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旧事》第251章


他对着侍从道,“来人,把吕宽带下去看管起来,再把大公子叫来。”
很快,王宇便颤颤巍巍地到了王莽的面前。
王莽一见,气便不打一处来,三步并作两步,蹿到王宇跟前,“啪”,一个凶狠的耳刮子下去,王宇的脸上现出五根手指印。
王宇捂着脸,惊愕地看着父亲,从小到大,父亲虽然对他们管教十分严厉,可从来没有这般打过他。
王宇同样怒视着王莽。
“怎么,为父打你不对了吗?”
王宇没有应答,但是眼神却明显是不服气。
“你这个逆子,你指使吕宽干出这等事,是咒我早死么?”
“我并非此意,是你自以为是。”王宇顶撞道。
“好好好,能耐了,还敢顶嘴。”
王莽气得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一会儿,他凌厉地看向王宇,说道:“说,是谁叫你这么干的,目的是什么?”
“没人指使我。”
“那你…你…为什么?”
王宇扑腾跪下,闪着泪光说道:“父亲,孩儿是为给王家几百口上下留条活路啊,父亲如今权倾天下,禁止皇帝母族入京,已招致皇帝怨恨,假若父亲一日不在,我王家上下还能有活路吗?”
“此事还轮不着你来操心!”王莽怒道。
“父亲,自古没有不倒的权臣啊,请父亲三思。”
“滚…”王莽怒吼道。
“父亲。。呜呜…”
“还不给我滚。”王莽暴喝道。
在侍从的搀扶下,王宇离开了书房。
王莽总算冷静了下来,王宇鲁莽,但他的话却是有几分道理。
这一夜,王莽一夜未眠。
“自古没有不倒的权臣么?我倒不信了。”王莽冷笑。
次日一早,他打开房门,一脸的阴沉,令陪侍在身边的侍从都不小心打起了冷颤。
“来人哪,把逆子王宇一家送到廷尉府去。”
“老爷,这是…这…”
“没听到我的话吗,快去,等等,把吕宽,吴章一并系狱,听明白了没?”
“老爷…”侍从面露难色。
“快去,再不去…”王莽暴喝完,侍从已经不见了人影。
王宇及其妻子,吕宽,吴章被抓进了大牢。
几天之后,王宇收到了由父亲王莽派人送来的小玉瓶,顺带送来一张锡封小纸条,纸条上写着:“宇儿,别怪为父,如儿所说,自古没有不倒的权臣,皇帝一天天长大,为父一天天如坐针毡,为父几日想来,唯有借我儿之命,铲除对我王家有威胁的人。你怨也罢,恨也罢,为父只想让你知道,我所做得,全是为了王家。”
王宇看完,把字条揉巴揉巴地吞进了肚子,吞完便嚎啕大哭起来,边哭边道:“父亲,天下有如此狠心的父亲么?”
王宇哭完,又大笑起来,笑完又哭,哭完又笑,几番折腾下来,终于将小玉瓶上的塞子拔开,一股脑儿吞了下来。
片刻之后,王宇便七窍流血而死。
王宇死后,王宇身怀六甲的妻子,吕宽,吴章皆被处死。
王莽自己逼死了儿子,却把怒火倾泻到跟皇帝母亲卫氏有关系的人身上。
他把此案扩大,暗中派人或收集或捏造证据,把皇帝母亲卫氏的旁系亲属灭得干干净净,只留下卫氏一人。
接着,他又派出使者迫令不依附他的敬武长公主,叔父红阳侯王立,堂兄平阿侯王仁自杀。
案子远未结束,由王莽的心腹甄丰领衔坐镇,去各郡国穷治卫氏党羽,凡有不依附王莽的,无论何人,全部格杀勿论。这其中就包括前重臣何武,鲍宣等等一些已经退休的□□。
一时间血流成河,鬼哭狼嚎,天下震动。
谁也未曾想到,一向声望卓著的安汉公手段会如此狠辣。人们不得不重新打量起这个人来,他到底是匡扶天下的周公还是个阴谋家呢?
第265章 王莽篡政1() 
王莽把他认为的潜在敌人杀了个遍,留下一群惟他马首是瞻的人。
望着颤颤巍巍匍匐在他脚下的臣民,王莽一次次产生了幻觉,这天下是属于他的。
元始四年(公元4年),这个幻觉愈加的频繁,在他的授意下,以太保王舜牵头,集合吏民八千人一齐向朝廷上书,要求朝廷进一步封赏安汉公。
王老太太收到这样的上书,还没细看,整个人就愣住了,她寻思着,王莽已经做到了安汉公兼首辅大臣,还能怎么封?
翻开一看,她的身形止不住微微颤抖。
“益封公以新息、召陵二县及黄邮聚、新野田;采伊尹、周公称号,加公为宰衡,位上公,三公言事称‘敢言之’;赐公太夫人号曰功显君;封公子男二人安为褒新侯,临为赏都侯;加后聘三千七百万,合为一万万,以明大礼;太后临前殿亲封拜,安汉公拜前,二子拜后,如周公故事。”
“这个王莽,有些过分了!”王老太太想道。
次日临朝,王老太后提出朝议加封事宜,王莽故作惊讶,那样子就当是才听说此事一般,连忙推辞,老太后见状,心中略微有些心安。
王莽推辞,他的心腹可不答应,他们不但认为王莽该封,而且封的还不够。
大殿之上,一时间吵吵朗朗,把王老太后闹得一个头两个大。
散朝之后,王莽第二天就以封赏太厚为名不敢上朝议事,其实,明眼人一见便知王莽不是在辞让,而是变相的要挟。
王老太后却没想到这一层道理,她只知道现在的朝廷缺了王莽不行,王莽要是不上班,她一把老骨头那可是有的难受了。
所以,在重臣们的建议下,王老太后派出大司徒,大司空亲自前往王莽府邸颁布封赏旨意,顺便要求他按时上班。
王莽计谋得逞,自然没有理由再矿工,他象征性的拒绝了几处封地,其余则全盘接受了。
王莽的地位越高,他哄骗王老太后的手段愈加高明。
他主动提出加封王老太后的姐妹为君,王老太后的姐妹得了好处,自然为王莽说好话。
他知道老太后久居宫中,必然乏闷,于是想了一个法子,来哄老太后。
他奏请老太后出宫走走,与民同乐。
他沿途安排了不少人给王老太后歌功颂德,对那些穷苦之人,王莽以太后的名义给予赏赐。
王老太后经常被王莽哄得云里雾里,对王莽的戒备和干预也就越来越小。
王莽大肆延揽各种人才,以备不时之需。
同时,他继续加大对依附他的宗室和臣子的赏赐。
并非只有他知道,王莽现在要得不仅仅是权臣之位。
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的人生终于赢来了一个巨大的契机。
当然,在这个契机来临的时候,他的心腹们早已为他筹划了提升规格和等级的计划。
前后有四十八万多人上书朝廷,要求进一步加封安汉公。
王莽的心腹们更是在这件事上不遗余力,那架势仿佛是在说,一日不加封安汉公,国家一日便无宁日。
对于这个状况,王莽连故作推辞的姿态都没有了。
“兔崽子们,好好卖力吧,将来少不了你们的。”王莽心中大笑。
五月,王老太后终于受不了一轮轮请封奏疏的轰炸,同意了赐封王莽九锡,这是天子给予臣子最高的规格。
九锡,九锡一曰车马,二曰衣服,三曰乐器,四曰朱户,五曰纳陛,六曰虎贲之士百人,七曰斧钺,八曰弓矢,九曰秬鬯。
同时,王老太后把故楚王府赐给王莽,王莽也不推辞,坦然接受。
这还不算完,王莽的心腹们继续疯狂的导演着一幕幕歌功颂德的好剧。
王莽之前派出了八位采风使,去各地巡查,恰在此时赶回长安。
这些采风史在地方上好吃好喝,与当地的官员们密谈,要求各郡进献祥瑞,为安汉公歌功颂德。
采风史们还朝,在大殿上对着王莽的马屁猛拍,在他们的鼓吹下,各地进献的祥瑞都是安汉公的功德所致。
虽说都知道是假话,但谁都知道,马屁拍好了,对大家都有好处。
王莽心情大好,大手一挥,给予这些采风史不菲的赏赐。
在一片歌功颂德的声音中,也有一些不怕死的正直官员,像广平郡的相国班稚就是死活不肯进献祥瑞,琅琊太守公孙闳则在一片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奏报灾荒。
这两个人名头很快进入了大司空甄丰的黑名单,甄丰捏造证据诬陷两人,建议王莽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