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武宗野史》第83章


怕冤魂索命,不教他知道长相。
那两个空着手的要更魁梧些,上来就剥了江彬的袍子,一左一右地按住了他的胳膊。台下霎时静了,千万双眼睛瞅着江彬的身子。江彬的身上满是长长短短的伤疤,那曾是他引以为傲的功勋,可如今看来,却像是个弄伤自己借以标榜英勇的草莽。*的伤总是浮木,于岁月里飘久了总要腐了沉了的,唯心上的伤,死也未必得以解脱,它刻在坟头,嵌入命里,生生世世地烙印着此生的相聚别离。
若当真就这么死了,便无法信守承诺,葬在一处了。那来生呢?若真有来生,是否还记得此生种种?纠缠不休,亦或是形同陌路?又或是,连相遇都不曾有。
这般思前想后的,又觉得可笑。死到临头了,还这般痴痴傻傻的儿女情长的……他哪里顾得了这些身后事?只是有些后悔罢了。后悔见最后一面时,该说些像样的话。哪怕是再不入耳的,也总好过连别离都不曾有,便就这般不明不白地阴阳两隔了。
刀尖扬起,江彬就这般仰起头看着,他想起初见时,正德皇帝说的人如落花,此时,他也只能等着这一阵风,将他打得七零八落的……所谓命数。
刀落下时,喷涌的红迷了众人的眼,却不是江彬的血。江彬并未看清那招式,只知刀锋一转蒙面的另外三人都已倒在了他脚边。
一片喧哗中,本要行刑的蒙面人已挑开锁链扛起江彬跳下了高台。人群霎时惊呼着让开一条道,身后尖细的嗓子高喊着:“拿住他!”。
江彬被倒挂在那蒙面人的肩头,一阵头晕眼花,好半晌才缓过来,正瞧着颠倒的高台上吴杰冷着脸笑。
江彬心下一凉,忙抓身下的胳膊想说些什么,他却只顾着跑,跑得视野里眼花缭乱的都是追兵的冷箭。耳边嗖嗖作响,眼看着近了,那蒙面人忽地一拐,穿过染坊到了边门,在酒肆解了匹枣红马的缰绳,把江彬拱上去,再将他护在身前头也不回地策马狂奔。直跑到正阳门前,只见已乱作一团,装束相同的金吾后卫正互相残杀着,无人顾及这一处忽然闯出的二人。
蒙面人马不停蹄地又往永定门跑,江彬被颠得吐了一回,胃里没东西,只有些酸水。抹了抹嘴吃力地问他:“谁?”
他却不答,江彬便趁着颠簸伸手轻轻一扯,面罩后头,是一张曾在诏狱有过一面之缘的脸,如今半边都爬满狰狞的疤痕。当时江彬以为他就要死了,受命前来探望,还替想见他最后一面的乔宇贿赂了钱宁……
墙上那些文字似在触摸时已悄悄长进了肉里,将掌纹扭成歪歪扭扭的字迹,尽是不得雪的冤情。而此刻,那字迹的主人却还了魂,于千钧一发之际救了他这个难辞其咎的佞臣。
“得人相救,还一份恩情罢了。”早该死于诏狱的江西巡抚王哲,扶正了江彬的身子,在他耳边淡淡道。
江彬愣了半晌:“是谁?”
王哲不答他,脸上的疤痕仿佛一条条钻入皮下的蜈蚣,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稍有贰心,便要毒进他血里。
远远的,已瞧见天地坛的轮廓,光从它背后射过来,就像只蹲守的虎。而他的眼,正瞧着永定门的方向,饶有兴致地看他们如何虎口脱险。
外城城门永定门,有府军卫巡逻警戒,更有金吾后卫把守。即便想救他之人能挑得京城城门护卫内斗,又要用什么法子让他离开重兵把守的外城?
正想着,便觉着一阵地动山摇。
☆、第九十八章 亦真亦幻
是炮声。
来自于外城的炮声。
蛮夷不曾有这等兵器;绝非外敌来犯,可又是谁有这等通天的本事?
怔愣之际;背后被推了一把;天旋地转间已是落下马去。江彬在荒草间滚了两圈;眼前发黑;半晌才缓过来;抬头看时,王哲已扯着缰绳调转了马头。
他最后看江彬一眼,眼中竟带了些许“大仇已报”的顽劣。好似推这一把,便抵消了先前的恩怨,而他,也终于得以从恩情的枷锁中彻底地解脱。
他是打算引开追兵。
江彬醒悟过来;或者牺牲性命来守这秘密;也是报恩的一环。
马蹄扬起的灰尘朦胧了日头,那茸茸的光亮中,幻化出击缶而歌的影,层层叠叠,尽是古往今来的苍凉。
又一声炮袭,震得耳膜生疼。那天崩地裂的动静也将跟前模糊的影都搅得粉碎,被风一吹,便好似漫天的柳絮,又似散乱的落花,青的,红的,最终化为一片寂静的白。在那漫无边际的雪地里,眼险些要盲了,幸而地上渐渐抽出根枝桠,弯弯扭扭,摇摇晃晃,最终成了条隆隆作响的车辙。
蓦然清醒,果真在车上,扭头就见一张阴晦的脸面。
风掀起了帷帘,将燕山郁郁葱葱的绿意映入他眼帘,便好似他望着的不是他,而是那遥不可及的山间一隅。那一隅里,窝着团绒绒的红,惬意地摇着尾巴,说那几株茄子怎还未开花。
又一颠簸,睁开了眼,才知是梦中梦。
那张脸,仍在跟前,如出一辙的神情,看得他发憷。
是了,寄人篱下那几日偶尔惊醒时,便是见了这泥塑木雕的模样,翌日清醒间想着向来中规中矩的乔尚书怎会坐在他床头发怔,便权当是做梦。然而此刻,一切都水到渠成得触目惊心。
江彬不知乔宇为何在此,不知王勋叛变后他是如何安然无恙地入得京城又接应上王哲将他带上了马车。
嘴里满是苦味,不知被喂了什么。想起身,却一阵头晕目眩又被他按回腿上。
“方喂了些补血气的丸药。”乔羽替江彬将盖着的棉衣又往上扯了扯。
江彬却觉得那覆在身上的重量压得他透不过气来,费力地拨开乔羽按在他心口的手:“你……怎会在此?”
乔羽不答,被拨开的手垂在身侧,随着马车的颠簸晃晃悠悠,没个着落。
“去哪儿?”吐出的话都带了股涩味,苦得舌根发麻。怎就总遇上这些各怀鬼胎的闷葫芦,问十句方答一句,答了也未必是实的。
乔羽看了江彬半晌,未答话,却蓦地拽住了江彬的手。那紧握的力道是此刻的江彬如何都挣不开的,他怔怔望向乔羽,可乔羽眼中却平静得好似一幅画,雪是止的,江是平的,人是木的,只徒劳地睁着一双眼,呆呆看着画外人。也或许是被藏得久了,久到重见天日、死灰复燃时,已忘了跳出画卷的法子。
心中某盏灯悄无声息地亮了。
在晦暗的夜色中,一盏接着一盏,连成一座雾气弥漫的桥,桥的彼岸,是冠山的茅屋,屋里的炭火烧得噼啪作响,那书生从案上抬起头来,伸手就要拉他过去。
江彬猛地挣开那只手,却因为推得过猛而滚落到了地上。头磕着什么,一阵疼痛,心中的恐惧却盖过了*的不适。他知道,有什么东西醒了,吸吮着他的骨髓无孔不入地钻出枝叶来,那尖利的嫩芽刺穿了五脏六腑,亟不可待地要破土而出。
耳畔乔宇喊着什么,听不分明,却似曾相识。
再次醒来时,不见了身边人,只是斜靠在不知停在何处的马车里,身上盖着那件染了些药味的衣裳。一身虚汗已湿了后背,乱发贴在面上。江彬试着直起身,虽仍有些道不明的疼痛,但累日的疲乏却因了那药力而消退了大半,眼前也清明了不少。
掀起帘子,外头是蚕食着天际的暮色,山麓上,被映红的黄瓦与红墙浑然一体,仿佛燃着的一团火,烧着檐牙高啄的康陵碑亭。
江彬指尖一颤,那帘幕便遮去了跟前种种,直到一阵风送来只字片语。
“孟宇在哪儿?”
江彬一怔忙又掀起帷帘,这才见了不远处的树荫下匿着几人。
其中两个挨得极些,依稀是一男一女,方才说话那人的声音江彬认得,是吴瓶儿。吴瓶儿身旁的瞧这身量该是张锦,而二人对面马上之人,全然看不清样貌,只听他道:“可带来了?”
那声音沙哑得好似年过花甲。
吴瓶儿犹豫片刻,从腰间解下一物抛过去,马上那人接了,细细摩挲一番,忽地扭过头来:“扶他下来。”
江彬一惊,松开了手,那帷帘一荡,已落入那人眼中。
他早知他醒了?
不等江彬做他想,帷幕已被掀起,张锦探进半个身子,伸了手要扶他。
江彬却不伸手,只捏皱了身上的棉衣压低声音道:“那人是谁?”
“谁知道?”张锦啐了口,拽住江彬胳膊,“那娼妇养的,命我大哥骗了瓶儿……小王爷如今在他手上……”
“瓶儿给的他什么?”江彬借了张锦的力道下了马车,尽可能走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