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战神》第607章


穸际且恢挚佳楹驼勰ァ?br />
除了步兵战车,还给陆军装备大量越野车。
这些越野车,可以让士兵在战场上轻松的运输弹药、伤员,样式类似于美国二战期间使用的吉普车,但是做了一些改进。那就是在越野车的前面加上更高一些挡风镜。这是防止士兵乘坐在车内的时候,被敌人拉起来的绳索割掉脑袋。
二战中的德军就经常那么做,在吉普车可能出没的路线上,拉上一根细细的绳子,吉普车呼啸而过时,那些站在车内的美国大兵的脑袋就会被细绳割掉脑袋。
步兵战车倒是没有装备全军,只是装备装甲部队。动力化部队则是装备这种可以在比较复杂地形下翻越的越野车。
汽车在此时的中华民国,是一种非常普通的玩意了。
基本上大部分家庭,此时都拥有一辆汽车,过去繁荣的十五年间,形成了庞大的汽车产能,这个时候正好用军事订单来进行消化,将这些产能应用起来。
同时生产大量的自走炮,自走榴弹炮,自走反战车炮,自走高射炮等等。
中华民国的炮兵部队,此时装备的火炮当中,牵引式火炮还是有不少的,尽管牵引式火炮相比自行火炮来说,有切入和退出战场比较慢的缺点,但是相比自行火炮也是有一些优势的。首先是重量较轻,吊装、运输之类的都比较方便。另一个就是成本较低。特别是一些不需要机械化的陆军部队而言,例如山地部队,山地师准备的火炮全部都是牵引式,甚至可以用骡马牵引,还可以分解成零件背着走。
而在1934年,还有一个被历史铭记的决定。
那就是中华民国最高统帅部批准了全面生产新式步枪的决定,并将新式步枪命名为‘民34式步枪’。
当第一支批量化生产的民34式步枪走下生产线的时候,意味着中华民国即将淘汰用了三十多年的01式步枪。
01式步枪,也就是历史上的毛瑟98k步枪,属于老式的拉栓式步枪。
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战争模式已经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的阵地消耗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是堑壕战,所以强调步枪射程,要求在更远的距离上干掉敌人。
但是随着战车等军事装备的出现,大部分的步兵战斗都已经是发生在400内的了。堑壕战也变成了运动战。
而过去的冲锋枪,这个时候又很难适应。因为战争发展到这个时候,大部分时候是不会让你摸到50米再用冲锋枪去扫射敌人的。
就算你能摸到50米的距离,那么为什么不在此前的距离上干掉敌人呢?
步枪威力过大,冲锋枪威力过低。
各国这个时候都在用轻机枪这一武器进行弥补,但是轻机枪也显得威力过大。
在步枪的500米,和冲锋枪的50米之间,有350米到450米的距离,如何弥补都成为了世界各国在武器装备上面临的问题。
这个时候,中华民国决定淘汰01式步枪。
新式的‘民34步枪’,在外形上与后世苏联的ak47突击步枪非常相似,但是这个步枪并不是ak步枪,而是使用7。92mmx33毫米短弹,历史上德国的44突击步枪。
德国44突击步枪,可谓是世界突击步枪的鼻祖。ak47,和美国的m16之类的突击步枪,都是借鉴了44式突击步枪的设计思路而诞生的。
44突击步枪在二战中出现,弹夹子弹30发,射程300~500米,可以连发。在二战中,两名手持44突击步枪的德军士兵就可以压制一个班手持m1半自动步枪的美军,而且能压制更多手持苏联*沙冲锋枪的苏联红军。
战场表现非常出色,德国在战争后期一度想要把普通步兵的制式步枪都换成44突击步枪,不过因为后期局势糜烂,加上缺乏原材料等问题,德国最终没能给军队大规模的装备这种步枪。
之所以选择德国44式步枪作为新式步枪,而不是用苏联的ak47,主要是弹药问题。
昔日西北政府建立起来的军工业,用的是德国体系。使用的7。92mm口径弹药,不论是步枪还是机枪都是用这种口径的弹药。
如果沈凝云要山寨美国的m1加兰德步枪,或者苏联的ak47,都要把弹药换成7。62mm,结果就是整个国家的军工体系的崩溃。原先那些子弹制造厂的设备就要报废,要制造新设备。而如果只是步枪用7。62mm,而机枪又继续用7。92mm子弹,那么后勤供应又必须供应两种口径的子弹,麻烦得很。
因此自然是直接山寨德国的44突击步枪,44突击步枪的子弹也就是把毛瑟步枪的子弹,截去三分之一左右的长度,然后装药使用。
也就是说,生产这种33毫米长的子弹,用旧的弹壳生产线生产弹壳的话,只需要增加一台切弹壳的机器。切下来的弹壳尾部,回炉一下就好了。
而且德国44突击步枪,在射击精度上是比ak47要好的。要知道,想要设计出一款比ak47精度还差的枪械,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44突击步枪不如ak47的地方,主要是射速没ak47那么快,不过毕竟也是全自动,差一点也没关系,因为这款枪械一旦装备,中华民国将是全球首个装备突击步枪的国家,没有什么步兵制式步枪要比44突击步枪的射速要快。
另外一个,就是ak47放大了公差,所以制造成本低廉,而且非常耐操,可以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也就是说,ak47在恐怖分子手上很好用。但是在军队手上,未必是那么好的军事装备。在苏联那种军事风气简单粗暴的国家很好用,但是在美国那种军队就绝对不好用。
44突击步枪在点射上,是比ak47要精准的。而在连射上,和ak47差不多,精准性都会下降,不过要比ak47好一些。而在结实耐操这个方面,44突击步枪因为精度更高,自然是不如ak47,但也依旧可靠,ak47是属于走了极端那种,所以不需要和ak47比较。
结构上44突击步枪要比ak47要复杂一些,精度要求也更高,所以制造成本也会更高,不过对于中华民国这样拥有六亿人口,工业产能过剩的国家来说,成本比ak47要高一点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选择德国44突击步枪作为新的制式步枪,主要还是因为弹药口径问题。再有一个,中华民国的军事模式并不似苏联那么简单粗暴,所以制式装备的精度还是要好一些更好的。
所以沈凝云直接山寨了德国44突击步枪,如今命名为‘民34突击步枪’。
第一支批量生产的民34突击步枪,很快送到了沈凝云的官邸,沈凝云在自家的靶场进行了打靶。
只见交到沈凝云手上的这支34式步枪已经和历史上德国的44突击步枪还是有区别的。
历史上的44突击步枪,因为枪身是钢制的,枪托是木质的,所以重量达到了5。2公斤,和ak47的4。79公斤还要重一些。不过中华民国生产的34式,在枪托上则用上了聚合材料,而枪管和枪身,使用的是含有铝和钛的合金钢,重量大大降低。
空枪重量,到最后变成了4公斤。
成本自然是也是有所上升,但是中华民国在合金生产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了,成本也不是高到离谱,中华民国的国力完全可以大批量的生产。这样的重量让沈凝云很满意,同时34式突击步枪,还带有夜视瞄准镜。
中华民国的军工业技术非常雄厚,自然不是单纯的山寨难么简单。在沈凝云提供了图纸之后,还进行了不断的改进,最后变成了沈凝云手上这把民34突击步枪。
更轻的重量,使得更适合中国人的体质。
也许对于人高马大的北方士兵来说,5公斤的重量对他们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南方士兵就会有些不习惯。
第一批生产订单中,一共为50万支。
沈凝云拿到生产出来的第一支民34式突击步枪后,便批准了第二笔订单动工生产。
全面的换装将在不久后展开。
这种突击步枪的出现,让中华民国的制式步枪直接跳过了半自动步枪的顺序,直接跳到了全自动的突击步枪时代。
其他国家实际上只要有正确的设计理念,采用中型威力的弹药,也是可以实现制式步枪全自动的。但是各国都在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子弹消耗量的问题。
因为这种突击步枪的子弹消耗量,一点都不比冲锋枪少。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那么强大的工业规模保障子弹供应,那么根本玩不起这种突击步枪。
但是中华民国是绝对有能力玩得起这种突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