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芙争霸光明顶》第107章


琴棋书画诗酒花,文人情怀,都是少年时,玩剩下的了。
南北东西江河海,多少风光,也曾在宦途里,细细品味。
上有群星下九州,读书看百年兴亡种种感悟,游目骋怀何等恣意。仗剑行千里见天下豪杰,执手相谈何等快哉。
中有黎庶分华夷。他妥协过,痛苦过,放弃过,终于,选择了叙州。他亲眼看着一个土匪小朝廷就快蓬勃壮大了,甚至可以预料,未来某日,一遇风雲便化龙……
这等日子,就是短,又有什么不满足的?无愧天地无违心。
这般年华,便是不足百年,观日月如梭四季轮换,从容处世,也自有愉悦之感。
程大儒写的好:道通天地有穷外,思入穷通变化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他便微微一笑。
然后想,究竟,还是有些遗憾的……
他想到了家人,然后是纪晓芙。
周张问的时候,刘伯温话到中途收了去,他没法答。因为似乎有什么东西没想清楚。现在,似乎清楚了。他读书是想做的是宰执,做官是做的是一地首领,当日翻山而来,怀的未尝没有指点天下的愿望——何曾喜欢,做参谋这样的事情呢?却做的,心甘情愿。学着关注从前不甚了解的土地政策,学着思考毫无兴趣的女侠矛盾……那一点,未必便是原因。可是,也未必不是原因啊。
刘伯温动了动眉头,无奈一笑。然后,他回头跟押送他的某侍卫攀谈起来。刘伯温道:“我带着这玉环,是戈阳的昆山玉,不管到什么地方的当铺,少说也能当十两银子,就给你了。帮我想办法,给城里……传个信儿可好?”
那侍卫没料到竟有外快,喜得满口应了。
刘伯温便被押着向南走。戏文小品,常说“监斩午门”。午为地支,论时辰指十一点到一点这一段时间,此时太阳位置最靠上,而如果套用五行,属火。因为大家觉得“问斩”什么的事情,不是很和谐,太阴了点,所以找阳气最重的时刻和位置来进行,位置也就是南面了。这虽然是临时搭的军队,也有这个默认规矩。几人走了一阵子,就到了位置。刘伯温还打量了一下那位手持大刀的,心中颇有些苦恼,怎么才能攀谈几句,让这位好汉下手的时候,动作利落些,冲着脖子可别冲着头顶,可别暴露出了……然后,他又自嘲,都快去见阎君了,怎么还管这等活人俗事。
刘伯温闭目等死。
风响。
落地声。
刘伯温数着动静。很对,跟他预测的动静一模一样。哎呀,平生就算错了那么一件事儿……
等等,都落地了怎么还能……数着?
刘伯温恍惚了一会儿,好容易鼓起勇气,睁眼一看:那手持大刀的横躺在那里。另外两个侍卫也一样,满地是血……眼看,已经不活了。
刘伯温唬了一跳。先定了下神,就觉得腿软。好久,之后,才想起张望……
他左右看。这次,才看到一个方才没有注意到的家伙,一个相貌极丑的……活人,正蹲在板凳上。上下打量着他。那人突然开口:“你就是刘伯温?”
不等回答,这人又自己嘟囔了一句:“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啊,一定是听错了!”就顿时换了一幅喜笑颜开的表情。伸出手来拉刘伯温站起。
刘伯温书生一个,从来就没有受过这么大的惊。此时恍然自己又活了,后怕感才一浪一浪拍来。从里到外,整个的身体,被方才的变故吓到了,简直不听使唤。可是,他那头脑,却一下子恢复了。刘伯温电石火光之间,突然看着眼前这人的形容,想到一个峨嵋名人来,脱口而出道:“你是范遥。”
第99章 武林群雄
这会儿;纪晓芙那边正是最忙的时候。
静玄派的第一批人马到了不久,第二批很快也到了。
第一批派的急。那个时候,几位魔教好汉还在后墙保卫峨嵋打群架。于是跟着军队派出来的,都是正派的少侠们。
第二批便略松些。这次的主任务是送物资,尤其弹药之类的补充。这个时候魔教的好汉已经打完架绕过来了。听说了这情况;立刻也提出得参加。
魔教跟峨嵋,原本关系就还不错。被关了两天,也不是解不开的事儿;尤其,不是正派的也被关了么。就算是真有深仇大恨,这样的事情;也不能不先参加啊。
大家如果真是爱好和平又本分的普通劳动群众——还入什么江湖哪。原本就是点暴力分子;就算不是“唯恐天下不乱”,至少也是爱凑热闹的。还有抱着学习态度,准备看看造反究竟由多么威风,是不是也照样来一份儿的。于是呼啦啦都说去。静玄无奈,还得加人手。于是又调配了半日。
这情况就有了小变化。
等这支队伍到了成都。纪晓芙一看惊讶了:还来了新人?
新人是武当来的。武当五侠张翠山出海归来,领着他新媳妇殷素素,一并到了。
张殷两人在捞捡屠龙刀的时候互相辨认出身份。因为正邪水火不容么,这俩人一路追打追了上千里路径直救出了海。海上遇到风浪,天公做媒,仇敌成了交颈鸳鸯。过两年又生了娃。只是两个人在隔离人群的地方隐居着。浪漫固然浪漫了,可日子久就也有些无聊。于是又折腾着回来。于是就回来了。
这两人回来的路上,遇到了魔教和天鹰教的联合大船。
魔教不是因为被纪晓芙那个不着调的胡扯过什么“大航海”么?魔教五行旗那一派还挺看重地。很快就派人打先锋了,又很快就把一半儿人都派出去了。纪晓芙号召上下打叙州城搞土地政策工商政策的那会儿,五行旗开发了远洋贸易——这个时候原本下南洋的人就比较多,贸易十分发达,橡胶黄金象牙,都挺值得从外面运回来的。还有玻璃,似乎也比本土的精致。南洋又连着西洋,所以西方的金贵货,有的时候也能辗转弄些。比如新出现的钟表,小小一块,比等重的黄金都贵。
天鹰教最近跟五行旗走的近,自己也派船出海航行,搞远洋贸易是顺带的,主体目的呢,就是为了找大小姐殷素素。结果张翠山殷素素回来的时候,两边的船在海上意外遇到了,一对暗号。大家都很惊喜。连忙坐到一处来。张翠山殷素素说了这几年经历,众人唏嘘一番,海外真是不毛之地。天鹰教某个姓白的堂主说了这几年的江湖上的变化,众人又感慨一番,峨嵋真是越发生猛了……没多久,船靠岸。关于去向的这个问题上,殷素素表现出了传统妇女的优良美德,表示“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五行旗和白堂主也都挺赞同的,顺势就把从南洋运的各式货物,倒了半船给大小姐当零花钱。一路敲锣打鼓,护送大小姐并张姑爷上了武当山。
武当山上,兄弟相见,自是一番悲喜。尤其这种被吹到岛上还能吹回来的,大家都觉得实在很难得。不由得又去给三清祖师上香。
张老神仙原本是在闭关的。这一天忽有所动,一出来,居然就是这么个大惊喜。张先生很开心。虽然这个徒弟媳妇是魔教出身,不过看着人爽利,又听说她爹也是好汉,最尤其是徒弟很喜欢。那就是大大的好媳妇了。就喜笑颜开的接了茶。
张翠山殷素素两个大人带了个娃。那娃两岁左右,话还不怎么说的清楚呢。武当上上下下都极宠爱。武当七侠中,老大宋远桥的儿子正好也是一两岁大的。师兄弟两个都是头回当爹,在媳妇面前不好意思太激动,背了媳妇,逮空就交流宝宝经。
殷素素认定武当山就是她第二个家了,又因为丈夫,爱屋及乌,哪怕是跟小道童说句话,都得仔细想,唯恐不妥贴,失了丈夫面子。她原就是极剔透的女子,挺快就跟宋大嫂熟了。又关心几个小师弟的功课,没多久,武当上上下下都把她当做是彻底的自己人了。再也没人提什么正邪之类。
张老神仙原是挺开心的。可是出关住了两天。整天就看见俩徒孙满地窜,俩徒弟背了人挂着傻笑争论,俩徒弟媳妇坐在树下号召小道童做衣裳担米,又觉得烦,就闭关去了。临闭关前,着实担心剩下几个徒弟。就把张翠山找过来了。张三丰说:“你们既然已经结合,这就是我武当的大喜事。殷姑娘已经做了武当媳妇,从前种种就不必提起。你们就算不找个日子再摆酒,也该去见一见武林同道,禀报一声。顺便,看看你三哥四哥六弟怎么还没回来?”
张翠山当然应了。而殷素素?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