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之情深不寿》第91章


不满,因为天下礼节的根就来自人老孔家,你知道基本的伦常,你便得到了孔家几代人的恩惠,又怎么能对他们心生不满呢?
也因此,周元杰的地位是很高的,孔崇基可不经常收徒弟,他能收下周元杰,不但说明周元杰文学水平高,更加能说明周元杰品性高贵。
所以被周元杰认可的、有功于百姓的、为天所眷怜的、待双亲纯孝的李瑁,岂不是天下学子最推崇的皇帝候选人嘛?
李瑁有时候想,曾经的周元杰是多么纯粹的一块美玉啊,现在却被王虎晨那家伙熏染成了芝麻包,表面上是翩翩公子,享誉全国的大才子,可是骨子里,已经是个弯弯心思一大堆的腹黑男了。
亏当年在周元杰做了孔崇基弟子的时候,长安城的众多千金们还嘀咕过是姐姐咸宜拖累了周元杰呢。李瑁只要一想到那时周元杰在自己面前得意的脸,以及他在姐姐咸宜面前那幅专情的肉麻样,惹得被传言所累的咸宜被周元杰一番“真情告白”感动的死去活来,李瑁就觉得周元杰绝对是世上最毒的毒药,尝一口就要人命。(好吧,至少也是和裴桓芝那厮并列第一,至于李瑁自己,那必定是天下最干净的清泉啦,哇咔咔!)
说了这么多,无外乎是在展示李瑁各方面的实力,可是这样大的摊子,玄宗怎么可能没有察觉到呢?
这儿就是李瑁聪明的地方,你看看,这些关系里边,有哪一个是李瑁通过结亲,或者利益交换得来的?固然只要李瑁得胜,这些人也能得到天大的好处,可是这些人通通都是在李瑁还不是太子,只是个得宠的皇子的时候,就已经慢慢围在了李瑁身边。
而且这些人个个都是腹黑,最懂得伪装。王虎晨整天嘻嘻哈哈的,在吏部每年的评测上也都是良多于优;周元杰就“两耳不闻身后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搞得大家都要认为咸宜公主是母老虎,才不放他出来的呢;而李硕天高皇帝远,为了赖在汉州那个地方,不惜毁坏自己每年的评测,不是真正到过汉州的人,根本不知道他在那儿鼓捣出多么大的动静来了。
所有人里边最高调的,就是张勤、裴桓芝、郭子仪这三人了。可是郭子仪属于李瑁的后手,外人轻易不知道他们的关系;裴桓芝上边有张九龄、李林甫两座大山当着,能被关注到的程度不大;至于张勤,你知道大唐现在有多缺能力出色的将军吗?要不是缺人,你以为玄宗会愿意启用像安禄山这样的胡人做统帅吗?所以就算知道张勤必定会站在李瑁这边,玄宗也不可能冷藏他。
再说了,到目前为止,玄宗都没有怀疑过李瑁这个儿子,又何谈来削减他的力量呢?玄宗最多以为李瑁小打小闹,凭着自己的身份,也只是多得了几个门客,几位好友,连个得力的姻亲都没有,连夔国公府都和李瑁不亲近罢了。
当然,要不是玄宗一直确信李瑁完全在自己掌握之中,你以为就这么一位皇帝,他会放心的为儿子铺路??
都说了,人就是这样,儿子没成长到那份上,做父亲的自然会多帮帮他,可是等儿子成长到能威胁到自己的地步,这个父亲就又会忍不住反过来打压他。
李瑁一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么多年的扮纯孝不就是为了最后撕破伪装的一刻嘛!
所以李瑁一点都不慌,玄宗愿意一直“父慈子孝”下去,他自然会陪着演下去,若是玄宗变了心意,他也得强逼着玄宗做个“好父亲”。
倒是难为不知情的武皇后瞎担心了好一段时间,就怕玄宗和李瑁为着一个女人父子失和,平白让旁人得了好处去。
那么,到底杨玉环是怎么想的,她又会怎么做呢?此时在玄宗特意命人建的太真馆里,一身青衣素发,却始终难掩其风韵的杨玉环也在考虑这个问题。
作者有话要说: 晚更也是更,大家对人家温柔点,千万不要打脸!!
☆、女人戏
玄宗对杨玉环,说是掏心掏肺都差不多,为了这个小自己近三十五岁的女子,玄宗冒着天下之大不韪,硬生生将杨玉环的身边转变成太真法师,又为杨玉环在宫中大肆建造宫殿,就为了筑一个两人的爱巢。
可是杨玉环呢,坦白说,对于当朝天子如此体贴爱护的行为,她心里不是不得意,对玄宗也不是不喜爱。可是他们之间差了三十四岁,玄宗的年纪完全可以当杨玉环的爷爷了,对着这样一位老人,杨玉环要把那个爱字说出口,她还真有些为难。
历史上能有被后人熟知的李杨之恋,除了玄宗本身和杨玉环都精通音律这个原因以外,还不是因为那时的李瑁太过懦弱孩子气,少了份男子气概,杨玉环根本看不上他这个前夫。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寿王成了瑞王,现在的李瑁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再加上杨玉环一开始遇见李瑁,就把一颗心交出去了,所以不管玄宗怎么努力,终归杨玉环心里还是有李瑁这个人的。
杨玉环思来想去,总觉得李瑁不可能对她一点意思都没有,她总还幻想着两人之间是有什么误会,才错过了彼此,所以现在的杨玉环根本不是因爱生恨,而是心心念念想着怎么和李瑁“再续前缘”。
(李瑁:大姐,你不要乱说话好不啦,我和你有什么前缘啊,认识你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求放过~)
为了能再见李瑁一面,杨玉环出其意料地没有在玄宗面前诋毁李瑁,而是努力怂恿玄宗将李瑁的册封典礼办的越隆重越好,最好是把地点定在宫里。
“娘娘,淑妃娘娘在外边求见。”彼时李瑁册封典礼大办的消息才传出来,江淑妃就来找武皇后了。
“请淑妃进来吧。”武皇后此时正一筹莫展,杨玉环若是敢离间玄宗和瑁儿的感情,她便是豁出这条命,都要除了这个祸水,可是杨玉环居然帮着瑁儿,这让武皇后拿不准要怎么对待杨玉环。
江淑妃一进去,就朝着武皇后恭恭敬敬行了一个礼,等武皇后叫起赐座,江淑妃才开口说明来意:“臣妾这次来叨扰皇后娘娘,是为了求娘娘一件事,请娘娘准许臣妾出宫静养,让臣妾去洛阳行宫了却余生吧!”
武皇后闻言大吃一惊,说:“江妹妹怎么说这种话,难道你就这么轻易地向那人低头了?本宫认识得那个梅仙可不是这般不战而逃之人。”
江淑妃苦笑道:“臣妾知道娘娘是为了臣妾好,可是此次臣妾是真的心灰意冷了,还请娘娘准许臣妾的请求,臣妾走后,也希望娘娘看在臣妾的份上,能善待怀仙公主,公主自来亲近瑞王殿下,臣妾思来想去,这宫里也唯有娘娘能真心照料公主了。”
要说起来这宫里谁最讨厌杨玉环,武皇后排第一,江淑妃就一定排第二。在杨玉环进宫之前,江淑妃一直是最受宠的妃子,霸占了玄宗的心多年。可是杨玉环一来,就抢走了原本落在江淑妃身上的恩宠,两个人站在情敌的立场上,彼此自然不会有好感。
要只是这样,江淑妃可能还不会有这么讨厌杨玉环,毕竟江采萍是一个有风度的女人。
可是这两人简直就是天生的对头,江采萍身段清秀,长相秀美,走的是才女谪仙风,崇尚高雅的文学艺术。偏偏杨玉环身段圆润,以妩媚著称,善音律,能翩舞,按江采萍的话说,就是怎么俗媚怎么来。
两个人基本配置这么囧异,也难怪她们会针锋相对,现在宫里盛传两人已经交恶到互相称呼对方为“梅精”、“肥婢”的地步。
偏偏玄宗现在对杨玉环还在兴头上,自然多照顾杨玉环一点,在江、杨两人的争吵中一次次的偏袒杨玉环,江采萍这个为情所生的女子自然会为此失落,甚至绝望。
所以才有了现在这一幕请辞的场景。可是武皇后不能答应江采萍的请求啊!在后宫里唯一一个能和杨玉环抗衡的,恐怕就是江淑妃了,武皇后怎么可能会愿意放她走。
武皇后很清楚,在多年的相伴之后,自己在玄宗心里的身份已经褪色成端庄贤淑的妻子了,两人早就不复年轻时候的恩爱了,这一次武皇后在杨玉环的事上顶撞玄宗,恐怕玄宗已经对她心生不满了,这时候要是江淑妃也走了,说不定杨玉环就要一人独大了,而这是武皇后最不愿意看见的情景。
“妹妹可不能胡闹,你也不想想,怀仙公主现在才几岁啊,你舍得公主小小年纪就离了生母吗?你要是真走了,本宫自然会好好教导怀仙。可是你知道本宫事忙,光每日的宫务就够本宫折腾的了,再加上现在有那个人惹是生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