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公主同人)[太平公主]寝难安》第22章


至少现在,他们尚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
他慢慢地放下木箸,又笑了一下;“公主唤我到这里来,该不是仅仅为了同我叙旧罢?”
那天公主离开长安,大明宫里立刻就传了消息过来,说是圣人有意为他们赐婚。直到那时,他才真正知道公主曾经都做了些什么。有些事情他难以忘却,如同一颗石头梗在喉咙里,有些难受,却又刺得他想要流泪。
但他终究是什么都没有说,平静地接受了那一切。
公主回长安时,他曾在街道的酒楼里望过她一眼,但那也仅仅只是一眼而已。
他知道自己应该去找公主,但后来,却什么都没有做。
直到今天,公主回来整整两天之后,她主动找了自己。
“薛绍……”太平慢慢地转着一个白瓷杯,轻声道:“从前我说过会等你的结果。今日我依然是这句话,你什么时候想清楚了,便什么时候将结果告知于我。不管什么结果,我都会接受。”
她的语气淡淡的,仿佛已经想透了一些事情,又仿佛什么都没有想通。
薛绍心里咯噔一声,有些钝钝地疼。
“我今日来找你,是有些话想要对你说。”太平抬起头来,望着薛绍,轻声道:“阿娘她……”
她想对薛绍坦言说,阿娘已经归来,但不知为何,却又说不出口。
她知道那些事情,薛绍也知道,阿娘则更是一清二楚。
现如今事情尚未明朗,连祖父都留在西域未归,父亲不在宫里,母亲步步为营,她唯一能做的,便是尽她所能,保护好她所在意的那些人,仅此而已。
“薛绍。”她低声道,“阿娘今日问我,阿耶是否曾经为你我赐过婚。”
她望着薛绍的眼睛,目光平静,但语气里却有一丝微微的焦躁:“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对你我而言,才是最好的。
薛绍想起那位皇后,又想起皇后将来要做的一切,微微地抿着唇。片刻之后,他才低声道:“皇后既已知晓,那这件事情,便已成定局了。公主以为呢?”
他的目光一往如昔,温和里微带着几分黯然之意。
太平摇摇头,道:“不。”
她望望四周,确认再没有旁人听到,才轻声道:“要是你今日对我说,你不愿意娶我,那我便在阿娘面前坦言,自己会另择一人嫁了。至于那件事——距离眼下还有七年的时间,变数太大了。薛绍我……”
“公主。”他蓦然攥紧了手里的木箸,眼里隐隐有些悲悯之意。
悲悯?
他感到难受?
太平怔了片刻,忽然又有些无奈地笑了。他明明就……
“公主。”他深深地吸气,一字字道,“薛绍允婚。”
她吓了一跳:“你说什么?!”
“要是公主现在依然愿意嫁给我,那你我便完婚罢。”他望着她的眼睛,脸色隐隐有些泛白,但目光却慢慢变得坚定起来,“正如公主所言,那些事情未必没有转圜的余地。”
公主离开长安的那半年多,他设法找到了一个人,又通过那个人,试探了一下兄长的口风。
兄长的口风依然一如既往地强硬,但他却找到了那件事情的解决办法。
一个完美的,让兄长在那时留在长安,孑然一身,哪里都不去,什么都不沾的办法。
这个办法虽然有些缺陷,但却是他能想到的,唯一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了。
他缓缓地说道:“本该在你回长安城的那一日,我便该去找你的。但那时我又有些退缩。那时我在想,要是公主已改变了主意,又该如何是好。”他说到这里,忽然笑了一下,连唇色也有些泛白,“公主可还愿意嫁与我为妻?”
太平望了他很久,才轻声道:“但你的脸色很不好。薛绍。”
她按住薛绍的手,又直直地望进他的眼睛,慢慢地说道:“我确实想要嫁与你为妻,每时每刻都在想。但是薛绍,我却不愿强迫你做些什么。这件事情我——”
“公主。”他反握住她的手,轻轻地摇了摇头,笑了:“公主的心意臣已知晓,那臣的心意,公主可又知晓?”
——不敢再伤害你,因此才这样反反复复,一步步地艰难前行。
——每一日都在瞻前顾后,害怕一不留神,便会落到前世那般境地。
——仅仅只是,不敢而已。
他握着她的手,微凉的温度透过他的指腹,传到了她的手心里。她很少见到薛绍有这样艰难的情绪,即便是在不得不离开的那一日,他也仅仅是叹息了一声,便安置好了整个府里,随后便金吾卫去了洛阳。今日、今日他……
太平缓缓地点了点头:“好。”
☆、月上柳梢头2
他的脸色依然有些苍白,但比起刚刚,却多了一丝温暖的喜意。
他慢慢地放下手,眼里隐含着一丝笑意,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担般。案上的东西他略用了两口,便停了下来,低声道:“我送你回去罢。”
太平轻轻嗯了一声,又唤来宫女收拾了案几,与薛绍慢慢地往回走。
薛绍忽然轻声道:“我原以为自己要费些心思,才能将这番话说出口来。不过现在——现在也好。等过些日子,你去见见我的兄长罢。”他侧过头,眼里隐隐有一丝犹豫,但是却不明显。
太平想了想,遂同意了。
薛绍又隐隐地松了口气,与太平随意提了些轻松的话题。在拐过一处岔道时,太平忽然停住了脚步,踮起脚尖,在他耳旁低声道:“我曾想过很多种办法,要让你允了阿耶的旨意。”
“嗯?”
“后来那些办法,我一个都不想用了。”她歪歪头,又笑道,“回去罢,现在已过了午时,再拖延下去,你的上官指不定要寻了。”
薛绍笑笑,浑然不在意道:“他们现在还在议事堂。”
他陪着太平走了两步,原本苍白的脸色一点点的恢复了原状,连带着语气也变得缓和起来,竟像是有了几分开玩笑的意味。等将太平送回宫城之后,他才又笑了笑,道:“我走了。”
太平轻轻嗯了一声,眉眼弯弯,冲他笑了笑。
等薛绍离开之后,她才又慢慢地沿着宫墙往回走。阿娘今天早晨说过的话,她一字一句地都听到耳朵里去了。阿娘不知道薛绍的归来,她也不打算让阿娘知道。现在的情形乱得一团糟,或许维持现状才是最好的……她呼了一口气,招招手,唤过一位女官,预备听从阿娘的吩咐,将上官婉儿找出来,送到阿娘跟前去服侍。
她不知道上官婉儿现在在何处,但现在上官仪必定已经获了罪,她在宫里找寻,总归是没有错的。
宫娥们很快便给她回了话,说是上官娘子确实在宫里,但在哪一处服侍,却是不大清楚。她也不着急,让人拿了宫里的册子过来,一页页地慢慢翻着,慢慢地找寻,后来又到冷宫旁殿里去寻,总算是将那人找了出来。
上官婉儿现在,不过是个小姑娘。
太平想起日后的那位上官昭仪,忍不住连连摇头,知道这位小姑娘也不是个省心的。她朝上官婉儿招招手,唤了她过来,又问了她一些话,便将她带到武后跟前去了。
武后刚刚下了朝,正在殿里接见大臣。
太平没有打扰她,便带着上官婉儿在外间等候。等到里间那两位大臣终于离开了,她才带着上官婉儿来到殿里,将上官婉儿交给了武后。上官婉儿初见到天后,未免有些惴惴不安。但武后对她却像是颇为宽容,问了两句话之后,便让她留在跟前服侍了。
等太平要走的时候,武后忽然叫住了她:“太平。”
太平回过身,笑道:“阿娘可还有什么吩咐么?”
武后点了点她,道:“到阿娘跟前来坐。阿娘有些话想要问你。”
太平轻轻嗳了一声,果然来到武后近旁,挨着她坐下了。武后挥挥手屏退了宫娥,也屏退了上官婉儿,才说道:“将你在西域的事情,与阿娘说一说罢。”
太平心里咯噔一声,果然来了!
她定了定神,笑道:“不知阿娘想要听些什么?”
武后揉了揉太阳穴,有些疲惫的说道:“都说一说罢。说你在那里是如何行事的,说突厥人到底在做些什么。说说那位……他到底如何了。”
太平轻轻唔了一声,将自己在西域的事情,拣些重要的和武后说了。紧要的事情她没敢说得太多,太宗陛下的事情她也没敢说得太多。毕竟武后心思机敏,要是言辞间有些不恰当的地方,引得武后勃然大怒,就有些不妙了……太平慢慢地说了片刻,又仔细瞅了瞅武后的表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