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今天也想辞职》第11章


本王看出了这些,却只是平静地端起茶饮了一口。
本王以前夜以继日,宵衣旰食,生怕有一点做的不好,如今职务尽去却也发现这个国家并非没有本王就不行。
奏折有人批阅,各项工程有人接手……大周国这个庞大的机器依旧在有条不紊地运转。
皇帝虽年轻,但在政事上面却每一项都做的妥帖完善。 
本王其实并未教导皇帝什么,只是本王处理政务的时候偶尔让皇帝旁观而已,而如今他却展露出这般让本王也不得不叹服的手腕,不得不说是天赋使然。 
至于重掌大权之事本王却是不再想的,一则、对于摆脱这些本王求之不得;二则、如今的朝堂也没了本王的位置。或许哪天皇帝心情好了,本王可以奏请回到秦王那片已经被削得小得不能再小的封地,等着离开这个世界。
只是本王在禁足期过后上朝的时候刚提出来这事儿便被皇帝驳回了。
皇帝说自己尚需太傅辅佐。睁眼说瞎话,皇帝哪里需要本王的辅佐。只是那时候皇帝的脸黑得有些吓人,本王便把辩驳的话咽下未说。 
说实话,本王搞不清楚皇帝在想些什么,尤其是他对于本王的想法。杀又不杀,放又不放。或许皇帝还在犹豫,他还没做好除掉本王的准备。
但他终有一天会做好。 
反是没办法反的,一造反,本王这么多年做的就没意义了。但是坐以待毙本王却又不甘愿,只求哪天能找到机会,远远离开颍都这个是非之地。 
夏末秋初,梧桐叶尾被暖阳烧出金黄的色泽,知了在树上没完没了地叫着。
本王坐在回廊的栏杆外,将足浸在莲花池的凉水中。本王手上拿着一本讲大周地理风貌的《九州志》,身边摆着锦绣准备的冰镇西瓜。
就是在这时候,一封信被送到了本王手上。 
——太学呈函请本王去讲课。
太学是大周公立的教育机构,设在颍都东郊,内设国子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等,虽名称大体与旧朝时相同,但教学内容多作改动,更重实干。此外太学在接收世家子弟的同时也接收优秀的寒门子弟,以成绩分班,并不论资荫。
太学是本王打破世家教育资源垄断的一个尝试。 
太学刚开始授课的时候本王为了给它壮大声势是去讲过一段时间课的。后来太学起来了,本王政事又忙便不再去了。
说起来本王的最早的几个门生便出自那里。
只是这个时候还有人想到本王着实令本王意外。 
本王想起前些日子大将军见本王闲得无聊便说试着帮本王找些事做,不知是不是指这件。 
这份邀请让本王想起了不少值得怀念的旧事。本王想着左右无事,天气又正好,便答应了。 
秋初开学后的一天,本王坐着一辆低调的马车悠悠到了太学。清晨的阳光洒在石板地上,照着太学古朴的牌匾,进出的学子们络绎不绝地穿过宽阔的牌楼。
本王注意到,其间为数不少的学子都身着着简朴甚至是寒酸的衣衫,很明显是出身寒门。 
为了免除寒门学子的求学之忧,太学包揽了学子的食宿,此外还会根据学子的学术贡献发放银钱奖励,有特别优秀以达圣听者甚至有机会直接封官。 
这些对前途无量的世家子弟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是对寒门学子来说却是一道曙光。
而如今,本王在太学看到这么多的寒门学子,甚是欣慰。 
从马车上下来之后,本王站在太学进门百步远的地方,陷入了沉思。
这几年来,太学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学场地也一再扩建,如今太学内部的构造已经和它处立时大相径庭。本王也并非没有再来过,只是一年那么几次的视察不说每次都前呼后拥但至少有那么一两个人陪同。
而今天为了低调行事本王今天出门的时候并未让小厮跟随。
简单来说,本王意识到自己不识路。 
“同学。”
不得已,本王叫住了一位过路的学子。这位学子身着的儒服,但衣料看起来颇为廉价,衣角上还带着不知那个乡村野道上的泥土。
学子听到本王叫他甚为意外,他转过身向本王一拱手:“这位塾友有何见教?”
塾友?他这是把本王也当学生了?
本王原本打算解释,但想了想说出身份反倒会让别人惶恐,又是一阵麻烦,便放弃了。
“明德楼怎么走?”本王这般问道,如果没记错太学的祭酒应当是在此处办公。 
这位学子为本王详细地指了路,态度不卑不亢。 
本王向他道了一声谢后向明德堂而去。 
本王到时太学的祭酒正在与主簿谈话,方开学,太学内正有不少事情要忙。
见本王来祭酒十分意外,他急忙停了公务向快步上前向本王行礼:“不知秦王驾到,有失远迎,下官失职。”
本王看出了祭酒的慌乱,本就是本王未事先通知祭酒会今日前来,说什么也怪不得这位。本王摆了摆手:“无妨,本王本就打算轻车简行,不事声张。” 
授课的具体安排之前祭酒已派人来与本王说好,本王将在闻道堂开课,类似选修课形式,一旬两堂,不设考核。至于讲什么全由本王决定。 
本王讲什么呢?本王思来想去自己唯一能够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政治了。
祭酒特地在明德楼为本王收拾了一间书房办公,房间坐北朝南,窗户外种着几株李树,李树下有一方小荷塘,里面养着十来尾锦鲤。环境甚为清幽。
本王大概翻了翻太学的教材,对太学的教学范围略有掌握。
然后本王花一个时辰备好了课,停笔时正好到午饭时间。见本王没回去,锦绣谴人给本王送了午饭。
吃过午饭不久便到了上课时间,授课的闻道堂离明德楼并不远,先前祭酒命人带本王略微认了一下路,如今本王便一人前去了。
但本王一道闻道堂便被乌泱泱挤在门口的人群吓了一跳。
这怎么进去呀?本王看着前方的人犯了难。
作者有话要说: 求评论和收藏,打滚
☆、第 12 章
前路不通,无奈之下本王干咳了两声以引起前方学生的注意力。 
“同学,请让让。”本王这般客气地对前方的人说道。
不料那学子眉一挑,满脸不悦道:“你想干什么?要听课自己找位置去,别想□□的队。”
他这是把本王当做来听课的学子了?
第二次被当做学生的本王有些无奈,本王叹了一口气:“你不让本王进去,谁给你们讲课?” 
“秦……秦王?”学子下意识地反问。 
本王点了点头。那学子这才反应过来本王是谁,他惊讶地张大了嘴。
学子急忙侧身给本王让开位置,还顺带扯了扯他前面的人:“秦王来了,赶紧让开。” 
秦王来了。
这句话如同铜线上的电流迅速从明德堂门口被传到明德堂内,本王面前很快被让出了一条路。
本王注意到,明德堂内原本坐着的学子不少也起了身。 
学子们都看着本王,眼神有的热切、有的好奇、有的则带着意味不明的打量。 
本王的恶名与善名同样的昭彰,有多少人崇敬本王,就有多少人憎恶本王。在民间前者或许多过后者,而在大部分出身世家的学子中,后者可能便要多过前者了。
他们大多并不像寒门仕子那般崇敬本王,毕竟本王推行和支持的政策都或多或少损害了他们本家的利益。
所幸大周的尊师重道之风还是很盛行的,而本王身份地位又在那里,所以就算看不惯也没几个想不开来找本王麻烦。 
本王对这些意味各异目光恍若未觉,从容地走到讲坛上,将教案一放,平淡地说了两字:
“开课。” 
第一堂课本王按时间顺序大致梳理了一遍大周开国以来的重大国策,并将这些政策的作用、意义、优势、劣势大致讲了一些。
大周开国三代,颁布的重要国策不在少数,本王讲完便已花去了大部分的时间,所幸本王讲到末尾的时候大部分学子还在认真听。 
然后本王列行公事地问了一下听课的学子们是否有问题。
学子们犹豫了一下,有几个起身问了一些关于授课内容的问题。本王一一作答。
在本王以为没有人再提问打算下课的时候一位学子起了身,他穿着简朴的儒服。多看了两眼之后本王认出他正是在门口为本王指路的那一位。
这位学子向本王恭敬地作了一个揖,道:“学生最近听闻朝?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