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闯末世》第279章


八月,到达枹罕,遂向狄道进军。魏征西将军陈泰命雍州刺史王经率所部进驻狄道,待他率主力自陈仓到达后,再钳击蜀军。
王经不俟陈泰军至即擅击蜀军,姜维率军先后故关、洮西大败王经,魏军大部伤亡或逃亡,损兵数万,王经只残部万人还保狄道。姜维乘胜围狄道城。
魏大将军司马昭命长水校尉邓艾出任安西将军,与陈泰并力抗击蜀军,并遣太尉司马孚为后援。
陈泰与邓艾军会合后,分三路进至陇西,避开蜀军,出其不意地绕过高城岭,进至狄道东南山上,燃火击鼓与城内联络,守军见援军至,士气大振。
姜维即督军沿山进攻,被魏军击退。这时陈泰扬言截断蜀军退路,姜维遂于九月二十五日撤军退走钟堤。
延熙十九年正月,姜维在驻地被后主封为大将军。六月,姜维与镇西将军胡济约定在上邽会合。
七月,姜维率先出兵祁山,闻邓艾有备,乃改从董亭攻南安。邓艾军抢占武城山据险拒守。
姜维见地利已失,强攻难克,乃夜渡渭水东进,沿山进取上邽。两军战于段谷。胡济失期未至。
蜀军交战不利,士卒溃散,死伤甚众。百姓因此埋怨姜维,而陇山以西的地方也趁机骚乱起来。姜维败归,谢过引责,自请贬为后将军,行大将军事。
延熙二十年五月,魏将诸葛诞联合东吴在淮南起兵反司马昭。司马昭调关中兵力东下讨伐诸葛诞。姜维乘机攻魏秦川。
十二月,姜维率兵数万出骆谷,到达沈岭。当时,魏在长城积存大量军粮,且防守薄弱。
闻姜维至,众皆惶惧。魏征西将军司马望和安西将军邓艾恐姜维袭夺长城,立即合军据守。姜维军进至芒水,依山为营。
司马望、邓艾军近水筑寨。蜀军多次挑战,魏军坚守不出,两军长期对峙。
景耀元年三、四月间,姜维闻诸葛诞败亡,遂引军而还。并再次被任命为大将军。
姜维屡次北伐,不但未见成效,反而弄得民困兵疲。于是,不再轻易对外用兵,转过头来,致力于加强汉中的守御。
当年刘备留魏延镇守汉中,各个营寨都充实兵力,抵御外寇。敌人来进攻,使其不得入一步。
后来汉中之战,王平抵拒曹爽,用的就是这种办法。姜维认真研究了蜀中形势,提出了“敛兵聚谷”的新策略。
姜维认为,“以为错守诸围,虽合《周易》“重门”之义,然适可御敌,不获大利。
不若使闻敌至,诸围皆敛兵聚谷,退就汉、乐二城。使敌不得入平,臣重关镇守以捍之。
有事之日,令游军并进以伺其虚。敌攻关不克,野无散谷,千里县粮,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后诸城并出,与游军并力搏之,此殄敌之术也”。
本章完
第339章 大胆姜伯约() 
人们常说,浑身是胆赵子龙。
这是一种形容,描述常山赵云的勇猛无畏。
可是有这么一个人,他的胆囊器官,还真就比一般人大得多。
普通人的胆囊大约手指大小,姜维姜伯约这位大神,胆囊却有手掌大小!
宁凡啧啧称奇,他将姜维的这一个轶事典故讲述出来。
景耀五年十月,姜维起兵再度攻魏,攻入洮阳境。魏征西将军邓艾率兵迎战。邓艾抓住姜维悬师远征,战线长,给养困难,难以持久的弱点。
抢占有利地势,在洮阳以东的侯和设阵,以逸待劳,阻击蜀军,双方激战后,魏军发起反击,蜀军大败,损失严重。
姜维只得退往沓中。此后,蜀军实力大减,转为被动防御态势。
姜维本非蜀人,托身蜀国,加上连年征战,没有建立什么功绩,所以颇遭非议。
但实际上姜维总是被后方一群昏君奸臣和保守反战派们掣肘,蜀国之败非因姜维无才,实是领导核心的无能腐败和当时的形势所致。
当时蜀国后主刘禅无能,宫廷由宦官黄皓专权,为所欲为。右大将军阎宇见黄皓炙手可热,便依附于他,于其勾结。
黄皓想寻机废掉姜维,扶阎宇掌管军政大权。姜维疑心,颇为恐惧,于是,不再回成都,在沓中驻扎。
据《华阳国志》记载,姜维对黄皓专权恣肆很不满,曾上言后主,请求诛杀黄皓。
后主说:“黄皓不过是一个奔走效力的小臣罢了。过去董允对他切齿痛恨,我常常感到遗憾。您大人大量,又何必介意他呢?”
姜维见黄皓枝附叶连,势力很大,感到自己失言,便告辞后主出宫。
后主命黄皓到姜维那里谢罪,姜维对黄皓说自己要到沓中种麦,以资军用,实际是为躲避黄皓。
景耀六年,姜维表奏后主,说:“闻钟会治兵关中,欲规进取,宜并遣张翼、廖化诣督堵军分护阳安关口、阴平桥头,以防未然”。
在这紧要关头,黄皓不听人言,却信鬼神。他相信巫者的预言,认为敌人不会到来,禀告后主,把姜维的表章压下,不予理睬,连大臣都不知道。
同年八月,魏军兵分三路伐蜀:征西将军邓艾率兵3万余人,由狄道进军,以牵制蜀大将军姜维驻守沓中的主力。
雍州刺史诸葛绪率3万余人,进攻武都,以切断姜维退路;钟会率主力10余万人,欲乘虚取汉中,然后直趋成/都。
直到魏将钟会将要进入骆谷,邓艾将要进入沓中时,黄皓这才派右车骑将军廖化率军去沓中援助姜维。
派左车骑将军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率兵去阳安关中,作为各个营寨的外援。并令汉中诸将放弃汉中外围据点,收缩兵力退保汉城、乐城。
廖化进军到达阴平,闻魏将诸葛绪正向建威迸发,便停下来等待敌兵。
邓艾命天水太守王颀直攻姜维营地,命令陇西太守牵弘等人邀击姜维的前部,而命令金城太守杨欣进击甘松。
姜维在沓中见邓艾的军队攻来,又听说钟会进军汉中,知汉中难保,立刻引兵东撤,急摆脱邓艾,退往阴平。
魏将杨欣等人追击,直到疆川口,双方大战,姜维败退,为抢先占桥头的诸葛绪所阻。
姜维从孔函谷佯作向北欲绕道而东,作出出兵攻击诸葛绪后部的样子,诱使诸葛绪离开桥头三十里向北堵击时,姜维乘机迅速通过桥头,与廖化、张翼等合兵,据守剑阁。
诸葛绪赶去阻截,差了一天,没有赶上。这一战,姜维灵活用兵,暂时摆脱了被动局面。
在阴平,姜维遇到了赶来增援他的廖化。姜维命廖化在阴平抵御敌军,自己想率军往阳平关迎击钟会。
由于蜀军未对咽喉险道斜谷、骆谷、子午谷严加防守,被魏魏兴太守刘钦占领。
钟会遂几路并进,直入汉中,留2万人围汉、乐二城,自率主力直下阳安关口,守将蒋舒降投,傅佥战死,继克关城,钟会攻乐城不下,闻关口已克,引兵长驱南下。
这时,张翼、董厥才到汉寿,姜维、廖化也舍弃阴平退回,刚好和张翼等会合。于是,合兵退守剑阁,抵御钟会。
钟会写信给姜维,企图用故土关系招降他。信中说:“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
姜维没有回信,而列营守险。钟会不能克,双方形成了对立之贽。
时邓艾上书建议,出奇兵从阴平经江油、涪县,袭取成/都。
十月,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越过7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
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将马邈。并克绵/竹,斩诸葛瞻。一鼓作气、攻陷雒县,逼近成/都。
蜀后主刘禅惊恐失据,感到大势已去,在主降派劝导下,决定向邓艾请降。
姜维等坚守剑阁,惊悉绵竹失守,接着,一日三惊,有的说后主想固守成都,有的说后主要向东投奔盟国东吴,有的说后主要向南进入建宁。
姜维恐腹背受敌,即引军退至巴西境,至郪县时,后主诏书传来,命令全军投降。姜维伤心落泪。但事已至此,只好奉诏到涪城向钟会投降。“将士咸怒,拔刀斫石”。
邓艾率军入成/都,蜀汉灭亡。
景耀六年,魏国将领钟会于关中练兵,姜维向朝廷发出警告并请求加强阳安关守备。
但是因为黄皓迷信鬼神,求神?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