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与种田有关的日子》第58章


眼见这府差正等着县老爷扔下行令牌,举着棍子行刑,蔡友仁大呼,“冤枉!”
惠娘跪着道,“县老爷!我与我爹并无做行凶之事!是这老头用假木骗钱在先!我与我爹只是去寻公道!请青天大老爷明鉴!”
这县太爷却是不听,正要扔下行令牌,也不知后堂传了什么话过来,这知县进了后堂,再出来时已是换了脸色。
“堂下所跪何人?”
惠娘一听这话中的语气,这事有了转机!
“草民乃永安镇陈家村蔡友仁,此旁为草民之女,名叫蔡惠娘。”
这县老爷听了此番话,语气更是软了不少,“你们有何冤屈,说来听听。”
这赵德才见了这场景,当即是傻了眼,明明是他诉冤来着,怎么这县太爷却是转了风头,向着这乡下来的外乡人了?
“回县太爷的话,草民与草民之女到此镇买织机,可这赵德才祖父竟是欺骗草民父女,将杉木当香樟木卖给了草民,草民气不过,便去寻这老头讨回公道,这老头虽是承认了以次充好,却是不肯退钱。草民与草民之女心下虽气,却未曾动手,是这老头自己犯病晕了过去,实乃与草民无关。”
“你血口喷人!”壮汉显是激动了起来。
这县太爷皱了皱眉,又问了一句,“可有证据?”
惠娘心里一急,蔡友仁所说的确是片面之词,这县太爷有心向着他们,也得呈了证据。
“大人,有人证!”
惠娘听见声音,心下一喜,确是那林华丰带着鱼儿少年赶了过来。
林华丰赶得急,气还是未喘匀,立即将鱼儿推进了公堂上。
那少年毕竟年少,见着这场景也是有些惧意。
“你知道什么直说便是。”
鱼儿跪着,似是缓过了劲儿,才说道,“这白老头确实是这镇上有名的造假高手,先前这蔡姓父女到草民店里买纺机,我便知他们买了假木。这杉木装成香樟木卖,白老头也不是做了一次两次。而这白老头患有羊角风,也是街坊四邻皆知的,时不时能犯病晕厥,实是与旁人无关。”
这知县一听此话,当即是拍了惊堂木,厉声道,“好个狂徒!竟敢欺骗本官!骗钱在先,讹人在后!来人,将这赵德才打三十大板,赔十两银子与这蔡家父女!”
这赵德才大呼,“冤枉!我祖父骗得钱,与草民何干?”
县老爷却是扔了行令牌,府差将这赵德才推倒便行刑。
正文、55第54章
赵德才被杖责打得是“哇哇”大叫;直至最后,声音都嘶哑了,也没了气力高声嚎叫。
惠娘跪在地上,埋着头是大气也不敢喘一声;若这知县未进后堂;估计现在趴在这儿挨打的便是自己和蔡友仁了,一时间,心下对这后堂的相助之人倒是好奇。
一直躺在地上呈昏迷状的白老头听见这鬼哭狼嚎是幽幽转醒,一睁眼便见着了头前方悬着的四个大字,“明镜高悬”;登时颤抖着爬了起来,跪倒在地,又循着声望去;发现这挨打的竟是自己的孙子赵德才,以为是自己以次充好的事儿被告到了衙门上,自己的孙子替自己挡了这杖责,当即是磕头大呼,“县老爷饶命啊!草民一时鬼迷了心窍,不该以次充好,求县老爷恕罪啊!”
白老头此话一出,惠娘的胆又壮了几分,腰也敢挺直了一些。
知县一拍惊堂木,斥道,“好个无知老叟!竟敢在本官地界做这不仁之事!本官念你年纪已老,便罚你回去将假木换成真木,赔与你所骗之人。”
这白老头连连磕头,“是是是,草民这就回去做。”
三十大板一打完,这赵德才已是去了半条命,连爬都是爬不起来,知县一拍惊堂木,“退堂!”
待这知县走进了后堂,不见了踪影,站着的两名府差是一人拽住赵德才的胳膊便将他拖了出去。
那白老头颤颤巍巍地跟在他们的后面,却是跟不上府差的脚步,落了不少路,伸着手高呼道,“差老爷!你们慢点!”
瞧着他们走远,惠娘拍了拍胸口,舒了一口气,庆幸自己遇了贵人,才能逢凶化吉,转头去看林华丰,他正背着手瞧着那白老头远去的背影,似是感觉到了惠娘的目光,也回望过来,惠娘朝他微微一笑,林华丰也微笑着点了点头,便转过了头。
惠娘又瞧了他的侧影一会儿,才朝着那少年鱼儿屈膝行了一礼道,“多谢。”
这叫鱼儿的少年却是道,“无碍,若不提我表姑的名字,我才懒得理你们这档子闲事。你们别看这白老头以次充好,可你们也见着他的手工活儿,我敢说这全镇的手艺人都不及他。”
对于这一点,惠娘却是承认的,见了他做的织机,别人做的却是瞧不上了。
“这白老头听着是姓白,怎么他孙子却是姓赵?”蔡友仁在一旁疑惑道。
这鱼儿笑道,“白老头是他外号罢了,他年轻时候痴迷木头,曾三天三夜未出门,再出来时便是少年白头了,自此,这见着他的人便叫他白老头了。”
解了蔡友仁的惑,这鱼儿也不多留,朝蔡友仁作揖,告辞道,“那我先告辞了,我这手上的活儿多着呢。”
蔡友仁忙着谢道,“多谢小侄了,我与惠娘一会儿便来买你的纺机。”
那鱼儿少年听了此话,心里似是满意了不少,“那行。我在家里备好了,等着你们来。”
这鱼儿走后,蔡友仁拍着林华丰的肩,笑道,“若不是今日你来得及时,许是这会儿我与惠娘还在公堂里和那赵德才纠缠呢。”
林华丰却是谦虚道,“我也未帮到什么忙,倒是你闺女惠娘,脑子好使。”
惠娘听到林华丰这么一夸,当即便腼腆地低下头去。
蔡友仁爽朗笑道,“林兄弟,我这闺女平日里可一直经得住夸呢,如今你一夸,她倒是羞了。”
林华丰一听此话,“呵呵”笑了两声,又朝惠娘望去。惠娘虽低着头,可眼角的余光却是未曾离开过他。两人的眼神一交汇,这林华丰似是意识到了什么,尴尬地“咳”了一声,立即收回了目光。
蔡友仁心里痛快,拍着林华丰的肩,要请他喝酒。
林华丰看了一眼自己的马车,这货物是要在今日下午在北方商人到货之时,卖给他们的。可见着蔡友仁殷切的目光,犹豫了一会儿,重重点头道,“成!”
三人正要朝饭馆走去,从县府的偏门里头走出一个小厮,叫住蔡友仁道,“等等!请问你可是永安镇陈家村的蔡友仁?”
蔡友仁听着这小厮竟是叫出了自己的名字,颇为疑惑,点头道,“正是在下,你有何事?”
那小厮说道,“我家丽姨娘有请。”
蔡友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惠娘也是如此,这林华丰见着他们有事,说道,“既是如此,那蔡大哥先去便是,改日再叙也是一样。”
惠娘舍不得和林华丰就这般分开,便问道,“林叔,你今日交了货,可还有空……”
“我还要回宁平镇,镇上正等着一批货,我不能久留。”
惠娘面上难掩的失望,这林华丰见了,转了话头,“我以后得了闲,再去找你们,也不是不可能……”
惠娘听了这话,激动道,“林叔说得可是真的?”
林华丰思虑了一会儿,点头道,“自然是真的。”
“那你倒是说说,我家住在哪儿?”
听了惠娘这般调皮的语气,林华丰笑道,“可不就是永安镇陈家村。”
惠娘听罢才满意地点头,“林叔,你可要记住了,我爹在家里等你一道喝酒呢。是不是,爹?”
蔡友仁听惠娘这般说了,当即便道,“是啊,林兄弟,你可一定要到我家来,今天这事也亏得你帮忙了呢。”
“我说话自是算数,蔡大哥,等过个几日,我手头无事了,便来找你喝酒。”
说罢,道了别,赶着马车朝码头行去了。
蔡友仁和惠娘随着这小厮的指引,进了这府衙的内堂。
这府衙内堂格局确实不小,绕过了那么几圈,终是进得了一个院子,院子上头写了“丽芳苑”。一美貌妇人正立在屋门口,往院子外翘首盼着。一身缃色罗裙,头上满是珠翠。见着那小厮带了这蔡友仁和蔡惠娘过来,当即提着裙摆,柔声唤道,“蔡二哥。”
蔡友仁还是头一次进这种内院,这一路垂着头,不敢东张西望,现在听了这声音,抬起头,看了这妇人一眼,才犹疑道,“巧丽妹子?”
这丽姨娘听了这称呼,当即是红了眼眶,“蔡二哥,想不到你还记得我。咱们已是好些年未见,你跟梅英姐过得可还好?”
蔡友仁忙点头道,“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