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厨》第229章


而天上翱翔的龙,与海里龙宫中的龙也很有区别,虽说是出自同源,但对饕餮来说,后者就是河海中的小虾米,河海中的爬虫,他都不屑于提起龙王们的名字,对他们充满了鄙夷。
李三娘他们还在七嘴八舌地讨论:“所以,姓氏可要填否?”
“若以氏族为姓,岂不就是龙傲天?”
莫文远:“……”
他一双眼紧紧锁定在黑羊的手上,颤颤巍巍看他在布料上留下炫酷狂霸拽的“龙傲天”三字,也不知是否为心理作祟,他竟觉得大黑羊工整有余,风骨不足的字体都变得龙飞凤舞起来。
龙傲天三字并没有在布料上停留一会儿,就再度被吞了。
还好还好,莫文远松了口气,他终于不用成为龙傲天的男人了。
……
观音菩萨道:“都试过了?”
莫文远苦笑一声道:“确实,试了成百上千个名,没有一能够留下的。”连过天道这一关都不成,还谈何传唱?
观音菩萨也没有经历类似的事儿,故而此时也很不解,只能思忖后道:“那你现在有何想法。”
大黑羊在莫文远身边,他还是以羊型示人,说来也奇怪,其他的神仙精怪在修出了人型之后就再也不会变成兽型了,但他却很是不同,好像天生就很喜欢羊的模样似的,除非是要与莫文远行那事儿,或者是羊蹄子无法拿起筷子,除了这等特殊情况,他都喜欢变成羊的样子。
与其他妖怪神仙都很不同。
莫文远还没说话,羊就咩咩咩咩咩一通,话中很有抱怨天道品味不佳的意思。
我最爱之名乃是龙傲天,但不知为何天道就不认可,是何情况?
天道:???
怪我咯?
观音菩萨心中泛起一丝丝古怪之情,但他还是一脸严肃道:“天道不许乃是寻常,你这名,取得委实狂妄,隐隐约约有凌驾于天道之上的意图,他自然不会答应。”
莫文远实在是忍不住了,他的表情变得有点怪异,而说话声中更是流露出了一丝丝崩溃之意,他道:“我们可否先将龙傲天之名放在一旁,避开不谈,既然天道已拒,此名俨然不可行。”
菩萨点点头道:“然也。”
莫文远道:“在人间之时,有父母赐名之事,不知羊可有父母在事,能赐名否?”
观音菩萨道:“他倒是无生之母,只有生之父,天地间的第一只饕餮就是龙之子,而那龙还长存于天际,若是需要可以找他问问。”
大黑羊还是挺不屑的,他咩咩咩咩咩咩咩道:那、那就勉为其难让他试试好了。
哎,真要说父母的话,李三娘才是他心目中的阿娘嘛!
……
龙被观音菩萨找到时,倍感惊讶,听说了菩萨的来意后他道:“名字,我当年可不是已经给了?”
观音菩萨道:“为何?”
“就是饕餮啊!”
……
观音菩萨将龙之语带回,转告了莫文远与羊,大黑羊“咩咩咩咩咩”道:我就知他不是个靠谱的。
莫文远与观音菩萨面面相觑道:“如此,我等做甚是好?”
话音刚落,就听见一熟悉之声音从他们身后传来:“发生何事?”
回头一看,只看见孙悟空倚窗而立,他的动作真是风流潇洒,但观音菩萨看后却出离地愤怒了:“哋!泼猴!快从我窗上下来!”
一阵打闹后,孙悟空终于知道困扰着莫文远他们的是什么问题,他是个脑子聪明的,当年也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天生天养,便道:“姓名之事,还需自己认可才是。”
大黑羊“咩咩咩咩咩咩咩”抗议道:我很认可龙傲天之名!
孙悟空就当是没有听见大黑羊的话,对莫文远道:“以我之见,你等先想想平时如何称呼他的,最常用的是甚名,随后将此名写上便是。”
莫文远:“最常用的,乃是羊、黑羊、大黑羊。”
孙悟空的表情还是淡淡的,似乎没认为这些名字有何问题,他道:“写了试试吧!”
金光乍现,大黑羊变成了人型,他从案头上取起毛笔,泼墨书写两字“黑羊”!
与先前不同,布上猛然爆发出了耀眼的金光,且别说是莫文远,就算是观音菩萨都因为刺眼的强光而闭上眼睛,待那金光散去之后,他们就看见墨水依旧停留在布匹上,那字就像是活了似的,黑墨在无时不刻地流动,彰显其生命力。
观音菩萨憋了半天道:“如此可还行?”
倒是孙悟空站在一旁,姿态放松,眼中透着一股洞察世事的透彻,他伸手摸摸下巴上的猴毛道:“我说的果然不错。”
莫文远:大佬大佬,果然不愧是大圣,真是太聪明了。
但他看着因无法冠之龙傲天之名,而略有些沮丧的大黑羊,心中浮现出啼笑皆非之感。
所以,之前折腾了那么久,到底是为何?
……
李三娘:“那我便在《问婚书》上落名黑羊?”
莫文远和大黑羊一起点点头:“可可可可。”
“此婚书派往何处?”
“羊天生天养,便是被称为龙子,也无甚父母之实,若是实在要送婚书,便送到观音菩萨那里罢了。”
于是乎,在观音菩萨不知道的情况下,他有了一名为“黑羊”的大儿。
观音菩萨:???
我没有你这么不孝的儿子!
第111章 番外4霸道厨神的黑羊娇妻(1)
“无论脚步走多远; 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 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 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 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作为一部美食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的台词,总是显得不急不缓; 隽永而韵味悠长。
民以食为天,无论身处何地,是哪一国家的人,对本土的美食都有独特的好感; 就算是英格兰人都有人对本土的仰望星空派和巧克力茄子充满好感; 更不要说是其他国家了。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美食之乡,国人对本土的美食多有寄托。
莫文远身为《舌尖》的参与拍摄者之一,在与他息息相关的一集纪录片拍出来后; 自然也被邀请去看成品如何,眼下他就坐在放映厅中。
他不过二十多岁,却已从沪菜大师王老先生那儿出师了,在中国的美食圈小有名气; 当然了美食圈虽也不是很高冷,却自成一派; 寻常人最多知晓什么菜好吃,却不知道有某某名厨; 擅长某某菜色。
这一集中,导演想要表现流派的传承与创新,这一题材并非七零八落的片段可以表现的,选择一名厨师记录他从入门到最后厨师的全过程,再加以剪辑,如此,方可表明他的意思。
而莫文远就从成千上百的年轻厨师中脱颖而出,被选中了。
放映结束后,导演找到莫文远攀谈,前者是一白胖的中年人,模样和善,眼中却常闪过智慧的光芒,但他看向莫文远的眼神无疑是歉意的:“等在央视台播放后,你就要辛苦了。”
莫文远笑道:“不辛苦,真要说的话反而是我赚了,一下子在全国人民面前露面,还是央视台,许多同侪一辈子都没这机会,我年纪轻轻就占了。”
正因莫文远与许多年轻人不同的谦逊态度,导演反而更看重他。
厨师行业和其他行业,尤其是娱乐圈是不一样的,不需要过多的曝光,在圈内自成一体,甚至对很多观念保守的名厨来说,在媒体上抛头露面是下下之举,莫文远前途无量,当时他的师父并不答应,还是导演上门很多次,再加上莫文远有意参加才同意的。
他和寻常厨师不同,不仅手艺精湛,模样也很好,导演是拍摄纪录片的导演,却也不是没有和娱乐圈人士打过交道,莫文远的长相不比当红流量差。
更加吸引人的是他一身气质,当厨师是很苦的,说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也不为过,而且因为直到现在都采用学徒弟子的传承方式,厨师圈的人反而更加遵循古礼。
和莫文远对话的时候,他一点都不觉得对方是个浮躁的年轻人,反而很有如沐春风之感,觉得他有古代翩翩佳公子的味道。
导演阅历深厚,看得也多,他叹口气,也不知道是满意还是不满意道:“等播出来后,你怕是要火了。”
……
莫文远怕自己火吗?
一点都不怕,不妨说,某种意义上他非常希望这件事情发生。
只要上了央视台,他的作品,他做的吃食就会被放在镁光灯下评头论足,总有不喜欢他的同僚会拿着放大镜看他的菜做得是好还是不好,一旦他的技巧有一点点退步,就会有人出来指责……
他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