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闯末世》第278章


只是费祎被刺,朝中无人掌舵,姜维资格最老,上位自然是毫无疑义的。暗弱的后主,虽说心中千般不愿意,但也只能如此顺水推舟,就此应承下来。
也许,被压制的十数年,扭曲了这位曾经意气风发的年少英雄,于是,全面掌握兵权的姜维,立马露出战争狂人的面目。
就在当年,姜维迅速集结数万大军,草草对魏国宣战,原本多年鲜见兵戈的边界,又是一番腥风血雨。
此后数年间,独揽军权的姜维,对于战争的偏执变本加厉,年年兴兵北伐。
如此高频率征战,军需补给当然成了大问题,蜀汉国力本就羸弱,经此折腾,先前休养生息积蓄的一点国力,又被迅速掏空。
况且姜维不比孔明,人格魅力自然逊色许多,成都百姓本就是偏安之民,守着一方田园也是逍遥,为何要砸锅卖铁陪着瞎吆喝,自此民怨迭起不息。
就当蜀国外交内困之际,魏国的境遇恰恰相反,经过一系列暗涌纷争,司马家的政治地位逐渐牢固,终于寻个机会腾了出手,派遣钟会、邓艾挥师西进。
面对两路浩浩荡荡的进犯之师,元气大伤的蜀汉竟无丝毫招架之力,不日蜀主刘禅即自缚其身,开城投降。
由此,穷兵黩武导致国破家亡,后世对于姜维的差评连连自然有了道理。
姜维自幼少孤,和母亲一起生活。他喜好郑玄的经学,在郡中做上计掾,不久,任州中从姜维事。
姜维的父亲姜冏曾为郡中功曹,羌族、戎族叛乱时,他亲自保护郡太守,战死在疆场。
因此,魏朝赐姜维中郎,命他参与管理本郡的军事。
建兴六年魏太和二年春,蜀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兵出祁山。派镇东将军赵云、扬武将军邓芝占据箕谷,佯从斜谷道攻郧,以牵制魏军主力。
魏明帝曹睿派曹真率关右诸军,在郿重兵设防,诸葛亮却亲率大军攻祁山。时天水太守马遵正带姜维和功曹梁绪、主薄尹赏、主记梁虔等人随雍州刺史郭淮在各地视察。
马遵闻蜀军至祁山后,诸县响应,郭淮闻后,决定东行,回上邽守备。
马遵疑姜维等人有异心,于是,也乘夜随郭淮至上邽。姜维发现马遵已走,忙追随其后,可惜晚了一步,待姜维等人至上邽,城门已闭,不肯放其入城。
姜维等人又返回冀县,冀县也不放姜维等人等进城。姜维等害怕,只好去投诸葛亮。
时蜀军先锋马谡因违背诸葛亮的部署,又不听裨将军王平劝阻,擅自放弃街亭,依山立寨,以为据高临下击魏军势如破竹。
结果被魏左将军张郃击败,失守战略要地街亭。马谡丧失街亭,使诸葛亮的主力侧翼受威胁,整个作战计划遭到破坏。
诸葛亮只好攻克西县,率千余户和姜维等人班师。姜维于是同其母失散。
诸葛亮喜姜维有胆智,命其为仓曹掾,加奉义将军,封当阳亭侯。姜维时年二十七岁。
诸葛亮给留府长史张裔、参军蒋琬写信,对姜维赞赏不已,信中说: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邵、季常马良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
信中还说:
“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
不久,姜维就升任中监军、征西大将军。
建兴十二年二月,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攻魏,为魏大将军司马懿所拒。二军相持百余日。
其间,诸葛亮数番挑战,司马懿坚壁不出,欲待蜀军粮尽,相机反攻。诸葛亮派入送司马懿女人衣服羞辱之,欲激司马懿出战,司马懿仍不出战。
为平息部属不满情绪,故意上表请战,魏明帝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制止之。以后,诸葛亮一来挑战,司马懿就要带兵出击,辛毗杖节立于军门,司马懿便不出兵。
辛毗一到,姜维就对诸葛亮说:“辛佐治杖节而到,贼不复出矣。”诸葛亮说:“彼本无战情,所以固请战者,以示武于其众耳。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岂千里而请战邪”。
八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蜀将秘不发丧,整军后退。
当地百姓见蜀军撤走,向司马懿报告,司马懿出兵追击,姜维令杨仪返旗鸣鼓,做出回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急忙收军退回,不敢逼近。
于是蜀军安全而撤,百姓作谚语道:“死诸葛惊走生仲达”。姜维回成都后,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
延熙元年,姜维随大将军蒋琬驻扎汉中。蒋琬升大司马后,任命姜维为司马,多次率领偏师西进。延熙六年,姜维升任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
本章完
第338章 姜维的征伐之旅() 
与其说姜维继任诸葛亮,是一代相才,辅佐大臣,还不如说他是一代帅才,极其擅于领兵打仗。
宁凡总结。
他将姜维一生中的征伐经历一一数来,确实如此。
延熙九年,汶山郡郡治绵质平康县的少数民族聚众起事,反抗蜀汉统治。姜维率军征讨,恩威并施,迅速平定。
延熙十年,姜维升任卫将军,与大将军费祎共录尚书事。同年,汶山郡平康县的夷族起事,姜维率兵讨平。
不久,雍州治长安、凉州治姑臧等地区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姜维率兵出陇右接应,与魏雍州刺史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战于洮西。
胡族首领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降蜀,姜维将其迁至蜀境。未迁走者皆为郭淮击平。
延熙十二年,朝廷授予姜维符节。秋,姜维督军进攻雍州,依傍曲山筑两城。姜维熟悉陇西风俗民情,欲诱羌胡归蜀,以控制该地区。
派牙门将句安、李歆等人驻守,并联合羌胡人进攻附近各郡。魏军则以征西将军郭淮与雍州刺史陈泰统兵抵御。
郭淮采取围城打援策略,命陈泰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进围曲城,切断交通及水源,曲城蜀军困窘不堪。
姜维被迫领兵救援,进至牛头山,为陈泰军所阻。姜维闻郭淮率军进逼洮水,企图切断退路,迅速率军撤回。
而句安、李歆等人因孤立无援,最终降魏。郭淮又西击羌人各部,留邓艾屯白水北岸,以防蜀军反攻。
姜维闻讯后,令廖化驻军白水南岸牵制邓艾,自率重兵奔袭洮城。后为邓艾所识破,并于当夜抢占洮城,姜维只得撤军退走。
延熙十三年十二月,姜维再次出兵陇右,联合羌人,攻魏西平未克,俘魏中郎将郭修而还。
姜维认为自己熟悉西部风俗,又依仗才兼文武,想用羌族、胡族为羽翼,并说“谓自陇以西可断而有也”。
因此,他常常提出要大举兴兵。费祎多次制止他,拨给他的部队也从未超过万人。
费祎还对姜维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延熙十六年春,费祎去世,姜维得行其志。三月,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兴师攻魏,发兵二十万进攻淮南。
姜维也乘机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包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率军解围,进至洛门时,姜维因久攻南安不克,军粮已尽,撤围退走。
延熙十七年,姜维主持蜀国内外军事。二月,魏中书令李丰与皇后之父光禄大夫张缉等密谋废易大臣,欲以太常夏侯玄代替司马师为大将军。
事泄,司马师杀李丰、夏侯玄等,废张皇后,魏国一时陷于混乱。魏狄道长李简密向蜀汉请降。
六月,姜维乘机率军攻魏,李简献城降,姜维占狄道。十月,姜维率军进围襄武。
魏将徐质反击,蜀前军荡寇将军张嶷战死。姜维率军继至,击败魏军,斩杀徐质。
魏军撤退,姜维乘胜进击,破河关、临洮等县,并迁河关、临洮、狄道三县民入川,率军撤回。
延熙十八年七月,蜀卫将军姜维乘魏大将军司马师病亡之际,督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数万人攻魏。
八月,到达枹罕,遂向狄道进军。魏征西将军陈泰命雍州刺史王经率所部进驻狄道,待他率主力自陈仓到达后,再钳击蜀军。
王经不俟陈泰军至即擅击蜀军,姜维率军先后?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