲的。
不过,我不会让皇帝牺牲掉秦王的。(滑稽)
☆、第 11 章
一番谈话又被本王弄得不欢而散,本王总是如此拙于人事。本王做好了引颈受戮的准备,在天牢中数着滴漏一秒一秒挨到天明。
但是伴随着初夏的晨光而来的却不是带本王受审的狱卒,而是大将军。
大将军先是看了一圈本王堪称豪华的牢房,并发出“啧啧”的声音。最后他蹭到本王身边,回过头自以为触不及防地给了本王一个熊抱,并放声大笑起来。
本王意识到是有好事发生了。 
本王等他抱够了之后无奈地推开这个幼稚鬼,让他赶紧给本王讲讲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皇帝放了本王。
大将军向本王讲了朝堂之上皇帝是如何力排众议,判定本王无罪。皇帝的态度出乎本王的预料,本王想不通他为什么这样做,本王以为他是想本王死的。 
皇帝的想法暂且不讨论,总之本王再也不用呆在天牢之中,只被要求赋闲在家好好反省。
反省?此事本王从头到尾都只是遭了一场无妄之灾,又有什么好反省的呢?但是既然皇帝为了安抚其他人这样说了,本王也只有照做。
府门外见到本王安然归来的锦绣又哭又笑,好一阵儿才缓过来。 
本王被锦绣拉着又是跨火盆,又是熏艾叶,说是要好好除一除晦气。这种封建迷信本王是不提倡的,但是为了安锦绣的心本王非常怂地从了。 
等折腾下来本王才有空问近来的事。从锦绣的口中本王得知那个立羽组织的头领原本溜了,是大将军追了一晚上追了八十里路把人抓了回来。
看来本王又欠赵子轩那家伙一个大人情了。
本王本想见一见那个头领,但是却有让本王禁足的圣旨在前,一直到那首领被判斩首示众本王的禁足期也未过。
不过本王还是见到了那头领的供词。
原来一切只因那头领想利用本王在民间的声望为自己造势,遂将本王立作了他们组织的追随对象,不料本王的名头那么好使,居然真为他们拉拢了数千人马…… 
本王看完供词心情非但没有丝毫好转,甚至更为沉重。
本王这些年颁布各种惠民政策收获了极大的民望,但这并非本王的主要目的,本王也不知本王的名字在民间具体有多大的效应。
不过如今有人帮本王试验了,结果本王知道了。但,皇帝也知道了。
本王自认为不会做不利于大周皇室的事情,但是皇帝却未必会这么认为。 
立羽头领只是以本王的名字做噱头便一呼百应,若是本王振臂一呼呢?这样的问题,皇帝肯定想过。
三人言成虎。就算皇帝这次相信了本王的清白,那下次呢?下下次呢?
本王的归期遥遥未定,而如今大周于本王已是步步危机。 
本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去?还是——
回不去了? 
本王的心渐渐往不见底的深渊沉去。 
“立羽”一案过后本王被卸了所有职务,只剩下一个太傅的虚衔赋闲在家。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本王都没有再见到皇帝。 
出来后本王才从各路的消息中体会到皇帝有多忙,在处理各方接连不断的事务同时,还能将九品中正制顺利地推行下去。
主要负责此事的便是狄远。
狄远在本王出狱后来看过本王一次,不过除了日常问候他并未多谈什么。谨言慎行,机敏又有实才,本王是越看狄远越认为他是本王最优秀的门生——即使他已经成了皇帝那边的人。
可惜,皇帝似乎还没有十分相信他。
本王看出了这些,却只是平静地端起茶饮了一口。
本王以前夜以继日,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