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与种田有关的日子》第59章


好?”
蔡友仁忙点头道,“好着呢!”又推推惠娘的胳膊,“快叫巧丽姨。”
这丽姨娘听着蔡友仁叫了惠娘的名儿,惊讶道,“这是惠娘?长这么大了?!我走的那会儿还是一个小孩子呢,如今长成大姑娘了!”
惠娘规矩地行了礼,叫了声,“巧丽姨。”心下却是明了,这妇人应是那没了儿子,离了陈家村的马寡妇了。未想到如今竟是进了知县的内府,瞧这装扮,多半是做了知县的妾。
“快进屋子里来,这外头热着呢。”说罢,亲自引着蔡友仁和惠娘进了屋子。
这屋子里头确实是凉快不少,小厮帮着上了茶,一个丫鬟端了几碟点心,另一个丫鬟则是端了瓜果过来,一盘子的杨梅尤其是鲜艳。
惠娘嘴馋地拈了一只杨梅,尝了一下,竟是冰镇过了的,味道着实不错。
蔡友仁刚坐定,便急急地问道,“妹子怎么知道我来这永华镇了?”
那丽姨娘抿了一口酸梅汤道,“我去铺子里买些胭脂,出来那会儿就见着了你,可又不敢确定。”
蔡友仁“呵呵”笑了两声,“我带着惠娘来买织机和纺机,未曾想竟是遇见了你,你何时再回陈家村,梅英一直念着你呢。”
这丽姨娘叹了一口气,一双好看的柳叶眉蹙在了一起,当真是我见犹怜,“我这几年当真是做了一场梦。如今我嫁了这卫老爷,做了他的妾,想着能过一天便过好一天,也没别个儿想法了。”
蔡友仁理解她的苦楚,也跟着长叹了一声,又问道,“妹子是怎么做了这卫知县的妾?”
这丽姨娘笑道,用纤指拈了一只杨梅道,“这说来也巧,自打离了陈家村,我就到了这永华镇上。本是在绣铺子里头做绣娘,后来这卫老爷的夫人因着要绣一道屏风,将我请到了府里头,后来见了这卫知县……”说到此处,这丽姨娘面上一红,未再说下去,转了话头,吱唔了一会儿,才似是鼓了勇气问道,“蔡二哥,友根哥可还好?”
蔡友仁皱了眉,点头道,“他自然是好的。”
“他好便足够了。”
惠娘听了这话,再一番打量了这马巧丽。这马巧丽当真是一副好模样,肤白,又是一双杏眼,腰肢瞧着也细软,尤其是那举止投足间,露着一股说不出的劲儿,瞧着便恨不能宠着。只是怎么当初就看上了蔡友根,连妾都愿意呢?只是可惜了,有了许氏在,这蔡友根是无福消受了。
“巧丽姨,刚才可是你向知县老爷求了情,我与父亲才幸免于难?”
马巧丽拿着帕子拭去了杨梅汁,笑道,“虽说这妇道人家掺不得男人的事,可蔡二哥和梅英姐以前对我却是好的,我也算是报了一份恩。”
蔡友仁忙说道,“巧丽妹子,当真是你帮了我们?!”
马巧丽微笑着点点头。
蔡友仁是当即站了起来,便想对马巧丽跪下。这马巧丽也立即跟着站了起来,拦道,“蔡二哥这是做什么?当初我孤儿寡母,就你和梅英姐没瞧不起我,一直帮着我,你们这份恩,我一直记在心里。”
眼见着要到了饭时,丫鬟进来问着,何时上菜。
蔡友仁一听,是忙要告辞。这丽姨娘却是不让,硬留着吃饭,“蔡二哥,你和惠娘难得来这永华镇,我怎么也得尽地主之宜。这厨房里头的菜可是备下了,你和惠娘若不吃,便是浪费了。”
惠娘瞧着这马巧丽的做派,略略思考一番,这马巧丽在这知县府应是极受宠的,如若不然,刚在堂上,这知县听到了马巧丽传来的话,是当即便去了后堂,出来之后,是立即换了脸色,对着蔡友仁和她不说笑面,可也的确是亲近了不少。如今又可以私自让厨房做菜招待外人。一个
正文、56第55章
惠娘正想着;那马巧丽又招了在门外候着的丫鬟,让她去找了蜜饯来。
眼见着这蜜饯端上了小桌,马巧丽是拈着吃了好几个。惠娘心里顿时明了,这八成是怀上了。
马巧丽见着惠娘一直盯着她吃的蜜饯;便问道;“惠娘可是也喜欢吃这蜜饯?”
惠娘摇摇头,小心翼翼地试探道,“巧丽姨可是有了?”
这马巧丽面色微红,轻点了头,“嗯;才三个多月,瞧不出身形。”
蔡友仁听了这消息,也颇为激动;“妹子真有了?你可算是苦尽甘来了!”
马巧丽笑着不说话,吃了蜜饯,似是觉得腻,又喝了几口酸梅汤。
“巧丽姨你这酸梅汤里可莫加山楂。”
马巧丽端着碗,问道,“这山楂有何讲究?”
“这有孕的多吃了山楂,许是会小产。巧丽姨,若是酸梅汤只是用酸梅与桂花熬的,你多喝了也无事,这若是加了山楂,可千万碰不得。”
马巧丽听了此话,是放下了碗,再也未喝一口。
吃罢了饭,马巧丽又留着他们喝了会儿茶,瞧着这时辰确实不早,便差了人随在他们身后,帮着将织机换了,又去狗儿弄堂里将纺机买了。最后去了赵德才的家里头,将十两银子从他手里要了。到了晚上,又安排了客栈。这一日,因着有了这马巧丽相助,是顺当极了。惠娘也打从心眼里谢着这马巧丽。
翌日一早,蔡友仁和惠娘便向这马巧丽辞行。哪知她竟是让小厮准备了好些东西,搬至了那驴车上。驴车本身也不大,放了织机和纺机,也没多多少地方,几匹布匹一摆,就没了空地。
蔡友仁见着这马巧丽这番动作,边拦着小厮往他驴车上塞东西,边对马巧丽道,“妹子,你这是做什么?你帮了我们那么大的忙,我们还没谢你,你竟又拿了这么些东西给我们,这可使不得!”
这马巧丽笑道,“蔡二哥,你收着吧,这些东西我也用不着,倒不如给你们了。”
说罢又拿出了一个首饰盒来,打开递至惠娘面前。惠娘一瞧,登时诧异地看着了一眼马巧丽。
马巧丽用帕子捂着嘴笑道,“拿着吧,这两支步摇一只与你,一支与你娘。”
这首饰盒里正是装了两支银色步摇,上头镶嵌了碧玉翡翠,一眼瞧去,这价钱定是不低。惠娘忙摆手拒绝,“巧丽姨,这我可收不得。”
马巧丽将这首饰盒子又阖上,塞进惠娘怀里,“你以后总是要出嫁的,这只步摇便算我这个姨送你的礼。”
惠娘还想再说,这马巧丽却是绕过惠娘对着蔡友仁道,“蔡二哥,你与惠娘快些回去吧,这路长,我就不留你们了。”
眼见着这些小厮是放了东西便撤回了马巧丽的身后,而马巧丽已是挥着手与他们道别。两人也就不拒了,收了这礼。
这一路上,蔡友仁的心情是大好,慢悠悠地驾着驴车唱了起来。连带着惠娘也跟着附和了几句,只是心里时不时地想起林华丰。
到家时,天色已黑,进了院子里,只见着李氏的屋子与泽文的屋子皆有光从窗户透出来。
蔡友仁系着驴车,惠娘则是激动地跳下了马车,敲着门唤道,“娘,开开门。”
这门“吱呀”一声打了开来,李氏穿戴地整整齐齐,显是还未歇下。先将惠娘好好打量了一番,见着她完完整整地,才半埋怨半担心道,“你和你爹怎么去了两天?不是说去一天吗?”
惠娘擦了擦汗,抱着怀里的布匹进了屋子道,“娘,这次去永华镇上,我跟爹可是好好长了见识呢,下次也该带着你去见识见识。”
李氏宠溺地点点她的脑门,转身进了厨房。
泽文推开门露了脑袋,见着是惠娘回来了,一双眼睛顿时亮了起来,“阿姐,你可回来了!”
惠娘半蹲着抱了抱泽文,这两日未见,感觉泽文身上这书卷气似是浓了不少。
蔡友仁搬着织机进了屋内,正巧这李氏端了一直热着的饭菜出来,“梅英,怎么这会儿怎么还未睡下?”
“你们不回来,我怎有心思睡下?快些把饭吃了。”
蔡友仁把织机放进了他们的屋子,又转身去院子搬了纺机。
李氏见着织机,满是好奇,回了自己屋子看了好几眼才出来。
这刚静下的心见着桌上放着的好几匹布,顿时惊讶道,“你们去永华镇上怎么买了这么些丝绸?哪来的钱?”
惠娘不答她的话,却笑着问道,“娘,你猜猜我跟爹见着了谁?”
“这永华镇上,能见着谁?咱们可没熟人在那儿。”
蔡友仁瞧着惠娘故作神秘,插嘴道,“是巧丽妹子。”
李氏一惊,“马巧丽?!她怎么去了永华镇?这么些年都没个消息,这会子怎么就在永华镇了?她过得可好?”
蔡友仁点头,“我瞧着还算好,她嫁了永华镇的卫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