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战神》第612章


接着再打晕,在边上放上武器。
于是乎,当那些成年男子醒来的时候,就会极为疯狂了,认为自己真的是碰上了真主。随后为了上天堂,去永远享受美女、牛奶和蜂蜜,疯狂的不顾一切。最可怕的刺客是什么?那就是这群不要命的家伙。
于是这个教派屡屡得手,将那些不够极端的敌对势力大量干掉。
当然,后世的那些恐怖分子,实际上很多都是有国际财团在背后支持的。一来,是为了让他们打中东国家有个理由,二来则是为了恶心对立国家。
于是乎,一些意外事故,也有恐怖组织冒出来承认,说是他们策划的。为的就是彰显自己的能力,从而能从国际财团那里拿到更多的钱。
还有一些雇佣兵,也是受国际财团指使的。对付一些小国家,经常那些反对派政府武装,基本上大部分都是雇佣兵。国际财团给他们钱,让他们去打。打下来了,还有更多的钱。
所以说后世的索马里这个国家,沈凝云现在却是不打算让索马里人来组建政权。
杨墨川知道了沈凝云的态度后,建议道:“既然我们不在该地区组建一个国家,那么埃塞尔比亚却是很合适的,不如将这片区域,交给埃塞尔比亚管理,完全并入埃塞尔比亚的版图。这样一来,就可以对极端宗教势力进行打压。”
接着说道:“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不过缺点也是有的,埃塞尔比亚很可能会因此发展成为非洲一个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一旦翅膀硬了,很可能就不听话了。”
“埃塞尔比亚就算是把东非之角占据了,实际上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大国。首先他们缺乏资源,又没有文化底蕴,更没有工业技术。翅膀再硬,也不可能和我们抗衡。但是也正是因为这里没有太多的资源,所以一旦出现政权变动,我们再出兵干涉就不太可能了,毕竟利益不大。”沈凝云摇了摇头,对埃塞尔比亚并不是很看好,尽管埃塞尔比亚在地脉上是比其他非洲国家要强,但是诸多因素也注定了埃塞尔比亚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
“如此看来,实际上也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组建一个听话的,而且稳固的埃塞尔比亚政权。”杨墨川说道。
第434章 在非洲竖立榜样() 
埃塞尔比亚和索马里地区的问题,在全世界的关注之下,很快就由亚盟做出了裁定,海尔塞拉西返回埃塞尔比亚,组建埃塞尔比亚新政府。
并且宣布,鉴于索马里地区行政经验薄弱,也曾经是埃塞尔比亚的领土,将索马里地区并入埃塞尔比亚。
海尔塞拉西却是如同中了彩票头奖一般,中华民国竟然把索马里地区也交给埃塞尔比亚,变成埃塞尔比亚的版图,这是此前从未想到的。
中华民国这一决定,引来了略微的质疑声。毕竟将索马里并入埃塞尔比亚,对于索马里当地黑人来说,也许并不是那么合适。
但是中华民国因为宗教原因,却是不管这些质疑。
不过外界对中华民国此次出兵干涉东非局势,更多的还是赞扬之声。当然,白人世界除外。
白人世界却是感觉到了莫大的威胁,对中华民国的崛起愈加警惕。
但是白人世界,此时根本没办法阻止中华民国插手非洲的脚步,从海军方面来说,中华民国的海军常备吨位超过了欧洲,号称世界霸主的大英帝国,也因为财力原因,早就失去了海军第一的位置。
只能说是欧美世界,英国的海军吨位是第一,美国与英国的海军吨位很接近,但是在罗斯柴尔德财团的干涉下,英国的海军吨位还是比美国多那么一点点。毕竟英国是罗斯柴尔德财团的大本营。
罗斯柴尔德财团尽管在美国也有很多的产业,但是更多是控制美国财团的股份,重心没有放在美国,依旧是在欧洲地区。欧洲地区的重心,则是英国。
欧美世界在海军方面,集结需要一定时间。而且一旦集结起来对付中华民国,那也就意味着一场战争将要爆发,并不是每一个国家现在都想要打仗。也不是每一个财团现在都想要打。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罗斯柴尔德财团已经达到了巅峰的位置。这个时候的罗斯柴尔德财团已经没有再发动战争的必要性了。
战争的目的,无非就是让财团能控制更多的财富和市场,以及原材料、食物、金融等等。不过罗斯柴尔德财团这种老式的财团,对于工业并不是太看重,而是对金融情有独钟。资本家本身就是如此,能用金融赚钱的话,还要什么科技?
所以资本和科技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的挂钩。科技,往往是劣势财团发展的东西。例如一战结束后的德国。
而后市的美国,实际上也有很多先进的科技技术,但是真正投入民用的尖端技术却是很少。
还是那个原因,如果金融都能赚到钱,那还需要科技吗?
欧洲离亚洲太远,中华民国如今又实力强大,罗斯柴尔德财团自然不可能想要来攻打亚洲。既然不打亚洲,罗斯柴尔德财团在美国以及欧洲,都保住了金融霸主的地位,这个时候对于罗斯柴尔德财团来说,最需要的是稳定,稳定的进行持续盘剥。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二战爆发初期,英法却采取绥靖政策的原因,因为当时的罗斯柴尔德财团对德国容克财团还抱有幻想。认为只要答应容克财团的一些要求,就能保障和平的持续。但是德国却是铁了心要弄死罗斯柴尔德财团,大量的屠杀犹太人之后,才让罗斯柴尔德财团打消了幻想,进而才会让英国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和德国誓不两立。
不愿意发动战争的罗斯柴尔德财团,此时正在逐渐接受中华民国崛起的事实。只是想要继续确保其在欧美世界的霸主地位,而承认了中国民族财团在亚洲、澳洲的霸主地位。
中华民国插手非洲,罗斯柴尔德财团自然明白,这是中华民国试图染指非洲的利益。为此罗斯柴尔德财团紧急和中华民国进行了谈判。
以免中华民国和欧洲在非洲发生战争,那就不好办了。
一旦打起来了,罗斯柴尔德财团并非没有多少利益可言。在罗斯柴尔德财团的出面下,中国民族财团就非洲问题,进行了一番探讨。
显然中国民族财团暂时也没打算和欧洲各国翻脸,于是答应将事态只控制在东非之角。当然,答应归答应,但是中华民国对非洲的布局却是在持续进行。
埃塞尔比亚因为这场殖民战争的反击胜利,还得到了索马里大部分地区的版图。埃塞尔比亚政府也在中华民国的帮助下开始重组。
为了稳定埃塞尔比亚的政权,中华民国建议海尔塞拉西,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主政权。并且由中华民国帮助埃塞尔比亚训练军官和军队,建立新式陆军。
同时由中华民国向埃塞尔比亚提供一笔各种贷款,如政治、军事贷款、教育贷款,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贷款。
并且从埃塞尔比亚挑选一批留学生前往中国学习中国文化。
中华民国从埃塞尔比亚挑选学生来中华民国留学,学习军事、法律、文化、政治等等领域,主要就是为了让埃塞尔比亚变成一个永久的亲中国家。
因为那些留学生回到埃塞尔比亚之后,将逐渐成为主流,毕竟埃塞尔比亚没有什么文化,教育上也很差劲。这些留学生必然可以在埃塞尔比亚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进而也就可以影响到埃塞尔比亚。
就算是埃塞尔比亚未来发生政变什么的,新政府也很大可能是亲中派。
如果不是,那就只能出兵镇压了。
中华民国帮助下,海尔塞拉西又重新成为了埃塞尔比亚皇帝,已经变成了中华民国的死忠派。
对于中华民国的这些意见,系数同意了下来。
搞成君主立宪制的体系,对于海尔塞拉西来说,并没有什么难以克服的问题。毕竟立宪之后,依旧是他说的算。海尔塞拉西可以学中华民国那样,组建一个财团起来,当然这种财团是依附于中国民族财团之下的走狗型财团。与中国民族财团共同开发埃塞尔比亚,从而将会蛋糕做大,大家都有一块。
埃塞尔比亚黑人,相比非洲其他地区的黑人,学习能力是更高一些的。尽管黑人很多方面确实做得不是很擅长,不过有中华民国得帮助,那些技术性的东西,可以由中华民国来负责,中华民国有人才,而且那些技术性的东西收入也高,正好为国民创造更多的高收入创?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