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培养人生赢家》第203章


“只要管理得当,绝对能赚钱。只要我们怀江县发展起来,您再向上面申请改革,再也不会有人给您拖后腿了。”
别说!这话倒是说到靳省长心坎里去了。他正值壮年,还有十几年才退休,机遇不是那么容易抓的。如果他能抓住这次机遇,升到中央不是问题。
靳省长拍了桌子,“行!我答应了。”
林炎城大松一口气。
靳省长说到做到,答应后,立刻就向上面报告这事。经过他好说歹说,终于同意他以怀江县做为试点。
“先改这一个厂子,其他厂子先不动,要不然整个乱起来,估计你也兜不住。”靳省长好心建议他。
林炎城想了想,“改革先改这一个厂子,但是建筑队能不能也跟着一块改。一个是主材一个是工程,缺一不可。”
靳省长想了想还是同意了。
新厂的改革工作,难点很多。
以前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接得都是大单,由上面统一分配。
但是现在需要把它们聚集到一个地方,统一管理,那就要重新选址。
其次,就是现有的工人也得重新安排,用谁好,用谁不好,都得重新选。
好在之前招的都是临时工,不需要太负责。
除了正式工全部纳进来,剩下的临时工都要重新挑选。负责人统一安排。
招工的时候,林炎城也亲自到场。
厂门口排满了,有人在那边嘀咕,“听说这次招的临时工只要通过三个月试用期,就能成为正式工人。跟老员工享受同一待遇。”
“我怎么听说这个厂子已经成了公私合企呢?而且厂长有决策权,可以直接把人开除。照这么算,正式人和临时工也没什么不同。”
“真的吗?”
……
议论声此起彼伏,林炎城让新上任的厂长安排工作。
这个厂长是他特地从别的厂子挖过来的。他的工作能力很出众,但因为被人排济,一直没能晋升。这次得林炎城看重,他就像焕发第二春,满脑子都是怎么提高厂的效益。
就产品的价位,管理,用户群,他都跟林炎城做了探讨。
林炎城欣赏和信任的目光让他信心爆棚。这世上没有比找到伯乐更让人开心的事了。
林炎城把厂子的管理权全权交给他,“我只看结果,如果有人做得不好,不需要顾虑什么,直接开除。如果,明年,你让我看不到结果,我会换个人来做你的位子。”
资本主义一切向钱看齐,老板不会因为你辛苦就原谅你赚不到钱。
作为一个资深老板,林炎城需要的从来都是能解决问题的下属,而不是把难题抛给他,等他来解决的废人。
他喜欢把丑话说在前面,权力有多大,压力就有多大。没有那个精钢钻就不要揽瓷器活。
虽然他欣赏这人的能力,可并不代表他不会看走眼。承受力,也是对方需要承担的。
新任厂长没有察觉到压力,反而觉得这是对自己能力的信任。
全权管理,以前他连想都不敢想。
有林炎城首肯,新任厂长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方案,其实就是流水作业以及绩效考核。
以前上班都是熬时间,现在多劳多得,无形中让大家有了一种认知,只要你做得多,拿得工资就多。
第二年,整个怀江县的纳税收入,光砖窑厂就比以前多了一倍。
至于粮食这块,收上来的粮食也比以前多了一半。这其中除了大家更积极之外,还有林炎城请专家过来交大家怎么种植杂交水稻的缘故。
钱包鼓起来了,农民也大方了。许多家庭为了给孩子娶媳妇,盖起了红砖瓦房。
砖窑厂早在去年就已经取消票制,对个人无限量销售。
靳省长带着省委的人到怀江县参观,不住点头,“不错!要看一个县有没有钱,还得看他们的房子盖得好不好还有他们的脸圆不圆?你看怀江县这边的老百姓就是比别的县胖两圈。衣服也要新一点,都是林县长的功劳啊。”
林炎城也在旁边帮靳省长打广告,“都是靳省长同意我们县作为试点,我们才有先富起来的机会。只要你们也支持改革,你们县也很快会富起来的。”
靳省长朝林炎城露出赞赏的目光。
接下来,林炎城事无俱细给其他县长讲解自己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听得这些人也跟着热血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这本很快就要结束啦。下本《八零年代好父母》求预收。
文案:
许家老太举办八十大寿,寿星公问已经长大成人的孙子辈:“在你们心里,谁是好父母?”
儿子儿媳们全都翘首以待,纷纷看向自己孩子。
唯有老二两口子,毫不在意。
谁知孩子们异口同声说的都是他俩。
许老大:他们就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自己儿子结婚,连一分钱都不肯出。这叫好?
老大媳妇:他们没有一点长辈样,一大把年纪,还跟自己孩子抢吃的,怎么好了?
许老三:他们穿的还没有我体面,好什么?
老三媳妇:他们整天不着家,连自己孩子都不管。好在哪?
唯有许老太笑得合不拢嘴:老二两口子是她的心头宝,也是老许家最有本事,最孝顺的好孩子。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160章 
一九八零年的秋天; 林炎城送走了史县长。
这位兢兢业业的老县长正好活到八十八岁,在家人的陪同下,他看到焕然一新的怀江县,握着林炎城的手; 久久不言。
林炎城知道他的未尽之语,对他爱国爱民的情怀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十一月初; 林炎城正式向省党委提出退休。
以他现在的年纪已经不合适当县长了。倒不如换年轻人来当。
靳省长再三挽留后,想给他搞欢送仪式。
林炎城谢绝了,“虽说我不能继续任县长,但是我仍然能为这个国家的建设增砖添瓦。”
靳省长见他干劲十足; 忍不住嘀咕; “您这是何苦呢。你还老当益壮,绝对还能为怀江县出力,就这么退下了,多可惜。”
“不可惜!”林炎城对权力不看重。他的任务也不是提升自己,他更多的还是想培养几个孩子。
老二两口子都是军人; 军衔越升越高,倒是不用他操心。
其他几个孩子,多多少少都有问题。
老大就不用说了,九十年代就是下岗潮,估计到时候他要被迫下岗。
老三一直在家带孩子,也没个正当职业。婚姻幸福,也就差个事业了。
老四呢?供销社要不了几年,也要落伍了。到时候也得跟老大一样; 重新找工作。
老五倒是不用担心,他现在已经是局长,再熬几年就能升任县长。
至于小六,应该是几个孩子中混得最差的。
林炎城把几个孩子叫到家里开会。除了老二隔着千里来不了,其他人都到齐了。
林炎城把自己退休的消息告诉他们。
几个孩子都怔住了。
林建军有些可惜,“爹,我看靳省长挺赏识您的,您要坚持两年,等他走了,说不定省长就是您的了。”
林炎城摸着自己的下巴,“你也不看看你爹我都多大年纪了。到乡下视察,别人都骑自行车,只有我步行。一行人全都等我一个人,多丢人。”
听到这话,林建军彻底闭嘴了。
林建党倒是觉得他爹退休挺好的,爹的年纪确实大了,不能再干了,“爹,要不您跟我去县城养老吧?平时没事,就去广场跟人下下棋。”
林建华张嘴想说什么,林炎城抢先一步拒绝了,“不用了。我自有打算。”
他抬头看着孩子们,“我想自己开个建筑公司。但是我身上的钱不够,叫你们过来是想集资。”
众人面面相觑,林建军不可思议地看着他爹,“爹?您退休不是养老吗?怎么又开起公司来了?”
都快七十的人了,走路都比别人慢了三拍,居然还要开公司。
“对,我要开!”林炎城让旁边的刘福生掏笔子给他记。刘福生乖乖听话。
林建军见刘叔居然也陪着他爹疯,不由得抚了抚额,“爹,您这是?”
刘福生笑笑,“林县长还很精神呢。他想趁着自己还能干的时候,给你们挣份家业。国家变化太快,不如多挣些钱在手里实在。”
林建军怔愣住,其他人也都纷纷低下了头。
贺云逸见岳父铁了心要开公司,问芳夏家里有多少钱后,开口道,“爹,我们还有两个孩子要养,给您一半,五千。要是赔了,就算了。您要多多保重自己的身体。”
他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