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无数雨打去》第71章


☆、第72章 无盐女(八)
各路认得不认得九娘的族人,都来瞻仰吊唁这位才十二岁的族中“烈女”。
后来,孙家也来人了。
在九娘的棺材前,孙家说:“这孩子,说了叫她好好改嫁,她却非要……唉。”
只是,我休息的时候,偶然撞见孙家来吊唁九娘的孙夫人对丈夫说:“这孩子,叫我儿等得好辛苦。”
族人们倒是很高兴。按这里的风俗,人死了要摆七天的流水宴。
他们大吃大喝了七天。连闲人也来了不少吃吃喝喝的。于是连闲人也很高兴了。
更高兴的是,过了几天,在九娘生前就偷偷准备好的华表也树起来了。卫家的名声更上了一层楼。
就等着上面封烈女树牌坊的旨意到了。
估计会等着跟卫大学士的升迁指令一起到。孙家的孙大老爷向公公眨眨眼,示意地说了这个消息,问他去不去赴任。
公公哭了一阵子,就说:“唉,儿女不幸,一个个离老夫而去。但是老夫怎可为儿女私情,耽误家国大事。”
于是两个人也喝起酒来。
这天晚上明月高悬,清辉照亮人间,风舒适清爽地吹,一派喜气。几乎没有人不高兴。
他们喝的醉醺醺的时候,我给九娘守夜。
这天晚上,明明风向不对。招魂的白幡却还是被吹了起来。
我回过头,看看喝的兴高采烈的人们,看看九娘的牌位,想起了嫁到卫家之前,看过的一篇游记,上面写了一首关于闽南风俗的诗:
闽风生女半不举,长大期之作烈女;
婿死无端女亦亡,鸩酒在尊绳在梁。
女儿贪生奈逼迫,断肠幽怨填胸臆;
族人欢笑女儿死,请旌籍以传姓氏;
三丈华表朝树门,夜闻新鬼求还魂。
还是不要还魂了罢,九娘。
这样的人世,不希望你再来。
☆、第73章 无盐女(九)
才九岁的雁湖船家的女儿,小愈,跳河了。
不知道她是怎么死的。据说是未嫁夫殁,于是她不食数日,最后投湖而死。尸体随流水漂至夫家门前而止,两人因而被合葬。
这当然是假话。
阿仁那天看见,小女孩的父母苦苦劝她:“家里出了个烈女,是可以全族都免除许多搖役杂税的。你爹爹,就不用教人驱使,你弟弟长大后,就不用再去做苦役。族长还许诺,日后都不打我家船的主意。”
小姑娘整日捕鱼游水,纵然生活苦难,依旧带着湖水一样清凉的天真烂漫,她亲亲弟弟的小脸,很开心地,像个姐姐那样,拍拍幼稚的胸脯:“那就殉夫!”
她从小长在湖上。见过殉夫的。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只要投入水中,没过几天,就会有人吹吹打打,把一座华美的木匾送到那个女人的家里去。
接着那一家就可以免除许多的赋税。日子就会宽宥起来。
小愈身上绑了一块大石头,坐在小船上。湖边是一圈听说她要殉夫,赶来围观的人。
她的父母哭着,正要解开小船的揽绳。她才四岁的弟弟在一旁睁眼看着,黑乎乎,湿漉漉的眼睛,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
那些围观的人里有附近最有名望的秀才,还有德高望重的族老。甚至还有县太爷派来观摩的衙役。
小愈从小和爹妈在船上生活,一条破船一张网,还要被官差收鱼税,偶尔下船卖鱼补网,也要受湖霸欺凌。族里也是最底层的那一拨人。从来是被这些人蔑称为“咸鱼佬”。
此刻,这些人看小愈的神色,却竟然带了一点敬重。好像小愈这一刻不是那个鱼佬的女儿,而是一个值得多看一眼的传说。
小愈背上的石头使她一动不能动。但这她从这些人的神色里明白了,自己做出的这个决定,是多么的了不起。
她做了一件连秀才和族老都佩服的事!
小愈有点人来疯。
船的缆绳解开了,她的父亲撑着船向湖中央进发了。到了湖中央,就要把她推下船去了。
她笑嘻嘻地高喊:“我要死!我要死!我跟着他去了!”
这句话是跟从前打鱼的时候,看见的跳湖殉夫的女子们学的。
九岁的小愈不明白死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感受,她只记得,只要那些女人高喊过这句话,就会迎来一片更真心实意的尊敬目光。
这结果当然如小愈预料的一样。
大人先生们第一次用正眼看了看这个女孩子。
她的阿爸阿妈却哭得厉害,手抖得连桨都撑不住了。
小愈安慰他们。他们却哭得像个小孩子,比她都不如。小愈没法子,不知道这样的好事他们为什么要哭。明明是爹妈劝她的。
她只得低下脖子,看着湖面。
正是三月好风光。
湖边青青草,湖水幽幽荡。
我要干一番大事了,小愈想。
她站起来,倾身往后一倒,石头的重量带着她自己的重量,倒进了湖水,激起了高高的浪花。
…………
湖水对从前的小愈来说,是清凉的,温柔的,会爱抚着她的。
但此刻,湖水从她嘴巴里,鼻腔里灌进去,头脑轰鸣,胸口剧痛。
任手脚怎么滑动,都无法向从前那样浮上去。背上传来的巨力,一直拖着她向湖底最深处沉去。
和善的湖水像是巨兽,吞噬着她的呼吸。
水里,眼前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只有连串的泡泡。
原来死,原来这个殉夫,是这样的。
一点都不轻松。
她的耳朵里也灌进了水,隐隐约约听见水面上似乎闹腾了起来。
扑通一声,有什么东西跳进了水里。有人向她游过来了…………
小愈被人托着,总算头浮出了水面。她浮出来的地方,旁边就停着她爹妈的小船。
她顾不得看是谁在一旁费力将她带着大石头一起拖上来。她先是吐出了好多水,眼前和胸腔还是一片模糊,听见自己的满含惊惧的哭喊响起来:
“爹,妈,我不殉夫了!不殉夫了!不要死了!”
小愈一只手扒着船,一只手从水里伸出来,直直地伸向她的父母,满含希冀。
岸边的人看到这一幕,秀才叹了口气,说:千古艰难唯一死。难怪世上少贞妇。
族长冷冷地撇着没牙的老嘴。
衙役皱着眉。
小愈的两个年轻父母哭得满眼是泪,却都立刻拿起桨,使尽力气向女儿劈头打去。
小愈被迎头打得坠回了水里。
小愈旁边的那个人还想去拉扯小愈,却已经耗尽了力气,被椽桨大力拨到一边,听见小愈父亲含泪的怒吼:“你不要来破坏我阿囡的贞洁!”
听见她阿妈哭着说:“既已答应了,怎可再反悔?”
那个人眼睁睁,看着小愈就这样沉到了湖底。没一会,不冒气泡了。
…………
阿仁湿漉漉地游到岸边,之前费力扯着小愈和大石头游上来,又被厚椽桨劈头打了一番,游到岸边就彻底连动弹的力气都没了。
只好下半身浸泡在湖里,上半身扒着岸边到的青草,勉力地休息。等恢复了一点力气再上岸。
岸上的人们见证了一桩殉夫的美谈。都非常得意。
衙役则问道:“你们族里说是自愿的。怎么不像是啊?方才是反悔了?”
族长急急忙忙摆手,连声说:“误会,误会!当然是自愿的!”
秀才受过这位族长的恩惠,就慢条斯理地说:“是那个无盐女多事而已。”
人们都看向那个趴在岸边喘着粗气,险些坏事的阿仁。
阿仁是一个游医的养女。她的方脸上,长着绿豆眼,朝天鼻,一张阔嘴。与农田里黑黄泥水相似的黑皮肤上布满疙瘩。
更不要说,她体格粗壮,奔跑的时候,好像一只巨大的癞蛤/蟆,看起来就令人震慑。
就是她刚才“噗通”一声,像一只巨蛙那样,跳入了湖水里,差点毁了小愈的贞洁。
等衙役走了,小愈的爹妈才抽抽噎噎哭了起来。
族长慈爱地对他们说:“别怕,你们的女儿虽然被自私的生欲裹携,险些背信而毁了贞洁。但是你们作为父母,非常称职,及时挽救了她的名誉。”
这一件人人满意的事里,唯有阿仁又受了一顿打。因她妄图坏小愈名节。
她本来就是丑得出奇,心肠又这样毒,人们天天都说:女子除了做活以外,本来就不该抛头露面。何况是这样丑的女儿,就是应该锁起来嘛。顾老头怎么又放她出来啦。
不但如此,就像大家说的那样:丑人多作怪。
这个阿仁,还热衷于管闲事。
阿仁回到暂居的那个小茅屋的时候,鼻青脸肿地坐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